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設計調研分析,書籍設計市場調研
推薦文章
書籍設計要考慮的方面有哪些?
書籍設計主要考慮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一、在進行書籍蜂蜜水合計的時候要處理好封面和內容的關系,不管用何種方式來體現書籍的立體形態(tài),萬變不離其宗,“體現書籍的內涵”始終應是書籍設計最重要的原則,不能為設計而設計、為出新而出新。
書籍作為一種文化產品,終究是要用來讀的。所以書籍裝幀的形式一定要服從內容,這就如同建筑房屋,不論外觀如何,首先要具有房屋的功能性。
二、書籍封面的構思設計。書籍的封面設計整體來說要做到構思新穎、切題,有感染力。一般的都要在封面設計想象,封面設計舍棄,封面設計象征,封面設計探索創(chuàng)新等方面入手。還有就是書籍封面的文字設計常用于書籍名的字體分書籍法體、美術休、印刷體三種。
書籍法體筆劃間追求無窮的變化,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鮮明的民族特色以及獨到的個性,且字跡多出自社會名流之手,具有名人效應,受到廣泛的喜愛。如《求實》、《娃娃畫報》等書籍刊均采用書籍法體作為封面設計書籍名字體 。
三、書籍封面設計還有圖片設計,面的圖片以其直觀、明確、視覺沖擊力強、易與讀者產生共鳴的特點,成為設計要素中重要部分。
封面設計圖片的內容豐富多彩,最常見的是人物、動物、植物、自然風光,以及一切人類活動的產物。圖片是書籍封面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往往在畫面中占很大面積,成為視覺中心,所以圖片設計尤為重要。
擴展資料:
書籍封面設計在書籍整體設計中位置是舉足輕重的。一本新書籍上市能否在最短的時間里贏得讀者的青睞,書籍的內容是一方面,但是真正扮演吸引讀者,并給讀者第一印象絕對不是書籍的內容,而是書籍封面。
如果說書籍是一個美女的話,那么封面絕對就是一個美女的身材和容貌的綜合體現。也最容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1、兒童類書籍形式較為活潑,在設計時多采用兒童插圖作為主要圖形,再配以活潑稚拙的文字,來構成書籍封面。
2、畫冊類書籍 開本一般接近正方形,常用12開、24開等,便于安排圖片。常用的設計手法是,選用畫冊中具有代表性的圖畫再配以文字。
3、文化類書籍 較為莊重,在設計時,多采用內文中的重要圖片作為封面的主要圖形,文字的字體也較為莊重,多用黑體或宋體;整體色彩的純度和明度較低,視覺效果沉穩(wěn),以反映深厚的文化特色。
4、叢書類書籍 整套叢書設計手法一致,每冊書根據介紹的種類不同,更換書名和主要圖形。這一般是成套書籍封面的常用設計手法。
5、工具類圖書 一般比較厚,而且經常使用,因此在設計時,防止磨損多用硬書皮;封面圖文設計較為嚴謹、工整,有較強的秩序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書籍裝幀
書籍封面設計的要求分析?
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有一個計劃,做書籍設計也是如此,要做好書籍的封面,先要了解設計的要求。以下是我為你整理推薦,希望你喜歡。
書籍封面設計的要求有哪些
一.尺寸
設計封面之前一定首先決定并記清尺寸,一旦日后有改動則極其麻煩,其中包括:成品尺寸、勒口尺寸、書脊尺寸。
書籍整體尺寸計算:勒口×2+成品尺寸×2+書脊寬度+出血***各向3mm***
二.出血
出血一般為各方向3mm,需特別注意離特殊內容至少25px的距離,如標識標志、條形碼、文字、重要圖案等。
三.文字
1.文字邊緣屬性有“無、銳利、犀利、渾厚、平滑”,選擇“無”,否則虛。
2.所有文字都盡量是單色,尤其是小字則必須單色***單黑為主***。若底不是白色,則必須正片疊底***單黑為主***。
若不是單色***單黑為主***,拼版時字會模糊,小字就更模糊。若不正片疊底,則會留有白色空隙,一旦有誤差則十分明顯。
3.正片疊底的意義:以單黑字和Y20黃底為例,若沒有正片疊底,則黑字顏色為K100,去除黑版這里為白色空隙,一旦拼版有誤差則十分明顯;若有正片疊底則黑字顏色為Y20K100,去除黑版這里為Y20,與周邊黃底相同,不會出現白色空隙。
4.另外,正片疊底會使此處顏色發(fā)生改變,若是黑色疊底下一層則無明顯差別,若是其他顏色則會有明顯改變。
四.書脊
計算方法:1.***碼數÷2***×0.001346×紙張克數=書脊厚度
