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必知的文學常識,初中生必知的文學常識大全
推薦文章
初中生應該了解的文化常識
1. 初中生需要了解的文化常識
初中生需要了解的文化常識 1.中學生應該了解的文學常識
十種我們不應該犯的文學錯誤
一、內(nèi)容繁雜,有失文學性 .文學社團的報刊,是刊登學生文學作品的,以發(fā)表學生的文章為主要內(nèi)容。 但有個別 單位卻把文學社刊辦成了???,大到校長對學校整體工作的計劃部署,小到短期活動的安排,教師生活、學生生活無所不有,政教總務、教學科研無所不談。文學社刊與??闹匾獏^(qū)別就在于,一個是文學性,一個是綜合性。把文學社刊辦成四不象、大雜燴,貌似很全面,實則風馬牛。二、形式空泛,有失嚴肅性近年來,文學社刊不僅在內(nèi)容上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在形式上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有的刊物越來越大,質(zhì)量不高,卻在追求花里胡哨上下了不少工夫。文章插圖,生動活潑,本是好事,但有些刊物的插圖,與文章內(nèi)容根本不沾邊,為追求活潑而活潑,為追求美觀而美觀,給人以云里霧里的感覺,實在有失文學刊物的嚴肅性。學生看后,影響如何?三、語言浮躁,有失純潔性文學作品的語言,有其獨自的風格和特征。但有些社會上流行的不良語言,直接腐蝕了學生作品的純潔性。集中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媚俗的語言。吸收民眾語言的精華,追求語言的生動活潑,對擺脫有極大的好處。但隨著社會的開放,社會上流行的很多蹩腳的“港臺腔”和令人莫名其妙的網(wǎng)絡語言,時不時地在學生作品中出現(xiàn)?!巴坂纭薄ⅰ皨屵洹?、“爹的”、“酷”、“美媚”、“醬紫”、“打鐵”、“菜鳥”、“恐龍”、“286”等,讀起來拗口,聽起來費勁。語言的媚俗,實際上是一種語言的倒退。它對學生的不良侵蝕,應該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警惕。二是洋化的語言。在我們看到的外文中,從沒有見到一段英文中插上幾個漢語詞匯、一篇法文中出現(xiàn)幾個中文句子的現(xiàn)象,但在我們的學生作品作文中,卻時??吹綕h語中亂插英語、亂用譯音的情況。洋化的語言,實際上是有些國人崇洋 *** 心態(tài)的反映,千萬不能讓這種怪胎成長。每一個公民,都有捍衛(wèi)自己民族尊嚴的義務。三是亂套的語言。由于受新聞媒體特別是有些不良電視廣告的影響,學生作品中時常出現(xiàn)亂用諧音的現(xiàn)象。亂套的語言,實際上是社會上有些人追名逐利心態(tài)的反映。反映到學生作文中,就破壞了好的語言傳統(tǒng)。表面上看,類似幽默,實則滑天下之大稽。 “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這是課程標準賦予我們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2.初中生要知道的文學知識
語文常識(一) 1. 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位女詞人是:李清照 3.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 5. 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 6. 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7. 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jīng)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11. 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12.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3. 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14. 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15. 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16. 樂府雙璧:木蘭詞 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17. 史學雙璧:史記 資治通鑒 18. 二拍: 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隱 杜牧 20. 中國現(xiàn)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 夏商周 23. 三傳: 左傳 公羊傳 谷梁傳 24. 三王: 夏禹 商湯 周公 25. 三山: 蓬萊 方丈 瀛洲 26. 三教: 儒釋道 27. 三公: 周時,司馬 司徒 司空西漢,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師 太傅 太保 28.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岳陽樓 武昌黃鶴樓 南昌滕王閣 31. 歲寒三友: 松竹梅 32. 三輔: 左馮翊 右扶風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 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34. 