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必背古詩文,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全部
推薦文章
七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必背匯總
本文中,我為大家整理了七上所有必背的古詩、文言文。有需要的同學(xué)們趕快收藏吧!
背誦目錄
《觀滄?!贰堵勍醪g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凈沙·秋思》《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論語》十二章《峨眉山月歌》《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江南逢李龜年》《夜上受降城聞笛》《誡子書》《秋詞》《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潼關(guān)》
原文
1、觀滄海
作者: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作者: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4、天凈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5、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fēng)起?!惫笮贰<垂笮譄o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6、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眨∨c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7、《論語》十二章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xué)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學(xué)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稙檎?/p>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稙檎?/p>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薄稙檎?/p>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薄妒龆?/p>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薄妒龆?/p>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薄蹲雍薄?/p>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p>
8、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luò)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yuǎn)。
9、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0、江南逢李龜年
作者: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11、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作者:岑參
強(qiáng)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
12、夜上受降城聞笛
作者: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13、誡子書
作者: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夫?qū)W須
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 勵精,險躁則不能
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
14、秋詞(其一)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5、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6、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作者: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7、潼關(guān)
作者:譚嗣同
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fēng)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guān)解不平。
以上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七上必背古詩文言文,希望大家喜歡。
七年級語文上冊必背古詩詞
《竹里館》王維獨(dú)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次北固山下王灣(唐)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堵勍醪g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初一上冊語文必背古詩
初一必背古詩詞有《觀滄?!?,《次北固山下》,《峨眉山月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等。
二、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這首五言律詩是詩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時,由楚入?yún)?,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于江蘇鎮(zhèn)江北固山下時有感而作的。當(dāng)時正值冬盡春來,旭日初升,詩人面對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時光流逝,油然而生別緒鄉(xiāng)思。
但是,由于詩人情感內(nèi)容完全融納于特定時空的生動可感的自然境象之中,因而詩的情感基調(diào)不僅略無哀傷凄婉,反而表現(xiàn)出在晝夜轉(zhuǎn)接、時序交替之際對獨(dú)特的江南景致與蓬勃的自然生機(jī)的發(fā)現(xiàn)的喜悅,并且形成高朗壯闊的審美境界。
初一上冊必備古詩詞
1.初一上的必背古詩
《觀滄?!凡懿伲ㄆ呱险n內(nèi))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王灣(七上課內(nèi))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七上課內(nèi))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yuǎn)(七上課內(nèi))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龜雖壽》曹操(七上課外)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莊》孟浩然(七上課外)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七上課外)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李白(七上課外)
楊花落盡子歸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隱(七上課外)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杜牧(七上課外)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七上課外)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dú)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七上課外)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如夢令》李清照(七上課外)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dú)w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朱熹(七上課外)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初一上冊語文必背古詩
初一上冊要背的課文如下:
現(xiàn)代文:《春》《秋天》《郭沫若詩兩首》
古詩詞:課內(nèi):古代詩歌四首(觀滄海、次北固山下、錢塘湖春行、天凈沙秋思)
課后:龜雖壽(曹操)、過故人莊(孟浩然)、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隱)、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如夢令(李清照)、觀書有感(朱熹)
古文:《童趣》《lt;論語gt;十則》《世說新語》兩則(剩下的《山市》和《智子疑鄰》《塞翁失馬》有的老師要求背,有的不背,課后沒要求背)
樓上的那一位不知道是蘇教還是人教,我寫的是人教,課本上的。
3.七年級全部古詩詞
1、泊秦淮【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2、竹里館【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獨(dú)坐幽篁里, 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3、望岳【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4、春夜洛城聞笛【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5.逢入京使【作者】岑參 【朝代】唐代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6.己亥雜詩·其五【作者】龔自珍 【朝代】清代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7.晚春【作者】韓愈 【朝代】唐代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8.登飛來峰【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9.約 客【作者】趙師秀 【朝代】宋代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10.游山西村【作者】陸游 【朝代】宋代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1、登幽州臺歌【作者】陳子昂 【朝代】唐代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dú)愴然而涕下。12、賈生【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代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作者】楊萬里 【朝代】宋代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4.初一上冊必背古詩詞文言文
鄭人買履(《韓非子》)
刻舟求劍(《呂氏春秋》)
次北固山下 王灣
赤壁 杜牧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蘇軾
幼時記趣 (《浮生六記》)沈復(fù)
十五夜望月 王建
水調(diào)歌頭 蘇軾
三峽 (《水經(jīng)注》)酈道元
山亭夏日 高駢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 劉禹錫
《夢溪筆談》二則 (以蟲治蟲,梵天寺木塔)
《論語》八則
狼 (《聊齋志異》) 蒲松齡
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李白
5.初一上冊的所有古詩要背的
《回鄉(xiāng)偶書》賀知章
《夜雨寄北》李商隱
《淮上與友人別》鄭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李白
《江南春》杜牧
《登飛來峰》王安石
《望岳》杜甫
《觀滄海》曹操
1.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yuǎn))
2. 觀滄海" (曹操)
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4. 西江月(辛棄疾)
5.次北固山下(王灣)
6.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李白)
7.泊秦淮(杜牧)
8.夜雨寄北(李商隱)
9.浣溪紗(晏殊)
初一語文上冊蘇教版
1、《次北固山下》
2、《題破山寺后禪院》
3、《赤壁》
4、《十五夜望月》
5、《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
6、《過古人莊》
7、《游山西村》
8、《秋詞》
9、《西江月》
10、《浣溪沙 山下蘭芽短浸溪》
文言文:
《詠雪》《陳太丘與友期》《童趣》《論語》十則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古詩:
《觀滄?!?《次北固山下》 《前塘湖春行》 《西江月(辛棄疾)》《天凈沙.秋思》《龜雖壽》 《過故人莊》 《夜雨寄北》 《泊秦淮(杜牧)》 《浣溪沙(晏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如夢令(李清照)》 《觀書有感》
樓主可以參考一下 畢竟每個地區(qū)教材版本不一樣
第一個是語文出版社的 每個地方版本不一樣 所以我找了不同的 不是全部都必須要背 樓主參考下
6.初中生必背300首古詩詞是什么
1.《觀滄?!凡懿?/p>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從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4.《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見。
5.《天凈沙·秋思》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6.《龜雖壽》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7.《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8.《破山寺后禪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1.《泊秦淮》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12.《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dú)徘徊。
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14.《如夢令》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dú)w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15.《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7.初一上冊所有的古詩詞
蘇教版七年級上 (共11首,考查6首) 所有內(nèi)容: 【一單元】誦讀欣賞·古詩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三單元】13課·詠月詩詞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四單元】誦讀欣賞·古詩詞三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秋詞》 【五單元】誦讀欣賞·《論語》八則 【六單元】誦讀欣賞·古詩二首:《迢迢牽牛星》《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不考查內(nèi)容: (5首) 《十五夜望月》《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迢迢牽牛星》《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觀滄?!?東漢 曹操東臨碣(jié)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dàn dàn),山島竦峙(sǒngzhì)。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zaī),歌以詠志?!敬伪惫躺较隆?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惧X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yuǎn)(元)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另外回鄉(xiāng)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淮上與友人別 唐·鄭谷 揚(yáng)子江頭楊柳春, 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shù)聲風(fēng)笛離亭晚, 君向瀟湘我向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唐·李白 揚(yáng)花落盡子規(guī)啼, 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觀滄海 三國·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春 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hù)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西江月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飲 酒 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 悠悠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