2.***碼數÷2***×內頁所用紙的厚度 = 書脊厚度
3. 1.1÷52×印張數×紙張克數 如果是輕型紙則+20 16開則÷2
其中也需要涉及到印張的知識,1印張×開本=碼數。 碼數即是頁數
制作書脊時需要注意書脊內容的寬度,以免出線。***不同出版社和書商計算方法不同,需另用公式***。
五.條形碼
如果沒有現成的條形碼,則需自己根據ISBN書號來生成,目前可以生成條形碼的軟體有“蒙泰彩色電子出版系統(tǒng)V5.2B6***專業(yè)版***”
六.校對
編輯校對前需設計師自我校對一遍以減少錯誤,提升信任度,具體校對內容為:
文字***包括書名、文字說明、著作者、作者介紹等***。
插圖***包括插圖位置是否有誤、內容與書名是否有差、與出血線和書脊線之間關系、顏色是否正確等***。
條形碼***條形碼與書名是否有差,擺放是否整齊和諧***。
七.叢書
設計叢書封面時,一定要在各項資訊和版式皆準確無誤并獲得認可時再往下套模板,否則叢書數量越大往后改動越是麻煩,其中重要的資訊包括以除第六條之外的上全部。
如果有勒口的話,封面應向勒口出血2mm,便于印刷。
封面設計的要求有哪些
1、 構思
2、 構圖
3、 制作
首先,談談第一點:構思?!皹嬎肌笔钦麄€封面設計的開端。
當我們接到任務單的時候,就要首先了解該書稿的內容,書籍屬于的型別,是文學類還是科技類,以及該書籍所面對是什么樣的讀者群,該書籍的市場定位,還有客戶的期望要求等等。作為一名書籍封面設計者,假如對于書籍內容都不了解,或者知之甚少,那怎能做好書籍封面的設計工作呢?可以講,書籍的封面,是整本書的一個重要門面,當讀者面對書籍的時候,首先看到的就是書籍的封面,并通過書籍的封面來對該書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并會由此慢慢對該書產生興趣,最終決定是否購買。所以,我們在進行書籍封面構思的時候,就要確保封面和內容的相符,以簡潔的設計語言,表達出作者的思想,并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在構思的過程中,我們的腦海會浮現一個或者若干個想法或者構思,這些想法或者構思也許會在腦海很快閃現。但是,都是很有必要把這一個或者若干個想法和構思,仔細考慮,深入的考量和探討挖掘,并形成清晰的思路,而不應當單獨選擇一個想法或者構思獨立的考量和挖掘。這樣的設計人員,本人以為不是一個好的設計人員。這就是“構思”的重要性,正所謂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本人的設計中,總是寧愿多花些時間用在構思之上,以不錯過任何一個好的設計要素或者一個好的設計方案!
接下來,我們談談第二點:構圖。前面我們談到的第一點“構思”可以說只是一種“想像”,是一種抽象的東西、一種思維和思想。那么,接下來的“構圖”就是一種具象的,一種現實的了。就是把抽象轉換成一種具象、一種實際上的東西。
“構圖”可是說是一種版面的“排版”,也可以講是介于現實和半現實這兩者之間的。簡單的講,就是“找圖”、“找內容”!另外,除封面的圖文排版之外,紙張和顏色方面的了解也非常的重要。不同的紙張,配以不同顏色的變化,不同的開本應用同樣的內容都會有不同的效果。多一個點,少一個點一樣有著不同的視覺效果,有時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諸如上述這些,都是在構圖的時候有必要好好了解的!還有一點需要提醒的就是:把需要用到的圖先找出來歸檔,以備將來具體設計的需要。
“構思”和“構圖”如同一對孿生兄弟,血脈相連,相互輔佐。不同的只是一個抽象的,還沒付諸于行動,另外一個是具象的,已經是可以付諸于現實的了。
最后,我們來談談“制作”?!爸谱鳌笔菚饷嬖O計的最后一道工序了。在完成“構思”和“構圖 ”這對孿生兄弟的打造之后,接下來就是要把這些付諸于現實了。
在上機,開啟設計軟體進行具體的設計制作之前,我認為很有必要使用一下原始工具。首先用紙和鉛筆把自己要制作的東西實際的、簡單的描繪出來。把前面自己構思處理的若干個想法在紙上進行描繪排版,并加以完善。將后期的工作都在這里進行斟酌、比較、選擇并完善,上機后就會如魚得水,有針對性的進行書籍封面的制作,以很快的速度完成書籍封面的設計工作了。
封面設計三要素是什么
封面設計三要素如下:
1. 裝幀:設計方案是否符合記事本意圖
2. 版面設計:
a***記事本的封面、內頁和圖片尺寸是否協(xié)調;設計風格是否貫穿記事本始終,包括扉頁和附錄版面是否易翻閱書寫,是否和內頁相適應***具體到內頁的行距、行長之間的關系,左右兩邊整齊或者只有左邊整齊等***
b***整個內頁設計是否適應記事本的整體風格?
