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學常識有趣,高中文學常識有趣的書籍
推薦文章
高中生必知的文學常識
20.賈誼:西漢洛陽人,政治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著作有《新書》、《吊屈原賦》等。
21.司馬遷(約前145-約前87),字子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包括12本紀(帝王傳記)、30世家(諸侯傳記)、70列傳(著名人物傳記)、10表、8書,共130篇。它與《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魯迅稱贊《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關(guān)于《史記》見第六冊)
22.王羲之:(321~379)字逸少,東晉瑯玡臨沂(現(xiàn)在山東省臨沂)人。他是古代著名的書法家,其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有“書圣”之稱。王羲之胸懷曠達,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簡凈,韻味悠長,顯示了他的文學功底。因他作過右軍將軍,后人又稱他為王右軍?!短m亭集序》即蘭亭會詩集的序言。
高中語文第二冊
23.《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人被釋奴隸伊索所編,搜集有古希臘民間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
24.錢鐘書(1910――1998):現(xiàn)代文學研究家、作家,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代表作品有:兩部著名的學術(shù)論著《談藝錄》《管錐編》,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短篇小說《人·獸·鬼》和長篇小說《圍城》。
25.盧梭: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代表作有《愛彌兒》《懺悔錄》等。
26.孫犁:河北省安平縣人,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少年時期便開始接觸五四新文學,作品集為《白洋淀紀事》,其中《荷花淀》等作品是廣為流傳的名篇。散文《黃鸝》蘊涵著深刻的哲理。
27.史鐵生:北京人,當代著名小說家。作品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合歡樹》。
28.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學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峨蹰w序》是其駢文代表作。
29.韓愈:字退之,也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稁熣f》是其散文代表作。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30.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學家。晚年居住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善用絕句形式諷詠時事。著有《樊川文集》。
31.蘇洵:字明允,別號老泉。北宋文學家。著有《嘉佑集》。與其子蘇軾、蘇轍并稱“三蘇”,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32.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官至宰相,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世稱王文公。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疤扑伟舜蠹摇敝?。著有《臨川先生文集》。
34.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北宋古文運動的領(lǐng)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提倡“文”“道”并重,反對浮靡文風?!读辉娫挕烽_創(chuàng)“詩話”這一新的體裁,對后世詩歌理論的發(fā)展有一定影響。
35.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世稱震川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古文家。著有《震川文集》。
36.張溥:字天如,明代文學家,天啟年間組織應(yīng)社,崇禎初年又創(chuàng)復社,從事文學和政治活動?!段迦四贡洝愤x自他的《七錄齋集》。
37.姚鼐:字姬傳,一字夢古,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清代桐城派古文家。著有《惜抱軒詩文集》,《登泰山記》選自該書。
38.龔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學家。著有《龔自珍全集》。己亥年在辭官歸途中寫了315首絕句,總題為《己亥雜詩》。
高中語文第三冊
第一單元:
39.徐志摩(1896-1931) 新月詩派代表人物,著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
康橋:劍橋
40.聞一多:現(xiàn)代著名愛國詩人,新月詩派代表人物,重要詩集《紅燭》《死水》,“三美”主張: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
41.穆旦:九葉詩派代表詩人之一,詩集《探險者》《九葉集》
42.舒婷:朦朧詩派代表人物,代表作《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43.普希金:俄國偉大詩人,俄國斯文學奠基人,著名的詩:《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茨岡》 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 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又叫《歐根·奧涅金》)
44.華茲華斯:英國“湖畔詩派”代表詩人。
45.裴多菲:匈牙利愛國詩人,代表詩歌《自由與愛情》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p>
第二單元:
46.《詩經(jīng)》和《離騷》,分別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創(chuàng)作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優(yōu)秀傳統(tǒng)。
47.《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作品,通稱《詩》或《詩三百》到漢代,儒家把它奉為經(jīng)典,稱《詩經(jīng)》,按內(nèi)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按表現(xiàn)手法,分為“賦”“比”“興”,“風雅頌賦比興”合稱“詩經(jīng)六義”。
48.屈原: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 “楚辭”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家。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詩人,浪漫主義詩歌奠基人。代表作《離騷》《九歌》《天問》。《離騷》是《楚辭》代表作,我國古代最早的抒情詩,也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冻o》收集戰(zhàn)國時代楚國屈原,宋玉等詩集,由西漢劉向編輯,東漢王逸為作章句。
49.《孔雀東南飛》原名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我國古代最早也是最長的敘事詩,與北朝《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注意:《木蘭辭》不屬漢樂府民歌) ?!队衽_新詠》南朝徐陵編輯。
50.《孔雀東南飛》中的文化知識:
槌床便大怒:“床”當作“坐具”講,不作“臥具”。
初七及下九:下九,農(nóng)歷每月十九日;上九:二十九日;初九:中九
奄奄黃昏后:黃昏:十二時辰之一,是戌時(相當于現(xiàn)在19時至21時)
寂寂人定初:人定:十二時辰之一,是亥時(相當于21時至23時)
51.《古詩十九首》東漢末年一批文人詩作選輯,最早見于南朝梁代蕭統(tǒng)《文選》,劉勰《文心雕龍》稱之為“五言之冠冕”。
鐘嶸《詩品》贊之為“天衣無縫,一字千金”。
第三單元:唐詩和宋詞
53.唐詩
①唐詩在梁陳詩人對詩律研究和創(chuàng)作實踐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了律詩和絕句兩種新詩體,從而擴大詩的表現(xiàn)范圍。
②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大詩人,后人稱之為“詩仙”,詩歌風格“清新飄逸”。
③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也稱杜少陵,亦稱杜工部。他的詩顯示了唐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他是唐代現(xiàn)實主義大詩人,也被后稱尊稱為“詩圣”。詩歌風格:沉郁頓挫。
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④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代表作《琵琶行》《長恨歌》
⑤王維: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蘇軾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與孟浩然為同一流派詩人。
補充:邊塞詩人:王昌齡、高適、岑參
⑥劉禹錫:字夢得,中唐詩人。中學課本作品《陋室銘》《石頭城》《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其中名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⑦李商隱:字義山,晚唐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區(qū)別于李賀)
54.詞
①詞出現(xiàn)于唐、五代時期,稱曲、雜曲或曲子詞,到宋代擴為流行,被稱為詩余,后改稱詞。又稱長短句。