殿試三鼎甲:狀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國三大國粹: 京劇 中醫(yī) 中國畫 36.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馮夢龍) 37. 儒家經(jīng)典三禮:周禮 儀禮 禮記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關吏 39. 三別: 新婚別 垂老別 無家別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蝕“三部曲: 幻滅 動搖 追求 農(nóng)村三部曲: 春蠶 秋收 殘冬 42. 巴金“愛情“三部曲: 雷電雨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43. 第一部國別史:國語 44. 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 戰(zhàn)國策 45. 第一部專記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 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屈原 47.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 (曹丕) 49. 第一位田園詩人: 東晉,陶淵明 50. 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
3.初中生必須掌握的文學常識
魯迅:本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說、雜文、散文、詩歌等。他的小說集有《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二心集》。初中入選的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社戲》、《故鄉(xiāng)》、《藤野先生》、《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朱自清:我國著名散文家、學者、詩人、民主戰(zhàn)士。初中入選的課文《春》。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于,北京人,現(xiàn)代著名作家,被譽為“語言大師”和“人民藝術家”。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入選的有《濟南的冬天》。
葉圣陶:原名葉紹鈞,我國著名文學家、教育家、童話作家。入選初中的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話)、《蘇州園林》(說明文)。
茅盾:原名沈雁冰,我國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他的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鋪子》等。入選初中的有《白楊禮贊》。
冰心:原名謝婉瑩,著名兒童文學家。代表作有《寄小讀者》。入選初中有《小桔燈》。
魏?。涸櫧?,筆名鴻楊樹,當代著名作家。入選初中的有《我的老師》(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通訊)。
賀敬之:當代著名詩人、劇作家。入選初中的有《回延安》(詩歌)、《白毛女》(歌?。?/p>
吳伯簫:散文家、教育家。入選初中的有《菜園小記》。
郭沫若:著名詩人、劇作家。代表作有《女神》(詩集)、《屈原》(話?。?/p>
吳晗:著名歷史學家。入選的有《談骨氣》。
外國文學:
《最后一課》作者都德,法國著名小說家。
《我的叔叔于勒》選自《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法國著名文學家。
《變色龍》選自《契訶夫小說選》,作者契訶夫,俄國著名文學家。
《皇帝的新裝》選自《安徒生童話選》,作者安徒生,丹麥著名童話作家,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丑小鴨》等。
《麥琪的禮物》作者歐·亨利,美國著名小說家。
普希金:俄國偉大詩人,是俄國文學的鼻祖。
古代文學部分:
唐宋八大家:(唐)韓愈、柳宗元、(宋)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以及語文書上老師要求掌握的,怎么判斷文章屬于那類,怎樣去閱讀
謝謝采納。。。。。。。。。。。
4.【初中生要知道的文學知識初中必須的,課外的也可以
語文常識(一) 1. 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位女詞人是:李清照 3.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 5. 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 6. 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7. 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jīng)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11. 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12.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3. 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14. 