c***設計方案的執(zhí)行情況如何***工藝難度、制作成本、材料是否適應***
d***版面的字安排是否一目了然、合適和符合目的***書寫文字的醒目***
3. 美術設計: a***封面設計和內頁設計是否符合整個公司的形象與要求,脊位上是否正位
b***封面設計和內頁設計是否組合在整體方案之中***例如文字、色彩***
c***封面選用的材料是否合理
e***封面設計是否適應書籍裝訂的工藝要求***例如:封面與書脊連線處,平裝書的折痕和精裝書的凹槽等***
d***圖片***照片、插圖、技術插圖、裝飾等***是否組合在基本方案之中,是否符合書籍的要求經過選擇的
f***技術:版面是否均衡***字距有沒有太寬或太窄***
請分析一下書籍設計的情感表現?
1.書籍版式的情感表達
作為書籍與讀者之間重要的信息中轉站,版式設計憑借著文字、色彩與插圖等基本造型語言進行有機的排列組合,以美觀的形態(tài)滿足了讀者多樣化的情感需求。這一點并不是毫無根據的。事實上,在書籍設計的發(fā)展史上,版式設計一直被廣泛重視,成為設計者進行情感表現的重要方式。曾經的線裝書在版式設計上就一直在貫徹“天人合一”的理念,不僅在文字的排列和空白的配合上相得益彰,還與文人雅士的著裝特點相符合,傳達著一種優(yōu)雅從容、悠閑自得的情感特質。及至當前,自由版式的設計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型版式設計形式,憑借自身自由、隨性的特點以及文字與圖畫一體的風格,較之傳統(tǒng)的版式設計更具優(yōu)勢,因此在書籍設計的情感表現方面應用頗廣。
2.書籍材質的情感表達
材質的情感表達也是值得肯定的。從書籍設計對材質的選擇看,不同的材質所具備的不同特征成為書籍內容的有效載體,具備一定的情感傳達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說那些正確選用材質的書籍總是能夠賦予書籍更強的生命力。
3.書籍色彩的情感表達
色彩一直是書籍設計中最引人注目的藝術元素,其與各種元素一起共同構成了極具視覺沖擊力的書籍形式,不僅起到了良好的美化書籍的效果,還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讀者的色彩愛好和習慣,滿足了讀者的多樣化需求。在眾多借助色彩進行情感表達的書籍設計中,兒童書籍設計最具代表性,其對色彩的恰當選用不僅提高了兒童的藝術欣賞,更引發(fā)了更高層面的精神體驗,幫助他們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
一方面,設計者要從市場實際出發(fā),了解同類圖書的設計特點,結合這一現實進行更加具備針對性的設計定位,選擇更符合兒童特點,更能夠引發(fā)其情感波動的理想色彩。比如,針對兒童好奇心強的特點,設計者可以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讀者群體進行區(qū)分,大膽選擇色彩明快的藝術設計風格,讓書籍的情感指引更加鮮明和確切。
另一方面,兒童書籍設計中的色彩還應在封面設計中進行藝術化創(chuàng)新,讓整體提升書籍的文化意境,讓兒童從書籍的外觀便沉浸其中,然后更好地進入書籍的內部世界,促成情感的指引與升華。比如,設計者可以將色彩感進行輕重倒置,將明度較高的顏色作為底色,并在其中插入其他色彩,營造跳躍的動感,達到可愛的效果;放大三原色對比色,掙脫生活中固定的顏色框架與束縛,讓整個書籍設計的色彩更加鮮明、絢麗。
什么是現代書籍設計
書籍裝幀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成果。在現代出版事業(yè)出現后的百年來,我們的先輩吸取西方新興的設計理念和印刷技術,在書籍、雜志、的裝幀構思、構圖、色彩、版式設計和字體等方面都已有全新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但近幾十年來,書裝業(yè)的形勢不容樂觀,舊的觀念、體制使裝幀藝術設計長期俳徊、滯留在"封面設計"的業(yè)態(tài)上,躑躅不前,遠遠落后于歐、美、日的水準。對這一現狀的思考,出版和設計界的同仁們在做出理性的反省的同時,開始了對書籍裝幀學方面的革新,把傳統(tǒng)的書籍裝幀推向了書籍形態(tài)價值建構的高度。