②宋詞習慣上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婉約派代表詩人,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還有秦觀(北宋),豪放派代表詩人蘇軾,辛棄疾。
③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世稱柳七,北宋第一個專業(yè)詞人,婉約派創(chuàng)新者。
④蘇軾:字子贍,號東坡居士,與其文蘇洵、蘇轍、今稱“三蘇”,詩歌與黃庭堅齊名,合稱“蘇黃”。詞上,擴大詞的表現(xiàn)范圍,開宋代豪放詞先河,詞風與辛棄疾相近,合稱“蘇辛”。蘇軾的散文也非常出色,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⑤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南宋女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詞》
⑥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最偉大愛國詞人與蘇軾同為豪放派代表,詞集《稼軒長短句》
⑦姜夔:南宋詞人,號白石道人。(千巖老人為蕭德藻)代表作品《揚州慢》(“禾黍”常用來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⑧陸游:號放翁,南宋最偉大的愛國詩人,現(xiàn)存古詩最多一個詩人。
第四單元:
55.郁達夫:原文郁文,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散文《故都的秋》
56.巴金:原名李芾甘,現(xiàn)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長篇小說《滅亡》,中篇小說《寒夜》,《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代表作《燈》。
第五單元:
57.《二十四史》清乾隆年間,把從《史記》《漢書》到《明史》第24部史書定為“正史”,今稱二十四史。(注:無《資治通鑒》)
58.巴爾扎克:19世紀法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創(chuàng)作《人間喜劇》(小說總稱,共91部),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其中包括《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等。
59.雨果: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
60.其他作家代表作品:
博馬舍(法) 《費加羅的婚禮》
拉伯雷(法) 《巨人傳》
莫里哀(法) 代表作《偽君子》(又作《達爾丟弗》,主人公達爾丟弗),《吝嗇鬼》(又作《慳吝人》,主人公阿巴貢)
補充,四大吝嗇鬼: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慳吝人》中的阿巴貢,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果戈里《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
屠格列夫:俄國作家,著名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父與子》《獵人筆記》
高中語文第四冊
61.魯迅,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前五部小說為《狂人日記》《孔乙己》《藥》《故鄉(xiāng)》《阿Q正傳》,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祝?!肥杖搿夺葆濉罚?;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雜文集16部;翻譯俄國作家果戈理的《死魂靈》,蘇聯(lián)作家法捷耶夫的《毀滅》。課文《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
62.契訶夫,俄國短篇小說家,代表作《變色龍》《裝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務(wù)員之死》,劇本《櫻桃園》。
63.沈從文,現(xiàn)代作家,代表作《邊城》。
64.孫 犁,“白洋淀派”代表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荷花淀》,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另見26條)
65.趙樹理,當代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三里灣》、中篇小說《李有才板話》、短篇小說《小二黑結(jié)婚》等。
66.茅 盾,現(xiàn)代文學旗手之一,代表作長篇小說《子夜》,農(nóng)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短篇小說《林家鋪子》等。
67.莫泊桑,19世紀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長篇小說《漂亮朋友》,短篇小說《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項鏈》等。
68.高曉聲,江蘇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奐生上城》《李順大造屋》等。
69.施耐庵,元末明初人,著有章回小說《水滸傳》。《智取生辰綱》選入課文。
70.羅貫中,元末明初人,著有章回小說《三國演義》?!妒Ы滞ぁ愤x入課文。
71.馮夢龍,明末小說家,編印過“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抖攀锱涟賹毾洹愤x自《警世通言》。
72.凌蒙初,明末小說家,編著過“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73.唐代傳奇,有《柳毅傳》(李朝威著)《鶯鶯傳》《李娃傳》《霍小玉傳》等。
74.吳敬梓,清代小說家,著有《儒林外史》。
75.蒲松齡,清代小說家,著有《聊齋志異》(文言短篇小說集)。
76.李汝珍,清代小說家,著有《鏡花緣》
77.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李伯元)的《官場現(xiàn)形記》、吳沃堯(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劉鶚的《老殘游記》、曾樸的《孽海花》。
78.曹 禺,原名萬家寶,著名劇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79.老 舍,“人民藝術(shù)家”,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龍須溝》等。
80.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詩人和劇作家,著有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劇《哈姆萊特》《李爾王》《奧賽羅》《麥克白》,早期創(chuàng)作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81.關(guān)漢卿,元代戲劇作家,著有《竇娥冤》《望江亭》《救風塵》《單刀會》等。
82.王實甫,元代戲劇作家,著有《西廂記》。該劇同《竇娥冤》代表了元雜劇最高成就。
83.湯顯祖,明代戲劇作家,著有《牡丹亭》。
84.孔尚任,清代戲劇作家,著有《桃花扇》。
85.洪 升,清代戲劇作家,著有《長生殿》。
86.傳 奇,是明代的主要戲曲樣式,并持續(xù)到清代,代表作有湯顯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87.袁宏道,明代散文家,創(chuàng)立了“公安派”,與袁宗道、袁中道均以文學見長,時稱“三袁”。
文學體裁
88.戲曲,以演員表演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為基礎(chǔ),融文學、音樂、舞蹈、美術(shù)、武術(shù)、雜技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舞臺藝術(shù)。它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雜劇、明清傳奇、近現(xiàn)代京劇和各種地方戲。
89.戲劇語言,由曲詞、賓白、科介三部分組成,曲詞,是劇中人物的唱詞;賓白,是劇中人物的說白;科介,是劇中關(guān)于動作、表情和音響效果的舞臺指示。
90.元雜劇,是一種把歌唱、賓白、舞蹈結(jié)合起來的藝術(shù)形式。分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兩種。角色有末(男角)、外末(老年男子)、旦(女角)、正旦(女主角)、卜兒(老婦人)、凈(花臉)、丑(小花臉)等。
91.現(xiàn)代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shù)。按照藝術(shù)形式和表現(xiàn)手法,可分為話劇、歌劇、舞劇。按照劇情繁簡和結(jié)構(gòu)可分為獨幕劇、多幕劇。按照題材反映的時代可分為歷史劇、現(xiàn)代劇。按照矛盾沖突的性質(zhì)可分為悲劇、喜劇、正劇。
92.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環(huán)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是小說三要素。情節(jié)一般包括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huán)境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按照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可分為科幻、公安、傳奇、武俠、言情等。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
高中語文第五冊
93.孟子,名軻,是戰(zhàn)國時期影響甚大的儒者?!睹献印肥怯擅献蛹捌涞茏铀睹献印分泻芏嘀匾乃枷?,如“仁政”論、“性善”論以及“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等,《孟子》向以長于譬喻和雄辯著稱?!睹献印放c《論語》《中庸》《大學》四部儒家經(jīng)典合稱“四書”。(見17條)
94.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詩壇上兩座并列的高峰。李白的詩飄逸豪放,語言流轉(zhuǎn)自然,他的古體詩和七絕尤為后人稱道,如《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將進酒》《越中覽古》,杜甫的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極其精練,尤長于古體詩和律詩,如“三吏”、“三別”,《兵車行》《登高》《客至》《詠懷古跡》《旅夜書懷》《閣夜》《登岳陽樓》等。(見53條)
