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唐宋文學題庫及答案,唐宋古代文學簡答題
推薦文章
誰有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的試題和答案啊?急需,越多越好。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模擬試題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詩經(jīng)》中的詩歌創(chuàng)作年代是從______________ 至春秋中葉。 2、先秦歷史散文發(fā)展第二階段的代表著作是有較高文學價值的編年史《_________》 和國別史《國語》。 3、《稼軒長短句》是______________的詞集。 4、《西廂記》塑造了崔鶯鶯和___________ 這兩個封建禮教叛逆者的形象。 5、“樓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 ”是陸游《書憤》中的名句。 6、被譽為“七絕圣手”的唐代詩人是____。 7、龔自珍《已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借祭神的“___________ ”的形式而抒發(fā)懷抱。 8、“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見于《詩經(jīng)·秦風》中的《_________》。 9、“鯤鵬展翅”的典故出于莊子《__________》一文。 10、大力宣揚“人性善”的先秦思想家是____________。 11、“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見于“謝靈運《__________》一詩。 12、《水經(jīng)注·三峽》:“漁者歌曰:__________,猿鳴三聲淚沾裳?!?13、杜甫《春望》抒發(fā)國憂家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家書抵萬金?!?14、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的尾聯(lián)懷古慨今:“從今四海為家日,____________?!?15、“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岳飛的詞《__________》(怒發(fā)沖冠)。 16、楊萬里的詩清新、自然、活潑,自成一家,世稱___________體。 17、《擬詠懷》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18、歐陽修《醉翁亭記》稱“宴酣之樂,非絲非竹”,這里的“樂”是指______________。 19、北宋______________與其子軾、轍皆當時著名文人,世稱“三蘇”。 20、吳偉業(yè)名句“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紅顏”指的是______________。 二、選擇題(每題1分,共30分) 1、《氓》:“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变浚镐克?,在今( ) A. 河南省 B. 河北省 C. 山西省 D. 山東省 2、陶淵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憤豪放之作是( ) A.《詠荊軻》 B.《飲酒》 C.《歸園田居》 D.《桃花源記》 3、王維《山居秋暝》:“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所用典故出自( ) A.《詩經(jīng)》 B.《楚辭》 C.《論語》 D.《莊子》 4、《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薄搬纷凇敝福?) A. 華山 B. 嵩山 C. 泰山 D. 恒山 5、下列作品中不屬于新樂府詩的是( ) A.《賣炭翁》 B.《琵琶行》 C.《長恨歌》 D.《錢塘湖春行》 6、《前赤壁賦》:“壬戌人秋,七月既望?!薄凹韧笔侵戈帤v( ) A. 十五 B. 十六 C. 十七 D. 十八 7、“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薄凹呐笔侵福?) A. 孫權(quán) B. 劉備 C. 周瑜 D. 劉裕 8、《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見于( )。 A.《樂府詩集》 B.《玉臺新詠》 C.《文選》 D.《古詩源》 9、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的作者是( )。 A. 曹操 B.曹植 C.曹丕 D.王粲 10、《桃花源記》:“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黃發(fā)”指( )。 A.兒童 B.青年 C.壯年 D.老年 11、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貫串全詩的中心景動是( )。 A.江 B.月 C.花 D.夜 12、蘇軾《前赤壁賦》:“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薄榜厚恢隆彼傅淖髌芬娪?A.《詩經(jīng)》 B.《楚辭》 C.《漢樂府》 D.《古詩十九首》 13、湯顯祖的名作《牡丹亭》屬于( )。 A.傳奇 B.南戲 C.雜劇 D.院本 14、下列成語中,出于《邵公諫弭謗》的是( )。 