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教案模板

    5U文學網(wǎng)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教案模板 >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教案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教案

    | 國渝

    教案是針對社會需求、學科特點及教育對象具有明確目的性、適應性、實用性的教學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應是與時俱進的。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小編特地準備了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教案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歡迎借鑒學習!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按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主動體會整數(shù)運算律在分數(shù)運算中同樣適用,能運用運算律進行有關分數(shù)的簡便計算,體驗簡便運算的優(yōu)越性。

    2、使學生在理解運算順序和簡便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積累數(shù)學學習的經驗。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重溫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談話:中國結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tǒng)工藝制作,元旦時我們班將用它來裝扮教室。

    2、出示場景圖:小的中國結每個用4分米彩繩,大的中國結每個用6分米彩繩。兩種中國結各做18個,一共用彩繩多少米?

    3、學生口頭列式,說說運算順序。

    4、提問:兩種方法,哪一種計算更簡便?為什么?

    4、小結: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還可以使用運算律使計算更簡便。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在具體的情境中再現(xiàn)舊知,為新課的教學打下了穩(wěn)固的知識基礎,埋下了情感、思維體驗的伏筆。]

    二、主動探索,理解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出示例1的場景圖,學生自主列出綜合算式。

    板書: 2/5×18+3/5×18    (2/5+3/5)×18

    2、交流兩種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時你是怎樣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關分數(shù)的算式中,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算,稱為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這兩道算式都屬于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將計算與解決問題有機結合起來,能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從而增強學習計算的內在需求。]

    4、獨立思考,嘗試計算

    (1)提問:根據(jù)以往計算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經驗,想一想,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使學生明確: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2)嘗試:這兩道算式你能試一試嗎?

    學生分別計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順序

    讓學生結合具體問題情境說說運算順序。說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結: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喚醒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用自主學習的方法體會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新知識納入知識結構的過程也就順理成章。]

    三、算中體驗,把整數(shù)的運算律推廣到分數(shù)。

    1、討論:這兩個算式,如果讓你選擇,你喜歡計算哪一個?為什么?

    使學生明確第二個算式因為括號內的和是整數(shù),所以計算比較簡便。

    2、觀察:這兩種算式有什么聯(lián)系?

    得出:兩種方法從算式來看,其實是乘法分配律的運用。

    板書:2/5×18+3/5×18=(2/5+3/5)×18

    3、引導:兩個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繩多少米”。從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發(fā)?

    4、小結:整數(shù)的運算律在分數(shù)中同樣適用。我們在進行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時,要恰當?shù)貞眠\算律使計算簡便。

    [設計意圖:整數(shù)的運算律遷移到分數(shù)中來使用,讓學生在計算中自主探索,充分觀察,對比體驗,通過自己思考,用已有的知識結構去同化、順應新的知識,達到有意義的學習的目的。發(fā)展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四、練習鞏固,正確計算。

    1、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說說運算順序,再計算。

    反饋時: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算法,第1題的除法和乘法你是怎么處理的?

    小結: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但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通常是一次計算出一個得數(shù),而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乘除法連在一起時可以同時運算。

    提問:你是怎么檢查結果是否正確的?

    使學生重溫檢查的方法,養(yǎng)成習慣:(1)數(shù)字、符號有沒有抄錯;(2)每一步的計算是否正確;(3)書寫格式是否規(guī)范。

    [設計意圖:計算后,引導學生自覺對計算過程進行檢查,分析錯誤的原因,養(yǎng)成認真計算、自覺檢查的良好習慣,充分發(fā)揮每一道題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tài)度。]

    2、練一練第2題

    獨立完成

    交流時,說說應用了什么運算律或運算性質,為什么要這樣算。

    提問: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在使用運算律時,有什么特別之處?

    小結: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在使用運算律時,常常是使用運算律湊成整十或整百、整千數(shù)再計算,但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在使用運算律時,通常是湊成整數(shù),或者觀察是否有利于約分。計算步數(shù)較多的題時,要隨時注意使運算簡便。

    [設計意圖:把整數(shù)的簡便運算與分數(shù)的簡便運算進行對比,使學生體會,使用的運算律是相同的,但分析的方法稍有區(qū)別。養(yǎng)成認真分析數(shù)據(jù)的習慣,提高合理靈活計算的能力。]

    3、練習十五1、2題

    獨立完成

    五、全課總結

    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或不足?

