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詩歌鑒賞

    5U文學網 > 詩詞 > 詩歌鑒賞 > 有關杜甫詩詞賞析5篇

    有關杜甫詩詞賞析5篇

    | 敏清

      杜甫——《倦夜》【內容】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賞析】:吳齊賢《論杜》曰:“唐人作詩,于題目不輕下一字,而杜詩尤嚴。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亩鸥υ娫~賞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賞析】:

      詩人先寫《出塞》九首,后又寫《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區(qū)別?!肚俺鋈肥菍懱鞂毮┠旮缡婧舱鞣ネ罗臅r事,意在諷刺唐玄宗的開邊黷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較有名的一篇。

      詩的前四句,很象是當時軍中流行的作戰(zhàn)歌訣,頗富韻致,饒有理趣,深得議論要領。所以黃生說它“似謠似諺,最是樂府妙境”。兩個“當”,兩個“先”,妙語連珠,開人胸臆,提出了作戰(zhàn)步驟的關鍵所在,強調部伍要強悍,士氣要高昂,對敵有方略,智勇須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數家珍,宛若總結戰(zhàn)斗經驗。然而從整篇看,它還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襯筆。后四句才道出赴邊作戰(zhàn)應有的終極目的。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詩人慷慨陳詞,直抒胸臆,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呼聲。他認為,擁強兵只為守邊,赴邊不為殺伐。不論是為制敵而“射馬”,不論是不得已而“殺傷”,不論是擁強兵而“擒王”,都應以“制侵陵”為限度,不能亂動干戈,更不應以黷武為能事,侵犯異邦。這種以戰(zhàn)去戰(zhàn),以強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論,安邊良策;它反映了國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所以,張會在《杜詩府粹》里說,這幾句“大經濟語,借戍卒口說出”。

      從藝術構思說,作者采用了先揚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謠諺體開勢,講如何練兵用武,怎樣克敵制勝;后四句卻寫如何節(jié)制武功,力避殺伐,逼出“止戈為武”本旨。先行輔筆,后行主筆;輔筆與主筆之間,看似掠轉,實是順接,看似矛盾,實為辯證。因為如無可靠的武備,就不能制止外來侵略;但自恃強大武裝而窮兵黷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詩人主張既擁強兵,又以“制侵陵”為限,才符合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很有體會地說:“上四(句)如此飛騰,下四(句)忽然掠轉,兔起鶻落,如是!如是!”這里說的“飛騰”和“掠轉”,就是指作品中的奔騰氣勢和波瀾;這里說的“兔起鶻落”就是指在奔騰的氣勢中自然地逼出“擁強兵而反黷武”的深邃題旨。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議論取勝的作品較少,而本詩卻以此見稱;它以立意高、正氣宏、富哲理、有氣勢而博得好評。

      杜甫——《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tài)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為匌葉垂鬢唇。

      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wěn)稱身。

      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賞析】:

      《舊唐書。楊貴妃傳》載:“玄宗每年十月,幸華清宮,國忠姊妹五家扈從。每家為一隊,著一色衣;五家合隊,照映如百花之煥發(fā)。而遺鈿墜舄,瑟瑟珠翠,璨瓓芳馥于路。而國忠私于虢國,而不避雄狐之刺;每入朝,或聯(lián)鑣方駕,不施帷幔。每三朝慶賀,五鼓待漏,靚妝盈巷,蠟炬如晝?!庇謼顕矣谔鞂毷惠d(752)十一月為右相。這首詩當作于十二載春,諷刺了楊家兄妹驕縱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時政的腐敗。

