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隨筆文學作品摘抄,最好的隨筆類書籍
推薦文章
經典文學作品摘抄段落帶書名
帶書名的經典文學作品摘抄段落如下:
1、銀白的月光灑在地上,到處都有蟋蟀的凄切的叫聲。夜的香氣彌漫在空中,織成了一個柔軟的網,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里面。眼睛所接觸到的都是罩上這個柔軟的網的東西,任是一草一木,都不是象在白天里那樣地現(xiàn)實了,它們都有著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樣都隱藏了它的細致之點,都保守著它的秘密,使人有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巴金《家》)
2、月光如銀子,無處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變成了一片黑色。身邊草叢中蟲聲繁密如落雨。間或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忽然會有一只草鶯“落落落落噓”囀著它的喉嚨,不久之間,這小鳥兒又好象明白這是半夜,不應當那么吵鬧,便仍然閉著那小小眼兒安睡了。(沈從文《邊城》)
3、有一個濃霧的早晨,我來到堤邊。四處迷迷茫茫,山和湖都不見了,面前只有看不透的乳白色的混沌。唉乃之聲由遠而近,和悅耳的鳥聲相應和。白色的空洞里隱隱約約有一個點子,而后,一只船的輪廓漸漸顯露出來。這是這一天最早的一只游艇。(于敏《西湖即景》)
培根隨筆每篇摘抄及賞析,每篇不少于三處
摘抄:《培根隨筆》為英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學家的弗蘭西斯·培根所著?!杜喔S筆》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思想家》、《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
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笨梢娗笾梢愿淖內说拿\,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在《論猜疑》中,培根說道:“當你產生了猜疑時,你最好還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這樣,當這種猜疑有道理時,你已經預先作了準備而不愛其害。當這種猜測疑無道理時,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誤會了好人。可見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亂。
賞析:
1.培根隨筆片段《論求知》賞析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干。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以裝飾。當你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惟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求知太慢會馳情,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zhí)的書呆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zhèn)巍?/p>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惟聰明者善于運用學問。知識本身并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鉆研,仔細揣摩。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于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后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只限于質量粗劣的書。否則一本書將像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辨是非,作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因此,如果一個人不愿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一個人只愿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飾他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yǎng),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傊?,“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通過運動來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于消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數學稍不仔細就會出錯。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學,如此等等。這種種頭腦上的缺陷,可都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2.培根隨筆片段《論美》賞析
《論美》是散文集中的一篇著名的美文。培根在文中提到: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而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誠然,愛美是人的天性。無論是生活在哪個年代哪個國家的人,都在追求著美。然而,當人們樂此不疲地使用各種方法淡妝濃抹、注重衣著、講究發(fā)型等讓“美麗”布滿全身時,卻可曾想到,你得到的,僅僅是瞬間的外表美,而真正能讓你美麗起來的,你又得到了多少呢?!那些衣著華麗、披金戴銀,卻毫無真才實學,肚里空空的人;那些外表風度翩翩、英俊瀟灑,而內心丑惡、言行令人不齒的人,他們是否真正等到了美呢?僅有衣著,外表的美,并不是完整的美麗。
外表的美往往是膚淺、短暫的。你看紅通通的蘋果和可人的荔枝盡管有天然的美貌,但過幾天,她們的美貌就開始衰變,然后就會腐爛掉。我們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有過一張紅潤的、笑容可掬的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張臉就慢慢地爬滿了皺紋,青春的美麗不復存在。外表的美總是經不起歲月的沖洗,經不起長久的凝視,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恒的。
很多其貌不揚的人,被認為是真正美的人。音樂家貝多芬雖只是個1.6米的又矮又盲的人,但他的精神是如此崇高,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如此高大。這是因為他不斷地在音樂領域努力開拓,為音樂事業(yè)奮斗一生,發(fā)出了無比強大的個人藝術魅力。還有許許多多的外表平平甚至是丑陋的人,他們都能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耕耘,為國家乃至全人類的共和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光和熱。正如俄國文學家契訶夫所說的:“人,應該從知識、修養(yǎng)到風度、衣著,都是美麗的?!笔澜缟系暮芏嗍虏⒉欢际切枰恋娜藖碜?,相反許多事情的成敗在于是否有真才實學。當我們頌揚愛迪生、李時珍的卓越貢獻時,當我們欣賞雨果、魯訊的不朽名著時,當我們贊美喬丹、馬拉多納的高超球技時,誰又曾在意他們是否美麗呢?雖然每個人都希望“才貌雙全”,然而談何容易。既然外表是上帝賜予我們的一個不變的事實,那么何不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勤奮努力、品德修養(yǎng)在別人面前展現(xiàn)出一個美麗的自我,展現(xiàn)出一個具有內在美的真實完美的自我呢?
