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教案模板

    5U文學網(wǎng)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教案模板 > 冀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冀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 國渝

    很多教案都是老師根據(jù)參考資料自己寫出來,一線的在職教師,他們都是很用心的去寫教案,所以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小編特地準備了冀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歡迎借鑒學習!

    冀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按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主動體會整數(shù)運算律在分數(shù)運算中同樣適用,能運用運算律進行有關分數(shù)的簡便計算,體驗簡便運算的優(yōu)越性。

    2、使學生在理解運算順序和簡便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積累數(shù)學學習的經(jīng)驗。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重溫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談話:中國結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tǒng)工藝制作,元旦時我們班將用它來裝扮教室。

    2、出示場景圖:小的中國結每個用4分米彩繩,大的中國結每個用6分米彩繩。兩種中國結各做18個,一共用彩繩多少米?

    3、學生口頭列式,說說運算順序。

    4、提問:兩種方法,哪一種計算更簡便?為什么?

    4、小結: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還可以使用運算律使計算更簡便。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在具體的情境中再現(xiàn)舊知,為新課的教學打下了穩(wěn)固的知識基礎,埋下了情感、思維體驗的伏筆。]

    二、主動探索,理解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出示例1的場景圖,學生自主列出綜合算式。

    板書: 2/5×18+3/5×18    (2/5+3/5)×18

    2、交流兩種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時你是怎樣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關分數(shù)的算式中,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算,稱為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這兩道算式都屬于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將計算與解決問題有機結合起來,能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從而增強學習計算的內(nèi)在需求。]

    4、獨立思考,嘗試計算

    (1)提問:根據(jù)以往計算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經(jīng)驗,想一想,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使學生明確: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2)嘗試:這兩道算式你能試一試嗎?

    學生分別計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順序

    讓學生結合具體問題情境說說運算順序。說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結: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喚醒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用自主學習的方法體會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新知識納入知識結構的過程也就順理成章。]

    三、算中體驗,把整數(shù)的運算律推廣到分數(shù)。

    1、討論:這兩個算式,如果讓你選擇,你喜歡計算哪一個?為什么?

    使學生明確第二個算式因為括號內(nèi)的和是整數(shù),所以計算比較簡便。

    2、觀察:這兩種算式有什么聯(lián)系?

    得出:兩種方法從算式來看,其實是乘法分配律的運用。

    板書:2/5×18+3/5×18=(2/5+3/5)×18

    3、引導:兩個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繩多少米”。從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發(fā)?

    4、小結:整數(shù)的運算律在分數(shù)中同樣適用。我們在進行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時,要恰當?shù)貞眠\算律使計算簡便。

    [設計意圖:整數(shù)的運算律遷移到分數(shù)中來使用,讓學生在計算中自主探索,充分觀察,對比體驗,通過自己思考,用已有的知識結構去同化、順應新的知識,達到有意義的學習的目的。發(fā)展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四、練習鞏固,正確計算。

    1、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說說運算順序,再計算。

    反饋時: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算法,第1題的除法和乘法你是怎么處理的?

    小結: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但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通常是一次計算出一個得數(shù),而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乘除法連在一起時可以同時運算。

    提問:你是怎么檢查結果是否正確的?

    使學生重溫檢查的方法,養(yǎng)成習慣:(1)數(shù)字、符號有沒有抄錯;(2)每一步的計算是否正確;(3)書寫格式是否規(guī)范。

    [設計意圖:計算后,引導學生自覺對計算過程進行檢查,分析錯誤的原因,養(yǎng)成認真計算、自覺檢查的良好習慣,充分發(fā)揮每一道題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tài)度。]

    2、練一練第2題

    獨立完成

    交流時,說說應用了什么運算律或運算性質(zhì),為什么要這樣算。

    提問: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在使用運算律時,有什么特別之處?

    小結: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在使用運算律時,常常是使用運算律湊成整十或整百、整千數(shù)再計算,但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在使用運算律時,通常是湊成整數(shù),或者觀察是否有利于約分。計算步數(shù)較多的題時,要隨時注意使運算簡便。

    [設計意圖:把整數(shù)的簡便運算與分數(shù)的簡便運算進行對比,使學生體會,使用的運算律是相同的,但分析的方法稍有區(qū)別。養(yǎng)成認真分析數(shù)據(jù)的習慣,提高合理靈活計算的能力。]

    3、練習十五1、2題

    獨立完成

    五、全課總結

    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或不足?