95.元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明朝吳承恩的《西游記》、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并稱我國“四大”古典小說。
96.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是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是《吶喊》主要作品有《狂人日記》、《藥》、《孔乙己》、《故鄉(xiāng)》、《阿Q正傳》等,其中《阿Q正傳》對國民性弱點的揭示,至今仍振聾發(fā)聵;作者所概括的阿Q的精神勝利法已經(jīng)成了一個世界性話題。(見5和61條)
97.現(xiàn)代派或現(xiàn)代主義文學是對19世紀80年代出現(xiàn)的20世紀年代至70年代在歐美繁榮的遍及全球的眾多文藝流派的總稱。
意識流小說 英國的弗吉尼亞。伍爾夫 小說《墻上的斑點》,通過象征暗示,內(nèi)心獨白和自由聯(lián)想來表現(xiàn)化合物的“內(nèi)心真實”。
表現(xiàn)主義 奧地利的弗蘭茨??ǚ蚩?小說《變形記》 反對以寫實手法描寫客觀世界,而強調(diào)表現(xiàn)作家的主觀感受。
存在主義 薩特是當代存在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薩特的名劇《死無葬身之地》《恭順的妓女》用傳統(tǒng)的現(xiàn)實主義手法寫成,《蒼蠅》有濃厚的象征色彩,《惡心》在很多地方運用意識流技巧。
荒誕派戲劇 作家貝克特的戲劇——《等待多戈》是荒誕派代表作。
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小說 20世紀60年代,拉丁美洲小說創(chuàng)作中形成熱潮。以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為標志,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小說達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
第六單元:
98.韓愈:唐代文學家、詩人,“文起八代之衰”,與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為“唐宋八大家”。
99.柳宗元:唐代文學家,詩人,世稱“柳河東”
100.根據(jù)課本P164 增補:
胡適《嘗試集》 郭沫若《女神》 張愛玲《金鎖記》 戴望舒《雨巷》 丁玲《沙菲女士日記》
當代:
王蒙《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 鄧友梅《在懸崖上》 宗璞《紅豆》
陸文夫《小巷深處》 劉心武《班主任》 盧新華《傷痕》
戴厚英《人啊,人》 古華《芙蓉鎮(zhèn)》
路遙《人生》 汪曾祺《受戒》 諶容《人到中年》
張賢亮《靈與肉》 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 阿城《棋王》
高中語文第六冊
101.梁思成:中國現(xiàn)代建筑學家、建筑史學家。
102.霍金:英國理論物理學家,他身殘志堅,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學理論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被譽為當代的愛因斯坦。有《時間簡史》。
103.王力、呂叔湘、張志公:中國現(xiàn)當代語言學家。
104.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清代偉大的小說家,用十年時間創(chuàng)作了不朽名著《紅樓夢》(又名《石頭記》),后四十回為高鶚所著。《紅樓夢》,是我國古代人情小說的集大成者,古代白話小說的高峰與總結(jié),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巨著,被譽為“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在藝術(shù)上,它既有濃郁的傳統(tǒng)風格和民族特色,又有鮮明的創(chuàng)新精神。書中描寫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王熙鳳,憎惡“仕途經(jīng)濟”的賈寶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精細處不讓鳳姐”的探春,“裝愚守拙,隨分從時”的薛寶釵,“身為下賤,心比天高”的晴雯,被人販子賣給薛蟠作妾的靈秀而薄命的女子香菱等。
105.起承轉(zhuǎn)合:舊體詩文常用的行文順序。起:開端。承:承接上文進一步加以申述。轉(zhuǎn):轉(zhuǎn)折,從另一方面論述主題。合:全文結(jié)語。
106.《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古希臘的普魯塔克曾被稱為“世界傳記之王”,其作品《列傳》是歐洲傳記文學的開端。不過,《史記》比它還早產(chǎn)生幾乎達兩個世紀。
107.《史記》是我國第一部以人物為中心的偉大的歷史著作和人物著作。其中人物與先秦時的文學人物相比,明顯具有鮮明的個性。此外,它的主觀色彩與抒情性,在歷朝“正史”中是最濃厚最突出的。作者自述寫此書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其思想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四點上:其一是表現(xiàn)了進步的文學觀;其二是表現(xiàn)了進步的經(jīng)濟思想;其三是表現(xiàn)了強烈的民主性和批判性;其四是表現(xiàn)了豪邁的人生觀歷史觀價值觀。
108.《報任安書》是我們了解司馬遷生平和思想的重要文獻。司馬遷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寫了“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他還為戰(zhàn)國四君子(魏國的信陵君、齊國的孟嘗君、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立過傳。
高中最??嫉奈膶W常識
高中文化常識(一)
1、官職制度
三省六部:隋唐時,三省同為最高政務(wù)機構(gòu),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zhí)行。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門下省長官稱侍中,尚書省長官稱尚書令。
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職稱侍郎。六部制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xù)到清末。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調(diào)動等,長官為吏部尚書。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宜。
禮部:教育、外交、科舉考試、禮儀風俗;
吏部:對各地、各部的官員進行委派、考核、調(diào)配;
兵部:軍隊的募集與訓練、邊境的守衛(wèi)、對外戰(zhàn)爭;
刑部:最高司法機關(guān);
戶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稅收、國家財政、倉儲、撥款、供應(yīng);
工部:建筑、水利、道路、制造、織造、
“三省六部”制出現(xiàn)以后,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2)除。拜官授職。(3)擢。提升官職。(4)遷。調(diào)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zhuǎn)調(diào)三種情況。為易于區(qū)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zhuǎn)調(diào)叫轉(zhuǎn)遷、遷官、遷調(diào),離職后調(diào)復原職叫遷復。(5)謫。降職貶官或調(diào)往邊遠地區(qū)。(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7)去。解除職務(wù),其中有辭職、調(diào)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diào)離屬于一般情況和調(diào)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
2、官位職能: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我國古代常取爵名封賜大臣,分別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三公:始于周朝,或以司徒、司馬、司空為三公,或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秦漢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唐宋沿用此稱。明清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已無實際職權(quán),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譽。
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位最高,尊稱為相國,通稱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輔佐朝政;太尉掌管全國軍事;御史大夫負責監(jiān)察并幫助丞相處理事務(wù)。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與當今某些國家內(nèi)閣或政府首腦的含義并不相同。
太師:西周始置,原為高級武官,軍隊的最高統(tǒng)帥。春秋時晉楚沿用,戰(zhàn)國后廢,漢又設(shè)置,位在太傅之上。
司徒:春秋時負責掌管國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貢賦。漢時,主管教化。
中書令:漢武帝始置,西漢后期改為中謁者令,魏晉為中書省的長官之一。南北朝時期,中書令多為有文學名望的人。至唐代,非有特殊資望者不授此官。宋制略同。元代中書令權(quán)位尤重,明代廢除。
