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18首,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18首翻譯
推薦文章
八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匯總
八年級語文上冊必背古詩共有18首,包括《野望》、《黃鶴樓》、《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錢塘湖春行》等等。
1.《野望》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2.《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3.《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4.《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5.《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6.《庭中有奇樹》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7.《龜雖壽》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8.《贈從弟》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9.《梁甫行》曹植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
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10.《飲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2.《雁門太守行》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3.《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4.《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5.《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16.《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17.《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18.《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八級上冊古詩詞18首賞析
1.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18首
望岳(東岳泰山)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西岳華山) 西岳嶺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秋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 望岳(南岳衡山) 南岳配朱鳥 秩禮自百王 歘吸領地靈 鴻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 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 有虞今則亡 洎吾隘世網 行邁越瀟湘 渴日絕壁出 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 峯峯次低昴 紫蓋獨不朝 爭長嶫相望 恭聞魏夫人 羣仙夾翱翔 有時五峯氣 散風如飛霜 牽迫限修途 未暇杖崇岡 歸來覬命駕 沐浴休玉堂 三嘆問府主 曷以贊我皇 牲璧忍衰俗 神其思降祥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歸園田居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星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滿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使至寒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戶在燕然。 書后十首古詩 1.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徒(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烈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3.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5.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7.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8.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9.浣溪沙 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靜無泥。 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說人生再無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10.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2.跪求:八上語文十八首古詩
我這個是北師大版的語文古詩
《小石潭記》柳宗元
《望廬山瀑布》李白
《站立起來的水》伊路
《游高粱橋記》袁宏道
《游高粱橋記》袁中道,跟上面的不一樣
《白洋潮》張岱
《黃生借書說》袁枚
《敕勒歌》不知
《涼州詞》王之渙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
