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音樂下冊教案
音樂多么美妙的符號,很單純的聲音,但聽后讓人舒服,音樂五彩繽紛花花綠綠,呈現(xiàn)自然微妙的旋律,宛如孩子的古靈精怪。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小編特地準備了四年級音樂下冊教案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歡迎借鑒學習!
四年級音樂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感受歌曲里一家三口唱歌的快樂,能隨音樂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
教學重難點:
1、能由淺入深地認識歌曲的結(jié)構,通過感觀和體驗,認識到樂曲的特點。
2、享受用樂器為歌曲伴奏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快樂和成功。
教學準備:
1、已熟悉碰鈴、串鈴和哨子三種樂器的使用方法。
2、每人各一套樂器(碰鈴、串鈴、哨子)。
教學過程:
一、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
1、入室完整地欣賞歌曲。
導入語:今天梁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你們想不想聽?聽完后你要告訴我你的感覺是怎么樣的?這首歌曲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小結(jié):原來這是一首蒙古族的問答歌。
3、演示課件,第二遍完整欣賞歌曲。
提出要求:“這次我們來聽聽蒙語版的歌曲,請你們聽聽歌曲里共有幾段?到底是不是有問有答的?每一段是誰問誰答的?”
4、小結(jié):三段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自由講述,老師作總結(jié))
二、分段欣賞歌曲,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賞第一段,用不同的動作為歌曲伴奏。
――“現(xiàn)在我們來欣賞第一段,請用不同的動作為不同角色伴奏,但注意要一拍一拍來打節(jié)奏?!?/p>
2、能做出代表動作的學生示范。(大家學著做)
3、激發(fā)學生做出女兒和爸爸同時出現(xiàn)的動作。
――“女兒來了(拍手),爸爸來了(跺腳),那么女兒爸爸一起來的時候怎么辦呢?”
4、欣賞第二段,創(chuàng)編不同角色的動作。
――“第二段又是誰問誰答的呢?那么媽媽聲音可以用什么動作來伴奏呢?”
5、同樣方法欣賞第三段。
6、邊看課件,完整地拍打身體的節(jié)拍演奏這首歌曲。
三、選擇樂器進行節(jié)奏樂演奏。
1、樂器與歌曲的角色配對。
2、提出演奏要求:“愿意幫助誰就選擇對應的樂器,但是音樂沒開始,我們的小樂器需要先休息的哦?!?/p>
3、看指揮,學生進行分角色用樂器為歌曲伴奏。
四、引導學生每人使用三種樂器為歌曲伴奏,感受演奏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1、提出演奏方法和要求:邊看圖譜邊操控樂器。
2、初步嘗試看圖譜演奏歌曲。
3、指出需要注意和演奏得不夠好的地方。
4、再次進行演奏。
五、結(jié)束部分:
小結(jié):剛才的游戲好玩嗎?今天你們都表現(xiàn)得非常棒,有許多同學的反映相當?shù)拿艚荩頁P。那我們把這么好玩的游戲表演給其他同學看好嗎?(離開活動室)
四年級音樂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及藏族踢踏舞步,感受體驗藏族歌舞特點,并能對西藏音樂產(chǎn)生興趣。
2、能夠用飽滿的情緒,歡快富有彈性的聲音及多種形式演唱歌曲《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
3、學會藏族踢踏舞基本舞步,并為歌曲伴舞。
教學重點:
學習演唱歌曲《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在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愛我中華》的音樂,律動進教室.
二、導入新課
1.導言:同學們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下面,老師來做幾個舞蹈動作,你們看看是哪個民族的!
放音樂.(傣族,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教師表演
學生看后回答.(傣族,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
2.同學們說的非常好!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一首歌曲,聽聽是哪個民族的?情緒怎樣?(聽后學生回答)
3.今天我們一起去了解,感受藏族的歌舞的風格特點,剛才同學們聽的歌曲名字叫<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誰知道日喀則再什麼地方?請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jié):日喀則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藏語"日喀則"是如意的莊園.
4,請同學們看歌詞,再來欣賞一遍,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聽出來就用體態(tài)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放音樂同學們來表現(xiàn))聽后提問.
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歡快,活潑,熱烈奔放的.它的曲調(diào)是屬于藏族踢踏舞,是藏族的一種民間舞蹈.
5,同學們看過藏族舞嗎?下面老師就給你們跳一段藏族舞,請你們注意觀察藏族舞有什麼特點?(觀察老師的胳膊,和腿)
放音樂老師表演看后提問學生討論:跳舞人的膝蓋總是上下顫動,腳步踏出響亮的聲音……和拋袖是藏族舞的的主要特點.
教師:這種舞蹈叫藏族踢踏舞
三、學習踢踏舞的基本動作
1)原地上下顫動膝蓋
教師示范動作:顫動時身體要自然、放松,身體重心向下放
學生模仿教師指導
教師彈《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學生隨音樂做動作
2)退踏步
教師示范腳的動作:第一拍前半拍右腳后踏半步,重心在左腳,后半拍左腳原地踏步一次;第二拍右腳向前踏地一次。這些動作連續(xù)進行。
學生模仿教師指導
教師示范胳膊的動作:雙臂前后自然放松悠擺,重心保持在左腿上,膝蓋要半拍顫動
教師彈《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學生隨音樂做動作
四、隨錄音唱《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跳一跳藏族舞
教師與學生共同跳,感受藏族人民熱情、奔放的情感。
五、剛才我們用舞蹈的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下面我們用歌聲來表現(xiàn)一下歌曲的情緒!學生看歌詞來演唱歌曲.
