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學作品是什么時間段,現代文學作品是什么時間段寫的
推薦文章
現代文學作品的范圍?
一般指的是從1917年新文化運動開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止,這一段時間范圍(而1949年以后的稱為當代文學)內創(chuàng)作出來的文學作品,題材有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
而有些學者認為不應以政治為標準劃分現代文學,則把1917年至今所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都稱之為現代文學。
以上學的是中國現代文學作品,西方現代文學的開始比中國還要早一百多年。
現代文學截止時間
現代1917年到1949年。
答:中國現代文學的起始時間是1917年一1949 年。中國現代文學可以分為三個時期:1917~1927 (五四文學時期)。1927~1937 (左翼文學時期)。1937-1949 (抗戰(zhàn)與兩個地區(qū)文學時期)。
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的時間劃分
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的時間劃分:現代文學從1919年到1949年;當代文學從1949年至今。
現代文學是在中國社會內部發(fā)生歷史性變化的條件下,廣泛接受外國文學影響而形成的新的文學。它不僅用現代語言表現現代科學民主思想,而且在藝術形式與表現手法上都對傳統(tǒng)文學進行了革新,建立了話劇、新詩、現代小說、雜文、散文詩、報告文學等新的文學體裁,在敘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寫手段及結構組成上,都有新的創(chuàng)造,具有現代化的特點,成為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文學。
中國當代文學,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來的中國文學;其次指的是發(fā)生在特定的社會主義歷史語境中的文學,它限定在“中國大陸”這一范圍之中。
中國當代文學發(fā)展到現今主要分為“社會主義初期文學”、改革開放后的“新時期文學”、“中國先鋒文學”、“中國自由文學”以及“通俗流行文學”等五大類。
當代和現代文學作品的劃分時間
鴉片戰(zhàn)爭之前為古代,鴉片戰(zhàn)爭至五四運動為近代、五四運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現代,建國至今為當代。
古代:1840年(中英鴉片戰(zhàn)爭)之前(這里面也劃分為遠古、上古、中古)
近代:1840-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也就是通常說的“兩半社會”
現代:1949年之后
當代: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劃分,比如文學界說是五四運動之后,史學界說是1949年之后(即和現代同義)
世界史
古代:1689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成功之前
近代:1689-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現代:1917年之后
當代:通常說是二戰(zhàn)之后,但有時也把它與現代同義。補充一下,有時“現代”將“當代”包括了。
至于作品確實得看發(fā)表的時期所處劃分
中國現當代文學指哪一段時期啊
現代文學:1917年——1949年創(chuàng)作的文學(40年代前稱“新文學”)。也有的將1917年后的文學統(tǒng)稱為現代文學,如朱棟霖編教材。
當代文學:1949年7月全國第一次文代會以后創(chuàng)作的文學(5O年代后期提出這一概念,70年代前與新中國文學、“建國以來的文學”、“建國后文學”等名稱可互指)。
現當代文學:是現代、當代文學的合稱。
上述答案中把五四新文化運動作為現代文學的開端是完全錯誤的。
1917年初發(fā)生的“文學革命”,在中國文學史上樹起一個鮮明的界碑,標示著古典文學的結束,現代文學的起始?!本┐髮W出版社《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現代文學》的開始時間,是哪個時期?
現代文學發(fā)端于“五四”新文學運動和文學革命。
現代文學在“五四”文學革命以后的60多年發(fā)展過程中,隨著中國革命與社會性質的演變,以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轉折,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與社會主義時期兩個歷史階段。
兩個階段的文學既有各自的歷史面貌,顯示出不同階段的差異性;又具有共同的傳統(tǒng)與特點,存在著內在的連續(xù)性。新民主主義文學中所孕育的社會主義因素,保證了文學的社會主義發(fā)展方向,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便形成了社會主義文學的洪流。
擴展資料
代表作家
1、魯迅
(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筆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學運動的偉大旗手。他的作品對中國人民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曾留學日本,后棄醫(yī)從文,意在改變國民精神。他曾在北大、北女師大任教。
1927年起定居上海,完成了由民主主義者向無產階級革命戰(zhàn)士的偉大轉變。魯迅一生著、譯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17本、小說集3部、散文和散文詩集各1部。
2、周作人
(1884—1967)浙江紹興人,現代散文家,“文學研究會”發(fā)起人之一,五四運動時期提倡“人的文學”,30年代和林語堂一起倡導“閑適幽默”小品,著有《自己的園地》、《中國新文學的源流》等。
3、胡適
(1891—1962)字適之,安徽績溪人?,F代作家、學者。早年留學美國,回國后任北大教授,五四初期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是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影響很大。曾在古代文學史、哲學史方面做過一些開創(chuàng)性工作。主要作品有《胡適文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現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