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什么代文學(xué)家號什么,蘇軾字什么號什么什么文學(xué)家
推薦文章
蘇軾字什么號什么?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
蘇軾是中國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xué)家,世稱三蘇。
嘉祐進士,任鳳翔府簽判,主張改革弊政。神宗時反對變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滅蝗,賑貧救孤、頗多政績。后以謗訕朝廷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xué)士,出知杭、潁、揚、定四州?;兆诔跤錾庹龠€。
人物成就
蘇軾在詞的創(chuàng)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fā)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蘇軾繼柳永之后,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tǒng)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xué)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zhuǎn)變?yōu)橐环N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fā)展方向。
蘇軾對詞的變革,基于他詩詞一體的詞學(xué)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chuàng)作主張。自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被視為“小道”。
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為詩之苗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shù)本質(zhì)和表現(xiàn)功能應(yīng)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并論,由于他從文體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xiàn)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蘇軾是哪個朝代的人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政治家。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與辛棄疾并稱“蘇辛”。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的號是什么
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有兩個號,分別是鐵冠道人和東坡居士。蘇軾少年時曾經(jīng)在天慶觀讀書,受過道教的啟蒙教育,也常和道士交往,因而自號為鐵冠道人。蘇軾被貶到黃州時,因為俸祿微薄,因此只能在城外東坡種地以貼補家用,因此自號為東坡居士。
蘇軾的簡介
蘇軾不僅是宋代著名的詩人、詞人,因為其在詩詞、散文等多方面的才華與成就,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還擅長畫文人畫,在墨竹、怪石、枯木等方面皆有成就。
蘇軾在詩歌與散文上有不同的寫作風格。在詩歌領(lǐng)域,蘇軾寫詩的題材廣泛,詩風清新俊雅,具有豪健的風格,與黃庭堅合稱“蘇黃”。蘇軾的詞則屬于豪放派,和辛棄疾被合稱為“蘇辛”。
蘇軾的作品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是我國什么代著名文學(xué)家號什么?
蘇軾是我國北宋時期的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等,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蘇軾屬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
蘇軾的號是什么?
東坡居士;與父蘇洵弟蘇撤(車字旁的)合稱'三蘇';又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xué)藝術(shù)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散文家、書畫家、詞人、詩人。蘇軾是蘇洵的次子(蘇洵長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與弟蘇轍同登進士。蘇軾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為人寬大如海。蘇軾中進士時二十一歲,神宗時期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1080年(元豐三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四年多曾于城東之東坡開荒種田,故自號“東坡居士”,人稱“蘇東坡”。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xué)士、侍讀學(xué)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貶惠州、儋州。大赦北還,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郟縣,追謚文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