    計算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時,你覺得你對同學們可以提出什么樣的友情提醒?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在現(xiàn)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shù)和理解負數(shù)的意義,了解負數(shù)的產生與作用,感受負數(shù)使用帶來的方便。

    2.會正確地讀、寫正、負數(shù),知道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3.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負數(shù)的意義和負數(shù)的讀法與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游戲:《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老師說一句話,請同學們說出一句和它意思相反的話。

    二、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1)課件出示: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的一個場面:哈爾濱零下6攝氏度至3攝氏度。

    你能用自己的方法來表示這兩個溫度嗎?

    學生思考后反饋,教師適時點撥、評價和引導。

    教師小結:

    (2)鞏固練習。

    同學們,你能用剛才我們學過的知識,用恰當?shù)臄?shù)來表示溫度嗎?試試看。

    學生獨立完成第123頁下圖的練習。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集體訂正寫得是否正確,并讓學生齊讀。

    2.自主學習例2。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請看。(課件演示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課本第124頁上圖的左部分,數(shù)字前沒有符號)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引導學生交流: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我們再來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課件演示吐魯番盆地的海拔情況,課本第124頁上圖的右部分,數(shù)字前沒有符號)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交流: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教師小結: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高度嗎?

    學生交流: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可以記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

    教師追問:你是怎么想到用這種方法來記錄的呢?

    教師小結:以海平面為界線,+8844.43米或8844.43米這樣的數(shù)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3米;-155米這樣的數(shù)表示比海平面低155米。

    (2)鞏固練習:課本第124頁試一試。

    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3.小組討論,歸納正數(shù)和負數(shù)。

    教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收集到了一些數(shù)據(jù),(課件顯示)我們可以用這些數(shù)來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shù),它們一樣嗎?它們可以怎樣分類呢?

    學生交流、討論。

    指出:因為+8844.43米也可以寫成8844.43米,所以有正號和沒正號都可以歸于一類。

    提出疑問:0到底歸于哪一類?引導學生爭論,各自發(fā)表意見。

    小結:(結合圖)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為界限線,0℃以上的溫度用正幾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幾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為界線,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們用正幾來表示,低于海平面我們用負幾表示。0就像一條分界線,把正數(shù)和負數(shù)分開了,它誰都不屬于。但對于正數(shù)和負數(shù)來說,它卻必不可少。我們把像+6、 3、+8844.43等這樣的數(shù)叫做正數(shù);像-6、-155等這樣的數(shù)叫做負數(shù);而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板書)

    通常正號可以省略不寫,負號可以不寫嗎? 為什么?

    三、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1.課堂活動:1、2題。

    ①讀一讀,議一議。

    學生齊讀,鞏固負數(shù)的讀法。

    ②根據(jù)題中的信息,說一說三個班的答題情況。

    學生討論交流,并說出理由。

    2.練習二十五:1、3題。

    獨立練習,反饋交流。

    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運用

    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會用到負數(sh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教案3

    教學內容:

    學會購物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合理購物問題的過程。

    2、了解合理購物的意義,能自己做出購物方案,并對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釋。

    教學重點:

    運用百分數(shù)相關的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入新課

    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或擴大銷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樣的促銷活動?那如何學會合理購物呢,從而引入本節(jié)新課。

    二、 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 出示第12頁的例5

    2、 讓學生仔細讀題,說說想到了什么?

    著重理解滿100元減50元的意思

    3、 分別計算出在A商場和B商場所花的實際費用,進行比較

    A商場: 230×50%=115(元)

    B商場: 230-50×2=130(元)

    4、從而得出在A商場購物更省錢,所以在購物時我們要根據(jù)促銷方法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優(yōu)惠政策,就能夠少花錢多購物,這就是“合理購物”。

    三、課堂練習

    第12頁做一做

    四、作業(yè)

    第15頁第13、14題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教案4

    教學內容:

    第十一冊106頁 例8

    教學目標:

    1、理解稅收的有關知識,能利用百分數(shù)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稅收問題。

    2、通過學習,使學生建立正確的納稅觀,懂得納稅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理解稅收的有關知識,會計算納稅額.