A、門庭若市 B、高枕無憂 C、退避三舍 D、道路以目 15、按照班固的解釋,“離騷”的意思就是( ) A、遭受憂患 B、離別的憂愁 C、發(fā)牢騷 D、被離間騷擾 16、“建安”這一年號屬于( ) A、漢 B、魏 C、蜀 D、吳 17、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孟夏草木長)一詩抒發(fā)的感情,如用一個字概括就是( ) A、“憤” B、“怨” C、“樂” D、“哀” 18、從詩歌體裁上看,李白最不喜歡寫( )。 A、七絕 B、樂府 C、古風 D、七律 19、楊萬里詩句“中流以北即天涯”中的“中流”指的是當時宋金的分界( )。 A、長江 B、淮河 C、泗水 D、桑乾河 20、為孟嘗君市義并營建三窟以留退路的是( )。 A、鄒忌 B、邵公 C、馮諼 D、燭之武 21、代表漢代文人五言詩最高成就的是( )。 A、漢樂府民歌 B、《古詩十九首》 C、永明體詩歌 D、山水田園詩 22、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用典故出自( )。 A、《詩經(jīng)》 B、《楚辭》 C、《論語》 D、《莊子》 23、“建安七子”中,文學成就最高的是( )。 A、王粲 B、陳琳 C、孔融 D、劉楨 24、王粲《七哀詩》“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中的“霸陵”埋葬的是( )。 A、秦始皇 B、漢高祖 C、漢文帝 D、漢武帝 25、著名組詩《詠懷詩》八十二首的作者是( )。 A、阮籍 B、嵇康 C、鮑照 D、庾信 26、晚唐文人中,涌現(xiàn)出一批以填詞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的作家,其最著名的代表是( )。 A、張志和 B、白居易 C、溫庭筠 D、劉禹錫 27、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中所用修辭手法為( )。 A、比喻 B、互文 C、夸張 D、諧音 28、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韻》“,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中的“蚩尤”是指( )。 A、人名 B、地名 C、動物 D、大霧 29、下列出自高適《燕歌行》中的詩句中,反映軍中苦樂不均的一句是( )。 A、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B、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C、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D、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 30、高適《燕歌行》“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離別后”中,“玉箸”是指( )。 A、玉做的筷子 B、白色的筷子 C、比喻思婦的眼淚 D、人名 三、簡答題(每題4分,共20分) 1、《竇娥冤》第三折中,作者是怎樣刻劃女主人公的善良與反抗性格的? 2、《詩經(jīng)·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兩句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有何含義? 3、試析《陌上?!分星亓_敷形象的特征。 4、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等四句運用了怎樣的藝術(shù)手法,有何含義? 5、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一比喻有何妙處? 四、論述題(每題10分,共30分) 1、《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并序》中塑造的劉蘭芝與焦仲卿形象有何異同? 2、舉例說明蘇軾《前赤壁賦》中的主客問答有何深層含義? 3、說明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三個部分的思想內(nèi)容。 答案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西周初年 2、左傳 3、辛棄疾 4、張君瑞 5、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 6、王昌齡 7、青詞 8、蒹葭 9、逍遙游 10、孟子 11、登池上樓 12、巴東三峽巫峽長 13、烽火連三月 14、故壘蕭蕭蘆荻秋 15、滿江紅 16、誠齋 17、庾信 18、眾人之樂 19、蘇洵 20、陳圓圓 二、選擇題(每題1分,共30分) 1、A 2、B 3、B 4、C 5、D 6、B 7、D 8、B 9、D 10、D 11、B 12、A 13、A 14、D 15、A 16、A 17、A 18、D 19、B 20、C 21、B 22、A 23、A 24、C 25、A 26、C 27、B 28、D 29、C 30、C 三、簡答題(每題4分,共20分) 1、第三折,是全劇高潮。這一折描述的是竇娥被綁赴刑場問斬冤死的經(jīng)過。(1分) ① 走后街不走前街,怕婆婆見了傷心 ,因為竇娥的婆婆住在前街,竇娥要求去后街避開前街是怕自己的婆婆看出看見自己受刑而傷心。這充分顯示了竇娥淳樸 善良 的美好心靈。作者就此展現(xiàn)了竇娥性格中溫順善良的一個側(cè)面。使竇娥形象更為完整豐滿。(3分) ② 怨天罵地,徹底反抗 ,由竇娥訴說自己莫名其妙地犯法受刑,接著說冤屈之大可“驚天動地”。竇娥含冤受刑,對命運的不平、天地的不公充滿了憤恨。自然引出了下面對天地鬼神的指斥,控訴:“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3分) ③ 三樁誓愿 ,竇娥的第一個誓言是讓在場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屈。她的第二個誓愿是希望自己的冤屈將像古代的鄒衍那樣得到上天的反應。