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15. 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16. 樂府雙璧:木蘭詞 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17. 史學雙璧:史記 資治通鑒 18. 二拍: 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隱 杜牧 20. 中國現(xiàn)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 夏商周 23. 三傳: 左傳 公羊傳 谷梁傳 24. 三王: 夏禹 商湯 周公 25. 三山: 蓬萊 方丈 瀛洲 26. 三教: 儒釋道 27. 三公: 周時,司馬 司徒 司空西漢,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師 太傅 太保 28.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岳陽樓 武昌黃鶴樓 南昌滕王閣 31. 歲寒三友: 松竹梅 32. 三輔: 左馮翊 右扶風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 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34. 殿試三鼎甲:狀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國三大國粹: 京劇 中醫(yī) 中國畫 36.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馮夢龍) 37. 儒家經(jīng)典三禮:周禮 儀禮 禮記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關吏 39. 三別: 新婚別 垂老別 無家別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蝕“三部曲: 幻滅 動搖 追求 農(nóng)村三部曲: 春蠶 秋收 殘冬 42. 巴金“愛情“三部曲: 雷電雨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43. 第一部國別史:國語 44. 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 戰(zhàn)國策 45. 第一部專記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 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屈原 47.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 (曹丕) 49. 第一位田園詩人: 東晉,陶淵明 50. 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
5.中學生必須知道的文學常識、歷史常識
1、杜牧,字牧之 ,晚年居于樊川 別墅,因號杜樊川 。與李商隱 并稱為“小李杜”。
2、蘇轍,字 子由,自號 穎濱遺老,作品集《 欒城文集》;蘇軾,字子瞻 ,
號東坡居士,與黃庭堅 ,并稱“蘇黃”,是宋詞豪放派代表作家;蘇洵,字明允 ,號老泉 ,作品集《嘉佑集》 。
3、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 ,與王填中 、唐順之 、茅坤 組成散文流派“ 唐宋派”,代表作品《項脊軒志 》《寒花葬志 》。
4、李白,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 ,是繼屈原之后的一個浪漫主義 詩人,作品集《李太白集 》。
5、柳永,原名三變 ,字耆卿 ,別稱 柳七,奉旨填詞柳三變 ,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作的詞人,他與李清照 是宋詞婉約派的代表作家,作品集為 《樂章集》,主要作品有《 雨霖鈴》、《鳳棲梧》、《蝶戀花 》。
6、辛棄疾,字幼安 ,號稼軒 ,作品集《稼軒長短句 》。
7、黃庭堅,字魯直 ,號山谷道人 ,作品集《 山谷集》。
8、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 ?。是相對于古體詩而言的格律詩。古體詩又叫古詩、古風,近體詩的句數(shù)有限定,即絕句 五絕七絕,律詩 五律七律。字數(shù)有限定,有五絕七絕 和五律七律 。律詩兩句為一聯(lián),頷聯(lián) 、頸 聯(lián)要求對仗(對偶),偶數(shù)句押韻。
9、詞,又稱曲子詞、詩余、長短句 。按照風格可以分為豪放詞派 和婉約詞派 。上片又稱為“上片、上闋 ”,下片稱為“下片、下闋 ”。
“中國之最”
1.中國省級單位鄰國最多(8個)——新疆
2.中國最大的省級單位(160多萬)——新疆
3.中國跨經(jīng)度最廣的省級單位——內(nèi)蒙古
4.中國最大的島——臺灣島
5.中國最大的沙島——崇明島
6.中國東部最高的山——臺灣玉山
7.中國最長的河——長江
8.中國含沙量最多的河——黃河
9.中國黃土地貌最大的高原——黃土高原
10.中國最大的湖——青海湖
11.中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12.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
13.中國煤炭含量最多的省——山西省
14.中國海岸線最長的省級單位——山東省
15.中國最冷的省級單位——黑龍江
16.中國最大的?!虾?
