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課堂作文

    5U文學網(wǎng) > 作文 > 課堂作文 > 高中語文必知的文學常識,高中語文文學常識知識點總結(jié)歸納

    高中語文必知的文學常識,高中語文文學常識知識點總結(jié)歸納

    | admin

    高中生必備文學常識有那些?

    1、歷史。

    不用太深究,我們必須知道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知道有這么些國家更替就行了)

    2、文學。

    比如一些詩人。也不需要知道現(xiàn)代的像阿斐、蘆哲峰、董非、風輕揚、舒子原、郁顏什么的,古代那些李白、杜甫等八大家總該知道下。還有一些比較近的,像:徐志摩、聞一多、林徽因、戴望舒、艾青、卞之琳、紀弦、鄭愁予、江河、舒婷、顧城這幾個有名的要知道。值得一提的是海子,這幾年在中學生里特別出名。寫作文啊什么的十有八九都可以穿插一些海子的詩,有一句你可能也聽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另外有一些古典的,像孔孟什么的。(比如屈原、韓非、劉邦、項羽、亞父那句和有名的”豎子不足于謀“等等)

    再有就是名著了。這個高考也有考,福建的以前是選擇題加問答題。我不知道你是哪里的,但現(xiàn)在名著有很多是濃縮版的,不同版本的翻譯也會不一樣。你不喜歡看這些的話,為了考試,建議看濃縮的。要說常識的話,你得知道四大名著和他們的作者,還有就是國外的莎士比亞、大小仲馬這些人。

    我就提一些大綱,你愿意深入的話可以留言。

    看在我打字這么辛苦的份上,請采納吧。非常感謝!

    高中語文文學常識歸納?

    我這只有文言常識…

    古代文化常識

    地理山川

    1、陰陽(陰:山北水南,陽光不易照到之處;陽: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

    3、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漢朝前,“關(guān)”特指函谷關(guān);明清時以至現(xiàn)在稱東北三省為“關(guān)外”。

    4、山東、山西(“山”特指崤山,后來有時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大都--北京;大梁、汴梁、東京、汴京--開封;京口--鎮(zhèn)江;金陵、建業(yè)、建康、江寧、石頭誠--南京;臨安、錢塘--杭州;姑蘇、吳郡--蘇州;淮上、江都、維揚--揚州;會稽--紹興;長安--西安;奉天--沈陽;直沽--天津。)

    6、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地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xiàn)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東、南、西、北)。

    (2)八荒:人為東、東南、南、西南、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茺為荒遠之地。八荒指遠離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即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楊州、梁州、雍州。

    (4)山東:指崤山以東。

    (5)江南:泛指長江以南。

    (6)江左:即長江以東。

    (7)江表:長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黃河流域一帶。

    (9)五岳: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恒山,中岳嵩山。

    (10)南京又名建業(yè)、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xiàn)代不同的地方。

    (11)開封又名大梁、汴州、東京。

    官名

    古代職官情況異常復(fù)雜,而且各朝都有變化,可以中央、地方兩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職:皇帝下有丞相或稱宰相佐理國政,統(tǒng)領(lǐng)百官。中央一般設(shè)六部分管政務(wù),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為侍郎。

    地方官職:大政區(qū)稱郡、州或稱省,長官分別稱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撫。

    基層政權(quán)稱縣,縣官稱縣令或知縣,間乎大政區(qū)和縣之間高州(或府),長官稱知州(知府)。

    紀年

    紀年有:

    (1)按王公即位年次紀年(如:趙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紀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3)年號紀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號干支兼用(如:咸豐庚申,英法聯(lián)軍自海入侵)。季節(jié),一季三個月順次稱孟、仲,季,如孟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每月的特殊日子有特定稱呼,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一晝夜分十二時辰,用十二地支稱呼,每時辰兩小時。每夜分五更9鼓)每更兩小時。此外,雞鳴指早上三、四點,日出時叫旦、晨、朝;黃昏,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夕、暮、黃錯,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