    計算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時,你覺得你對同學們可以提出什么樣的友情提醒?

    冀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shù)的意義,會讀寫負數(shù)。

    2、會用負數(shù)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體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3、在認識負數(shù)和應用負數(shù)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堅定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鞏固對負數(shù)的認識。

    教學難點:

    掌握正負數(shù)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自學教材、整理梳理、鞏固練習

    教學過程:

    一、梳理知識。

    1、認真看課本第87頁到91頁的內(nèi)容,回憶整理有關負數(shù)的知識

    (1)舉例說明如何讀寫正負數(shù)?在書寫正數(shù)和負數(shù)時應注意些什么?

    (2)為什么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正數(shù)都____0;負數(shù)都_____0。

    (3)正數(shù)負數(shù)表示什么樣的兩種量?你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嗎?

    2、4分鐘后,對子之間相互交流,如用疑問可以小組討論!

    3、小結:我們把像+3、+15、+8844.43……等這樣的數(shù)叫做正數(shù);像-6、,-10,-155……等這樣的數(shù)叫做負數(shù)。0小于一切正數(shù),大于一切負數(shù),0是正、負數(shù)的分界點。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正數(shù)、負數(shù)表示意義相反的兩種量。

    二、基礎練習。

    1、展示一

    (1)如果前進30m記作+30m,那么-20m表示( ),后退10m記作( )。

    (2)如果+60m表示上升60m,那么-60m表示( ),下降50m記作( )。

    (3)如果+120m表示向東行120m,那么-70m表示(),向西行50m記作( )。

    要求:1、獨立做題,。

    2、寫完的同學對子之間相互檢查

    3、展示二

    (1)讀一讀,填一填。

    37,-78,+20,-5,0,+121, 98, -1000, -13, 34, -34。

    負數(shù) 正數(shù)

    最后剩下一個數(shù)沒有填入上面的框中,這個數(shù)是( ) 。

    (2)六年級3個班進行智力搶答賽,答對1題得10分,答錯1題扣10分,不答題得0分。已知一班答對1題,二班答錯1題,三班對、錯各1題,請寫出這3個班的得分情況。

    一班( )分 二班( )分 三班( )分

    三、提高練習。

    (一)填一填

    1、如果向南行50m記作-50m,那么向北行45m記作( ),-45m表示( )。

    2、如果支出180元記作-180元,那么收入800元記作( ),-200元表示( )。

    3、如果逆時針旋轉28°記作+28°,那么順時針旋轉16°記作( ),+16°表示( )。

    (二)做一做

    1、同學們利用休息日幫助果農(nóng)采摘蘋果,從4棵蘋果樹上摘下的蘋果分別放成4堆。果農(nóng)王大伯估計每棵樹可產(chǎn)蘋果100kg,同學們以此估計數(shù)為標準,超過的千克數(shù)記為正數(shù),不足的千克數(shù)記為負數(shù)。

    (1)這4堆蘋果共重多少千克?

    (2)這4堆蘋果平均每堆重多少千克?與王大伯的估計數(shù)比較,結果用正、負數(shù)表示。

    2、一個小組8名同學的身高如下表

    (1)算出8人的平均身高。

    (2)如果把平均身高記為0,用正、負數(shù)表示每位同學的身高。

    (3)上表中與平均身高相差為0cm,表示( );與平均身高相差為正數(shù),表示( );與平均身高相差為負數(shù),表示( )。

    同桌討論,集體講評后,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收獲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五、課堂作業(yè)

    家庭作業(yè)

    板書設計:

    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整理與復習

    像+3、+15、+8844.43……等這樣的數(shù)叫做正數(shù);

    像-6、,-10,-155……等這樣的數(shù)叫做負數(shù)。

    0小于一切正數(shù),大于一切負數(shù),0是正、負數(shù)的分界點。

    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正數(shù)、負數(shù)表示意義相反的兩種量。

    冀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jīng)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合理購物問題的過程。

    2.了解合理購物的意義,能自己做出購物方案,并對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釋。

    3.體驗數(shù)學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中的價值,豐富購物經(jīng)驗。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學會理財,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難點: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現(xiàn)實生活中,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或擴大銷售量,經(jīng)常搞一些促銷活動,誰來說一說,你都知道哪些促銷方式?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們?nèi)绾卫蒙碳业拇黉N手段,學會合理購物呢?