17.中國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8.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19.中國最大的市——重慶市
20.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重慶市
21.中國最年輕的省級行政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22.中國長絨棉最多的省級單位——新疆
23.中國民族最多的省級單位——云南省
24.中國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
25.中國人口密度最多的省級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26.中國人數(shù)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壯族
27.中國雨極——臺灣火燒寮
28.中國最廣的氣候災害——干旱
29.中國最長的內(nèi)流河——塔里木河
6.中學生文化常識有哪些
首先了解課本知識, 1 中國傳統(tǒng)習俗和節(jié)日,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豐富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 解古代歷史和人物。 3 文明禮儀 和 4 文學常識 - 中學生文化文學常識必備: (一)文史典籍: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jīng)”:《史記》、《尚書》、《禮記》、《易記》、《春秋》 “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四庫”:經(jīng)、史、子、集 《詩經(jīng)》六義:鳳、雅、頌、賦、比、興 六藝:也稱六經(jīng),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 (二)朝代傳說:“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nóng)” “五帝”:據(jù)《史記》載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還有其他說法。
(三)地理:“三山”:相傳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萊、方丈、瀛洲。 “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qū)劃,后成為中國的別稱。 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海內(nèi):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之內(nèi)為海內(nèi)。 四海:指天下、全國。
“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三國:指東漢后分裂成魏、蜀、吳。 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qū)。
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陽。 古代別稱:南京(建康、金陵、江寧、白下) (四)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對糧食作物的統(tǒng)稱。
(即稷、黍、麥、菽、稻) 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4.六畜: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5.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6.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7.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8.歲寒三友:松、竹、梅 9.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形事、轉(zhuǎn)注、假借 10.連中“三元”:凡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的即連中 解元、會元、狀元。 11.五聲:五個音級。
也稱“五音”,即我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 12.四大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白蛇傳》、《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鄉(xiāng)官。
14.及第:指科舉考試中選,應試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試:也叫“童試”。
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6.科舉試: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 鄉(xiāng)試:(稱秋闈或大比)每三年在省舉行一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為舉人。
第一名稱解元。 會試:在鄉(xiāng)試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稱春闈或禮闈)參加者必須是舉人,考中稱貢士。
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由皇帝主持,貢士有資格參加,考中稱進士。
第一是狀元,第二名是稱榜眼,第三名是稱探花。合稱三甲鼎。
光緒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學校教育,科舉制度被廢止。 17.《爾雅》:我國最早的釋詞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詞典。
18.“風雅”,指《詩經(jīng)》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常用作代指文學才華。 19.《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性質(zhì)分 “鳳、雅、頌”三大類 20.頓首:古代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
俗稱叩頭。 21.稽首:古代的拜禮。
為“九拜”之一,行大禮。 22.跪:古代兩膝著地,聳身挺腰、臀不沾腳跟。
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在為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也稱 “五鼓”或稱五夜。
一更19—21點,二更21—23點,三更23—1點,五更3點—5點。 25.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
正、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 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稱為星宿。
27.玉常金馬:指翰林院。 28.《說文解字》:東漢許慎編的最有影響的一部古代辭書。