第三個誓愿,是希望上天能夠懲治邪惡。這三個誓愿,層層深入地表現(xiàn)了竇娥對自己無辜蒙冤的強烈憤怒和堅決反抗。這三樁誓愿又是她 反抗 性格的頂點。這是全劇的高潮,也塑造竇娥這個形象最成功的一筆。(3分) (只要答出上面三點的主要內(nèi)容都可給分) 2.用比興(比喻)的藝術(shù)手法。“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比喻情意正濃;“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比喻丈夫情意日衰。用桑葉的盛衰比喻丈夫情意的濃衰。 3.美麗;堅貞,忠于愛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4、比喻,具體形象,化無形為有形,以烏鵲在月夜尋不到歸宿,比于當時的人才都在尋找依托。 5、具體形象,化無形為有形,貼切,喻愁之多之深之長,明白如話。 四、論述題(每題10分,共30分) 1、 同:忠于愛情 反抗禮教 以死殉情,舉例說明。(3分) 異:劉:徹底反抗,剛烈自尊,頭腦清醒,舉例說明。(4分) 焦:較為軟弱,存在幻想,死前徘徊,舉例說明。(3分) 2、主客問答,伸主抑客,主客問答實則代表作者思想中兩個不同側(cè)面的矛盾斗爭。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悶通過客來宣泄,把樂觀曠達的情懷通過主來表現(xiàn),主終于說服客,反映思想中積極的一面戰(zhàn)勝了消極的一面,從而肯定了積極樂觀的人生觀。舉例說明。 3、第一部分是對作者自己十年長安生活的總結(jié);十年長安生活的總結(jié),壯志難酬的感慨,憂國憂民的情懷; 第二部分是回家途中所見所聞所感;一路所見所思,統(tǒng)治者的荒淫生活,貧富懸殊,擔心國事; 第三部分是作者回到家中之后的所見所聞所感。到家情景,家庭遭遇悲劇,想到人民苦難,憂思萬狀; 全詩反映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舉例簡單說明一下即可。
一些關(guān)于唐代的文學史題
你在百度上面搜索就可以啦。
做學問要多動手勤動腦哎。
124、從文學本身的發(fā)展看,唐代文學為什么能繁榮昌盛?
文學的發(fā)展和社會是有關(guān)系的
唐是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的頂端,社會比較富足
衣食無憂的人民在文化上的需求變大
所以促進了文學的發(fā)展
使之繁榮昌盛
125、從文體上看,唐代文學的繁榮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一、經(jīng)濟繁榮為詩歌興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質(zhì)條件.經(jīng)濟繁榮,交通便利,社會安定為唐詩的興盛發(fā)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zhì)基礎和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這正是李白、杜甫等詩人能夠恣情漫游祖國名山大川,王昌齡、王之煥等得以等閑進行“旗亭酬唱”的特定物質(zhì)條件。
二、全國空前統(tǒng)一為唐詩繁榮提供了現(xiàn)實基礎。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自漢代始,多民族的統(tǒng)一體已經(jīng)形成。后來,由于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再現(xiàn)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結(jié)束了南北分裂的紛擾混亂,唐使多民族的統(tǒng)一體得到了恢復與發(fā)展。
為加封邊疆的治理,唐統(tǒng)治者極為重視邊功并大加封賞。這就刺激了時人赴邊從戎的積極性,特別是一些文人,紛紛奔赴邊塞,投佐幕府,隨主將馳聘疆場?!皩帪榘俜蜷L,勝作一書生。”“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男兒一丈夫”。建功立業(yè),獲取功名成為一種時尚。邊塞的征戎生活、異域的奇麗風光,增長了他們的見識,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一大批寄情于邊塞的詩人應運而生。據(jù)統(tǒng)計,《全唐詩》收錄以邊塞為題材的詩歌有兩千余首。邊塞詩的興盛為唐詩的繁榮增添了異彩。
三、以詩賦取士的科舉制度推動著文人對詩歌的學習研
究。唐初社會經(jīng)濟恢復迅速,庶族地主勢力不斷上升,為廣泛吸收庶族地主參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晉六朝保護士族特權(quán)的九品中正制,實行科舉考試。唐科舉取士分常舉和制舉兩類。制舉由皇帝主持,科目臨時設置,不常舉行。常舉每年一次,分秀才、明經(jīng)、進士、明法等六科。考生集中在秀才、進士兩科。進士重在詩賦,雖難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廣泛,頗易晉升,尤為士人所重?!翱N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科舉考試的應制詩多為點綴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詩取士的科舉制度刺激了時人發(fā)憤學詩,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詩歌創(chuàng)作,這有利于詩歌藝術(shù)形式的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廣泛傳播。嚴詡《滄浪詩話·詩評》說:“或問唐詩何以勝我朝?唐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我朝之詩所以不及也?!?/p>