    教學難點: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同學們,你們打過出租車嗎?付錢之后你或你的家人曾經主動向的士司機要發(fā)票了嗎?

    有人人打車要發(fā)票,有的人不要,誰能說說要發(fā)票有什么好處?

    剛才有同學提到了納稅,你們想了解有關稅收的知識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板書課題。

    2、各行各業(yè)都收,國家收的稅都用到哪些地方了呢?

    小結:同學們,道路改造,城市綠化,教育投入,國防建設等都離不開稅收,我們國家的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倘若大家都不按章納稅,我們的城市能這么美麗嗎?國家的建設能飛速發(fā)展嗎?

    二、營業(yè)稅的理解與應用

    1、現(xiàn)在老師就來和大家一起算一筆帳。

    出示:“一輛出租車每天的營業(yè)額大約是600元,按國家規(guī)定要繳納5%的營業(yè)稅”。

    你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5%是誰的5%?(板書營業(yè)額)國家按一定的百分率來收稅,這個百分率稱作稅率。

    誰能提出個一個問題呢?(每天要交多少的稅我們也給它個名稱叫應納稅額,板書應納稅額)應納稅額怎樣算?

    題目要求每天要交多少的稅就是求什么?怎樣列式?

    600×5%=30(元)

    600,5%,30各表示什么?

    2、南京市有許多出租車,如果我們每個人打車都不要發(fā)票,猜一猜,國家一個月就會有多大損失呢?

    出示教師調查的數(shù)據(jù)和推算的結果。(720萬元)

    現(xiàn)在還有很多邊遠地區(qū)的孩子沒有學校上學。建一所希望小學大約要20萬元,用這些錢可以建多少所得希望小學呢?

    720÷20=36(所)

    看到這些數(shù)據(jù)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呀?

    3、昨天王老師到麥當勞寧海路店進行了調查,請看屏幕。

    “麥當勞寧海路店十一月份交5%的營業(yè)稅9.2萬元,該店十一月份的營業(yè)額是多少萬元?”

    三、個人所得稅的理解與應用

    剛才講的都是營業(yè)稅,其實稅的種類是很多的。

    1、王老師工作一個月要拿,工資達到了一定的數(shù)額就要繳納什么稅?國家對個人所得稅的規(guī)定是這樣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1600元,超出部分500元以內按5%的稅率交稅

    “起征點1600元”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說這1600元是?

    稅率5%是誰的5%?“上個月王老師的應拿工資是1960元,王老師該交多少元的個人所得稅呢?

    王老師交完稅以后實際只能拿到多少錢呢?

    2、“王老師的先生月工資不到2100元,11月份他交了22.5元的個人所得稅,他三月份實際拿了多少元的工資?”

    四、鞏固練習

    對前面學習的內容還有什么疑問嗎?沒有問題的話老師就要來考考大家了

    1.某公司購買了一批總價400萬元的的進口設備,按7%交納關稅,該公司要繳納關稅多少萬元?

    2.一家運輸公司10月份的營業(yè)額是260000元,繳納了7800元營業(yè)稅,稅率是多少?

    3.小明的爸爸看中了一輛標價138000元的本田雅閣,買車還需要繳納10%的車輛購置稅,購置這輛車一共要付多少錢呢?

    4.某商場的10月份的營業(yè)額是200萬元,按規(guī)定繳納了6%營業(yè)稅,營業(yè)稅中的5%用于城市建設,該商場10月份繳納的城市建設稅是多少萬元?