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 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舊指宗教或?qū)W術界的各種流派,也指社會上各行各噗的人。
“三教九流”多含貶義。 30.無事不登三寶殿:俗話。
即沒有重要的事不敢來麻煩的意思。 “三寶”,拂教名詞,指拂、法、僧。
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習慣把社稷作為國家的象征。
32.溢號: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跡行為給他評定一個稱號,以示褒貶善惡。如范仲淹謚號為文正公。
33.“岳陽樓”四絕:滕子京修岳陽樓,范仲淹作記,蘇舜欽書寫,邵(sù)篆額(用篆字書寫的匾額)一時傳為四絕。 (五)古代別稱: 1.桑梓:家鄉(xiāng) 2.巾幗:婦女 3.須眉:男子 4.鴻雁:書信 5.社稷:國家 6.汗青:史冊 7.軒轅:祖國 8.“三尺”:法律 9.謙稱:①自稱:愚、鄙、敞、卑、竊、臣、仆 ②帝王自稱:孤、寡、不谷 ③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 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納等 10.敬稱:①稱帝王:萬歲、圣上、圣駕、天子、陛下等 ②稱天子:殿下 ③稱將軍:麾下 ④稱對方或?qū)Ψ接H屬:有令、尊、賢、仁。
令,意思是。
7.中學生應該了解那些國學知識
身為08級08班的語文課代表,我可以很明確地補充一下,那就是:凡封建思想者不讀,其以孔子為主要代表。
凡有新興趨向者益讀,其以莊子、孟子及馮夢龍、李汝珍、曹雪芹一派。凡為中國國學之精髓者益讀,其以歌、詩、詞、曲為主干。
當然,這并不代表孔子之學說皆為糟粕,而其它皆為精華。只是孔門一派含金量太小,而含毒量過大,故不建議翻閱。
推薦閱讀如下:(書名號略) 三韜 六略 莊子(南華經(jīng)) 孟子 墨子 孫子兵法 史記 世說新語 三國志 菜根譚 官場現(xiàn)行記 小說:明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全傳、西游記、金瓶梅 清小說-鏡花緣、儒林外史、隋唐演義 、紅樓夢、七俠五儀歌以詩經(jīng)、曹操的東門行為主 詩以李白、杜甫、李賀、杜牧、李商隱為代表的唐詩表及以陸游為代表的宋詩 詞以李煜、蘇軾為代表 曲以楊果、鄭光祖等為代表古文以古文觀止為佳品這是文學方面的。人文科學方面還有很多,不一列舉除文學方面,中國書法、中國畫、中國武術、中國戲劇、中國皮影等無數(shù)項目都是中國國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中國不朽的精神文明遺產(chǎn)。
而適宜我們學習繼承的國學必須符合一點,即思想積極,反對壓迫,。身為08級08班的語文課代表,我可以很明確地補充一下,那就是:凡封建思想者不讀,其以孔子為主要代表。
凡有新興趨向者益讀,其以莊子、孟子及馮夢龍、李汝珍、曹雪芹一派。凡為中國國學之精髓者益讀,其以歌、詩、詞、曲為主干。
當然,這并不代表孔子之學說皆為糟粕,而其它皆為精華。只是孔門一派含金量太小,而含毒量過大,故不建議翻閱。
推薦閱讀如下:(書名號略) 三韜 六略 莊子(南華經(jīng)) 孟子 墨子 孫子兵法 史記 世說新語 三國志 菜根譚 官場現(xiàn)行記 小說:明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全傳、西游記、金瓶梅 清小說-鏡花緣、儒林外史、隋唐演義 、紅樓夢、七俠五儀歌以詩經(jīng)、曹操的東門行為主 詩以李白、杜甫、李賀、杜牧、李商隱為代表的唐詩表及以陸游為代表的宋詩 詞以李煜、蘇軾為代表 曲以楊果、鄭光祖等為代表古文以古文觀止為佳品這是文學方面的。人文科學方面還有很多,不一列舉除文學方面,中國書法、中國畫、中國武術、中國戲劇、中國皮影等無數(shù)項目都是中國國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中國不朽的精神文明遺產(chǎn)。
而適宜我們學習繼承的國學必須符合一點,即思想積極,反對壓迫,反對剝削,不為那些地主階級編造剝削人民的借口。
初中生必知的文學常識
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 22、廟堂:朝廷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并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并稱“蘇辛”;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chuàng)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稱為“孔圣人”,孟子被稱為“亞圣”,兩人并稱為“孔孟”。
8、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9、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xiàn)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圣”,有著名的“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10、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
11、“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12、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13、《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yōu)秀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傲凝S”是他的書屋名,“志”是記敘,“異”是奇怪的事情。
14、書法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fǔ)
15、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韓非子
道家:莊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跪求初中語文必知文學常識?
《初中閱讀|圖片|名著閱讀《湘行散記》詳細知識整理》百度網(wǎng)盤資源下載
鏈接:
?pwd=zejz 提取碼: zejz ?
初中閱讀|圖片.jpg|名著閱讀《湘行散記》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世說新語》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儒林外史》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名人傳》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紅星照耀中國》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傅雷家書》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長征》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白洋淀紀事》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艾青詩選》詳細知識整理.pdf|名著閱讀 《鏡花緣》詳細知識整理.pdf|《蘇菲的世界》導讀.doc|《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常見知識點歸納.doc?