    二、促銷問題

    (一)觀察情境圖,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種包裝和一袋的價格,計算出其他兩種包裝的價格寫在書上,再了解三個商店的優(yōu)惠條件。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購物問題。

    板書:學會購物

    師:同學們打開書第80頁,看方便面促銷問題,認真觀察上面的圖,說說你們從圖上都發(fā)現(xiàn)了哪些信息?

    師:一袋方便面1.5元,5袋一包的多少錢?24袋一箱的多少錢?

    師:三家商店都買這種方便面,他們推出了不同的優(yōu)惠條件??磮D,說一說甲、乙、丙三個店的優(yōu)惠條件各是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甲店是“買一包送一袋,買一箱送一包?!币业晔谴蚓耪蹆?yōu)惠;丙店是購物達到30元就能打八折優(yōu)惠。

    (二)提出:不計算,判斷買一袋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適的問題,學生發(fā)表意見后,再

    討論“買2袋、3袋呢?”“買幾袋才能享受甲店的優(yōu)惠條件?”

    師:作為消費者,買同樣的東西肯定愿意買便宜的,也就是少花錢。同學們不計算,你能判斷出買1袋方便面去哪家店合適嗎?

    生:在乙店合適,因為買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優(yōu)惠。

    師:那買2袋、3袋呢?

    生:買2袋、3袋也不行。

    師:買幾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優(yōu)惠條件呢?

    生:買 5 袋或 5 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優(yōu)惠條件。

    (三)提出:買 5 袋方便面在哪個店合適的問題。學生計算后,全班交流。

    師:你們真聰明。那么,如果要買 5 袋,算一算,甲店便宜還是乙店便宜?

    學生算完后,指名回答。

    (四)先討論買 7 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樣買,再讓學生計算買 7 袋方便面在哪個商店合適,然后交流。

    師:現(xiàn)在如果想買 7 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樣買?

    生:只買6袋就行了。因為商店會送一袋。

    師:真聰明,那就是說,要買 7 袋,只算6 袋的錢就可以了。那大家算一算,買 7 袋方便面,在哪個商店買比較合適?

    學生自己計算,然后交流。

    甲店:1.5×6=9(元)

    乙店 :1.5×7×90%=9. 45(元)

    結論:甲店合適。

    (五)提出:買幾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較合適的問題,鼓勵學生自主計算。然后,交流學生探索的過程和結論。

    師:通過比較計算結果,買 7 袋去甲店合適。那么買幾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較合適呢?請同學們自己算一算。

    學生自主計算,教師個別指導。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結果是什么?

    如果有學生算到10袋就推出結論,給予表揚。

    (六)提出:買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優(yōu)惠條件?得到否定的答案,并算出買20袋才能達到丙店的優(yōu)惠條件。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想一想,買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優(yōu)惠條件嗎?

    生:不能。因為買 10 袋方便面才花 10 元錢,不夠丙店的優(yōu)惠條件。

    師:那買多少袋方便面才能達到丙店的優(yōu)惠條件呢?請同學們算一算。

    學生計算后匯報:

    生:30÷1.5=20(袋),買20袋才能達到丙店的優(yōu)惠條件。

    (七)提出問題(4)啟發(fā)學生計算,然后用計算法等說明問題的原因,進一步認識到“合理購物”的意義。

    師:看來丙店的優(yōu)惠條件不是很容易享受到的。請同學們課件中第(4)個問題。兩位同學都在丙店買方便面,奇怪的是,李明花錢多買的少,而王強花錢少買的多,這是為什么?

    請同學們討論,并算一算是什么原因。(學生獨立計算)

    師:誰能解釋這到底是為什么?

    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夠丙店的優(yōu)惠條件。

    生 2:因為王強買了 20 袋,20×1.5=30 (元),可以打八折優(yōu)惠,所以只花了 24 元,

    20×1.5×80%=24(元)

    師:通過這兩位同學的經(jīng)歷,你們有什么收獲?