      成功的文學作品,它的傾向應當從場面和情節(jié)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不應當特別把它指點出來,作者的見解愈隱蔽,對藝術作品來說就愈好;而且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寫的社會沖突的歷史的未來的解決辦法硬塞給讀者。《麗人行》就是這樣的一篇成功之作。這篇歌行的主題思想和傾向倒并不隱晦難懂,但確乎不是指點出來而是從場面和情節(jié)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從頭到尾,詩人描寫那些簡短的場面和情節(jié),都采取象《陌上?!纺菢右恍犯窀柚兴鶓T常用的正面詠嘆方式,態(tài)度嚴肅認真,筆觸精工細膩,著色鮮艷富麗、金碧輝煌,絲毫不露油腔滑調,也不作漫畫式的刻畫。但令人驚嘆不置的是,詩人就是在這一本正經的詠嘆中,出色地完成了詩歌揭露腐朽、鞭撻邪惡的神圣使命,獲得了比一般輕松的諷刺更為強烈的藝術批判力量。詩中首先泛寫上巳曲江水邊踏青麗人之眾多,以及她們意態(tài)之嫻雅、體態(tài)之優(yōu)美、衣著之華麗。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頭上藍田玉,耳后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陌上?!罚骸邦^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薄督怪偾淦蕖罚骸爸依C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被丨h(huán)反復,詠嘆生情,“態(tài)濃”八句就是從這種民歌表現手法中變化出來的?!抖乓堋罚骸扮娫疲骸北臼秋L刺,而詩中直敘富麗,若深不容口,妙妙。‘又云:“如此富麗,而一片清明之氣行乎其中。’……‘態(tài)濃意遠’、‘骨肉勻’,畫出一個國色。狀姿色曰‘骨肉勻’,狀服飾曰‘穩(wěn)稱身’,可謂善于形容。”前人已看到了這詩用工筆彩繪仕女圖畫法作諷刺畫的這一特色。胡夏客說:“唐宣宗嘗語大臣曰:”玄宗時內府錦襖二,飾以金雀,一自御,一與貴妃;今則卿等家家有之矣?!嗽娝疲w楊氏服擬于宮禁也?!翱傊?,見麗人服飾的豪華,見麗人非等閑之輩。寫到熱鬧處,筆鋒一轉,點出”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則虢國、秦國(當然還有韓國)三夫人在眾人之內了。著力描繪眾麗人,著眼卻在三夫人;三夫人見,眾麗人見,整個上層貴族驕奢淫佚之頹風見,不諷而諷意見。肴饌講究色、香、味和器皿的襯托?!弊像勚宄龃涓?,水精之盤行素鱗“,舉出一二品名,配以適當顏色,便寫出器皿的雅致,肴饌的精美豐盛以及其香、其味來。這么名貴的山珍海味,縷切紛綸而厭飫久未下箸,不須明說,三夫人的驕貴暴殄,已刻畫無遺了?!秉S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內廷太監(jiān)鞚馬飛逝而來,卻路不動塵,這是何等的規(guī)距,何等的排場!皇家氣派,畢竟不同尋常。寫得真好看煞人,也驚恐煞人。如此煞有介事地派遣太監(jiān)前來,絡繹不絕于途,到底所為何事?原來是奉旨從御廚房里送來珍饈美饌為諸姨上巳曲江修禊盛筵添菜助興,頭白阿瞞(唐玄宗宮中常自稱”阿瞞“)不可謂不體貼入微,不可謂不多情,也不可謂不昏庸了。樂史《楊太真外傳》載:”時新豐初進女伶謝阿蠻,善舞。上與妃子鐘念,因而受焉。就按于清元小殿,寧王吹玉笛,上羯鼓,妃琵琶,馬仙期方響,李龜年觱篥,張野狐箜篌,賀懷智拍。自旦至午,歡洽異常。時唯妃女弟秦國夫人端坐觀之。曲罷,上戲曰:“阿瞞樂籍,今日幸得供養(yǎng)夫人。請一纏頭!’秦國曰:”豈有大唐天子阿姨,無錢用邪?‘遂出三百萬為一局焉。“黃門進饌是時人目睹,曲罷請賞是宋人傳奇,真真假假,事出有因,兩相對照,風流天子精神面貌的猥瑣可以想見了?!焙嵐陌б鳌?、”賓從雜遝“,承上啟下,為”后來“者的出場造作聲勢,烘托氣氛。彼”后來“者鞍馬逡巡,無須通報,意然當軒下馬,徑入錦茵與三夫人歡會:此情此景,純從旁觀冷眼中顯出,當目擊者和讀者目瞪口呆驚詫之余,稍加思索,便知其人,便知其事了。北魏胡太后曾威逼楊白花私通,楊白花懼禍,降梁,改名楊華。胡太后思念他,作《楊白花歌》,有”秋去春來雙燕子,愿銜楊花入窠里“之句?!鼻帏B“是神話傳說中西王母的使者,唐詩中多用來指”紅娘“一類角色。章碣《曲江》詩有”落絮卻籠他樹白“之句,可見曲江沿岸盛植楊柳。又隋唐時期,關中地域氣溫較高,上巳(陰歷三月三日)飄楊花,當是實情。”楊花“二句似賦而實比興,暗喻楊國忠與虢國夫人的淫亂。樂史《楊太真外傳》載:”虢國又與國忠亂焉。略無儀檢,每入朝謁,國忠與韓、虢連轡,揮鞭驟馬,以為諧謔。從官監(jiān)嫗百余騎。秉燭如晝,鮮裝袨服而行,亦無蒙蔽?!八麄兊雇﹂_通,竟敢招搖過市,攜眾遨游,公開表演種種肉麻丑態(tài)。既然如此,為什么”先時丞相未至,觀者猶得近前,乃其既至,則呵禁赫然“(黃生語),不許游人圍觀了呢?為了顯示其”炙手可熱“權勢之烜赫,這固然是個原因,但觥籌交錯,酒后耳熱,放浪形骸之外,雖是開通人,也有不想讓旁人窺見的隱私?!贝荷珴M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青鳥銜去的一方紅手帕,便于有意無意中泄露了一點春光。七絕《虢國夫人》:”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馬入金門。卻嫌脂粉涴顏色,澹掃蛾眉朝至尊?!耙姸鸥Α恫萏靡菰姟罚蛔鲝堨镌?。這詩寫出了虢國夫人的狐媚相,可與《麗人行》參讀。浦起龍評《麗人行》說:”無一刺譏語,描摹處語語刺譏;無一慨嘆聲,點逗處聲聲慨嘆?!斑@不是說,這詩的傾向不是指點出來,而是從場面和情節(jié)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么?對于當時詩人所描寫的社會沖突到底有什么解決辦法呢?他即使多少意識到了,恐怕也不敢認真去想,更談不上把它硬塞給讀者。但讀者讀后卻不能不想:最高統(tǒng)治集團既然這樣腐敗,天下不亂才怪!這不是抽象的說教,這是讀者被激動起來的心靈直感地從藝術中所獲得的邏輯。