御史:本為史官,西漢時建立了獨立的監(jiān)察機構(gòu)——御史府,后改稱御史臺。歷代御史臺的長官稱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明代把御史臺改為都察院,長官為左右都御史,清代沿襲。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gòu)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wù)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后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后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太傅: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
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后逐漸成為虛銜。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后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沒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后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nèi)相”之稱。明清時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
……
求高中生掌握文學常識
1、戴望舒,浙江杭縣(今余杭)人,中國現(xiàn)代派詩人?!队晗铩肥瞧涑擅?,并由此獲“雨巷詩人”的稱號。
2、《再別康橋》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寧人,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詩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華人,現(xiàn)代詩人。
4、《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定的魯史《春秋》編次,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間各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yōu)秀的散文著作。
5、《戰(zhàn)國策》是西漢劉向根據(jù)史料編定的,共33篇,屬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代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有關(guān)的謀議或辭說。
6、《史記》,西漢司馬遷著,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原名《太史公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八書”、“十表”、“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它記載了黃帝到漢武帝時長達三千年的歷史,其人物傳記開我國史傳文學的先河。《史記》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豐碑,給后人以無盡的啟示和深遠的影響,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與司司馬光并稱為“史界兩司馬”,與班固并稱“班馬”。司馬遷另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jīng)過和著書的抱負,其堅毅之品質(zhì)為歷代傳頌。
7、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笔撬簧恼鎸崒懻?。1918年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包括《狂人日記》《阿Q正傳》《藥》《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傷逝》等)、《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愛農(nóng)》等)和散文詩集《野草》;《墳》《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二心集》等多部雜文集?!队浤顒⒑驼渚愤x自《華蓋集續(xù)編》。
8、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都摇肥切挛膶W第一部暢銷小說。主要作品為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中篇小說《寒夜》《憩園》等,晚年所作的散文集《隨想錄》是其真誠反思“文革”的最重要的作品?!缎」钒堋愤x自《隨想錄》。
9、《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作者梁實秋。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lǐng)袖、學者。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10、《包身工》作者夏衍,浙江杭縣人,現(xiàn)代著名劇作家。主要作品有劇本《賽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
1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從記錄的稱呼和口氣上看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根據(jù)自己的記憶或耳聞的傳說寫下來的。全書共二十篇,內(nèi)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墩撜Z》是有關(guān)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
12、《大衛(wèi)·科波菲爾》作者查爾斯·狄更斯,是享譽世界的英國小說家,一生共創(chuàng)作十四部半長篇小說和大量其他作品,是唯一可以與莎士比亞比肩的英語作家?!洞笮l(wèi)·科波菲爾》是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
1、朱自清,字佩弦,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zhàn)士、愛國知識分子。他的散文中藝術(shù)成就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溫州和蹤跡》之二的《綠》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僅以描寫見長,并且還在描寫中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他的爐火純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1948年8月拒絕接受美國的救濟糧,因貧病在北平逝世。毛澤東稱他“表現(xiàn)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2、郁達夫原名郁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1921年6月,與郭沫若、成仿吾、張資平等人醞釀成立了新文學團體創(chuàng)造社。郁達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沉淪》在當時產(chǎn)生很大影響?!豆识嫉那铩肺墓P簡潔、優(yōu)美,是郁達夫抒情散文代表作。
3、陸蠡(1908--1942)現(xiàn)代散文家、翻譯家。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綠記》等,譯著有《羅亭》、《魯濱孫飄流記》等。
4、《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相傳為孔子編定。原本只稱為“詩”,儒家列為經(jīng)典之一,故稱《詩經(jīng)》。編成于公元前六世紀,共305篇,故又稱作“詩三百”?!对娊?jīng)》從內(nèi)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大類。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500年間的社會生活?!对娊?jīng)》開創(chuàng)了我國現(xiàn)實主義的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对娊?jīng)》以四言詩為主,間有雜言。普遍采用“賦”、“比”、“興”的藝術(shù)手法?!霸娊?jīng)六義”:“風”、“雅”、“頌”“賦”、“比”、“興”?!对娊?jīng)》在章法結(jié)構(gòu)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采薇》即是一例。在語言上多采用雙聲疊韻連綿詞、疊字來狀物、擬聲、窮貌。
5、屈原,名平,字原,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冻o》收集了屈原、宋玉、賈誼等人的詩賦,由西漢劉向編輯。這些作品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的風土人情,地方色彩濃厚,故曰《楚辭》,也稱“楚辭體”或“騷體”?!峨x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是我國最長的抒情詩。
6、《孔雀東南飛》選自南朝陳徐陵編《玉臺新詠》,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這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敘事詩,它與北朝民歌《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
“樂府”,原是西漢的一個官署的名稱,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包括文人樂府和樂府民歌兩部分)。其特點是繼承了《詩經(jīng)》的寫實傳統(tǒng),敘事成分增加,在形式上突破了四言體和騷體,形成了在我國詩壇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雜言詩和五言詩。
7、《涉江采芙蓉》選自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豆旁娛攀住肥菛|漢末年文人五言詩的選集,最早見于《文選》。
8、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代表作有《短歌行》、《龜雖壽》、《觀滄海》等。與其子曹丕、曹植均以詩文聞名,被后人稱為“三曹”。