    生:在購物時,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購物合適,才去買,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銷手段,少花錢多購物。

    (八)出示“議一議”問題,啟發(fā)學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

    師:那么現(xiàn)在請大家發(fā)揮你的聰明才智討論一下,如果買35袋方便面,怎樣買比較合適?也可以算一算。

    給學生思考和計算的時間。

    師:誰愿意說說你是怎樣判斷的,結果是什么?

    師:比較這幾位同學的方案,哪一種比較合適?

    結論:在丙店買最合適。

    師:比較一下上面幾種購買方案,我們發(fā)現(xiàn),最合適的要少花 5 元多錢,所以,購物時我們要根據(jù)購物多少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優(yōu)惠政策,就能夠少花錢多購物,這種“合理購物”。

    三、有獎銷售

    (一)出示“購物廣場”上的銷售廣告,學生閱讀了解廣告中的數(shù)量信息。

    師:為了促進銷售,商家還會搞另外一種促銷方式——有獎銷售?,F(xiàn)在讓我們到購物廣場去看一看吧。打開書77頁,讀一讀上面的銷售廣告。

    學生閱讀“購物廣場”上的銷售廣告。交流一下廣告中的信息。

    (二)出示問題(1),計算獎金額和中獎率。

    師:根據(jù)這則廣告,請同學們算一算,這次有獎銷售活動的獎品總金額是多少元?中獎率是百分之幾?

    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然后全班交流。

    1.獎品總金額:

    500×10+100×20+50×60=10000(元)

    2.中獎率:(60+20+10)÷1000=9%

    (三)出示問題(2),學生計算銷售額,并分析獎金額與銷售額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認識“有獎銷售”的意義。

    師:誰知道如果獎券已經(jīng)全部發(fā)出,商家至少賣出了多少元的商品?

    生:商家每發(fā)出一張獎券,說明至少已賣出了100元商品,所以1000張獎券全部發(fā)完,1000×100=100000(元),商家至少賣出 10 萬元的商品。

    師:為什么用“至少”這個詞?

    生:因為還有很多顧客買的商品不足 100 元或超過整百的余額部分不能領取獎券,我們無法計算。

    師:那么獎金額至多占銷售額的百分之幾?

    學生計算后匯報。

    生:獎金額是10000元,而銷售額是100000 元,10000÷100000=10%,獎金額最多占銷售額的10%。

    師:至多“10%”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最多占10%,很可能不到10%。

    師:算一算,這次有獎銷售,商家計劃讓利給顧客多少錢?

    生:1萬元。

    四、分析討論

    (一)教師談話,提出問題(3),讓學生自主計算。

    師:很好。我們了解到這個商家有獎銷售讓利給顧客 1 萬元,現(xiàn)在我們換一種方式比較一下,如果這 10 萬元的商品全部按八五折銷售,同學們算一算,會讓利給顧客多少元?

    學生獨立思考、計算。

    生:100000-100000×85%=15000(元)

    (二)分別提出“議一議”的兩個問題,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教師進行正確引導。

    師:請同學們對比一下這兩種結果,你有 什么感想?

    師:那么如果你是顧客,你會選擇哪種銷售方式?為什么?

    師: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們還是小學生,不能單獨參與抽獎活動。如果要做,也要在大人的帶領下去做。

    冀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4

    教學內(nèi)容:

    冀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78、79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jīng)歷運用所學知識學習理財?shù)倪^程。

    2.學會理財,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3.感受理財?shù)闹匾?,培養(yǎng)科學、合理理財?shù)挠^念。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教師談話,說明要研究存錢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怎樣存錢,怎樣計算利息。今天我們就來幫助聰聰一家做一個存錢計劃。

    板書:存錢計劃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78頁,讀一讀上面的文字,你知道了什么?

    生:聰聰?shù)膵寢屆吭鹿べY1160元,爸爸每月工資2180元。

    2.讓學生看書,了解聰聰爸爸、媽媽的工資和他們談話的內(nèi)容。明白為什么媽媽不納稅。師:認真觀察情境圖,看一看聰聰一家在干什么?

    學生可能會說

    在客廳里討論做存錢計劃的問題。

    在討論為聰聰上大學存錢的問題。

    師:他們在說什么?