    古代節(jié)日及有關(guān)習俗

    元旦:正月初一,亦稱元日,有祭神貼桃符的習俗。相傳東海度朔山大桃樹下有神荼、郁壘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畫二神像,懸掛在門口來驅(qū)鬼。五代開始在符上寫聯(lián)語,后來演變成春聯(lián)。王安石有《元日》詩:“千門萬戶瞳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上元:正月十五,亦稱元宵、元夕、元夜。古代習俗在上元夜張燈為戲,所以又稱燈節(jié)。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社日:農(nóng)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后開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這一天,鄉(xiāng)鄰們在土地廟集會,準備酒肉祭神,然后宴飲。王家《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寒食: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時是一百零六天。相傳起源于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綿上之山隱居,晉文公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樹而死。晉文公便下令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變?yōu)楹彻?jié)。每逢寒食節(jié),人們要禁火三日。元鎮(zhèn)《連昌宮詞》:“初過寒食一百六,店社無煙宮柳綠。”

    清明:清明節(jié)的習俗主要是踏青和掃墓。杜牧有《清明》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這個節(jié)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們到水邊去游玩采蘭,以驅(qū)除邪氣。后來,演變成水邊宴飲,郊外春游的節(jié)日。杜甫有《麗人行》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端午:五月初五,又稱“端陽”、“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據(jù)說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們爭渡去救屈原,后來演變成劃龍舟的傳統(tǒng)。人們還投粽子到江里,以保護屈原的遺體,又有了吃粽子的傳統(tǒng)。唐以后端午成為大節(jié)日,朝廷有賞賜。杜甫有《端午日賜衣》:“端午被恩榮。”

    七夕:七月七日。民間傳說此日夜間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婦女們結(jié)彩樓,陳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和凝《宮詞》:“闌珊星斗綴朱光,七夕宮嬪乞巧忙?!?

    中秋: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時秋高氣爽,月光最美,為賞月佳節(jié)。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表f莊《送秀才歸荊溪》:“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重陽:九月初九。又稱重九。古人認為九是陽數(shù),日月都逢九,稱為重陽。古人認為此日帶茱萸囊登山飲菊花酒可以免禍,于是便有了這一天登高飲酒的習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臘日:臘是祭祀名,歲末祭眾神叫臘(所以十二月叫臘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臘日,村人擊細腰鼓,作金剛力士來驅(qū)逐瘟疫。杜甫有《臘日》詩:“臘日年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禮儀習俗

    1、年齡稱謂

    襁褓:嬰兒。

    孩提:2~3歲的兒童。

    總角:幼年兒童。

    豆蔻年華:13歲女子。

    及笄:15歲女子。

    冠、加冠、弱冠:20歲男子。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50歲。

    花甲、平頭甲子:60歲。耆:60歲。

    古?。?0歲。

    耋:70~80歲。

    耄:80~90歲。

    期頤:100歲。

    2、避諱

    封建社會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避免直接說出和寫出,用改字、缺筆、空字,用同義詞等方法加以回避。如“以俟觀人風者得焉”“人風”即“民風”。

    3、謙辭和敬辭

    竊:私下、私自。

    敢:冒犯、冒昧地。

    蒙:承蒙。

    請:請允許我、請讓我。

    枉駕:有勞大駕。

    惠賜:指對方給以了好處。

    科舉職官

    鄉(xiāng)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第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錄取者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拜:授給官職。

    除:免去舊職任新職。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職。

    遷:調(diào)動官職升官。

    革:革除官職。

    罷:罷免、停職。

    免:免除官職。

    黜:廢黜、貶退。

    謫:降職遠調(diào)。

    削:革職罷官。

    廢:罷免或廢黜。

    退:⑴撤銷或降低官職;⑵自己辭職。

    斥:屏棄不用。

    去:去職,被調(diào)離。

    左遷:降低官職調(diào)動。

    擢:提拔、選拔。

    授:封給官職。

    人名稱謂

    (1)人名:古人有名、字、號,當大官的死后有謚號。如歐陽修,字永叔,號六一居士,謚文忠。名和字間一般有聯(lián)系,如諸葛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亮的意思;也有反義的,如韓愈字退之,退之就和愈相反。

    (2)一般稱謂。直稱姓名,用于自稱,稱輕視的人或客觀介紹。稱字、號、齋名、謚號表示禮貌發(fā)尊敬。還有稱官爵名,稱籍貫(如康有為稱康南海)。有幾項邊稱的,一般是先烈是先官名,次籍貫,后姓名,如“余在史館,聞翰林(官名)天臺(籍貫)陶先生言博雞者之事”,“馬副使(官名)鳴錄(名)?!?