初中生需要掌握那些文學常識
魯迅:本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說、雜文、散文、詩歌等。他的小說集有《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二心集》。初中入選的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jīng)>》、《社戲》、《故鄉(xiāng)》、《藤野先生》、《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朱自清:我國著名散文家、學者、詩人、民主戰(zhàn)士。初中入選的課文《春》。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于,北京人,現(xiàn)代著名作家,被譽為“語言大師”和“人民藝術家”。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入選的有《濟南的冬天》。
葉圣陶:原名葉紹鈞,我國著名文學家、教育家、童話作家。入選初中的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話)、《蘇州園林》(說明文)。
茅盾:原名沈雁冰,我國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他的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鋪子》等。入選初中的有《白楊禮贊》。
冰心:原名謝婉瑩,著名兒童文學家。代表作有《寄小讀者》。入選初中有《小桔燈》。
魏?。涸櫧?,筆名鴻楊樹,當代著名作家。入選初中的有《我的老師》(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通訊)。
賀敬之:當代著名詩人、劇作家。入選初中的有《回延安》(詩歌)、《白毛女》(歌?。?/p>
吳伯簫:散文家、教育家。入選初中的有《菜園小記》。
郭沫若:著名詩人、劇作家。代表作有《女神》(詩集)、《屈原》(話?。?/p>
吳晗:著名歷史學家。入選的有《談骨氣》。
外國文學:
《最后一課》作者都德,法國著名小說家。
《我的叔叔于勒》選自《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法國著名文學家。
《變色龍》選自《契訶夫小說選》,作者契訶夫,俄國著名文學家。
《皇帝的新裝》選自《安徒生童話選》,作者安徒生,丹麥著名童話作家,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丑小鴨》等。
《麥琪的禮物》作者歐·亨利,美國著名小說家。
普希金:俄國偉大詩人,是俄國文學的鼻祖。
古代文學部分:
唐宋八大家:(唐)韓愈、柳宗元、(宋)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以及語文書上老師要求掌握的,怎么判斷文章屬于那類,怎樣去閱讀
初中生必知的文化常識
首先了解課本知識, 1 中國傳統(tǒng)習俗和節(jié)日,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豐富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 解古代歷史和人物。 3 文明禮儀 和 4 文學常識
-
中學生文化文學常識必備:
(一)文史典籍: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jīng)”:《史記》、《尚書》、《禮記》、《易記》、《春秋》
“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四庫”:經(jīng)、史、子、集
《詩經(jīng)》六義:鳳、雅、頌、賦、比、興
六藝:也稱六經(jīng),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
(二)朝代傳說:“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nóng)”
“五帝”:據(jù)《史記》載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還有其他說法。
(三)地理:“三山”:相傳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萊、方丈、瀛洲。
“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qū)劃,后成為中國的別稱。
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海內(nèi):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之內(nèi)為海內(nèi)。
四海:指天下、全國。
“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三國:指東漢后分裂成魏、蜀、吳。
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qū)。
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陽。
古代別稱:南京(建康、金陵、江寧、白下)
(四)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對糧食作物的統(tǒng)稱。(即稷、黍、麥、菽、稻)
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4.六畜: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5.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6.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7.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8.歲寒三友:松、竹、梅
9.六書:象形、會意、指事、 形事、轉(zhuǎn)注、假借
10.連中“三元”:凡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的即連中
解元、會元、狀元。
11.五聲:五個音級。也稱“五音”,即我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
12.四大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白蛇傳》、
《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鄉(xiāng)官。