美麗,是由內而外的。當你在書海中暢游而縱覽古今、橫觀中外時;當你聆聽動人的樂曲、觀賞美妙的圖畫而培養(yǎng)著高尚情操情;當你擁有智慧的頭腦,敏捷的思維而自信大方、幽默高雅時,再加上服飾與粉飾的陪襯,你便擁有了真正的、完整的美麗。
記得劉墉說過“美經不起長久的凝視,因為美會在凝視中凋零。”也就是,真正的美不是用眼來發(fā)現(xiàn),而是用心去發(fā)掘、去感受。真的美不在于其外表,而在于其內涵。培根在《論美》中也提到:把美的形象與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發(fā)出真正的光輝。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望采納
經典文學作品語句摘抄
不論時間,不論國界,你知道有那樣一個人和你有著某一片如此相似的靈魂,而你在若干年之后看見了他的文字,這是一件很溫暖,很幸福的事情。這里我為大家整理了經典文學作品語句摘抄,希望你們喜歡。
文學作品語句摘抄
1、越長大,越覺得孤獨竟是生命的必然,每個人都是質數列中孤單卻特別的存在。或許,說不上特別,也就算個普普通通,再或者說,用“普通”都夸張了些。我們都是那孤獨的質數,我們都承受著質數的孤獨?!ㄒ獯罄┍A_·喬爾達諾《質數的孤獨》
2、將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時是件壞事。如果一個女人掩飾了對自己所愛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許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機會?!ㄓ┖啞W斯汀《傲慢與偏見》
3、艷陽高升,原野上的朝露很快便了無痕跡。源氏痛感人生如夢,像朝露一般,愈加萬念俱灰。——(日本)紫式部《源氏物語》
4、我們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離,又好像是驕傲了。我們年輕不諳世故,但是最諳世故、最會做人的同樣也遭非議?!ㄖ袊罱{《我們仨》
5、盲目可以增加你的勇氣,因為你無法看到危險?!ㄓ﹩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記》
文學名著經典語錄摘抄
1. 人們不解釋的主要原因是根本不在乎對方的想法,無關重要的人,對無關重要的事有點兒誤會,有什么關系,你信也好,不信也好,都于當事人生活毫無影響,何勞解釋?!栋⑿蘖_》
2. 無論怎么樣,一個人借故墮落總是不值得原諒的,越是沒有人愛,越要愛自己?!缎侵槠?/p>
3. 自己的行為最惹人恥笑的人,卻永遠是最先去說別人壞話的人。——《偽君子》
4. 霧靄消散了,銀色的月光好象一身自得耀眼的寡婦的喪服,覆蓋著廣闊的沙灘。河面沒有一條船只,甚至看不見一絲微波,河心河岸,到處是一片寧靜,這寧靜有如死亡帶給受盡苦難的病患者的一種無休止的安寧。 (印度 泰戈爾:《沉船》)
5. 《變形記》——卡夫卡“一天早晨,格里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蟲。”
6. 《虛構》——馬原“我就是那個叫馬原的漢人,我寫小說。我喜歡天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點聳人聽聞。”
7. 誰都可能出個錯兒,你在一件事情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錯?!逗帽鴰浛藲v險記》
8. 離開一輩子后,他又回到了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上。從小到大,他一直是那個地方的目擊者。(《尤利西斯》)
9. 最佳的報復不是仇恨,而是打心底發(fā)出的冷淡,干嘛花力氣去恨一個不相干的人——《我的前半生》
10. 對于有信仰的人,死是永生之門。——《失樂園》
隨筆大全摘抄
置身筆墨間,心有桃花源。下面我給大家介紹關于 隨筆 大全摘抄,方便大家學習
隨筆大全1
我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我愛 唱歌 ,我愛跳舞,我還愛吹長笛,但我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粗心。
粗心這家伙,可把我給害慘了。不是忘系了鞋帶,就是出門忘關了燈……就因為這個,爸爸。媽媽多次提醒我一定要仔細些,而我就是仔細不了。
一次數學測試,我潦草地瞄了一眼試卷,發(fā)現(xiàn)并不難,我一定能考到100分,不過心里還是在不停地念叨:“仔細些,仔細些?!遍_始做試卷了,我做得特別快,一節(jié)課才用了一半的時間,就做完了,而且只檢查了一遍,就懶得檢查了,我的心里還在想:“這回肯定都沒有錯的?!边@時,我還洋洋得意。鈴···,鈴···,下課鈴響了,我連忙把試卷交給了老師,頓時,我興高采烈,又蹦又跳。放學時,試卷發(fā)了下來,我一看只有97分,心里的喜悅之情立刻消失了,哎!這不都是由于粗心造成的嗎?267+543應該等于810的,可被我等于成了812,2/15+7/15應該等于9/15,可又被我等于成了9/12。一回到家,我把這張試卷給了爸爸看,爸爸卻被笑得前仰后合,好半天,才停住笑聲,他對我說:“如果你是神舟七號的操作員,少打一個小數點,神舟七號上天了,可能就下不來?!甭犃诉@般話,我不假思索地說:“以后一定要仔細,不然,倒霉的也許不是自己本人,而是會牽扯到別人?!?
