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典籍的種類有哪些,典籍里的中國文學常識
推薦文章
國學典籍應該如何分類?
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那么無疑也包括了醫(y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于國學范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那么,國學典籍應該如何分類?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并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于經部?!端膸烊珪肥侵袊糯畲蟮膮矔?,編撰于乾隆年間,由當時的`紀曉嵐、王念孫、戴震等等一流學者完成?!八膸臁敝附洝⑹?、子、集四部,“全書”指所收都是全本。
經部——:儒學經典分為“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群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石經類”、“匯編類”,主要是儒家經典和注釋研究儒家經典的名著。重點是儒學十三經:《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詩經》、《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子部——: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著作,子部分為“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yī)家類”、“天文算法類”、“數術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叢書類”、“匯編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耶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重要書目如:《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孫龍子》、《淮南子》、《抱樸子》、《列子》、《孫子》、《山海經》、《藝文類聚》、《金剛經》、《四十二章經》等等。
史部——:各種體裁歷史著作,史部分為“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別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抄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匯編類”,重要書目如:《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戰(zhàn)國策》、《宋元明史紀事本末》等等。
集部——:諸子百家及藝術、譜錄,集部分為“楚辭類”、“別集類”、“總集類”、“詞曲類”、“閨閣類”,重要書目如:《楚辭》、《全唐詩》,《全宋詞》,《樂府詩集》、《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等等。
中國古代文學典籍可分為哪四部分?
按照隋唐以來定型并逐漸流行開來的“四部分類法”中國古代典籍可以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部分。
古代文化典籍有哪些?
諸子散文:《論語》、《老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
風騷:“風”指十五國風,代表《詩經》。“騷”指《離騷》,代表《楚辭》?!对娊洝肥俏覈谝徊吭姼杩偧_創(chuàng)了中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tǒng)。(《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文人創(chuàng)造的詩歌總集。)《離騷》由屈原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tǒng)?!对娊洝泛汀峨x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源頭,中國文學史上往往將“風”、“騷”并稱,成為文學的代名詞。
四書五經:“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部書。“五經”指《易》、《尚書》、《詩》、《禮》、《春秋》五部儒家的經典。
六藝經傳:指六經,即《詩》、《書》、《禮》、《易》、《樂》、《春秋》。
《呂氏春秋》:先秦雜家代表著作,又名《呂覽》,系戰(zhàn)國時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門客編成。
《左傳》:《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與《公羊傳》、《榖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戰(zhàn)國策》:中國古代一部史學名著,是一部國別體史書,是戰(zhàn)國時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論的匯編,系西漢劉向編訂。
《史記》:西漢司馬遷所著,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世說新語》:南北朝時期的一部記述后漢至南朝劉宋王朝人物的遺聞軼事的雜史,是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由南朝宋劉義慶編撰。
《說文解字》:我國第一部字典,作者為東漢的經學家、文學家許慎。
“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的合稱?!赌咎m詩》是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是漢代古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保存下來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
二十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