如今,我們迎來了中國的書籍裝幀的又一個春天,設計家們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承載新銳的設計理念,佐以豐富的實踐經驗,使裝幀藝術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新風貌,并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第十四屆全國書展無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書籍裝幀設計現狀的平臺。這次書展在風景秀麗的桂林舉行。展覽實時七天,云集了全國各大出版單位,展出的書籍種類繁多,層次各異,包括科技類、文學類、兒童類、藝術類等等。展覽會不僅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文化交流氣息,而且也可稱得上是一次視覺的盛會。展會上的書籍無論是從色彩上還是形態(tài)展示上都讓人耳目一新。筆者經過數天的現場調研,分析總結了中國當今書籍裝幀設計呈現出的“新風貌”,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大方面。
一、書籍中可視圖像表達的個性化與統(tǒng)一化
1.從書的平面的范疇來看,包括封套、內文版式設計等。本次展覽的書籍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我國書籍的封套設計都具有其獨特的創(chuàng)意,或在構思上,或在色彩上,或在設計語言上,以鮮明的個性,顯示著自己的特點,也反映了設計者對美學意識的體悟和形式美的創(chuàng)造。各種特殊印刷、色彩也紛紛應用于各種封套上,如: 凹凸字、UV膠、燙金、燙銀等效果屢見不鮮。這些令作品既有中國氣派又有幾分“洋味”,頗具現代美感,又成功地將西方藝術的濃烈色彩、充滿動感的視覺沖擊以及狂放的藝術創(chuàng)造精神,借鑒到書籍裝幀設計中來,使整個設計清新、明快,富于生機勃勃的活力。
2.在版式設計上,設計者們一改過去幾十年不變的千篇一律,老五號,27字26行,白紙黑字的排列模式,單一死板的敘述,無表情的粗簡圖解,無旁證博引的知識羅列;一句古詩古詞不作解釋,一件歷史文物無以考證,一樁重大事件沒有說明,一位名人無生辰介紹和形象出現,枯燥繁復的數字無概括易懂的圖表顯示。而今的書籍版式編排更具科學性:講究內文、標題、跋、旁注、頁碼等的整體運籌;和文字的字體、字號、字距、行距細微感覺的運用,以及橫排、豎排的組合變化,文字組合的疏密節(jié)奏及強導向性,加之合理方便的檢索,令全書的節(jié)奏感和韻味的感染力十足,同時滿足處于當今高節(jié)奏、高信息時代的年輕讀者群的求知欲望和對新事物新形式的敏感度。筆者觀察到《中國民間美術全集》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全書14卷均采用統(tǒng)一的書函底紋、封面格式、環(huán)襯紙材、分章隔頁、板芯桓線和提示符號,而每個分卷則以分編色標、分卷圖像、專色標記和內頁彩底顯示出共性中的個性,整體中的變化,從而使各卷既保持了橫向的連續(xù)性,同時又具有縱向的連續(xù)性,造成了全書視線的有序流動。除此之外,書籍中插圖、圖表、照片、裝飾圖、記號、符號、暗號、飾紋空白等運用更加合理化;圖像也更多樣化、個性化,表達更時空化;把理論、數據等等不可視內容進行視覺化的表達,這些設計擴大了書的平面設計容量的,書籍的形態(tài)都在進行周密細致地設計灌入。書籍的各種構成元素現都成為設計師手中的法寶。它們貫穿書體令書籍成為外在和內在形神兼?zhèn)涞纳w,神氣十足。讀者也將從書中獲得超越書本的知識容量值,感受到書中的點、線、面構成的智慧之網。
二、書籍形態(tài)的整體化與多元化并存
1.書籍其實就像六面體,是立體存在的。從書的三維角度來看,書籍裝幀設計已經成為一個立體的、多側面的、多層次的、多因素的系統(tǒng)工程。其中包括書籍的外部形態(tài)設計、印刷工藝、印制材料的選擇等。本次書展上已出現了各種特殊開本的書籍,如長方形、正方形,小64開,圓形開本,以及各種異形開本。