    (3)謙稱。王侯自稱孤、寡人,大臣自稱臣,一般人自稱仆、不地、不佞、愚等,女子自稱妾。晚輩自稱小子。

    (4)敬稱。對君王稱陛丁、大王、皇上(已死的稱廟號,如宋太祖,宋仁宗),對上官或長輩稱公、君、足下、大人,對老師稱子、夫子、師、先生。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長。

    文化典籍

    諸子散文--《論語》、《老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

    風騷--《詩經(jīng)》和《楚辭》的并稱。(《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開創(chuàng)了中國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峨x騷》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tǒng)。)

    四書五經(jīng)--“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部書?!拔褰?jīng)”指《易》、《尚書》、《詩》、《禮》、《春秋》五部儒家的經(jīng)典。

    六藝經(jīng)傳--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種經(jīng)書。

    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呂氏春秋》--先秦雜家代表著作,又名《呂覽》,系戰(zhàn)國時秦國丞相呂不韋集合門客編成。

    《左傳》--《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

    《戰(zhàn)國策》--國別體史書,是戰(zhàn)國時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論的匯編,系西漢劉向編訂。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世說新語》--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

    《說文解字》--我國第一部字典。

    “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三吏三別--《石壕吏》、《潼關(guān)吏》、《新安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何謂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職名稱。據(jù)歷史記載,西周時期周王朝及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級。戰(zhàn)國時期,不少國家沿用。上卿是當時最高的官職。

    九卿之說始于秦漢,指的是太常、光祿勛、衛(wèi)尉、廷尉、太仆、大鴻臚、宗正、大司農(nóng)、少府九個官職。

    具體一點來說,太常掌管宗廟祭祀與禮儀;光祿勛掌管宮廷的守衛(wèi)和護從;衛(wèi)尉負責宮門警衛(wèi)工作;太仆掌管皇帝的車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獄、案件的審理等;大鴻臚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負責外交及民族事務(wù);宗正負責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務(wù);大司農(nóng)又名治粟內(nèi)史或大農(nóng)令,掌管谷貨、租稅、賦役、財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以供養(yǎng)皇帝。到北魏時期,在正卿之下還設(shè)少卿,歷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廢止。

    三公之說也起始很早,周時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西漢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使大夫(大司空)為三公。到東漢時,名稱有所改變,指太尉、司徒、司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負責軍政事務(wù)。

    古詩文集命名例談

    中學語文課本中涉及到很多古代詩文集,這些詩文集的命名除了姓子式(如《孟子》、《孫子》、《列子》)、姓名式(如《岑參集》、《陸游集》)、表字式(如《李太白全集》)、別號式(如《白香山詩集》、《東坡全集》)外,還有其他一些命名方式,如:

    ①封號式。古時君王常給臣子封號,封號也能作為集名。如明代劉基,字伯溫,封誠意伯,其作品集為《誠意伯文集》。北宋王安石,封荊國公,其作品集有《王荊公詩箋注》。

    ②謚號式。古代帝王高官死后,朝廷根據(jù)死者生前事跡給予一種褒貶善惡的稱號,叫“謚號”?!爸u號”也可以命名詩文集,如宋代文學家范仲淹,死后加謚“文正公”,他的作品集命名為《范文正公集》;歐陽修謚號“文忠”,其作品集為《歐陽文忠公文集》。

    ③官爵式。西漢司馬遷曾任太史令,世稱太史公,其《史記》又稱《太史公書》;唐代詩人杜甫,曾官檢校工部員外郎,也稱杜工部,其作品亦名《杜工部集》;明初文學家宋濂,曾官翰林學士承旨,其作品集有《宋學士文集》。

    ④籍貫式。古代以籍貫稱人表尊敬或表自謙雅趣,并常以此作為集名。如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河東解縣人,也稱柳河東,其作品集名為《柳河東集》;宋代散文家王安石,撫州臨川人,其作品集名為《臨川先生文集》。

    ⑤地名式。即以任職地或隱居地地名為詩文集命名,如唐文學家杜牧別墅在樊川,故有《樊川文集》;北宋文學家沈括晚年隱居潤州“夢溪園”,故有《夢溪筆談》。

    ⑥書齋式。古人常自取或由他人賀取書齋名,齋名也可以作為詩文集的命名。如清代散文家姚鼐,室名“惜抱軒”,其詩文集名為《惜抱軒詩文集》;近代梁啟超,書齋名“飲冰室”,其作品集為《飲冰室合集》。