    五、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教師:依法納稅人人有責,依法納稅從我做起,

    六、提高練習

    (較復雜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題略)

    七、課外延伸

    計算父母上個月的個人所得稅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教案5

    實踐要求:

    1、經歷有目的、有設計、有步驟、有合作的實踐活動。

    2、結合實際情境,體驗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3、在給定目標下,感受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設計思路、制定簡單的方案解決問題的過程。

    4、通過應用和反思,進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識和方法,了解所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獲得數(shù)學活動經驗。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69——70頁。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學會理財,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2、數(shù)學思考:如何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3、問題解決:可以通過比較、思考、交流的方法,經歷計算對自己的理財方案作出解釋。

    4、情感態(tài)度:感受理財?shù)闹匾?,經歷運用所學的知識學習理財,培養(yǎng)科學、合理的理財觀念。

    教學重點:

    學會理財,會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難點:

    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流程:

    一、導入

    老師最近看了一套《貝貝熊系列》叢書,是關于培養(yǎng)孩子理財能力方面的書籍,讀了以后覺得受益匪淺,在動物界,貝貝熊通過學習能做到對自己的財富有計劃、合理支配,我想我們通過這一單元前面的學習,也能夠對我們的財富進行支配,你們同意嗎?那好,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也能合理支配自己的財富,即掌握《學會理財》的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和學生談話,輕松引入本節(jié)課的課題}

    二、任務一

    設計方案,解決問題

    聰聰?shù)陌职质且粋€工程師,他設計的一個工程中標后,老板獎勵他8000元的獎金。再過6年聰聰就要上大學了,爸爸決定把這筆錢存入銀行,留給聰聰上大學用。(存款方式為整存整取)

    (1)小組合作,做出3個存錢方案。(提示:小組先商議好方案,然后寫到學案上)

    (2)并算每種方案可獲得的利息。(根據(jù)小組制定的三種存錢方案,組長做好合理分工,計算利息,為了便于計算,我們計算利息的時候,只考慮本金)

    (3)議一議:你認為那種存錢方案?為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具備了計算利息的能力,學生能夠根據(jù)聰聰家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存錢方案,進而計算每種方案的利息,從而獲得一種成功的喜悅感}

    三、小組匯報、展示

    {在學生計算的過程中,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學生有代表性的方案進行展示,重點放在解釋哪種方案,即學生能對自己制定的方案進行合理的解釋}

    四、任務二

    聰聰一家三口,媽媽每月的工資是2160元,爸爸每月的工資是4180元,爸爸的工資中還要繳納30多元的個人所得稅。過6年聰聰要上大學,請你幫聰聰家做一個零存整取的計劃。

    零存整?。毫愦嬲∈倾y行定期儲蓄的一種基本類型,是指儲戶在進行銀行存款時約定存期、每月固定存款、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種儲蓄方式。零存整取一般每月5元起存,每月存入一次,中途如有漏存,應在次月補齊,只有一次補交機會。存期一般分一年、三年和五年。

    (1)計算聰聰家每個月的結余。

    (2)根據(jù)聰聰家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存錢計劃,并說明理由。

    (3)按照你的存錢計劃,算一下,到期能取回多少錢?

    知識鏈接:零存整取利息計算公式是:利息=月存金額×累計月積數(shù)×月利率。

    其中累計月積數(shù)=(存入次數(shù)+1)÷2×存入次數(shù)。據(jù)此推算一年期的累計月積數(shù)為(12+1)÷2×12=78,以此類推,三年期、五年期的累計月積數(shù)分別為666和1830。

    五、分享收獲

    {設計意圖:希望學生通過這節(jié)課,感受在給定目標下,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設計思路、制定簡單的方案解決問題的過程。}

    六、課下作業(yè)

    為自己的零花錢制定一個零存整取的存錢計劃。

    {設計意圖:作為本節(jié)課知識的延續(xù),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合理消費的習慣,做一個生活上有計劃的人,合理支配自己的財富}

    板書設計:

    收入:2160+4180=6340(元)

    支出:2500+800+200+160+30=3690(元)

    結余:6340—3690=2650(元)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分數(shù)乘法教案 六年級數(shù)學分數(shù)乘法教學設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設計范文5篇

    小學教學反思 小學教學反思范文多篇

    小學六一兒童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范文

    中班數(shù)學教案 中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500字范文

    小學科學教案 小學科學教案六年級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本

    幼兒園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范文

    48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