9、 陶淵明,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代表作有詩歌《歸園田居》、《飲酒》、《讀山海經(jīng)》,散文《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以及辭賦《歸去來辭》等。
10、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人。善書法,有“書圣”之稱,又因為他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
11、蘇軾,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同為唐宋八大家,后人稱之為“三蘇”。散文、詩詞、書法,都獨具風格,自成一家。詩詞開豪放一派。與韓愈并譽為“韓潮蘇?!薄K臅嬐滔?、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著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1079年,被貶黃州,其間兩游赤壁,寫下兩篇賦,課文所選為第一篇,又稱“前赤壁賦”。(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
12、《游褒禪山記》選自《臨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臨川人,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人稱王荊公、王文公。
13、《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家雨果,他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栋屠枋ツ冈骸肥撬牡谝徊块L篇小說。
1.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說家。名 沾 ,字 夢阮 ,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紅樓夢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經(jīng)典巨著之一?,F(xiàn)通行的續(xù)作是由高鶚 續(xù)全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
書中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 、林黛玉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描寫榮、寧兩府由盛到衰的過程,全面地描寫了封建社會末世的人性世態(tài)及種種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
2.《祝?!肥囚斞傅男≌f代表作之一,它是魯迅第二個小說集 《彷徨》 中的第一篇。小說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舊中國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魯迅的三部小說集分別為:《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小說《狂人日記》 是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收錄于魯迅的小說集 《吶喊》 中。
3.海明威, 美國現(xiàn)代作家,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老人與?!?、《太陽照常升起》 、《永別了,武器》 和《喪鐘為誰而鳴》。 勇氣 是海明威作品的中心主題。
4.李白,字 太白 ,號青蓮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 “詩仙” 之稱。他善于從民間文學吸取營養(yǎng),想象豐富奇特,風格 豪放飄逸 ,色調(diào)瑰瑋絢麗,語言清新自然。他和杜甫 齊名,人稱“李杜”。杜甫 曾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的詩歌現(xiàn)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5.杜甫(712~770)字 子美 ,自號 少陵野老 ,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官至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 杜拾遺 、 杜工部,盛唐時期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 詩人,有《杜工部集》傳世。杜甫一生寫詩1400多首,以古體、律詩見長,詩風沉郁頓挫 ,由于生活在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因而其詩被譽為 詩史 ,被后世尊稱為 詩圣 。代表作有“三吏”、“三別”等,三吏為《石壕吏》、《潼關(guān)吏》、 《新安吏》 ;三別為 《新婚別》 、 《垂老別》 、《無家別》。
6.白居易(772-846),中唐著名 現(xiàn)實主義 詩人,字 樂天 ,晚年號香山居士 。他主張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 ”的倡導者。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白居易與 元稹 并稱“元白”。
7.李商隱,唐代詩人。字玉山,號玉溪生。他的詩作,也有揭露現(xiàn)實黑暗的,但為數(shù)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詩歌的藝術(shù)上,特別是他的近體律絕,其作品大多具有 朦朧晦澀 的藝術(shù)特色。他一生大約創(chuàng)作了六百多首詩,有《李義山詩集》。他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
8.孟子,名 軻 ,字子輿 。 戰(zhàn)國 時期鄒(今山東鄒縣)人。曾受業(yè)于孔子的孫子子思,是繼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學大師,被后世尊為亞圣 ,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
孟子以“平治天下”為己任,游說諸侯,反對霸道,提倡以“仁義”為中心的“仁政”、“王道”。 《孟子》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主要記載了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全書共7 篇。
9.荀子(約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戰(zhàn)國時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名況 ,當時人們尊稱他為荀卿 。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荀子是先秦儒家學派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
在人性問題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主張性惡論,認為后天環(huán)境可以改善人的惡的本性,所以他主張“明禮義而化之”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diào)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積極意義。
10. 賈誼(前200─前168), 西漢時期洛陽人,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賈太傅、賈長沙。代表作品:政論散文《過秦論》、 《陳政事疏》 、 《論積貯疏》 等,辭賦以《吊屈原賦》 、《鵩鳥賦》》最著名。《過秦論》選自《新書》?!哆^秦論》原有上中下三篇,課文選的是上篇。
11.韓愈,字 退之 ,中唐著名文學家、哲學家。世稱韓吏部,又稱 韓昌黎 ,又因死后謚“文”,故稱韓文公 。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他是唐代 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文學家蘇軾 曾譽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為百世師”。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說”是古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范圍,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師說”即解說關(guān)于“從師”的道理。
12.巴爾扎克, 法 國 19 世紀偉大的 現(xiàn)實主義 作家。他創(chuàng)作的《人間喜劇》共91部小說,包括長篇、中篇、短篇小說和隨筆等,如長篇小說《歐也妮·葛朗臺》(1833)、《高老頭》(1834),該巨著寫了兩千四百多個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紀上半葉法國社會生活,是人類文學史上罕見的文學豐碑,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恩格斯稱該著作“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xiàn)實主義歷史”。
1、關(guān)漢卿,號 己齋叟 ,金末元初人,元代戲曲家。 本色 派代表,其代表作有《竇娥冤》(全名《 感天動地竇娥冤 》)、《救風塵》、《望江亭》 、 《單刀會》 、《拜月亭》 。
2、元曲四大家及各自代表作分別是關(guān)漢卿的 《竇娥冤》 、 白樸 的《墻頭馬上》《梧桐雨》、 馬致遠的《漢宮秋》 和 鄭光祖 的 《倩女幽魂》 。文采派的代表作家是王實甫 ,他的代表作品是 《西廂記》。另外,紀君祥的《趙氏孤兒》 是中國在西方影響深廣的一部元雜劇。
3、元曲的組成包括兩類文體:散曲和 雜劇 ,其中,散曲又包括 小令 和套數(shù)。元雜劇一般由四折組成,有些四折之外還有 楔子 ,它起序幕或過渡 的作用。雜劇的舞臺演出由唱 、科 、白 三部分組成。角色由 末 、旦 、凈 三大類組成。
4、曹禺,原名萬家寶 ,著名現(xiàn)當代劇作家,解放前著有《雷雨》、《日出》 、《原野》 、《蛻變》、《北京人》等話劇,其中《雷雨》 標志著中國話劇藝術(shù)開始走向成熟。
5、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杰出的戲劇家、詩人。被稱為“四大悲劇” 《哈姆萊特》 、 《奧賽羅》 、 《李爾王》 、《麥克白》 代表著他藝術(shù)的頂峰。本·瓊生曾如此評價莎士比亞:他不屬于一個時代,而屬于所有的世紀。