《使至塞上》王維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夜雨寄北》李商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
《如夢令》李清照
《聲聲慢》李清照
《浪淘沙 北戴河》毛澤東
就這些了,希望能幫到你
我其實就是一個7年紀升八年級的,我手里有書
3.八年級上冊 語文 古詩文賞析
《桃花源記》賞析 【注評】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武陵:郡名,現在湖南省常德市一帶。捕魚為業(yè):以打魚為職業(yè)。
為:動詞,作為?!鸾淮适掳l(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緣:順著,沿著。
溪:(一條)小河。行:行進,這里指劃船前進。
忘路之遠近:忘記了路程的遠近。之:助詞,的。
○交代桃花源發(fā)現起因?!巴分h近”。
預示進入奇境,又為下文“處處志之”、“遂迷,不復得路伏筆。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忽:忽然,突然。逢:遇到,碰到。
夾岸溪的兩岸。數百步:這里指在幾百步遠近的范圍之內。
落英:落下的花瓣。一說指初開的花。
繽紛:疊韻聯綿字,用來比喻多,紛繁雜亂的樣子,這里是紛紛揚揚的樣子?!饘懢辰缰?。
“忽逢”表明無意中發(fā)現。 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 甚異之:對這種景象感到很驚異。
甚:副詞,很。異: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異”。
之:代詞,指以上所敘景象。復:副詞,又,再。
前行:向前走。欲:想,要,想要。
窮:動詞,徹底弄清。其林:那桃林。
其:代詞,指桃花林?!饾O人因驚異而尋根問底,引出下文更異之境。
寫武陵人無意中進入通往桃花源的路,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林盡水源:桃花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就沒有了。得:獲得,得到,見到,這里可譯為“發(fā)現”。
一山:一座山。仿佛:雙聲聯綿字,似乎。
若:副詞,常用在動詞或動詞結構之前,表示所敘事實大體如此??勺g為“好像…一(似的)”。
○窮林而得山,山又有口,步步引人入勝。 便舍(shě)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hu6)然開朗。
便:副詞,就。舍:旗棄,扔下。
初:副詞,表示時間,開始時。才通人:僅容一個人通過。
才:副詞,剛剛(能夠)?;砣婚_朗:一下子現出開闊明朗的境界。
○跨入一個新的天地。 土地平曠(kuàng),屋舍(sh色)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qiānm6)交通,雞犬相聞。 平曠:平坦寬闊。
曠:空闊,寬廣。儼然:整齊的樣子。
屬:類。阡陌:田間小路。
交通:交錯連通。雞犬相聞:(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
○寫桃花源里田園風貌,一派富足寧靜景象。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xī)如外人,黃發(fā)垂髫(tiá0),并怡(yí)然自樂。
其中:那里面的人。往來;來來往往。
種作:耕種勞作。衣著:指身上的穿戴。
悉:副詞,完全,盡。如外人:和外面的人一樣。
黃發(fā)垂髫:老人和小孩。黃發(fā):指老人,舊說老人發(fā)由白轉黃,是長壽的特征,所以用以指代老人。
垂髫:小孩垂下的頭發(fā),用以指代小孩。并副詞,表示不同對象都發(fā)出同一動作,可譯為“都”、“全都”。
怡然,安閑愉快的樣子?!饘懱一ㄔ粗腥嗣癜簿訕窐I(yè)的生活氣氛。
寫漁人進入桃花源,見到一片充滿安寧和樂的生活環(huán)境。理想境界的生活圖景與現實社會的黑暗形成強烈對比。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乃:副詞,就所從來:從何而來,從何處來到這里。名詞性結構。
具答之(漁人)全都回答了他們。主語漁人承前省。
之:代詞,指桃花源中人。 便要(ya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要“邀”的同音假借,邀請。作食:做飯。
○漁人與桃花源中人相見。 村中聞有此人,成來問訊。
聞:聽說。此人:指武陵人。
成:都。問訊:打聽消息。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shuài)妻子邑(yi)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sui)與夕人間隔。 自:自己,桃花源中人。
云:說。先世:前代祖先。
避秦時亂:意思是在秦代時候為躲避戰(zhàn)亂。率:帶領。
妻子:老婆孩子。妻:妻子。
子:孩子。邑人:同村的人,鄉(xiāng)親。
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復出焉:不再離開這里。
復副詞,再。焉:代詞,這里。
遂:副詞,便,就,于是。間隔:間離,隔絕,不通消息。
○桃花源中人自述入山原委“避秦時亂”影射現實。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問今是何世:(桃花源中人)問漁人現在外界是什么韓代。今:現在。
何世:什么朝代。世:朝代。
乃:副詞,竟有“意外”的意思。不知有漢:不知道有過漢朝。
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魏晉:魏朝和晉朝。
○五百年朝代更替全然不知,真是目空今古。 此人一一為(wèi)具言所聞,皆嘆惋(wǎn)。
此人:指漁人。為:介詞,向。
具言所聞:把所知道的全都講出來。皆:都。
嘆惋:嘆惜。○嘆惋外界屢遭世亂。
襯托世外天地的安樂。 馀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馀人:村里其他的人。復;又。
延:邀請,引導。皆出酒食:都擺出酒肉飯菜招待。
○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很好客。 停數日,辭去, 停數日:停留了幾天。
辭去:(漁人)向桃花源中人告辭離別。句中主語承前省。
此中人語(yǜ)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此中人:指桃花源中人。
語:動詞,告訴。云:動詞,說。
不足:不值得,不必。為:介詞,跟,向。