      杜甫——《貧交行》

      翻手為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賞析】:

      此詩約作于天寶中作者獻賦后。由于困守京華,“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作者飽諳世態(tài)炎涼、人情反復的滋味,故憤而為此詩。

      詩何以用“貧交”命題?這恰如一首古歌所謂:“采葵莫傷根,傷根葵不生。結交莫羞貧,羞貧友不成?!必氋v方能見真交,而富貴時的交游則未必可靠。詩的開篇“翻手為云覆手雨”,就給人一種勢利之交“誠可畏也”的感覺。得意時便如云之趨合,失意時便如雨之紛散,翻手覆手之間,忽云忽雨,其變化迅速無常?!爸黄鹨徽Z,盡千古世態(tài)?!?浦起龍《讀杜心解》)“翻云覆雨”的成語,就出在這里。所以首句不但凝煉、生動,統(tǒng)攝全篇,而且在語言上是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

      雖然世風澆薄如此,但人們還紛紛恬然侈談交道,“皆愿摩頂至踵,隳膽抽腸;約同要離焚妻子,誓殉荊軻湛(沉)七族”,“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劉峻《廣絕交論》),說穿了,不過是“賄交”、“勢交”而已。次句斥之為“紛紛輕薄”,謂之“何須數”,輕蔑之極,憤慨之極。寥寥數字,強有力地表現出作者對假、惡、丑的東西極度憎惡的態(tài)度。

      這黑暗冷酷的現實不免使人絕望,于是詩人記起一樁古人的交誼?!妒酚洝份d,管仲早年與鮑叔牙游,鮑知其賢。管仲貧困,曾欺鮑叔牙,而鮑終善遇之。后來鮑事齊公子小白(即后來齊桓公),又薦舉之。管仲遂佐齊桓成霸業(yè),他感喟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滨U叔牙待管仲的這種貧富不移的交道,豈不感人肺腑。“君不見管鮑貧時交”,當頭一喝,將古道與現實作一對比,給這首抨擊黑暗的詩篇添了一點理想光輝。但其主要目的,還在于鞭撻現實。古人以友情為重,重于磐石,相形之下,“今人”之“輕薄”益顯?!按说澜袢藯壢缤痢?,末三字極形象,古人的美德被“今人”象土塊一樣拋棄了,拋棄得多么徹底呵。這話略帶夸張意味。尤其是將“今人”一以概之,未免過情。但惟其過情,才把世上真交絕少這個意思表達得更加充分。

      此詩“作‘行’,止此四句,語短而恨長,亦唐人所絕少者”(見《杜詩鏡銓》引王嗣奭語)。其所以能做到“語短恨長”,是由于它發(fā)唱驚挺,造形生動,通過正反對比手法和過情夸張語氣的運用,反復詠嘆,造成了“慷慨不可止”的情韻,吐露出心中郁結的憤懣與悲辛。