2.在印制材料性格的選擇和把握上,設計師們開始兼顧材料的視覺感受和觸覺經驗感受,選用能讓照片、繪圖、文字還原性好,再現性強、安定性穩(wěn)、反射率低,使讀者不易疲勞的紙張。(如東漢蔡侯紙、埃及紙沙草紙、古羅馬羊皮紙……)同時,處理好橫向紋理紙和縱向紋理紙之間微妙的差別,材料的性格與表達內容更具統(tǒng)一性,紙張材料更加注重多樣化組合,及對比統(tǒng)一。各種各樣的材料,以其肌理、色彩、質地的不同,可以表現出強烈的個性色彩,通過裝幀設計家巧妙而從深層地挖掘其功能,紙張能誘導讀者產生不同的心理反射,且深化了書的內涵。
3.在印刷工藝方面,當今的設計者正千方百計地在利用新一代膠印印刷、電腦制版等先進技術手段來充實以往表現力差的銅鋅版印刷不足,并且進一步向新技術挑戰(zhàn)。這樣,通過設計家對書籍內容的時間空間構造意識--時空層次化、視線流的流動、誘導和滲透。書籍中每一張圖、每一行字、每一條線、每一個點、每一色塊、每一頁材料、每一點記號……都像構筑房屋的構件,架起了書籍的天和地,外表和內部,將內容進行理性梳理,對諸要素進行精心提煉,表達語言的流動誘導……使設汁具備核的擴張力,最終要表達的并非書籍表面物質量的多和少,而是神氣--精神穿透力的強和弱。當我們拿起書籍,手觸目視心讀,上下左右,前后翻轉,書與人之間產生具有動感的交流,這種立體的存在更為明顯,書籍設計已不能只顧及書的表皮,還要賦予包含時空的四次元全方位整體形態(tài)的貫穿、滲透,這已是當今書籍設汁的基本要求。
4.書籍的展示更具整體感。書籍作為一種文化產品投入市場的最終目的也在于實現它的商業(yè)價值。書展上許多品牌圖書陳列除了以數量、和個性的書籍外殼設計來獲取較好的視覺注目以外,還盡量做到陳列的系列化、整體化,以次烘托、營造出一種氣氛,來吸引、打動讀者。許多書籍被堆放成各種形式的體塊,不僅突出了圖書整體的視覺效果,還實現了讀者與書籍的一種互動,令讀者從視、觸、聽、聞、味五感上去體會書籍,同時達到營銷中“復合訴求”的效果。
雖然這第十四界全國書展給我們展示了中國當前書籍裝幀設計百花齊放的新風貌,但筆者認為仍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當前有些出版社成功塑造了一批品牌圖書,在產生良好市場效應的同時引來許多模仿與跟風。比如近年來由某出版社率先推出了一套設計類64開的“口袋本”工具圖書,由于其開本新穎,便于攜帶,上市之初便獲得了較好的市場反響,隨之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于是有幾家出版社紛紛推出了自己的64開本的“口袋本”設計圖書,以至于在最后形成了書展的貨架上口袋書擁擠不堪,泛濫成災。這種一味的跟風也使得其最初率先推出“口袋本”叢書的出版社利益受損,本身一個絕佳的策劃創(chuàng)意也毀于一旦。由此可見,這種缺乏原創(chuàng)性、毫無新意的出版策劃既損害了它家出版社的利益,同時也使得自家出版社浪費資源,并未起到開發(fā)、拓展出版市場的目的。
第二,書籍的創(chuàng)意雖然新奇,但把握的度不夠準確。外形美和內在美的珠聯璧合,才能產生形神兼?zhèn)涞乃囆g魅力。書籍形態(tài)的塑造,并非書籍裝幀家的專利,它是著作者、出版者、編輯、設計家、印刷裝訂者共同完成的系統(tǒng)工程,也是書籍藝術所面臨的諸如更新觀念,探索從傳統(tǒng)到現代以至未來書籍構成的外在與內在、宏觀與微觀、文字轉達與圖像傳播等一系列的新課題。當前有些書一味的追求視覺上的沖擊力,以為只要加上新式的印刷效果,以及很不到位的版式內文設計就能吸引讀者,孰不知這只是舍本逐末;忽視了書籍最重要的文化含量,從而造成許多書籍的有形無神。
總而言之,書籍裝幀在我國已是藝術之林中獨樹一幟的藝術形式,當代優(yōu)秀的書籍裝幀藝術家們用他們的智慧、學識及寶貴的經驗為中國當代的書籍藝術開辟了一片新天地,雖然還有不足,但仍需認清形勢,大膽更新觀念,創(chuàng)造嶄新的設計理念,使我國的裝幀藝術進一步繁榮起來。
請從書籍裝幀設計的角度分析一下這本書的封面
.文字版面的四周適當留有空白,使讀者閱讀時感到舒適美觀,整體也很完整??破疹惖臅皇且话闵唐?,而是一種文化,內容基本達到索要傳達的信息。還是不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