    ⑦年號式。以皇帝的年號作為詩文集的命名。如唐代白居易有《白氏長慶集》,因在唐穆宗長慶年間編纂而得名;蘇洵有《嘉佑集》,嘉佑是宋仁宗的年號。

    ⑧顯志式。以書名顯示撰文編書的目的。如北宋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鑒》,其目的是“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行失”,宋神宗賜名《資治通鑒》。

    高考必考語文文學常識啊

    高考必備文化常識100條

    1.我國第一部字典是:《說文解字》(漢許慎撰)

    2.我國第一部詞典是:《爾雅》(周公所撰,孔子門徒解六藝之作)

    3.我國第一部韻書是:《切韻》(隋陸法言,劉臻顏,顏之推等撰)

    4.我國第一部方言詞典是:《方言》(漢揚雄撰)

    5.我國第一部詩集是:《詩經(jīng)》(孔子編)

    6.我國第一部散文集是:《尚書》(孔子編)

    7.我國第一部詞集是:《花間集》(五代后蜀趙崇祚編,除溫庭筠外,入選詞家皆為蜀人。共選錄唐、五代十八家詞五百首,內(nèi)容多反映上層統(tǒng)治者“花間”、“酒邊”生活,風格柔 靡,情緒消極。)

    8.我國第一部文選是:《昭明文選》(南朝梁昭明太子肖統(tǒng)編選)

    9.我國第一部論述文學批評及論述創(chuàng)作的著作是:《文心雕龍》

    10.我國第一部神話小說是:《搜神記》

    11.我國第一部神話集是:《山海經(jīng)》

    12.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是:《世說新語》(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撰?志人)

    13.我國第一部語錄體著作是:《論語》

    14.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孔子修訂而成)

    15.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國語》(春秋時左丘明作)

    16.我國第一部兵書是:《孫子兵法》(孫武作)

    17.我國第一部記傳體通史是:《史記》

    18.我國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是:《漢書》

    19.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白話長篇小說是:《水滸傳》

    20.我國古代最杰出的章回體長篇歷史小說是:《三國演義》

    21.我國最早的長篇抒情詩是:《離騷》

    22.我國最早的長篇敘事詩是:《孔雀東南飛》(初見于南朝陳徐陵所編《玉臺新詠》)

    23.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是:《狂人日記》

    24.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新詩是:《嘗試集》(胡適)

    25.我國最早的現(xiàn)代白話創(chuàng)作童話集是:《稻草人》

    26.我國古代第一個女詞人是:李清照。第一位女詩人:蔡琰

    27.我國古代留存詩作最多的詩人是:陸游。(詩9300多首,詞130多首。)

    28.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我國古代詩人是:屈原

    29.唐代詩人中,被后人稱作“老李杜”的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隱和杜牧。30.我國文學史上一門三杰有“三曹”、“三班”、“三蘇”、“三袁”等,其中“ 三曹” 指:曹操、曹植、曹丕;“三蘇”指:蘇洵、蘇軾、蘇轍;三柳:宋朝詞人,柳永、柳三復(fù)、柳三接兄弟;三班:班固、班超、班昭兄妹;三袁(公安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

    31.“三公”在漢代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明清則指:太師、太傅 、太保;“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三皇五帝:伏羲、燧人、神農(nóng)、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32.“三軍”即:中軍、上軍、下軍或中軍,左軍,右軍。周制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

    33.明初詩文三大家,即:劉基、高啟、宋濂。

    34.中外文學作品中的四大吝嗇鬼形象分別是:葛朗臺、阿巴公、潑留希金、嚴監(jiān)生。

    35.明代著名傳奇作家湯顯祖四部與夢有關(guān)的傳奇是:《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

    36.我國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是:李伯元(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曾樸《孽?;ā?、吳趼人(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劉鶚(洪都百煉生)《老殘游記》。

    37.“吳中四杰”是明代詩人:高啟、楊基、張羽、徐賁(bēn);“吳中四士”是 :賀知章、張若虛、張旭、包融。

    38.初唐四杰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39.北宋文壇四大家是: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

    40.元曲四大家是:關(guān)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元雜劇四大悲?。骸陡]娥冤》、《趙氏孤兒》、《漢宮秋》、《梧桐雨》