我一定要克服這個粗心的壞毛病,做一個仔細,認真的小女孩。
隨筆大全2
我應當怎樣來形容韓國南賢俊的 街舞 !假如我是個作家,我要寫出長篇大論來描繪他那變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 雕刻 家,我要在玉石上雕刻出那充滿著活力和歡快的身體。
假如我是個畫家,我要用五彩繽紛的色彩來點染他靈活的姿態(tài)。
可惜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這貧乏的語言,來描繪出這驚人的舞蹈藝術。如同一位醫(yī)生,見到重生的奇跡;如同一個小孩見到天空的晚霞。他想表示出他滿心的快樂與驚訝但除了吃驚之外,他找不到更合適的表情。
難道我能忍住對南賢俊街舞滿心的驚訝與激動,不向你表現(xiàn)出我心中的驚訝?不可能,因為他的舞蹈實在是奇絕壯絕,讓我不得不以吃驚之情來面對我不敢冒充研究街舞的學者,來闡述街舞的藝術之美,我更不敢像一位街舞者一般,內行地贊美他的每一個伸手,每一個抬腳,是多么的本色當行。然而,我只是一位欣賞者不能像他們一樣來贊美,但是我愿意說出我心中所感受到的旋動的美。這時,南賢俊出來了,他帶著白色帽子,向觀眾亮出他帥氣的面龐,這時,一陣音樂響起,南賢俊開始舞蹈了。飛動的衣服嗎,轉動的手指,輕云般的慢移,旋風般的疾轉。
這時,他移動腳步,身體慢慢地向左邊移動,手臂也跟著舞動,這時他一只手在地急速地旋轉著自己的身體,讓全場的觀眾們?yōu)橹畾g呼。這時,他又改為了機器街舞和幾位兒子們一起跳了起來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父與子的溫馨之舞。更為奇絕壯絕的是,他跳起來在空中旋轉了一圈。把表演推入了高潮。
隨著他的動作我也不由自主地站起來歡呼,大家都起了共鳴他只顧渾身解數好似忘懷了觀眾,忘懷了自己。
他一游龍般的舞姿,為我們展現(xiàn)街舞的美麗。
隨筆大全3
在故鄉(xiāng),印象中最深的一個人是他,一生飽受苦難的老人,靠乞討為生。黝黑如碳的皮膚,全身穿著破碎而厚重的衣服,每次見到他時,都拉著一車自以為是寶貝的破爛慢慢前進……前進……
他的行蹤是不確定的,每時每刻都為活下去而奮斗,游走于每個鄉(xiāng)每個鎮(zhèn)之間。我不知道他怎么那么熟悉路線,令人稱奇!我們都叫他“傻二磚”,他來我們這個地方次數不少,傳聞也不少,都是說他怎樣的傻。他的形象烙在我腦海里伴我走過了小學時代。不久前,我偶然得知他的身世——
在那個遙遠的年代,這家伙是個稀有的大學生,20多歲,名字有點土,就叫二磚,家里有個老父親和哥哥大磚。在青年時代他游遍了周圍許多城市,正準備闖蕩一番事業(yè)時不幸降臨了,他和哥哥為了爭家產反目成仇,急了眼兒的大哥冷不丁給了二磚一磚頭,血不斷從他頭上涌出,他重重倒下了,不省人事。大哥也逃走了?,F(xiàn)在沒人管他,幾周以后也算對得起他的名字,他奇跡般活了下來,然而卻變傻了,開始乞討生活……
回想起幾年前看到他的場景。一群人圍著他指指點點,小孩子也在一旁蹦蹦跳跳,嘻嘻哈哈,我也湊上去,原來是他——傻二磚。他正做著飯,不時抬起頭對周圍的人報以微笑,不得不說他真的很樂觀,做飯對他來說可能是最幸福的事了。飯很快煮好了,細細一看,破舊的罐子里只有幾滴沾了油腥的白開水,他站起身,從車里拿了一個袋,麻袋里裝滿了干硬的饅頭,他小心翼翼跳了兩個,然后一點一點的將饅頭泡在白開水里,使它慢慢變軟能吃,他將一塊饅頭細細嚼慢慢咽,那樣子真是專心,還邀請我們想讓我們也吃一點。我頓時對他充滿同情,多么可憐善良的老人呀,想來現(xiàn)在也有70多歲了。卻仍過這流浪生活,乞討生活,上天真是不公呀!
