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詩詞賞析5篇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張先詩詞賞析,來欣賞一下吧。
一叢花令·傷高懷遠幾時窮
詞牌名:一叢花令|朝代:宋朝|作者:張先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梯橫畫閣黃昏后,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一叢花令·傷高懷遠幾時窮》寫一位女子她的戀人離開后獨處深閨的相思和愁恨。詞的結(jié)尾兩句,通過形象而新奇的比喻,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執(zhí)著、對青春的珍惜、對幸福的向往、對無聊生活的抗議、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歷來傳誦的名句。
青門引·乍暖還輕冷
詞牌名:青門引|朝代:宋朝|作者:張先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
《青門引·乍暖還輕冷》是宋代詞人張先的作品,曾被選入《宋詞三百首》。此詞借景抒情,表達了詞人因為孤寂而觸景懷人的滿腔愁苦。上片寫詞人春日的感懷,從大處著眼,淡淡寫來,極盡沉痛哀傷索寞;下片寫清醒后的情懷,從細節(jié)落筆,語言奇特,含無限思緒。詞人調(diào)動多種身心感受,并且把它們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凄涼傷感的氛圍,把心中的情感表現(xiàn)得深沉含蓄,意味雋永。全詞構(gòu)思別致,情景交融,含蓄宛轉(zhuǎn),麗辭膩聲,表現(xiàn)出張詞的風格。
菩薩蠻·憶郎還上層樓曲
詞牌名:菩薩蠻|朝代:宋朝|作者:張先
憶郎還上層樓曲,樓前芳草年年綠。綠似去時袍,回頭風袖飄。
郎袍應已舊,顏色非長久。惜恐鏡中春,不如花草新。
《菩薩蠻·憶郎還上層樓曲》是宋代詞人張先的作品。此詞以感春懷人為主要內(nèi)容,表達了年輕女子對自己愛人的思念之情。全詞以顏色貫穿全篇,并用以巧妙運思、穿針引線,句句相承、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布局謀篇方面自出機杼,別具一格,有陳中見新之處。
木蘭花·和孫公素別安陸
詞牌名:木蘭花|朝代:宋朝|作者:張先
相離徒有相逢夢,門外馬蹄塵已動。怨歌留待醉時聽,遠目不堪空際送。
今宵風月知誰共,聲咽琵琶槽上鳳。人生無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此詞言送別,沒用一般寫景傷懷或凄楚哀怨的苦調(diào),而是以諳盡別離況味的超然態(tài)度,從虛處著筆,靠對慣常送別程式之否定,以突出自己體驗到的離愁。
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
詞牌名:畫堂春|朝代:宋朝|作者:張先
外湖蓮子長參差,霽山青處鷗飛。水天溶漾畫橈遲,人影鑒中移。
桃葉淺聲雙唱,杏紅深色輕衣。小荷障面避斜暉,分得翠陰歸。
《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是北宋詞人張先的作品。此詞既寫江南夏日湖山之美,又寫歌女容貌和性靈之美。全詞融自然美與女性美于一境,寫出了歌女天光水色之間的清歌妙發(fā),表現(xiàn)出湖山和人物純真自然的性靈。
張先詩詞賞析5篇相關(guān)文章:
★ 賈島詩詞鑒賞5篇
★ 杜甫詩詞賞析5篇
★ 李煜詩詞賞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