外人:外面的人?!鸲摬灰蛲饨鐐鲹P,為下文重尋不見、與世永隔伏筆。
通過問訊、款待和囑告,寫出了桃花源中人的淳樸和真摯,并借其“避秦時亂”的來歷,影射當時晉宋易代之亂。 既出,。
4.八年級上語文詩四首之賞析
沒明白你的“賞析”是什么意思,是譯文?歸園田居·其三 我在南山下種豆,雜草茂盛豆苗稀少。
早晨起來到地里清除雜草,傍晚頂著月色扛著鋤頭回家。道路狹窄草木叢生,夕陽的露水沾濕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濕了并沒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妒怪寥稀纷g文 輕車簡從出使到邊疆, 途中經過居延。
像飄飛的蓬草飄出漢塞, 像回家的飛雁飛入胡天。 大沙漠里飛煙直上, 黃河邊上落日正圓。
走到蕭關恰逢候騎, 都護正在燕然前線。渡荊門送別 【譯詩】 自荊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我來到了楚地準備盡情漫游。
崇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飛來天鏡,云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
我更加憐愛這來自故鄉(xiāng)之水,行程萬里繼續(xù)漂送我的行舟。登岳陽樓(其一) 【譯文】 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卷起,樓閣上的旌旗靜止,登臨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在湖山黃昏下徘徊。
為避戰(zhàn)亂我奔波三年,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5.人教版八上語文課后古詩賞析
1、采菊東籬下,_______________。
2、大漠孤煙直,_______________。
3、明月松間照,_______________。
4、吳楚東南坼,_______________。
5、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不廢江河萬古流。
7、_______________,青春做伴好還鄉(xiāng)。
8、_______________,長使英雄淚滿襟。
9、_______________,不盡長江滾滾來。
10、_______________,直掛云帆濟滄海。
11、云橫秦嶺家何在?_______________。
12、沉舟側畔千帆過,_______________。
13、千呼萬喚始出來,_______________。
14、嘈嘈切切錯雜彈,_______________。
15、身無彩鳳雙飛翼,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除卻巫山不是云。
17、_______________,東風無力百花殘。
18、_______________,蠟炬成灰淚始干。
19、_______________,又豈在朝朝暮暮。
20、_______________,占盡風情向小園。
21、醉臥沙場君莫笑,_______________?
22、三十功名塵與土,_______________。
23、壯志饑餐胡虜肉,_______________。
24、小樓一夜聽春雨,_______________。
25、山重水復疑無路,_______________。
26、得道者多助,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匹夫不可奪志也。
28、金玉其外,_________。
29、風蕭蕭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_,死亦為鬼雄。
31、莫道桑榆晚,_______________。
32、_______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______。
33、他山之石,_______。
34、_________,行萬里路。
35、業(yè)精于勤,_________;________,毀于隨。
36、非淡薄無以明志,_______________。
37、_________,儉以養(yǎng)廉。
38、_________,行者常至。
39、路漫漫其修遠兮,_______________。
40、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_______。
41、_________,勿施于人。
42、_________,其怪自敗。
43、_____招損,____受益。
44、_______________,只是近黃昏。
45、_______有所短,_______有所長。
46、城門失火,________。
47、________,不如歸而結網。
48、人無遠慮,________。
49、____________,必先利其器。
50、_______________,驀然回首,那人卻在___________。
51、衣帶漸寬終不悔,_______________。
52、_______________,卻話巴山夜雨時?
5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
54、問渠那得清如許,_______________。
55、_______________,絕知此事要躬行。
56、日出江花紅勝火,_______________。
57、_______________,霜葉紅于二月花。
58、_________從魚躍,________任鳥飛。
59、_________,則不如無書。
60、前事不忘,___________。
6.八年級上冊的十首課外古詩詞背誦的賞析和思想感情
《長歌行》今譯: 園中的葵菜呵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 ??置C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賞析: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
最后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fā)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
何以如此?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節(jié)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后悔也來不及了。