四、統(tǒng)治者的個人愛好、提倡有助于全社會重視詩歌風氣的形成。唐代君主,很重視詩歌,也大都能詩。太宗先后開設文學館,弘文館,招延學士,編纂文書,與之唱和吟詠。高宗、武皇常自制新詞以入樂。玄宗本人就是詩人,自述每運筆賦詩,輒“樂以忘憂”。文宗特制詩學士七十二人。武皇宴集群臣,宋之問賦詩最佳,曾獲御賜錦袍。帝王的愛好、倡導提高了詩人的聲譽,有助于形成全社會重視詩歌的風氣。
五、文禁松馳,是產(chǎn)生大量抨擊權(quán)貴、真實反映底層生活詩歌的前提。文學藝術(shù)的高峰,總是出現(xiàn)在思想比較解放的時代。唐朝統(tǒng)治者清明大度,敢于招賢納諫。唐太宗能用直言敢諫的魏征;武則天重用賢臣狄仁杰;唐玄宗對于那些直刺自己的詩歌也不犯禁?!霸夥晔ッ髦鳎疫M興亡言”唐代詩人在一個較為自由的思想空間里直抒己見。李白:“奸臣欲竊位,樹黨自成群?!倍鸥Γ骸斑呁チ餮珊K浠书_邊意未已。”……這些大膽揭露權(quán)貴的不朽詩篇,只有在文禁松馳的社會環(huán)境里,才能一經(jīng)問世就得以廣泛流傳。文禁松馳的政治氣氛,使民族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解放,使詩人無所顧及地追求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解放,使詩人無所顧及地追求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與完美。
六、“安史之亂”豐富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素材.社會的巨變刺激著詩人的靈感,也為詩人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
的素材。杜甫、元結(jié)、顧況等詩人對黑暗現(xiàn)實做了痛苦的觀察與冷靜的思考,從而創(chuàng)作了大量揭露階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優(yōu)秀詩作。
七、中外文化交流和各種藝術(shù)的發(fā)展也對唐詩的發(fā)展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唐帝國經(jīng)濟繁榮,國力強盛,水陸交通發(fā)達,極大地促進了國內(nèi)各民族及中外文化的交流,給傳統(tǒng)的唐文化注人了新的內(nèi)容,新鮮的活力。做為詩歌姐妹藝術(shù)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塑等也受到了其它民族文化的沖擊和影響。從杜甫的《畫鷹》、高適的《畫馬篇》、白居易的《胡旋舞》、韓愈的《聽穎師彈琴》等描寫音樂、舞蹈、繪畫方面的詩歌,可以看出唐代詩人很善于吸收其它藝術(shù)的養(yǎng)料滋補自己,也可以看出唐代詩人們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時代精神。
八、文學發(fā)展的自身規(guī)律,則是唐詩繁榮興盛的內(nèi)在因素。
任何一個時代的任何一種文學形式的發(fā)展,一方面有對以往文學藝術(shù)的繼承,一方面有其自身的變革和發(fā)展,唐詩也是這樣。從先秦到漢魏六朝,詩歌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長遠的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五、七言古詩已經(jīng)成熟,律詩、絕句也基本上跨越了試驗階段,無論是創(chuàng)作方法、文體特征、藝術(shù)技巧,還是聲律的運用、語言風格的創(chuàng)造,都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為唐詩的發(fā)展提供了值得借鑒的財富。唐朝的詩人們博采眾長,不僅繼承和發(fā)展了從先秦到六朝文學上的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傳統(tǒng),而且發(fā)展了各種形式和技巧的藝術(shù)傳統(tǒng)。難能可貴的是唐代詩人對待文學藝術(shù)遺產(chǎn),并不是簡單地拿來,而是采取了批判繼承、推陳出新的科學態(tài)度。初唐詩壇是齊梁浮艷詩風的延續(xù),“綺麗婉媚為本”的上官體占據(jù)著統(tǒng)治地位。初唐四杰用實踐把詩歌從宮廷引向市井,從臺閣移到江山和塞漠。擴大了詩歌題材的領域。陳子昂痛斥詩壇“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提倡“漢魏風骨”、“風雅五寄”,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一掃齊梁遺風,為唐詩健康發(fā)展開辟了道路。盛唐詩人李白,一面認為“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一面學習楚辭,樂府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浪漫主義詩風,完成了詩歌革新的使命。他追求理想,要求自由的精神,恣肆縱放、雄奇飄逸的風格,為唐詩繁榮打開了局面。杜甫明確提出:“別裁偽體親風雅,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既批判又繼承,既注意思想內(nèi)容,又注意聲律形式。杜詩以深刻的內(nèi)容、沉郁雄渾、敘事嚴謹?shù)娘L格把現(xiàn)實主義詩歌推向了高峰。王維、孟浩然歌頌山水田園的靜謐,高適,岑參描繪邊塞風光的雄奇。眾多的流派,以各自的風格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迎來了唐詩紛繁的局面。
129、唐詩風骨是指什么?