      杜甫——《醉時歌》

      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

      甲第紛紛厭粱肉,廣文先生飯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過屈宋。

      德尊一代??草V,名垂萬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鬢如絲。

      日糴太倉五升米,時赴鄭老同襟期。

      得錢即相覓,沽酒不復疑。

      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

      清夜沉沉動春酌,燈前細雨檐花落。

      但覺高歌有鬼神,焉知餓死填溝壑。

      相如逸才親滌器,子云識字終投閣。

      先生早賦《歸去來》,石田茅屋荒蒼苔。

      儒術于我何有哉?孔丘盜跖俱塵埃!

      不須聞此意慘愴,生前相遇且銜杯。

      【賞析】:

      根據詩人的自注,這首詩是寫給好友鄭虔的。鄭虔是當時有名的學者。他的詩、書、畫被玄宗評為“三絕”。天寶初,被人密告“私修國史”,遠謫十年?;亻L安后,任廣文館博士。性曠放絕俗,又喜喝酒。杜甫很敬愛他。兩人盡管年齡相差很遠(杜甫初遇鄭虔,年三十九歲,鄭虔估計已近六十),但過從很密。虔既抑塞,甫亦沉淪,更有知己之感。從此詩既可以感到他們肝膽相照的情誼,又可以感到那種抱負遠大而又沉淪不遇的焦灼苦悶和感慨憤懣。今天讀來,還使人感到“字向紙上皆軒昂”,生氣滿紙。

      全詩可分為四段,前兩段各八句,后兩段各六句。從開頭到“名垂萬古知何用”這八句是第一段。

      第一段前四句用“諸公”的顯達地位和奢靡生活來和鄭虔的位卑窮窘對比?!靶栃枴保嗬^不絕之意?!芭_省”,指中樞顯要之職?!爸T公”未必都是英才吧,卻一個個相繼飛黃騰達,而廣文先生呢,“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那此侯門顯貴之家,精糧美肉已覺厭膩了,而廣文先生連飯也吃不飽。這四句,一正一襯,排對鮮明而強烈,突出了“官獨冷”和“飯不足”。后四句詩人以無限惋惜的心情為廣文先生鳴不平。論道德,廣文先生遠出羲皇。論才學,廣文先生抗行屈宋。然而,道德被舉世推尊,仕途卻總是坎;辭采雖能流芳百世,亦何補于生前的饑寒啊!

      第二段從“廣文先生”轉到“杜陵野客”,寫詩人和鄭廣文的忘年之交,二人象涸泉的魚,相濡以沫,交往頻繁?!皶r赴鄭老同襟期”和“得錢即相覓”,仇兆鰲注說,前句是杜往,后句是鄭來。他們推心置腹、共敘懷抱,開懷暢飲,聊以解愁。

      第三段六句是這首詩的高潮,前四句樽前放歌,悲慨突起,乃為神來之筆。后二句似寬慰,實憤激。司馬相如可謂一代逸才,卻曾親自賣酒滌器;才氣橫溢的楊雄就更倒霉了,因劉棻得罪被株連,逼得跳樓自殺。詩人似乎是用才士薄命的事例來安慰朋友,然而只要把才士的蹭蹬饑寒和首句“諸公袞袞登臺省”連起來看,就可以感到詩筆的針砭力量。

      末段六句,憤激中含有無可奈何之情。既然仕路坎坷,懷才不遇,那么儒術又有何用?孔丘盜跖也可等量齊觀了!這樣說,既評儒術,暗諷時政,又似在茫茫世路中的自解自慰,一筆而兩面俱到。末聯(lián)以“痛飲”作結,孔丘非師,聊依杜康,以曠達為憤激。

      諸家評本篇,或說悲壯,或曰豪宕,其實悲慨與豪放兼而有之,而以悲慨為主。普通的詩,豪放易盡(一滾而下,無含蓄),悲慨不廣(流于偏激)。杜詩豪放不失蘊藉,悲慨無傷雅正,本詩可為一例。