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兑巴? 譯文: 在黃昏的時候,我佇立在東皋村頭悵望,彷徨徘徊心中沒有主張。
每一棵樹都凋謝枯黃,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暉。 放牛的兒童騎著小牛回家,獵人騎著駿馬帶回獵物。
我看到這些人又并不相識,心情郁悶于是長聲歌唱《詩經》中“采薇采薇”的詩句。 賞析: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幾分彷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备奘撬叺?。
東皋,指他家鄉(xiāng)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后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坝我馈保貌懿佟抖谈栊小分小霸旅餍窍?,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p>
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fā)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
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tài)與動態(tài),搭配得恰到好處。 然而,王績還不能像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p>
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熟讀唐詩的人,也許并不覺得這首詩有什么特別的好處。
可是,如果沿著詩歌史的順序,從南朝的宋、齊、梁、陳一路讀下來,忽然讀到這首《野望》,便會為它的樸素而叫好。南朝詩風大多華靡艷麗,好像渾身裹著綢緞的珠光寶氣的貴婦。
從貴婦堆里走出來,忽然遇見一位荊釵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樸素美就會產生特別的魅力。王績的《野望》便有這樣一種樸素的好處。
這首詩的體裁是五言律詩。自從南朝齊永明年間,沈約等人將聲律的知識運用到詩歌創(chuàng)作當中,律詩這種新的體裁就已醞釀著了。
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問手里律詩遂定型化,成為一種重要的詩歌體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績,已經能寫出《野望》這樣成熟的律詩,說明他是一個勇于嘗試新形式的人。
這首詩首尾兩聯抒情言事,中間兩聯寫景,經過情——景——情這一反復,詩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層。這正符合律詩的一種基本章法。
《早寒江上有懷》[譯文]: 樹葉飄落大雁飛向南方,北風蕭瑟江上分外寒冷。我家在曲曲彎彎襄水邊,遠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
思想的眼淚在旅途流盡,看一葉孤帆在天邊徜徉。風煙迷離渡口在何處?茫茫江水在夕陽下蕩漾。
[題解]: 本詩是詩人離開長安東游吳越留滯江上而作的思鄉(xiāng)詩,詩真切描寫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描寫詩人船上思念家鄉(xiāng)的愁苦心態(tài),表現了詩人懷鄉(xiāng)思歸的無限悵惘之情和人生失意的郁悶。 這是一首抒情詩。
根據詩的內容看,大約是作者漫游長江下游時的作品。當時正是秋季,天卻相當寒冷。
睹物傷情,不免想到故鄉(xiāng),引起了思鄉(xiāng)之淚。再加以當時作者奔走于長江下游各地,既為隱士,而又想求官;既羨慕田園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
因而此詩流露的感情是相當復雜的。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這兩句是寫景。
作者捕捉了當時帶有典型性的事物,點明季節(jié)。木葉漸脫,北雁南飛,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
但是單說秋,還不能表現出“寒”,作者又以“北風”呼嘯來渲染,自然使人覺得寒冷,這就點出了題目中的“早寒”。 落木蕭蕭,鴻雁南翔,北風呼嘯,天氣寒冷,作者活畫出一幅深秋景象。
處身于這種環(huán)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緒,所謂“悲落葉于勁秋”(陸機《文賦》),是有一定道理的。何況遠離故土,思想處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呢! 這是一種“興”起的手法,詩很自然地進入第二聯。
作者面對眼前景物,思鄉(xiāng)之情,不免油然而生?!跋逅保嗉础跋搴印?。
漢水在襄陽一帶水流曲折,所以作者以“曲”概括之。“遙隔”兩字,不僅表明了遠,而且表明了兩地隔絕,不能歸去。
這個“隔”字,已透露出思鄉(xiāng)之情。作者家住襄陽,古屬楚國,故詩中稱“楚云端”,既能表現出地勢之高(與長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現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鄉(xiāng)的情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看來句意。
7.蘇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賞析
約10550個字。
八年級(上)語文古詩詞賞析
江蘇省如東縣孫窯初級中學(226402) 宋彬斌
《春望》賞析
至德元年(756)8月,杜甫被安史叛軍擄至長安。過了半年多囚徒一樣的生活,這時長安已被搶掠一空,滿目荒涼,而家人久別,存亡莫卜,詩人家國之痛更加濃烈,便在第二年(757)暮春寫下了這首觸景生情的五言律詩。
前兩句是望中所見,極概括,極沉痛。國家殘破,河山尚存,只是江山換了主人。暮春時節(jié),長安城中草木叢生,可見的人煙稀少,一片荒涼。詩人睹物傷懷,傷國之情油然而生,蕭條悲涼。正如吳見思《杜詩論文》中寫道:“杜詩有點一字而神理俱出者,如國破山河在,在字則興廢可悲;成春草木深,深字則薈蔚滿目矣?!?