    41.漢字書法四體是:真、草、隸、篆。(漢字形體演變: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42.我國四大民間傳說是:牛郎織女、孟姜女尋夫、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

    43.古籍中“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庫”指:經(jīng)、史、子、集。

    44.文房四寶指的是:筆、墨、紙、硯

    45.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是:《哈姆萊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46.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

    47.文學作品“四分法”指:詩歌、小說、戲劇(劇本)、散文

    48.唐以前,我國五聲音階上的五個級(即五音)是:宮、商、角、徵、羽

    49.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50.五刑指:墨、劓、非刂、宮、大辟。(墨,在臉上 刺字后涂上墨。劓,割掉鼻子。非刖,斷足。宮,閹割男性生殖器。大辟, pì,死刑的通稱)

    51.五經(jīng)指:《詩》、《書》、《易》、《禮》、《春秋》

    52.五谷指:黍、稷、麥、豆(菽)、麻。加“稻”為六谷。六畜:豬、牛、羊、馬、 雞、狗

    53.左聯(lián)五烈士指:白莽(殷夫)、柔石(趙平復(fù))、馮鏗、李偉森(求實)、胡也頻

    54.“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指的是:天、地、四方(東西南北)?!傲险?應(yīng)”中的“六合” 是指古時迷信的人,結(jié)婚要選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適合。

    55.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六朝是:吳、東晉、宋、齊、梁、陳

    56.六親指:父、母、兄、弟、妻、子。六腑: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六神:主宰心、肺、肝、腎、脾、膽之神。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57.六書指:象形、會意、指事、形聲、假借、轉(zhuǎn)注

    58.六部指:吏、戶、禮、兵、刑、工

    59.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

    60.“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中“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其中《樂》失傳

    61.“通五經(jīng),貫六藝”中“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

    62.建安七子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王 禹、應(yīng)王易、劉楨

    63.八仙是:漢鐘離、韓湘子、曹國舅、藍采和、呂洞賓、何仙姑、李鐵拐、張果老

    64.“八荒”指遠離中原的地方,即:東西南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邊遠的地方

    65.八股是: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結(jié)

    66.唐宋八大家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67.九州是:雍、兗(yǎn)、冀、青、徐、豫、荊、揚、梁

    68.九族(九代)是: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子、孫、曾孫、玄孫(元孫)

    69.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70.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1.世界十大文豪是:(古希臘)荷馬、(意)但丁、(德)歌德、(英)拜倫、(英)莎士比亞 、(法)雨果、(印度)泰戈爾、(俄)托爾斯泰、(蘇)高爾基、(中)魯迅

    72.十惡指: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nèi)亂

    73.十三經(jīng)是:《易》《書》《詩》三禮(《周禮》、《儀禮》、《禮記》)、《論語 》、《爾雅》、《孟子》,《春秋》(晉?杜預(yù)將《左傳》附于《春秋》)《春秋谷梁傳》《春秋公羊傳》

    74.被馬克思和恩格斯稱贊為“現(xiàn)實主義大師”的法國作家是:巴爾扎克

    75.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的作家是:托爾斯泰

    76.我國獲得斯大林文學獎金的三部作品是: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的《暴風驟雨》、賀敬之、丁毅等的《白毛女》

    77.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田園詩人是:陶淵明

    78.我國古代最著名的山水詩人:謝靈運、王維

    79.我國古代最著名的邊塞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

    80.王國維說到的為學的三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81.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

    82.茅盾的“農(nóng)村三部曲”是:《春蠶》《秋收》《殘冬》

    83.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是:《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湘累》

    84.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85.阿、托爾斯泰的《苦難的歷程》三部曲:《兩姊妹》《一九一八年》《陰暗的早晨》

    86.三教九流十家:三教:儒、道、佛。九流:儒家(孔孟)、道家(老莊)、法家( 管仲、商 鞅、李悝)、名家(公孫龍)、墨家(墨翟)、陰陽家(鄒衍)、縱橫家(蘇秦、張儀)、雜家(呂不韋)、農(nóng)家,加“小說家”為十家。

    87.“三余”三國時大學問家董遇利用余暇時間刻苦學習出名。三余即“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p>

    88.“三上”。歐陽修曰:“吾平生作文章,多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也。蓋唯此可以屬思耳!”