六、最后載歌載舞的形式來表演一下,體會藏族歌舞的特點.
七、教師小結(jié);結(jié)束本課
四年級音樂下冊教案3
教學內(nèi)容:《少先隊員采茶歌》
教學目標:
1、能用純凈、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少先隊員采茶歌》。
2、能積極地參與小組的活動,以合作的方式創(chuàng)編幾個舞蹈動作。
教學重、難點: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歌曲
1、注意第一小節(jié)五度音程的音準。要具有跳躍感。
2、注意第二小節(jié)圓滑線的唱法。要唱得連貫、柔和,和跳躍的形成對比。
3、注意第三小節(jié)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
4、第二樂段第一樂句可按頓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勻的節(jié)奏感,好象是有節(jié)奏的采茶動作一樣。
5、后一個樂句第三小節(jié)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輕,并要做到聲斷氣連,使歌聲既分開又連貫,寄托著少先隊員熱愛茶山的情感。
6、唱時要注意樂句的分句,可引導學生劃分樂句,做到正確地換氣。
(二)欣賞有關采茶的音樂作品。
1、器樂合奏《采茶撲蝶》
2、廣西民歌《采茶歌》
(三)創(chuàng)編采茶的舞蹈動作
板書設計: 純凈、優(yōu)美
四年級音樂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通過欣賞小提琴演奏的《小夜曲》,感受音樂的美妙之處。
教學重難點:了解歐洲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用音樂問好
二、談話導入: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來欣賞小提琴給我們帶來的《小夜曲》。在聆聽樂曲之前,我們先通過一些美麗的圖片欣賞中世紀歐洲宮廷,了解歐洲音樂的風格特點。
三、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這些美麗的圖片嗎?
生:喜歡。
師:你們都到過歐洲嗎?
生:回答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到歐洲去旅游。
四、聆聽作品《小夜曲》
聆聽第一遍:請說說這首音樂給你一種怎么樣的感受?
(音樂給我一種悠揚悅耳的感受。)
聆聽第二遍:請說說這首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這首樂曲是用小提琴演奏。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大提琴,大提琴的音色很渾厚,小提琴的音色很明亮。)
五、作品介紹:
這一首《小夜曲》是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演奏的形式和樂曲。其實就是由這些樂器演奏的奏鳴曲。始自1750—1760年海頓供戶外演奏的早期四重奏。小夜曲原是中世紀歐洲行吟詩人在戀人的窗前所唱的愛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演唱時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撥弦樂器伴奏,歌聲纏綿婉轉(zhuǎn),悠揚悅耳。后來樂器獨奏的小夜曲,也和聲樂小夜曲同樣流行。
六、作者介紹:
海頓1732年3月31日出生于奧地利南部的一個小村莊,父親是一位車匠。1754年海頓從意大利音樂家波爾波拉學習作曲,1755年第一部弦樂四重奏
問世。海頓是維也納古典樂器演奏的奏鳴曲。
七、小結(jié):
師生再見!
四年級音樂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欣賞《草原小姐妹》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演唱、欣賞、律動、演奏等音樂活動,讓學生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激發(fā)學生以“中國娃”為榮的自豪感,培養(yǎng)起熱愛祖國、胸懷大志的高尚品質(zhì)及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贝蠹抑肋@首詩描述的是哪里的風景嗎?(草原)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二、欣賞《草原英雄小姐妹》
A、請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問:這段音樂熟悉嗎?是什么樂器演奏的?
B、介紹主奏樂器:琵琶
C、簡要介紹龍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風暴雪中奮勇保護羊群的英雄事跡。
D、完整欣賞。
E、重點欣賞第1段。
問:除了琵琶,還有什么樂器參與演奏?
F、介紹協(xié)奏曲。
協(xié)奏曲是指某件獨奏樂器和管弦樂器或民族樂隊協(xié)同演奏的樂曲形式。
三、新授歌曲《草原贊歌》
A、小姐妹為什么能奮不顧身、戰(zhàn)勝暴風雪,保護羊群?他們的力量從哪里來?(來自對家鄉(xiāng)、對草原的愛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來學唱他們心中的歌,贊美家鄉(xiāng)的《草原贊歌》。
B、聽范唱,從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歡樂的情緒,自豪的感情)
C、視譜。隨琴哼唱兩遍歌譜。
問:歌曲中有幾個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個?音是哪個?
全曲可分為幾句?有沒有相同的樂句?
D、接龍唱譜。
E、用“LU”模唱旋律。
F、熟悉歌詞,演唱歌曲。
G、歌曲處理。
H、完整演唱。
四、表演《草原贊歌》
A、學習簡單蒙古舞動作。
彈舌、揚鞭、聳肩、騎馬
B、師生互動。
五、課堂小結(jié):高唱贊歌,學習英雄,當無愧于“中國娃”稱號的新時代的好兒童。
四年級音樂下冊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