頷聯寫花寫鳥,緊扣詩題,借此來表達了詩人那種傷亂思家的感慨。因感嘆時事,見悅目的花朵反而流淚;因深恨離別,聽到悅耳的鳥聲反而驚心。詩人感觸異常?;B平時乃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足以見得詩人內心的憂傷。在此詩人運用了反襯手法,將悲情寓于美景之中,使悲欲悲,甚為絕妙,乃被千古傳誦。
接下來寫戰(zhàn)爭時間之長,家書的難得可貴。詩人那種憂時傷別的情感表現得更為深沉和具體?!胺榛稹本涑小案袝r”句,“家書”句承“恨別”句,不僅層次分明,結構嚴謹,而且情感也一瀉而下。
最后詩人將傷國憂時思家的情懷用具體的細節(jié)體現了出來。頭上白發(fā)本來稀少,不斷搔抓,就更少了。差不多連發(fā)簪也戴不住了。本詩以“不勝簪”作結,使人感到詩人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真摯感人。
這首五律,對仗工整,情景交融,水乳難分。景物的形象,蘊含著詩人的情感;詩人的感情,又訴諸在景物形象的描繪中,具有極強烈的感人力量。
《泊秦淮》賞析
秦淮河自古為金陵(今南京)勝地:歌樓舞榭,鱗次櫛比;畫船游艇,南來北往。詩人夜泊于此,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艷曲,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七絕。
詩的首句“煙籠寒水月籠沙”,寫輕輕的煙霧和淡淡的月光籠罩著寒水細沙。兩個“籠”字將煙、月、水、沙四種景物融為一體,貼切傳神地勾畫出秦淮河兩岸朦朧淡雅的景象,創(chuàng)設出一種冷清愁寂的氛圍。
次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寫詩人的小船停泊在秦淮河邊靠近酒家的地方?!耙共辞鼗础睘樯弦痪涞木吧c出時間、地點,同時也照應了詩題;“近酒家”開啟下文,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國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觸動了詩人的情懷??梢?,這七個字承上起下,結構全篇。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后庭花》據說是南朝陳后主所作的樂曲,被后人稱為“亡國之音”?!案艚背猩弦痪洹巴鰢蕖惫适露鴣?,指當年隋兵陳師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陳后主依然沉湎在歌聲女色之中,終于被俘亡國。這兩句詩從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評歌女,而
八年級上冊語文必背古詩
八年級上冊有十八首必背古詩詞
1、《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2、《渡荊門送別》(李白)
3、《使至塞上》(王維)
4、《野望》(王績)
5、《黃鶴樓》(崔顥)
6、《庭中有奇樹》
7、《龜雖壽》(曹操)
8、《贈從弟》(劉楨)
9、《梁甫行》(曹植)
10、《漁家傲》(李清照)
11、《春望》(杜甫)
12、《飲酒》(陶淵明)
13、《采桑子》(歐陽修)
14、《相見歡》(朱敦儒)
15、《浣溪沙》(晏殊)
16、《如夢令》(李清照)
17、《雁門太守行》(李賀)
18、《赤壁》(杜牧)
八年級上冊語文18首古詩分別是什么
【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 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 壕 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
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歸園田居 (其三)】(陶淵明·東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使至塞上】(王維·唐)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游山西村】(陸游·南宋)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二)課外古詩詞
【長歌行】(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野 望】(王績·唐)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早寒江上有懷】(孟浩然·唐)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黃 鶴 樓】(崔顥·唐)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送 友 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秋 詞】(劉禹錫·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魯山山行】(梅堯臣·北宋 )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浣 溪 沙】(蘇軾·北宋)
蘭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18首
《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18首》
鏈接:
提取碼: yvbb? ?
名師酈波:語文啟蒙課八年級上(完結)百度網盤
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18首有哪些
(一)課內古詩
【望岳】(杜甫 唐)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杜甫 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杜甫 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歸園田居 (其三)】(陶淵明 東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使至塞上】(王維 唐)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李白 唐)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游山西村】(陸游 南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二)課外古詩詞
【長歌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野望】(王績 唐)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早寒江上有懷】(孟浩然 唐)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唐)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黃鶴樓】(崔顥 唐)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送 友 人】(李白 唐)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秋 詞】(劉禹錫 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魯山山行】(梅堯臣 北宋)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浣 溪 沙】(蘇軾 北宋)蘭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 南宋)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