    89.“三到”:宋代著名學者朱熹曰:“余嘗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p>

    90.毛澤東的“四多”讀書法:多讀、多寫、多想、多問。

    91.廟、寺、觀。神祖有廟,佛僧有寺,道士有觀。

    92.“清真教”,我國回族把他們信仰的宗教叫“清真教”(伊期蘭教)。清初伊斯蘭 教 學者馬注說:“蓋教本清則凈,本真則正,清凈則無垢無污,真正則不偏不倚?!?/p>

    93.陛下:對帝王的敬稱,殿下:原對天子的敬稱,漢對太子,親王的敬稱,唐以后,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稱為殿下。麾下:對將軍的尊稱,后指將帥的部下。閣下:舊 時對一般人的尊稱。后 為至友親朋間尊稱的敬辭。

    94.“死”的別稱:天子“崩”,諸侯“薨”,大夫“卒”,士“不祿”,庶人“死 ”,唐代規(guī)定:二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六品達于庶人稱“死”。

    95.唐代“三李”,即,李白,李賀,李商隱的合稱。三人詩作皆以積極浪漫主義為其特征,想象豐富,構(gòu)思精巧,語言瑰麗。

    96.桐城派:清散文流派,因其開創(chuàng)者方苞及承前啟后的人物劉大木 魁姚鼐均為安微桐城人而得名。

    97.文學研究會:我國最早的新文學團體。由沈雁冰、鄭振鐸(duó)、葉紹鈞、朱希祖、周作人、 耿濟之、瞿世英、王統(tǒng)照、郭紹虞、孫伏園、許地山等人發(fā)起。1921年1月正式成立于北京 。提倡“為人生而藝術(shù)”,主辦刊物《小說月報》。

    98.創(chuàng)造社:“五四”新文學運動中著名的新文學社團。1921年7月成立。主要成員:郭沫若 ,郁達夫,成仿吾、張資平、鄭伯奇、田漢等。強調(diào)表現(xiàn)“內(nèi)心的要求”。主辦《創(chuàng)造叢書》、《創(chuàng)造季刊》、《創(chuàng)造周報》《創(chuàng)造日》

    99.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簡稱“左聯(lián)”。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領(lǐng)導(dǎo)的革命文 學界的組織。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員為原“創(chuàng)造社”“太陽社”成員。魯迅,沈端先(夏衍),茅盾,周起應(yīng)(周揚)等為其先后成員。

    100.我國古代主要的文學理論名著:西晉陸機的《文賦》,名句有“精騖八極,心游萬仞 ”、“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籠天地于形內(nèi),挫萬物于筆端”。南朝梁鐘嶸 的《詩品》,強調(diào)文質(zhì)兼?zhèn)?,“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南朝梁劉勰的《文心雕龍》。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簡稱《詩品》)北宋歐陽修《六一詩話》以為“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斯為至矣”。清王夫之有《姜齋詩話》,清袁枚有《隨園詩話》,近人王國維有《人間詞話》。

    高中語文必備知識點

    知識的寬度、厚度和精度決定人的成熟度。每一個人比別人成功,只不過是多學了一點知識,多用了一點心而已。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語文必備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中語文必備知識1

    修辭手法講解8個手法

    一、比喻

    1.比喻的特點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jié)構(gòu)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guān)系的標志)構(gòu)成。構(gòu)成比喻的

    關(guān)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zhì)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

    2.比喻的種類: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相聯(lián)結(jié)。例如:收獲的莊稼堆成垛,像穩(wěn)穩(wěn)矗立的小山?!?/p>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沒有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lián)結(jié)。例如: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guān)系,就是箭和靶的關(guān)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xiàn)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兩事物相關(guān)點,借喻取兩事物的相似點。例如:放下包袱,開動機器。

    ④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例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二、比擬

    1.比擬的特點及作用:

    把物當作人來寫,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其形式特點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寫“人”或“物”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

    2.比擬的種類:

    ①擬人。例如: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

    ②擬物。例如:咱們老實,才有惡霸,咱們敢動刀,惡霸就得夾著尾巴跑。

    三、借代

    1.借代的特點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guān)的事物來代替。它強調(diào)兩事物間的相關(guān)點。其作用是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種類:

    ①特征代本體。例如:大胡子兇神惡煞地吼叫著。

    ②具體代抽象。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③專名代泛稱。例如: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們要多讀點魯迅。