又有幾年不見了,也不知您現(xiàn)在何處,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好好活著。
隨筆大全4
在家校通看到其他班級的孩子父母描述孩子已經按照老師規(guī)定開始每天二十分鐘課外閱讀,十多分鐘家庭訓練口算,很有感觸。孩子們九年義務 教育 就這樣在家長和老師的嚴正以待中開始了。
說到閱讀,很多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就已經識得不少漢字了,但是對于很多書籍來說,磕磕巴巴的閱讀真的影響樂趣,孩子看圖更多。
現(xiàn)在小學剛開始,我發(fā)愁買什么書給她看(幼兒階段我家買書不多,很多書都是借著看的),恰好在打 羽毛球 的地方遇到幾位家長,孩子稍微大點,告訴我,他們學校的老師仍然讓讀二年級的孩子看繪本和注音簡本的書。
我主觀還以為繪本是幼兒園孩子看的類型,而簡本的書我自己很不喜歡,認為縮減得就剩骨頭的感覺,無質地。而且好些名著或經典的小說也未必是目前年齡段孩子可以消化的,而且多花錢買簡本好似不值得。
在我表達了觀點后,那個家長說對應我的看法一一做了回應:對小學孩子來說,讀繪本老師是有其他深意的,書一樣但是目的不同,要求更高了;注音本的可以很快讓孩子自主閱讀,以后大了可以繼續(xù)看這個小說的青少版的和完整版的。而且讀注音版的書孩子拼音能力也是提高。
這個說法的確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杉的老師有什么要求和說法尚不得而知。
恰好上羽毛球課前帶杉去了書店,讓她自己挑本書回去,她挑了本注音版的《愛麗絲漫游仙境》,因為是她愿意要的,我也痛快淘了錢。這是我第一次買的注音書。從那個家長的理論來說,這書買得恰好。呵呵。
隨筆大全5
《愛的教育》是每個家庭必備的好書,是為人子女者,為人父母者,為人師長者一生務必一讀的經典著作。該書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于1886年,書的原名是《Houre》,翻譯是"心"。它的英譯本是《Heart》,譯意也是"心"。 兒童 文學翻譯家葉君健在《愛的教育》代序中說:"心"這個字又可以作"感情"解釋,在中外文都是如此。夏丐尊先生說原來就想譯成《感情教育》,序言中他還說,在1920 年,他得到這本書的日譯本后,一邊讀一邊流淚。他許愿要譯成中文,不光是給孩子們讀,讓父母和教師都跟他一樣,流一些感動的眼淚、慚愧的眼淚,夏先生終于在1920 年將書譯成中文。五四期間,《愛的教育》就被朱光潛、豐子愷、茅盾、夏衍等知名學者作為當時"立達學園"學生們的重點讀物,幾乎人手一冊。當時不少學校教師,也把這本書定為中小學生的必讀課外書。
《愛的教育》的副標題是《一個意大利小學生一學年 日記 》,通過小學生安利柯三年級的學年日記,歌頌了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勞動、熱愛大自然等做人的優(yōu)良品德,歌頌了為他人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對弱小和不幸者給予同情、不畏艱難困苦的偉大精神,書中無論哪一章、哪一節(jié),都把"愛"表現(xiàn)得真切動人、淋漓盡致,大至對國家、對社會、對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親子情、師生情、兄弟情、朋友情……純真無邪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時時引人入勝,感人肺腑。
《愛的教育》以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以日記體的形式,由100篇 文章 組成。全書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主人公安利柯學年日記(包括作者所見的發(fā)生在家庭、學校、社會上的各式各樣的小 故事 以及作者安利柯的真實感受);他的父母親及他的姐姐在他日記上所寫下的勸誡性、啟發(fā)性的文字;10則老師每月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感人的小故事(每月例話)。《愛的教育》中描寫了那些平凡生活著的但卻是真實感人的人物,它以最樸實的語言,講述著100個與孩子有關的故事,《掃煙窗的孩子》、《班長》、《窮人》、《虛榮心》、《感恩》、《嫉妒》、《爭吵》、《告別》等等,歌頌了兒童的純真感情。