14.及第:指科舉考試中選,應試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試:也叫“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6.科舉試: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
鄉(xiāng)試:(稱秋闈或大比)每三年在省舉行一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會試:在鄉(xiāng)試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稱春闈或禮闈)參加者必須是舉人,考中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由皇帝主持,貢士有資格參加,考中稱進士。第一是狀元,第二名是稱榜眼,第三名是稱探花。合稱三甲鼎。
光緒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學校教育,科舉制度被廢止。
17.《爾雅》:我國最早的釋詞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詞典。
18.“風雅”,指《詩經(jīng)》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常用作代指文學才華。
19.《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性質(zhì)分
“鳳、雅、頌”三大類
20.頓首:古代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
21.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大禮。
22.跪:古代兩膝著地,聳身挺腰、臀不沾腳跟。
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在為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也稱
“五鼓”或稱五夜。一更19—21點,二更21—23點,三更23—1點,五更3點—5點。
25.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
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
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稱為星宿。
27.玉常金馬:指翰林院。
28.《說文解字》:東漢許慎編的最有影響的一部古代辭書。
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
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舊指宗教或?qū)W術界的各種流派,也指社會上各行各噗的人?!叭叹帕鳌倍嗪H義。
30.無事不登三寶殿:俗話。即沒有重要的事不敢來麻煩的意思。
“三寶”,拂教名詞,指拂、法、僧。
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習慣把社稷作為國家的象征。
32.溢號: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跡行為給他評定一個稱號,以示褒貶善惡。如范仲淹謚號為文正公。
33.“岳陽樓”四絕:滕子京修岳陽樓,范仲淹作記,蘇舜欽書寫,邵(sù)篆額(用篆字書寫的匾額)一時傳為四絕。
(五)古代別稱:
1.桑梓:家鄉(xiāng) 2.巾幗:婦女 3.須眉:男子
4.鴻雁:書信 5.社稷:國家 6.汗青:史冊
7.軒轅:祖國 8.“三尺”:法律
9.謙稱:①自稱:愚、鄙、敞、卑、竊、臣、仆 ②帝王自稱:孤、寡、不谷 ③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
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納等
10.敬稱:①稱帝王:萬歲、圣上、圣駕、天子、陛下等 ②稱天子:殿下 ③稱將軍:麾下
④稱對方或?qū)Ψ接H屬:有令、尊、賢、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對方的父親),令堂(對方的母親),令閫
(kǔn)(對方的妻子),令兄(對方的哥哥),令郎(對方的兒子),令愛(對方的女兒);尊,用來稱對方有關的人或物。如尊上(稱對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稱對方父親),尊堂(對方的母親),尊親(對方親戚),尊駕(稱對方),尊命(對方的囑咐),尊意(對方的意見);賢,用于稱平輩或晚輩。如賢家(稱對方),賢郎(稱對方的兒子),賢弟(稱對方的弟弟)。仁,表示愛重,應用范圍較廣。如稱用輩友人中長于自已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等。⑤稱年老的為:丈、丈人(后來指妻父)又稱“泰山”,妻母稱丈母,“泰水”。⑥稱謂前加“先”,表示已死。⑦對尊長者和同于朋輩間的稱謂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齡稱謂:(代稱)①垂髫(tiao)指三四歲~八九歲兒童。②總角指八九歲~十三四歲少年。③豆蔻指十三四風歲~十五六歲的少年。
不只是了解 還要學會運用 不要死記硬背 看書要明白這本書給你帶來什么樣的價值和知識。 學會靈活運用。
初中語文文學常識必考知識歸納有哪些?
初中語文文學常識必考知識歸納如下:
1、《戰(zhàn)國策》是一部先秦歷史文獻,雜記東西周及秦、齊、楚、趙、魏、燕、宋、衛(wèi)、中山諸國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國,約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此書還有《國事》《國策》《事語》《短語》《長書》《修書》等名稱,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后經(jīng)漢代劉向整理,定名為《戰(zhàn)國策》,沿用至今。
2、《曹劌論戰(zhàn)》選自《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秋明根據(jù)魯國史料編寫的編年體史書。
3、《鄒忌諷齊五納諫》先自《戰(zhàn)國策》,這里的“諷”是諷刺的意思,“納諫”則用暗示的方法規(guī)勸是接受的意思。
4、《愚公移山》從文學體裁上看是一篇寓言,選自《列子.湯問》文中有一個與愚公相對比的人物,叫智叟,這個名字具有諷刺意味。
5、《關睢》選自《詩經(jīng).周南》是《詩經(jīng)》第一篇;《蒹葭》選自《詩經(jīng).秦風》,它與《關睢》一樣,同屬《詩經(jīng)》中國風一類,這一類中主要是各地歌謠,思想意義和藝術成就最高,此外還《雅》、《頌》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