6、柳永,字 耆卿,原名三變 , 北宋 時期詞人。因排行第七世稱柳七 ,又稱為柳屯田 。他的詞集名叫《樂章集》 ,流傳下來的有二百多首?!胺灿芯嬏幖茨芨枇~”(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
7、蘇軾,字 子瞻 ,號 東坡居士,與 蘇洵 、 蘇轍并稱“三蘇”,詩歌與黃庭堅 齊名,合稱“蘇黃”。詞上,擴大詞的表現(xiàn)范圍,開宋代豪放詞先河,詞風與辛棄疾相近,合稱“蘇辛”。蘇軾的散文也非常出色,他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
8、辛棄疾,字幼安 ,號 稼軒 , 南 宋偉大的愛國詞人,與蘇軾同為豪放派代表,有詞集 《稼軒長短句》。
9、李清照,號易安居士 ,北宋末、南宋初期女詞人, 婉約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詞》 。一生經(jīng)歷可以宋室南遷為界,分作前后兩個時期。
10、詞,詩歌的一種。又稱長短句 、曲子詞 、詩余 。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詞最早起源于民間,后來,文人依照樂譜聲律節(jié)拍而寫新詞,叫做“填詞 ”或“依聲”。按長短規(guī)模分,詞大致可分小令 (58字以內(nèi))、 中調(diào) (59至90字)和長調(diào)(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按創(chuàng)作風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約 和 豪放。
11、《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稄埡鈧鳌愤x自范曄 的《后漢書》 ,前四史指 《史記》 、《漢書》 、 《三國志》 、 《后漢書》 。
12、蒙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隨筆集 》。帕斯卡爾,17世紀法國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思想家,他的名言是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
1、 明代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西游記》
2、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
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 ,據(jù)民間流傳宋江起義的故事寫成《水滸傳》,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語言寫成的章回小說,它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農(nóng)民起義發(fā)生、發(fā)展和失敗的全過程,刻畫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階級矛盾,歌頌了農(nóng)民的起義斗爭。
3、《裝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是19世紀后期俄 國著名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劇作家契訶夫 。他是一位文筆犀利的幽默諷刺大師,與法國的莫泊桑 、美國的 歐·亨利 并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他的短篇小說還有 《變色龍》、《小公務(wù)員之死》等。對于可憐的人,可憐的生活的善意的嘲笑,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喜劇性。他最擅長于在平靜的生活中看出事物的本質(zhì),因此被稱為“日常生活的現(xiàn)實主義”。他后期轉(zhuǎn)向戲劇創(chuàng)作,主要作品有《三姊妹》、《海鷗》、《櫻桃園》等。
《裝在套子里的人》中主人公 別里科夫 反對一切新生事物,扼殺自由與進步,是沙皇專制制度的維護者,成為“套中人”的代名詞。
4、沈從文(1902-1988),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煥 ,湖南鳳凰人,苗族。中篇小說《 邊城 》是他的代表作,以 湘西 生活為背景,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xiàn)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
3、 陶淵明(367——427)名潛 ,字淵明,世號靖節(jié)先生,自稱五柳先生,東晉(時代)大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 詩人,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
4、 初唐四杰是 王勃 、 楊炯 、 盧照鄰 、 駱賓王
《滕王閣序》作者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他在南下探親時,路過南昌滕王閣,在席間賦詩并寫下此篇序。是一篇駢 體文。
7、莊子(公元前369——前286)名周 ,戰(zhàn)國 時宋國蒙人,道 家學派代表人物,存《莊子》一書由莊子和他的門人及后學 寫成,全書現(xiàn)存33篇,又名《南華經(jīng) 》。莊子的文章富于想象,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劉熙載《藝概·文概》評其“意出塵外,怪生筆端。”
8、《陳情表》選自《 文選 》。李密,一名虔,字令伯,西晉(時代)文學家?!豆盼挠^止》評價: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
9、《咬文嚼字》作者朱光潛 ,安徽桐城人。現(xiàn)當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他的《西方美學史》是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論述西方美學歷史的著作。主要作品還有《談美書簡》等。
10、《談中國詩》的作者是現(xiàn)代學者、作家錢鐘書 。他的學術(shù)著作有《談藝錄》《管錐編》《宋詩選注》,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小說《圍城》非常著名,書評家夏志清先生認為該小說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jīng)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錢鐘書還被美zan為“文化昆侖”。
11、《中國建筑的特征》作者 梁思成 ,建筑學家,曾主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shè)計。著有《中國建筑史》等。
12、《宇宙的未來》作者霍金 被譽為當代的愛因斯坦,是英 國理論物理學家,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學理論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他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極大地增進了人們對宇宙的認識。
13、《三國演義》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長篇章回小說之一,該書也是第一部歷史長篇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羅貫中 ,全書以淺近文言寫成,描寫了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以及西晉初期以曹操、劉備、孫權(quán)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14、《堂吉訶德》作者是 西班牙(國籍)的 塞萬提斯 ,該書充滿了荒誕的喜劇感和能催人“含淚的笑”的悲劇感,是現(xiàn)代小說的奠基之作。
15、文體常識:序、表、駢文
序,一般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記·太史公自序》),列于書后的稱為“ 跋 ”或“ 后序 ”。這類文章,按不同的內(nèi)容分別屬于說明文或議論文,說明編寫目的、簡介編寫體例和內(nèi)容的,屬于說明文。對作者作品進行評論或?qū)栴}進行闡發(fā)的屬于議論文。如《蘭亭集序》、《滕王閣序》、《伶官傳序》等。
古代另有一種序是惜別贈言的文字,叫作“贈序”,內(nèi)容多是對于所贈親友的zan許、推重或勉勵之辭,是臨別贈言性質(zhì)的文體。如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即是作者寫給同鄉(xiāng)晚輩的贈序。還有一種是寫在詩歌前面的序,叫“詩序”,多交代所詠故事的有關(guān)內(nèi)容或作詩的緣起。如漢樂府《孔雀東南飛》、白居易的《琵琶行》、姜夔的《揚州慢》等,前面都有一段序。
表,古代臣下呈給帝王的一種文書,如《出師表》、《陳情表》等。劉勰在《文心雕龍·章表》里說:“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zhí)異?!?/p>
駢文,也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對仗工整,在聲韻上,則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注重藻飾和用典。 南北 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
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宋代有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卒謚“文忠”。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北宋中葉的文壇領(lǐng)袖,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者。著名的“三蘇”父子、曾鞏、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門下。著有《歐陽文忠集》又稱《歐陽文忠公文集》,還寫了兩部史書《新唐書》、《新五代史》。他的《伶官傳序》被選入高中教材。蘇洵字明允,自號老泉,著有《嘉祐集》,《六國論》選自《權(quán)書》,共有政論與史論十篇,此為其八。他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并稱“三蘇”。
中國古代的典籍可以分為“經(jīng)、史、子、集”四大部分。經(jīng)部主要是儒家經(jīng)典。史部指由朝廷主持修纂或得到朝廷認可的“正史”、“野史筆記”及其他史書。子部是指經(jīng)、史之外的專門著作。集部包括各種匯集歷代作家不同體裁作品的書籍,以詩文為主。
