關(guān)于詩經(jīng)詩歌鑒賞5篇
推薦文章
“興”字的本義是“起”?!对娊?jīng)》中的“興”,用朱熹的解釋,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為所詠之內(nèi)容作鋪墊。它往往用于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脑娊?jīng)詩歌賞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詩經(jīng)·秦風(fēng)——《車鄰》1
有車鄰鄰,有馬白顛。
未見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
既見君子,并坐鼓瑟。
今者不樂,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楊。
既見君子,并坐鼓簧。
今者不樂,逝者其亡。
【注釋】:
《秦風(fēng)》是秦國地區(qū)的詩歌,共有十篇。秦封國時間晚,是周平王東遷以后,因?yàn)榍厝俗o(hù)送平王東遷洛陽,平王封秦為諸侯,秦襄公則是第一任秦君,地域大約在今陜西、甘肅一帶。其地風(fēng)俗“迫近戎狄,修習(xí)戰(zhàn)備,高尚氣力,經(jīng)射獵為生”。(《漢書·地理志》)
鄰鄰:象聲詞,形容車行的聲音。
白顛:白額,一種良馬,額頭有白毛。
寺人:宮中的小臣。
逝者:將來
耋:音迭,八十老人
簧:笙類樂器。
【賞析】:
《車 鄰》描寫宮廷婦女渴望見到君主,表達(dá)了對青春年華消逝的嘆息。詩寫車馬,正是女子引起情思的景象,但掌管王宮內(nèi)人和女官的“寺人”無令,自己一番情思只好寄于遐想和感嘆。山坡、濕地長的樹木各得其宜,正像“我”與君子共得其樂,這樣美好的時光無法享有,人生轉(zhuǎn)眼消失殆盡,青春沒有了,這樣深深的嘆息,當(dāng)然讓人突然神傷了。
詩經(jīng)·秦風(fēng)——《駟驖》2
駟驖孔阜,六轡在手。
公之媚子,從公于狩。
奉時辰牡,辰牡孔碩。
公曰左之,舍拔則獲。
游于北園,四馬既閑。
輶車鸞鑣,載獫歇驕。
【注釋】:
驖:音鐵,毛色似鐵的好馬。
六轡:六條馬韁繩。
公:秦國國君。
媚子:寵愛的人。
奉:奉獻(xiàn),國君狩獵,掌管苑囿的官要驅(qū)起野獸出來 ,讓國君射獵。
辰牡:按季節(jié)奉獻(xiàn)的野物
左之:從左面射它
輶車:一種輕便的車。
鑣:音由,輕車
獫,歇驕:良種獵犬
【賞析】:
《駟驖》描寫秦國國君出獵,贊美了射獵的勇敢和從容。有張有弛,有點(diǎn)有面,有襯托的側(cè)面車馬。有正面的射獵場面,簡潔、細(xì)密,周詳而又曲折。
詩經(jīng)·秦風(fēng)——《小戎》3
小戎俴收,五楘梁輈。
游環(huán)脅驅(qū),陰靷鋈續(xù)。
文茵暢轂,駕我騏馵。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轡在手。
騏騧是中,騮驪是驂。
龍盾之合,鋈以觼軜。
言念君子,溫其在邑。
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
俴駟孔群,厹矛鋈鐓。
蒙伐有苑,虎韔鏤膺。
交韔二弓,竹閉緄滕。
言念君子,載寢載興。
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注釋】:
小戎:士兵所乘的車。
俴:音劍,淺的車廂
楘:音木,皮革
輈:音周,梁輈,曲轅. 古時馬車上的一根彎曲的轅。形式像房屋的棟梁。上面有五處用皮條箍牢,所以稱以五楘
游環(huán):活動的環(huán),古時車前四馬連在一起就用游環(huán)結(jié)在馬頸套上,用它貫穿兩旁驂馬的外轡。
靷:音印,鋈:音誤,陰靷鋈續(xù):車上飾物
馵:音住,左蹄有白花或四蹄皆白的馬。
君子:此指在外從軍的丈夫。
板屋:木板蓋的房屋,這是西戎,今甘肅一帶的民俗,比喻代指西戎。
騧:音瓜,黃馬黑喙
騮:紅黑色的馬。
驂:駟馬兩旁的馬。
觼:音決,有舌的環(huán),
軜:音納,轡繩
厹:矛,矛頭為三棱形的長矛,
鐓:音求,三偶矛下的金屬套。
韔:音唱,弓囊
竹閉緄滕:用竹制的弓架,以繩系在馳弓之里
【賞析】:
《小戎》描寫對出征西戎的丈夫的思念,既寫了思婦思念的深切,但更多的卻是對丈夫的贊美,并以此來加深思念的情感,同時也表現(xiàn)出內(nèi)心的慰藉。詩的構(gòu)思層次顯豁,先寫兵車,再寫戰(zhàn)馬,最后寫兵器,這些正是從征將士的象征,而反復(fù)地描寫其華貴、精美,又正是陪襯主人公的英武高貴,而性格又“溫柔如玉”。這樣一個人物形象帶有后世儒將的特征,說《秦風(fēng)》有華夏之聲,這在文化精神上正可見其共性。
詩經(jīng)·秦風(fēng)——《蒹葭》4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注釋】:
蒹葭:蘆葦。
蒼蒼:茂密的樣子。
溯洄:逆著河流向而上。
溯游:順著河流向下走。
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樣子。
湄:岸邊水草交接的地方。
晞:音西,干
涘:音四,水邊
沚:音止,水中的小沙灘
【賞析】:
《蒹葭》描寫了一幅蕭瑟冷落的秋景之中,拂曉之際,露濃霜重,蘆葉搖曳,情中人佇立凝望煙水迷茫中的“伊人”,似在眼前,又似在水中,可望而不可及,表現(xiàn)了滿腹的憧憬、追求、失望和惆悵。詩寫得情景交融,迷離恍忽,正像那間中人不可捉摸,給人咫尺天涯之感。然而,無論多久,也無論是路的崎嶇、漫長,更有險阻,也無論白露、凝霜,終日照曬,追求的忠貞不二,真是感人至深,而這全在詩人的情景描寫透露出來,含蓄慰藉,無限生情。
詩經(jīng)·秦風(fēng)——《終南》5
終南何有?有條有梅。
君子至止,錦衣狐裘。
顏如渥丹,其君也哉。
終南何有?有紀(jì)有堂。
君子至止,黻衣繡裳。
佩玉將將,壽考不忘。
【注釋】:
終南:屬秦嶺山脈,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南。
渥丹:形容顏紅而濕潤。
黻:音服,黑色與青色花紋
將將:音槍,佩玉之聲
【賞析】:
《終南》傳統(tǒng)解釋勸戒秦襄公。不過,詩中描寫的君子的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一位貴族,有人考“錦衣狐裘”是國君之服。因此,《詩序》細(xì)戒襄公的說法,確有一定的道理。只不過可以理解為,借助外貌,服飾的描寫,贊美君子的品德,表達(dá)一種永遠(yuǎn)難以忘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