唐詩風骨源于國風和漢魏風骨,它繼承了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橫掃了齊梁頹靡文風.但也借鑒了其中緣情體物,精工流麗的藝術(shù)風格,博采前代文學精華,融合儒、道、釋、俠于一體,經(jīng)過唐初一百余年的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和理論探索,臻于完備.唐詩風骨濫觴于初唐四杰、陳子昂,蔚然成風于盛唐,流變于中唐,衰微于晚唐."風"即思想內(nèi)容,骨即辭采和表現(xiàn)形式.唐詩風骨即堅實的思想內(nèi)容和剛健明麗的表現(xiàn)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唐詩的風骨主要表現(xiàn)為盛唐詩人積極用世的進取精神, 居安思危,關(guān)心國運興衰、民生疾苦的憂患意識和摹寫山川壯麗、田園牧歌、風俗人情的美學理想.
中國古代文學練習題(唐宋元明清)
1.上官儀2.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3.陳子昂4.李白、杜甫、浪漫、現(xiàn)實5. 王維6.恬淡自然7.
高適 岑參8. 雄渾悲壯9
白居易10. 韓愈11.
李賀12. 李商隱 杜牧.13. 韓愈 柳宗元.14 思想政治15.
師說 答李翊書 送孟東野序16. 論說文 山水游記 寓言17
溫庭筠 韋莊 張泌 皇甫松18.花間集.19.馮延巳 李璟 李煜20. 虞美人 相見歡21.
王禹偁 元白體 林逋 晚唐體 楊億 西昆體22. 黃庭堅23.
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24. 陸游25.
柳永 李清照26 蘇軾 辛棄疾27.
姜夔28.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王安石 曾鞏29.
散文.30 韓愈 柳宗元31.
歐陽修32. 醉翁亭記 讀李翱文.33.
秋聲賦 赤壁賦.34. 讀孟嘗君傳 游褒禪山記35
記承天寺夜游36. 唐傳奇.37.
話本.38. 小說 說經(jīng) 講史 合生39.
雜劇 散曲40.詩歌 文42. 小令 套曲43馬致遠《東籬樂府》 王九思《碧山樂府》 湯式《筆花集》 朱有燉《誠齋樂府》44.
馬致遠 天凈沙秋思45. 關(guān)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46關(guān)漢卿的《拜月亭》、王實甫的《西廂記》、白樸的《墻頭馬上》、鄭光祖的《倩女離魂》47. 竇娥冤48.
西廂記49 漢宮秋50.
趙氏孤兒.51. 羅貫中 三國演義52.陳維崧、朱彝尊、納蘭性德53.周濟 張惠言54 吳敬梓 儒林外史.55.曹雪芹 紅樓夢56.洪升《長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中國古代文學史(唐宋部分)的資料(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附答案
宋代部分名詞解釋:
賀梅子、張孤雁、張三中、張三影、小李白、誠齋體、易安體、半山體、西昆體詞中老杜、二張、二晏、二窗、江西詩派、一祖三宗、點鐵成金、奪胎換骨 四靈詩派 江湖詩派、中興四大詩人、《四時田園雜興》
宋代部分簡答題:
一、詩詞文句藝術(shù)手法簡析
1、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2、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3、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
4、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5、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6、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
7、箭徑酸風射眼,膩水染花腥。時靸雙鴛響,廊葉秋聲。
二、簡析問題
1、柳永詞《雨霖鈴》的抒情手法
2、柳永詞《雨霖鈴》的鋪敘層次
3、李清照《聲聲慢》的疊字藝術(shù)
4、李清照《聲聲慢》的鋪敘層次
5、辛棄疾《永遇樂》的用典手法
6、辛棄疾《摸魚兒》的結(jié)構(gòu)特點
7、蘇 軾《望湖樓醉書》寫景技巧
8、黃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寫景技巧
9、歐陽修《醉翁亭記》的主旨和手法
10、蘇 軾《喜雨亭記》的主旨和手法
11、范仲淹《岳陽樓記》的主旨和手法
三、作品評析
柳 永《雨霖鈴》 蘇 軾《念奴嬌》
蘇 軾《水調(diào)歌頭》 李清照《聲聲慢》
周邦彥《六丑》 辛棄疾《水龍吟》
辛棄疾《永遇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