1、經(jīng):四書五經(jīng)——《詩》、《書》、《禮》、《易》和《春秋》合稱為“五經(jīng)”,《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洞髮W》和《中庸》本來是《禮記》中兩篇。到宋朝時有“十三經(jīng)”的說法,它包括《周易》《尚書》《詩經(jīng)》《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孝經(jīng)》《孟子》《爾雅》。
2、史:“二十四史”是指自從《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直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這些史書通常被視為“正史”。在正史之外,司馬光主編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唐代劉知幾所著的我國第一部史學理論專著《史通》等也有很大影響。
3、子:囊括了經(jīng)史之外的專門著作,如《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等。類別包括儒家、兵家、法家、農(nóng)家、醫(yī)家、天文算法、術(shù)數(shù)、藝術(shù)、譜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等14類。
4、集:收錄個人作品的稱為“別集”,如白居易的《白氏長慶集》、歐陽修的《歐陽文忠公文集》。收錄眾人作品的則稱為“總集”。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詩文總集是梁朝蕭統(tǒng)編的《文選》?!度莆摹贰ⅰ度圃姟芬彩潜容^著名的總集。
5、六藝:即《詩》、《書》、《禮》、《易》、《樂》和《春秋》。由于《樂經(jīng)》不傳,于是又變?yōu)椤段褰?jīng)》。
6、《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叢書,編纂開始于清代乾隆年間,歷時15年,全書分為經(jīng)、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7、《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語錄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鬃?,名丘,字 仲尼 ,春秋 時期魯國人,編撰了我國第一部 編年體 史書《春秋》。孔子強調(diào)“禮”和“仁”的學說。
8、《孟子》作為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之一,集中地體現(xiàn)了孟子的思想。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魯國人,被尊稱為“亞圣”。孟軻是繼孔子之后先秦儒家學派的又一代表人物。
9、《老子》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春秋時期老子在《周易》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而“道法自然”。因此老子主張一切順其自然,“無為而治”。戰(zhàn)國時期的莊周是繼老子之后的又一重要的道家學者,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10、《尚書》是我國最早的歷史文集,是研究商周時代社會政治的原始資料。
關(guān)于紅樓夢的高中文學常識
1.關(guān)于紅樓夢的文學常識
論林黛玉和薛寶釵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名著中最耀眼的明珠,它留下了許多有趣的問題讓后人研究,學習。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書中二位至關(guān)重要的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寶釵,她們在作者曹雪芹的筆下是怎樣的形象與地位呢? 于是歷來紅學家或是平常愛好紅樓夢的讀者中大概存在了三種態(tài)度,即褒林貶薛,褒薛貶林,和林,薛雙峰并存之說。 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的小說中,到底是褒義地描寫林黛玉,還是帶有編貶意地描繪薛寶釵,亦或正好相反?我認為第三種看法似乎更客觀更公正一些。
為了證明這一觀點,我們先來討論林黛玉。在整部書中,林黛玉地重要應(yīng)該是不容置疑的,沒有林黛玉和寶玉二人的愛情情節(jié),那么紅樓夢就將不會存在了,所以對于林黛玉這個人物曹雪芹是滿含同情,精心刻劃的,無論如何林黛玉這一形象在曹雪芹筆下是正寫的,而絕無任何蔑視。
那么薛寶釵呢?她在紅樓夢中的出現(xiàn)是個反派人物嗎? 我想曹雪芹創(chuàng)作薛寶釵的目的不是把她寫成一名讓人厭惡的人物,相反薛寶釵只是不同于林黛玉的另一種典型女性,作者是十分客觀的描寫她,而沒有刻意去褒揚或蔑貶她。 “擁林派”貶薛的重要證據(jù)主要有二條,其中之一是紅樓夢第二十七回,薛寶釵撲蝶不想偷聽到了小紅所說的關(guān)于與賈蕓糾纏不清的悄悄話,為了隱藏自己多余的到來,薛寶釵在小紅等人發(fā)現(xiàn)自己時,說了一段被認為是作者曹雪芹貶薛的話語,即表明先前林姑娘在這兒,而不是自己。
這段話終于被人落了口實,于是人們便認為,薛寶釵的多么虛偽,她將黒鍋背在了林姑娘身上,讓小紅等人的多疑轉(zhuǎn)到了別人,而自己則聰明的擺脫了干系。 其實我倒認為這一點并不能真正說明什么,從心理分析,當薛寶釵這樣正統(tǒng)的女子聽到小紅所言的心里話都不免會心中暗驚,并急欲不讓別人發(fā)現(xiàn)自己知道了此事。
寶釵是大觀園中聰明,能干的少女,事試想當時她急中生智相出的應(yīng)付話語只能說明她機智過人,善于應(yīng)變,十分巧妙的渡過了一場尷尬的面對。至于指出林姑娘在此間,不過是隨意找個人來圓謊罷了。
我想這一情節(jié)的描寫實是完善了薛寶釵善于應(yīng)付復雜局面的性格,曹雪芹在此并沒有真的在貶薛。 “擁林派”貶薛的另一重要證據(jù)便是王夫人的丫頭金釵頭井自盡后,寶釵對王夫人的一番話。
人們認為這又說明薛寶釵蔑視地位低下的丫鬟,并欲得到王夫人的好感,以期她最后終能成為寶玉的金玉良緣。 我們分析這段話的同時,首先還應(yīng)注意說話人是在什么樣的場合和有著什么樣的心理。
金釵一死,事后王夫人的確有點后悔及自責,這在她的話中得到了體現(xiàn),那么薛寶釵作為一名后輩且是賈府的賓客身份,(試不談她是否真知道事情的經(jīng)過真像)她此時自然的反應(yīng)便是要極力勸說王夫人不要為了此事傷了身子,并進行一番安慰。想明白了這一層,薛寶釵的話就顯得十分正常了。
為了安慰人,對于一個被主子打了一記耳光便去投井自盡的丫頭你又能說什么呢?恐怕只能是認為她死的太不值得,有點傻吧。 而為了安慰人,對心中存又自責的王夫人,你又能說什么呢?恐怕只能說服王夫人多給一點錢給死去的金釵的家人,以消除一些愧疚心情。
所以曹雪芹描寫薛寶釵這段話根本不在于貶抑她什么,而是通過這說明了薛寶釵善于待人處事的性格。而這一點正是林黛玉所缺乏的,為什么同樣的事情發(fā)生了,在王夫人跟前的會是薛寶釵而不是林黛玉呢?林黛玉就算來了,大概也只有陪王夫人一起落淚而已,而絕不會說出寶釵所言的那番話。
各人性格不同,所言所行就有分別,但你不能就以此認定誰優(yōu)誰劣,從而作為褒貶的證據(jù)了。 當然也有人會問,在紅樓夢中,寶玉,黛玉,寶釵三人愛情游戲中,作者曹雪芹難道就沒有任何的態(tài)度偏向? 不,恰恰相反,曹雪芹筆下有著鮮明的態(tài)度,寶玉真愛的只有黛玉一人,他與黛玉之間的性情是相通的,作者對此的描寫也是書中最精彩的部分。
但對于薛寶釵,作者并不采用貶的寫法,而是客觀的描繪出她的美麗,大方,道德標準。讀者要認真體會的是她的行為舉止都往往出現(xiàn)在賈府掌權(quán)階層的面前,如賈老太太,王夫人,王熙鳳等,這就無形中表明了她最終將深得她們的歡心。
而林黛玉卻只是在瀟湘館中,與寶玉二人沉浸在愛的深潭里無法自拔,卻不知最后的結(jié)局將是多么的悲慘。 但最終的悲劇有多少是薛寶釵從中造成的呢?這一悲劇其實是封建家庭道德倫理對自由戀愛的毀滅所形成的。
寶玉,黛玉是犧牲品,而寶釵又何嘗不是呢?所以無論是褒林貶薛,或是褒薛貶林的觀點都有其偏激的一面。 如果我們能從人物的心理活動入手,那么才能更全面的看待問題,才能把曹雪芹這位偉大作家的筆下人物研究地更透徹洞明。
二論林黛玉和薛寶釵 在《紅樓夢》中最可憐的是薛寶釵和林黛玉了。薛寶釵這位有口皆碑的好媳婦最終未能拴住寶玉的心,只得在寶玉出家后獨守空閨,林黛玉則帶著對愛情的渴望,帶著對寶玉深深的眷念與怨恨,魂飛天國,至死也不明白為何寶玉不來娶她。
既然她們倆的命運如此相似,那么,撇開世俗的偏見,對她們的性格做一些比較。 薛寶釵入住賈府較林黛玉晚,而且林黛玉還有身為賈母外孫女這一層關(guān)系,親疏程度,勿庸贅言。
2.關(guān)于紅樓夢的文學常識
日志 上一篇:自己有電腦的不看。
下一篇:【紅樓夢】 全。 |返回日志列表 [轉(zhuǎn)] 紅樓夢詩詞全集---留一份吧,太珍貴了??! [圖片] 分享 轉(zhuǎn)載 復制地址 日志地址: 請用Ctrl+C復制后貼給好友。
轉(zhuǎn)載自 藍冷月 2010年12月19日 10:58 閱讀(1) 評論(0) 分類:情感天地 舉報 字體:大▼ 小 中 大 太珍貴了??!紅樓夢詩詞全集---留一份吧…… 一把辛酸淚浸透了滿紙的荒唐言,曹雪芹手中握了一卷一夢千古的紅樓,眉宇間隱約一絲很遠古的悲涼。紅樓的宿命牽著前生后事的傳說,黛玉虧欠寶玉的甘露,便要換一世的眼淚,縱然是情深意長,終究還是扯不斷心事終虛化的無可奈何,淚盡而歸的結(jié)果,也不過是為了償還前世的風月情債。
葬花吟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把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 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金陵十二釵的絕世奇才,終敵不過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命定前生。
而驚世的頑石也不過是一塊無法補天的石頭,紅樓轟然倒下,夢醒而碎,青燈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隨經(jīng)文訴出曹雪芹滿腔幽怨。紅樓無夢,只余夢影殘痕. 一、詠白海棠限門盆魂痕昏 探春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后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寶釵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jié)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guān)倩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
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墻角也宜盆。