該書的特色是以孩子的眼光去觀察周圍的事物,描述了學校孜孜不倦的老師們如何關愛學生們的學習和啟發(fā)學生們的心靈;描述家庭中父母親 對子 女心靈成長的引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描述可愛單純的小學生如何在學習和生活的相處中彼此照顧、彼此鼓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書中表露了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努力營造一種良好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和塑造兒童愛國愛民愛生活的感情。對于教育來說,除了知識的傳承書中還強調了教育所具有的更大的意義,那就是對受教育者心靈的啟發(fā)和開導。
"今天開學了,鄉(xiāng)間的三個月,夢也似的過去,又回到了這丘林的學校里來了。早晨母親送我到學校里去的時候……"《愛的教育--第一章--始業(yè)日》。"嘿,安利柯該上4年級了。哎!沒幾天二年紀的洛佩諦為救一個一年紀同學受傷了。好,我們班從從五百英里外來了個黑膚色孩子,老師說因為遠道來的要特別愛這同胞。對,今天是每周例話:少年愛國者……"第一章沒讀完,我已經深深感受到親子之情、師生之誼、朋友之戀、祖國之愛……深深感受到愛、關懷、包容、互助、獻身……這就是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懷著激動的心情拜讀完全書,被一個個真實的事件感動著;《愛的教育》書中那些平凡的人物:小石匠、賣炭人、父親的老師、我的老師、鐵匠的兒子、盲童等等,依然浮現(xiàn)在我眼前。
在《愛的教育》中有這樣一篇日記--"爸爸的護士",講述的是一個鄉(xiāng)下孩子進城探望生病的父親的故事。在醫(yī)院里,孩子日夜守護著醫(yī)生指定給他的爸爸。喂水、喂藥,病人每呻吟一聲,孩子的心就跟著緊縮一下……可在后來,故事并沒有按照我們慣常的想象往下發(fā)展,而是發(fā)生了一個另人難以預料的轉折:就在孩子為自己的"爸爸"擔心焦慮時,他的真爸爸突然出現(xiàn)在他眼前,望著要帶自己離開的爸爸,孩子這樣說:"不,爸爸……他愿意我在他身邊,現(xiàn)在他病很重,再忍耐一下吧,我沒有勇氣離開他……"
就是這句樸素的話語,能讓任何一下健談的、自以為高尚的成年人啞口無言。愛的美德正是我們急不可待的要教到孩子手里的珍寶。那么什么是愛呢?忍不住想要引用圣埃克絮佩里童話中小王子說過的一句放:"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著一口水井。"除卻各種對愛的術語化很強的解釋,我想愛就是這要一口水井,在沙漠中行走,而能夠擁有它,不僅僅是自己,也是他人的幸運和的勇氣,但水井,卻能為我們的前行提供永遠的安全和保障,更是成就我們的生命不可或缺的源頭。
而更讓我們這些自詡為教育者的成人失措的是,盡管愛的表現(xiàn)有很多,真正能使其成為受教育者靈魂精髓的那部分卻不能強意授予,只有一種力量能有效,那就是--感染。一旦疏忽了這點,愛便失卻了成為品格的動力,而淪于虛假和下流。屆時,這不僅將成為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悲哀,更將是家國之悲哀,同類之不幸。
記得周國平的 散文 中曾提到過愛的 反義詞 是冷漠,而非其他,感受頗深。對于他人的冷暖、甘苦,乃至生命價值的冷漠,可謂一種令人恐怖的惡疾。而更讓人害怕的是它的傳播范圍是以人類社會為基礎的。免疫力稍差,即被感染,而我們的孩子恰恰是最最易感的人群。這樣的病菌一旦侵害了他們的靈魂,再要根除,絕非易事。曾有過這樣一個報道,大意是說一位小學教師在班里搞調查--如果你發(fā)現(xiàn)路邊躺著一只受傷的小狗,會怎么辦。大部分孩子竟回答用車軋死它,把它踩死……令人不寒而栗!
思之,警之,省之,教育之艱,任務之重,不言而喻。
隨筆大全摘抄相關文章:
★ 500字隨筆摘抄
★ 文章好句摘抄大全
★ 培根隨筆摘抄大全
★ 初中讀書筆記摘抄大全
★ 讀書筆記大全匯總5篇
★ 讀書筆記摘抄大全范文500字5篇
★ 日常生活感悟隨筆:沉淀生活
★ 作文筆記大全好詞好句
★ 讀書筆記大全精選匯總
★ 好文段摘抄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