    ⑤部分代整體。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⑥結(jié)果代原因。例如:專弄文墨,為壯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間萬事空,懶將白發(fā)對青銅。

    ⑧地名代本體。例如:延安還是西安?要劃清這種界限。

    四、夸張

    1.夸張的特點及其作用:

    夸張指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要求使用時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chǔ)和根據(jù),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氣氛,增強聯(lián)想,給人啟示。

    2.夸張的幾種形式:

    ①擴大夸張。例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②縮小夸張。例如: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張。例如: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面饃饃的香味來了。

    五、對偶

    1.對偶的特點及其作用:

    對偶就是“對 對子 ”,也稱“對仗”。它必須是一對字數(shù)相等,詞性相對,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相關(guān)的 短語 或 句子 。兩句間的關(guān)系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shè)和條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誦,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

    2.對偶的幾種形式:

    ①依內(nèi)容分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

    正對: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襯。

    例如: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對。例如: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串對:又稱“流水對”。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shè)、條件等關(guān)系。

    例如: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為工對、寬對。

    所謂工對,就是字數(shù)、詞性、結(jié)構(gòu)、平仄、用字等嚴格按對仗要求;所謂寬對,就是基本符合對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說形式要求稍寬松一點。

    ③依結(jié)構(gòu)分可分為成分對偶和句子對偶。

    成分對偶。例如:山水本無知,蝶雁亦無情;但它們對待人類最公平,一視同仁,即不因達官顯貴而呈歡賣笑,也不因山野漁樵而吝麗嗇彩。

    六、排比

    1.排比的特點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內(nèi)容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常用強調(diào)的同一詞語重復(fù)出現(xiàn)在各個短語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強語勢,強調(diào)內(nèi)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幾種形式:

    ①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東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只有幾個學生上幾篇“呈文”,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獎,永遠“國”下去一樣。

    ②句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zhì)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zhì)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七、設(shè)問

    設(shè)問的特點:“無疑而問”。往往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要確定答案。目的是強調(diào)問題,以引起人們注意,啟發(fā)人們進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沒有。

    又如:社會生產(chǎn)力有這樣巨大的發(fā)展,勞動生產(chǎn)率有這樣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學的力量、技術(shù)的力量。

    八、反問

    反問的特點也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增強表達效果,句末一般打問號,有的也可打感嘆號。

    反問的形式有兩種:

    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高中語文必備知識2

    文學常識

    1.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說家。名 沾 ,字 夢阮 ,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紅樓夢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經(jīng)典巨著之一?,F(xiàn)通行的續(xù)作是由高鶚 續(xù)全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書中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 、林黛玉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描寫榮、寧兩府由盛到衰的過程,全面地描寫了封建社會末世的人性世態(tài)及種.種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

    2.《祝?!肥囚斞傅男≌f代表作之一,它是魯迅第二個小說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說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舊中國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魯迅的三部小說集分別為:《吶喊》、《彷徨》、《 故事 新編》。小說《狂人 日記 》是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收錄于魯迅的小說集《吶喊》中。

    3.海明威, 美國現(xiàn)代作家,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老人與?!贰ⅰ短栒粘I稹?、《永別了,武器》和《喪鐘為誰而鳴》。勇氣 是海明威作品的中心主題。

    4.李白,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 “詩仙” 之稱。他善于從民間文學吸取營養(yǎng),想象豐富奇特,風格 豪放飄逸 ,色調(diào)瑰瑋絢麗,語言清新自然。他和杜甫 齊名,人稱“李杜”。杜甫 曾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的詩歌現(xiàn)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5.杜甫(712~770)字 子美 ,自號 少陵野老 ,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官至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 杜拾遺 、 杜工部,盛唐時期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 詩人,有《杜工部集》傳世。杜甫一生寫詩1400多首,以古體、律詩見長,詩風沉郁頓挫 ,由于生活在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因而其詩被譽為 詩史 ,被后世尊稱為 詩圣 。代表作有“三吏”、“三別”等,三吏為《石壕吏》、《潼關(guān)吏》、《新安吏》;三別為《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6.白居易(772-846),中唐著名 現(xiàn)實主義 詩人,字 樂天 ,晚年號香山居士 。他主張 “ 文章 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 ”的倡導(dǎo)者。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白居易與 元稹 并稱“元白”。