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二、菊花詩 憶菊-蘅蕪君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
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種菊-怡紅公子 攜鋤秋圃自移來,籬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經(jīng)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供菊-枕霞舊友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隔座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畫菊-蘅蕪君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簪菊-蕉下客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菊夢-瀟湘妃子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訪菊-怡紅公子 閑趁霜晴試一游,酒杯藥盞莫淹留。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愁。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掛杖頭。
對菊-枕霞舊友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叢淺淡一叢深。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shù)去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詠菊-瀟湘妃子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問菊-瀟湘妃子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休言舉世無談?wù)?,解語何妨片語時。
菊影-枕霞舊友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yīng)駐,霜印傳神夢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殘菊-。
3.和《紅樓夢》有關(guān)的文學常識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bai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于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tài),展現(xiàn)du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xiàn)女性美的史詩。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zhi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tǒng)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說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shù)成就。
擴展資料:《紅樓夢》問世不久,曾經(jīng)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了三十年,被人們視為珍品?!爱敃r好事者每傳抄一部,置廟市中,昂其價,得金數(shù)十,dao可謂不脛而走者矣!”(程刻《紅樓夢》程偉元序)及用活字印刷出版后,立即流行南北。
中國文學發(fā)展的過程中,《紅樓夢》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成版就,給后代作家提供了豐富的藝術(shù)經(jīng)驗,直至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也有權(quán)明顯受《紅樓夢》影響,取得一定成就的作品。歷來以《紅樓夢》題材創(chuàng)作的詩、詞、戲曲、小說、電影就更不勝枚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紅樓夢》。
4.有關(guān)于紅樓夢的文學常識
A、寶玉遇到的不是寶釵,是邢岫煙。出自紅樓夢第六十三回。應(yīng)為:寶玉生日,妙玉送來生日賀箋,署名“檻外人”,寶玉不敢貿(mào)然回復,本想去問黛玉,卻遇上與妙玉做過鄰居且有半師之緣的岫煙。岫煙給他出主意:妙玉常說:‘古人自漢晉五代唐宋以來皆無好詩,只有兩句好,“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故自稱“檻外人”,回帖署名“檻內(nèi)人”才能應(yīng)她的心意。
E、寶釵柳絮詞最妙的一句不是“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而是“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云!”。出自紅樓夢第七十回。應(yīng)為:一天湘云無聊之際,看見柳花飄舞,便填了一首《如夢令》,引起黛玉填詞的興趣,邀眾人以柳絮為題,限各色小調(diào)。經(jīng)過抓鬮,寶釵拈了《臨江仙》,黛玉拈了《唐多令》,寶玉拈了《蝶戀花》。眾人看了黛玉的《唐多令》后認為太悲了。寶釵以一句“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云!”贏得了眾人的一致好評。
PS:樓上認為“寶玉拈了《蝶戀花》”句是錯的,竊不敢茍同。原書上寫:“眾人來看時, 以柳絮為題,限各色小調(diào)。又都看了史湘云的,稱賞了一回。寶玉笑道:‘這詞上我們平常,少不得也要胡謅起來?!谑谴蠹夷轸b,寶釵便拈得了《臨江仙》,寶琴拈得《西江月》,探春拈得了《南柯子》,黛玉拈得了《唐多令》,寶玉拈得了《蝶戀花》。紫鵑炷了一支夢甜香,大家思索起來?!笨梢姶司浔旧頉]錯。這句話是指寶玉抓了鬮,是《蝶戀花》。至于他寫沒寫出來,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5.與《紅樓夢》有關(guān)的高考語文附加題中??嫉囊恍┪膶W常識或題目
1.《紅樓夢》中,“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wù),愚頑怕讀文章”說的是
2.《紅樓夢》中有一位女子,才思敏捷,活潑直爽,快人快語,但家道敗落后寄人籬下,命運悲慘,此人便是
3.《紅樓夢》中最長的詩名是《芙蓉女兒誄》,是 為晴雯而作的
4.《紅樓夢》第五回的判詞中“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說的是 。
5.《紅樓夢》在定名“紅樓夢”前還有哪些名?
答: 、《金陵十二釵》、、《風月寶鑒》。
6.“草木也知愁,韻華竟白頭”是《紅樓夢》中誰填的什么詞里的句子?
答: 、
7.《紅樓夢》第六十九回“弄小巧借劍殺人,覺大限吞生金自逝”中“弄小巧借劍殺人”指的是王熙鳳?!巴躺鹱允拧钡氖?。這當中“劍”指的是賈璉的另一個小妾 。
8.《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中有一個帶發(fā)修行的女尼是 。
9.《紅樓夢》中惜春的判詞中有一句“勘破三春景不長”,其中“三春”指的是 、、。
10.寫出黛玉有關(guān)花和秋的兩首詩的名稱?
答: 、。
11.《紅樓夢》中“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分別指 、。“停機德”、“詠絮才”這兩個典故中說的女主人公是樂羊子妻、。
12.《紅樓夢》中“枉凝眉”里的 指的是林黛玉, 指的是賈寶玉。
13.《紅樓夢》中“多愁多病身,傾國傾城貌”指的是 。
14.《紅樓夢》中,在神話傳說中林黛玉叫 ,賈寶玉叫 。
15.《紅樓夢》中王熙鳳生病期間,幫助協(xié)理寧國府,后來又遠嫁的女子是 。
16.《紅樓夢》中,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時,飲的仙茶名叫 ,品的美酒名叫 ,聽的歌曲名叫 。
17.《紅樓夢》中嫁到婆家受氣,一年就死去的是 。
18.《紅樓夢》中最具有喜劇氣氛的情節(jié)是哪一處?
答: 。
19.“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所寫的是四大家族的哪一家?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答: 。 。
20.《紅樓夢》中第四回門子獻給賈雨村的“護官符”概括了 、、、四大家族的富貴聲勢。
21.寶玉用舊詩句“花氣襲人知晝暖”給賈母送給他的丫頭起了個名,這個丫頭是 。
22.《紅樓夢》中符合封建道德標準,刻苦攻讀,最后考取功名的賈家后代是 。
23.用《紅樓夢》中的人物填空:
(1)、誤嫁中山狼
(2)、焚稿斷癡情
(3)、出閨成大禮
(4)、歸結(jié)紅樓夢
24.用《紅樓夢》中的人名填空:
(1)、毒設(shè)相思局
(2)、協(xié)理寧國府
(3) 弄權(quán)鐵檻寺
(4)、路謁北靜王
答案
1. 賈寶玉 2. 史湘云 3. 寶玉 4. 王熙鳳 5. 《石頭記》《情僧錄》 6. 林黛玉、《柳絮詞》 7. 尤二姐、秋桐 8. 妙玉 9. 元春、迎春、探春 10. 《葬花吟》、《秋窗秋雨夕》 11.薛寶釵、林黛玉、謝道韞 12. “閬苑仙葩”、“美玉無瑕” 13.林黛玉14.“絳珠仙草”、“ 神瑛侍者” 15. 賈探春 16. “千紅一窟” “萬艷同杯” “紅樓夢” 17. 賈迎春 18. 劉姥姥進大觀園 19. 賈家、說明了賈家是富貴之家,也說明這個家族的奢華 20. 賈、王、史、薛 21. 花襲人 22. 賈蘭 23. 賈迎春、林黛玉、薛寶釵、賈雨村 24. 王熙鳳、王熙鳳、王熙鳳、賈寶玉
6.有關(guān)于紅樓夢的文學常識
C、黛玉聽到窗外的老婆子罵外孫女兒時并不是“明知罵者是無意的”,而是認為“竟像是專罵著自己的”D、王善保家的抄家時掀了探春的衣襟,不是惜春的,惜春更不會打王家的。
此選項中所有的“惜春”都應(yīng)換成“探春”A也有一點小問題,寶玉不是直接將“紅綃帳里,公子多情;黃土隴中,丫鬟薄命”改成“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的,而是先改成“茜紗窗下,小姐多情;黃土隴中,丫鬟薄命”,被黛玉說成像是她緬懷紫鵑的。寶玉才改成“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
不過個人認為此選項只是細節(jié)的錯誤,不影響整體,只是提醒LZ一下,A也有可能是錯的。PS:A、D、E選項都是前80回的內(nèi)容,而B、C則是后40回的情節(jié)。
有些人認為后40回并不算嚴格意義上的紅樓夢文本,只能算是紅學愛好者的續(xù)作。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現(xiàn)在的中學教材還是承認“一百二十回紅樓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