    生1:媽媽說,聰聰過幾年要上大學了,做一個存錢計劃吧!

    生2:聰聰說,一個月存多少錢呢?

    生3:爸爸說,每個月工資還要納個人稅。

    師:為什么爸爸的工資交稅,媽媽不用交嗎?

    生:媽媽不用交,因為國家規(guī)定,收入超過2000元的才要交納個人所得稅。

    二、存錢計劃

    1.提出“計算聰聰家每月的收入多少錢”的要求,讓學生自己計算,并交流計算結果。

    師:請同學們幫聰聰算一算,爸爸媽媽每個月工資收入多少錢?

    學生算完后,全班訂正。

    教師板書

    (2180-2000)×5%=9(元)

    2180-9+1180=3351(元)

    2.討論:每個月的收入多存入銀行可以嗎?讓學生充分發(fā)表個人的意見。使學生了解,為了你讓家庭的正常生活,一般只考慮固定收入。師:大家算出了聰聰爸爸媽媽每個月的工資收入,這些錢都存入銀行可以嗎?說說你的意見。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不同意見

    (1)不行,因為吃飯、上學買東西都要花錢。

    (2)行。爸爸媽媽每個月還有獎金或其他收入。

    只出現(xiàn)第(1)種意見,教師肯定。出現(xiàn)兩種意見,教師參與討論。

    師:__同學們說的有一定道理。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的獎金都不是固定的,或每個月都有的。所以,做存錢計劃時,為了你讓家里正常的生活,一般只考慮固定的工資收入比較理智。

    3.讓學生了解聰聰家一個月支出的項目和大約錢數(shù)。特別理解“大約”的意思,然后口算出每個月支出的錢數(shù),并計算出每個月結余的錢數(shù)。師:那聰聰家一個月存多少錢比較合適呢?教材上給出了聰聰每個月支出項目的大約錢數(shù)。注意是大約錢數(shù)。誰知道這個大約錢數(shù)是什么意思?

    生1:就是大概的錢數(shù)。

    生2:有的月可能多一些,有的月可能少一些。

    師:請同學們口算一下,聰聰家每個月支出多少錢?

    學生口算,教師板書出結果:1280元。

    師:每個月可以結余多少錢呢?

    學生說,教師板書

    3351-1280=2071(元)

    4.提出幫聰聰家做存錢計劃的要求,啟發(fā)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合理提出存錢建議。并算一算到期能取回多少錢。師:通過計算,我們知道了聰聰家現(xiàn)在每個月大約可以結余2071元,請你幫聰聰家做一個存錢計劃,一定要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看看誰的計劃最合理。

    學生自己做計劃,然后交流。

    5.交流學生做的計劃。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個性化方案的機會。師:誰來說一說你做的計劃,說一說你這樣計劃的想法。

    給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建議的機會,只要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就要給予肯定。對那些考慮到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的同學,要提出表揚。

    三、存錢方案

    教師口述聰聰爸爸獲得獎金并存錢的事情,說明是稅后所得,提出小組合作做三個存錢方案的要求。

    師:同學們根據(jù)聰聰家每個月的固定收入做出了存錢計劃。聰聰很感謝大家。同時,還有一個關于存錢的問題,希望大家?guī)退鲋饕?。事情是這樣的,聰聰?shù)陌职质且粋€工程師,他設計的一個工程中標后,老板給他5000元獎金。

    板書:5000元獎金

    師:注意這5000元獎金可是已繳納過個人所得稅哦!現(xiàn)在,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每個組做出三個存錢方案,并算出每種方案可獲得的利息。大家可以先討論方案,要說明方案的理由,然后分頭計算。

    師:哪個小組說一說是怎樣考慮的,匯報一下你們做的方案,制定方案的計算出的利息是多少?哪個小組先匯報一下。

    各小組交流匯報,重點說一說是怎樣考慮的,這存錢有什么好處等,教師要及時評價,同時將存錢和利息板書出來。

    師:大家做出了這么多存錢方案,你認為哪種存錢方案?說明理由。

    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重點關注學生是如何闡述理由的,對于有獨到見解的同學要給予表揚。

    師:相信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都具備了一定的理財能力,回家后把你做的存錢計劃給爸爸媽媽看,請他們做出評價。

    冀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5

    教學內(nèi)容:

    第十一冊106頁 例8

    教學目標:

    1、理解稅收的有關知識,能利用百分數(shù)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稅收問題。

    2、通過學習,使學生建立正確的納稅觀,懂得納稅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理解稅收的有關知識,會計算納稅額.