      首段以對比起,不但撓直為曲,而且造成排句氣勢,運筆如風。后四句兩句一轉,愈轉感情愈烈,真是“浩歌彌激烈”。第二段接以緩調。前四句七言,后四句突轉五言,免去板滯之感。且短句促調,漸變軒昂,把詩情推向高潮。第三段先用四句描寫痛飲情狀,韻腳換為促、沉的入聲字,所謂“弦急知柱促”,“慷慨有余哀”也。而語雜豪放,故無衰颯氣味。無怪詩評家推崇備至,說“清夜以下,神來氣來,千古獨絕?!薄扒逡顾木洌@天動地。”(見《唐宋詩舉要》引)但他們忽略了“相如逸才”、“子云識字”一聯(lián)的警策、廣大。此聯(lián)妙在以對句鎖住奔流之勢,而承上啟下,連環(huán)雙綰,過到下段使人不覺。此聯(lián)要與首段聯(lián)起來看,便會覺得“袞袞諸公”可恥。豈不是說“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嗎?由此便見得這篇贈詩不是一般的嘆老嗟卑、牢騷怨謗,而是傷時欽賢之作。激烈的郁結而出之以蘊藉,尤為難能。

      末段又換平聲韻,除“不須”句外,句句用韻,慷慨高歌,顯示放逸傲岸的風度,使人讀起來,涵泳無已,而精神振蕩。

      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

      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賞析】:

      杜甫的《后出塞》共計五首,此為組詩的第二首。本詩以一個剛剛入伍的新兵的口吻,敘述了出征關塞的部伍生活情景。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笔拙浣淮胛榈臅r間、地點,次句點明出征的去向。東門營,當指設在洛陽城東門附近的軍營。河陽橋,橫跨黃河的浮橋,在河南孟縣,是當時由洛陽去河北的交通要道。早晨到軍營報到,傍晚就隨隊向邊關開拔了。一“朝”一“暮”,顯示出軍旅生活中特有的緊張多變的氣氛。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顯然已經寫到了邊地傍晚行軍的情景?!奥淙铡笔墙拥诙涞摹澳骸弊侄鴣?,顯出時間上的緊湊;然而這兩句明明寫的是邊地之景,《詩經。小雅。車攻》就有“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句。從河陽橋到此,當然不可能瞬息即到,但詩人故意作這樣的承接,越發(fā)顯出部隊行進的迅疾。落日西照,將旗獵獵,戰(zhàn)馬長鳴,朔風蕭蕭。夕陽與戰(zhàn)旗相輝映,風聲與馬嘶相交織,這不是一幅有聲有色的暮野行軍圖嗎?表現出一種凜然莊嚴的行軍場面。其中“馬鳴風蕭蕭”一句的“風”字尤妙,一字之加,“覺全局都動,颯然有關塞之氣”。

      天色已暮,落日西沉,自然該是宿營的時候了,“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兩句便描寫了沙地宿營的圖景:在平坦的沙地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成千上萬個帳幕,那些行伍中的首領,正在各自招集自己屬下的士卒。這里,不僅展示出千軍萬馬的壯闊氣勢,而且顯見這支部隊的整備有素。

      入夜后,沙地上的軍營又呈現出另一派景象和氣氛?!爸刑鞈颐髟拢顕酪辜帕?。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描畫了一幅形象的月夜宿營圖:一輪明月高懸中天,因軍令森嚴,萬幕無聲,荒漠的邊地顯得那么沉寂。忽而,數聲悲咽的笳聲(靜營之號)劃破夜空,使出征的戰(zhàn)士肅然而生凄慘之感。

      至此,這位新兵不禁慨然興問:“借問大將誰?”──統(tǒng)帥這支軍隊的大將是誰呢?但因為時當靜營之后,他也懾于軍令的森嚴,不敢向旁人發(fā)問,只是自己心里揣測道:“恐是霍嫖姚”──大概是象西漢嫖姚校尉霍去病那樣治軍有方、韜略過人的將領吧!

      從藝術手法上看,作者以時間的推移為順序,在起二句作了必要的交待之后,依次畫出了日暮、傍黑、月夜三幅軍旅生活的圖景。三幅畫都用速寫的畫法,粗筆勾勒出威嚴雄壯的軍容氣勢。而且,三幅畫面都以邊地曠野為背景,通過選取各具典型特征的景物,分別描摹了出征大軍的三個場面:暮野行軍圖體現軍勢的凜然和莊嚴;沙地宿營圖體現軍容的壯闊和整肅;月夜靜營圖體現軍紀的森嚴和氣氛的悲壯。最后用新兵不可自抑的嘆問和想象收尾。全詩層次井然,步步相生;寫景敘意,有聲有色。故宋人劉辰翁贊云:“其時、其境、其情,真橫槊間意,復欲一語似此,千古不可得”(《杜詩鏡銓》卷三引)


    1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