    教學難點: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同學們,你們打過出租車嗎?付錢之后你或你的家人曾經(jīng)主動向的士司機要發(fā)票了嗎?

    有人人打車要發(fā)票,有的人不要,誰能說說要發(fā)票有什么好處?

    剛才有同學提到了納稅,你們想了解有關稅收的知識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板書課題。

    2、各行各業(yè)都收,國家收的稅都用到哪些地方了呢?

    小結:同學們,道路改造,城市綠化,教育投入,國防建設等都離不開稅收,我們國家的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倘若大家都不按章納稅,我們的城市能這么美麗嗎?國家的建設能飛速發(fā)展嗎?

    二、營業(yè)稅的理解與應用

    1、現(xiàn)在老師就來和大家一起算一筆帳。

    出示:“一輛出租車每天的營業(yè)額大約是600元,按國家規(guī)定要繳納5%的營業(yè)稅”。

    你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5%是誰的5%?(板書營業(yè)額)國家按一定的百分率來收稅,這個百分率稱作稅率。

    誰能提出個一個問題呢?(每天要交多少的稅我們也給它個名稱叫應納稅額,板書應納稅額)應納稅額怎樣算?

    題目要求每天要交多少的稅就是求什么?怎樣列式?

    600×5%=30(元)

    600,5%,30各表示什么?

    2、南京市有許多出租車,如果我們每個人打車都不要發(fā)票,猜一猜,國家一個月就會有多大損失呢?

    出示教師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和推算的結果。(720萬元)

    現(xiàn)在還有很多邊遠地區(qū)的孩子沒有學校上學。建一所希望小學大約要20萬元,用這些錢可以建多少所得希望小學呢?

    720÷20=36(所)

    看到這些數(shù)據(jù)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呀?

    3、昨天王老師到麥當勞寧海路店進行了調(diào)查,請看屏幕。

    “麥當勞寧海路店十一月份交5%的營業(yè)稅9.2萬元,該店十一月份的營業(yè)額是多少萬元?”

    三、個人所得稅的理解與應用

    剛才講的都是營業(yè)稅,其實稅的種類是很多的。

    1、王老師工作一個月要拿,工資達到了一定的數(shù)額就要繳納什么稅?國家對個人所得稅的規(guī)定是這樣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1600元,超出部分500元以內(nèi)按5%的稅率交稅

    “起征點1600元”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說這1600元是?

    稅率5%是誰的5%?“上個月王老師的應拿工資是1960元,王老師該交多少元的個人所得稅呢?

    王老師交完稅以后實際只能拿到多少錢呢?

    2、“王老師的先生月工資不到2100元,11月份他交了22.5元的個人所得稅,他三月份實際拿了多少元的工資?”

    四、鞏固練習

    對前面學習的內(nèi)容還有什么疑問嗎?沒有問題的話老師就要來考考大家了

    1.某公司購買了一批總價400萬元的的進口設備,按7%交納關稅,該公司要繳納關稅多少萬元?

    2.一家運輸公司10月份的營業(yè)額是260000元,繳納了7800元營業(yè)稅,稅率是多少?

    3.小明的爸爸看中了一輛標價138000元的本田雅閣,買車還需要繳納10%的車輛購置稅,購置這輛車一共要付多少錢呢?

    4.某商場的10月份的營業(yè)額是200萬元,按規(guī)定繳納了6%營業(yè)稅,營業(yè)稅中的5%用于城市建設,該商場10月份繳納的城市建設稅是多少萬元?

    五、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教師:依法納稅人人有責,依法納稅從我做起,

    六、提高練習

    (較復雜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題略)

    七、課外延伸

    計算父母上個月的個人所得稅

    冀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分數(shù)乘法教案 六年級數(shù)學分數(shù)乘法教學設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

    中班數(shù)學教案 中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本

    幼兒園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范文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500字范文

    48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