    7.李商隱,唐代詩人。字玉山,號玉溪生。他的詩作,也有揭露現(xiàn)實黑暗的,但為數(shù)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詩歌的藝術(shù)上,特別是他的近體律絕,其作品大多具有 朦朧晦澀 的藝術(shù)特色。他一生大約創(chuàng)作了六百多首詩,有《李義山詩集》。他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

    8.孟子,名 軻 ,字子輿 。戰(zhàn)國 時期鄒(今山東鄒縣)人。曾受業(yè)于孔子的孫子子思,是繼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學大師,被后世尊為亞圣 ,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 家、文學家。孟子以“平治天下”為己任,游說諸侯,反對霸道,提倡以“仁義”為中心的“仁政”、“王道”?!睹献印肥侨寮医?jīng)典著作之一,主要記載了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全書共7 篇。

    9.荀子(約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戰(zhàn)國時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名況 ,當時人們尊稱他為荀卿 。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荀子是先秦儒家學派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在人性問題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主張性惡論,認為后天 環(huán)境可以改善人的惡的本性,所以他主張“明禮義而化之”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diào)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積極意義。

    10.賈誼(前200─前168), 西漢時期洛陽人,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賈太傅、賈長沙。代表作品:政論 散文 《過秦論》、《陳政事疏》、《論積貯疏》等,辭賦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著名?!哆^秦論》選自《新書》?!哆^秦論》原有上中下三篇,課文選的是上篇。

    11.韓愈,字 退之 ,中唐著名文學家、哲學家。世稱韓吏部,又稱 韓昌黎 ,又因死后謚“文”,故稱韓文公 。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他是唐代 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宋代文學家蘇軾 曾譽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為百世師”。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說”是古文中的一種文體,屬 議論文 范圍,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皫熣f”即解說關(guān)于“從師”的道理。

    12.巴爾扎克, 法 國 19 世紀偉大的 現(xiàn)實主義 作家。他創(chuàng)作的《人間喜劇》共91部小說,包括長篇、中篇、短篇小說和 隨筆 等,如長篇小說《歐也妮·葛朗臺》(1833)、《高老頭》(1834),該巨 著寫了兩千四百多個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紀上半葉法國社會生活,是人類文學史上罕見的文學豐碑,被稱為法國社會的 百科 全書。恩格斯稱該著作“提供了一部 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xiàn)實主義歷史”。

    高中語文必備知識3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 記敘文 、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shè)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lǐng)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lǐng)下文; 總結(jié) 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yīng)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結(jié)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diào)了+對象+特性

    3.設(shè)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diào),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diào)了……突出了……

    5.反復(fù):強調(diào)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xiàn) 方法 。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規(guī)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guān)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 說明文 :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nèi)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高中語文必備知識4

    1.小說三要素:

    A 人物 B 情節(jié) C 環(huán)境

    2.議論文三要素:

    A 論點 B 論據(jù) C 論證

    3.比喻三要素:

    A 本體 B 喻體 C 喻詞

    4.記敘文六要素(五W+H):

    何時 when 何地 where 何人 who 何因 why 何過 how 何果 what

    5.律詩四條件:

    A 八句四聯(lián)(首頷頸尾) B 偶尾同韻 C 中聯(lián)對偶 D 平聲合調(diào)

    6.五種表達方式:

    A 敘述 B 議論 C 抒情 D 說明 E 描寫

    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

    A 舉例子 B 列數(shù)字 C 打比方(喻)D 作比較 E 分類別F 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jié)構(gòu):

    A 總分總結(jié)構(gòu) B 總分結(jié)構(gòu) C 分總結(jié)構(gòu)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

    A 按時間順序 B 按空間順序 C 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jié)構(gòu):

    A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B 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jié)觀點

    11.四種議論文論證方法:

    A 舉例法 B 對比法 C 比喻法 D 道理法

    12.八種主要修辭方法:

    A 比喻 B 擬人 C 排比 D 夸張

    E 反問 G 反復(fù) F 設(shè)問 H 對偶

    (簡記為:喻擬排夸,二反設(shè)對)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

    A 外貌描寫 B 語言描寫 C 動作描寫 D 心理描寫

    (簡記為:外語動心)

    14.七種短語類型:

    按功能劃分為七種

    A 并列短語 B 偏正短語

    C 主謂短語 D 動賓短語

    E 動補短語 F 介賓短語

    G 的字短語

    按詞性分三種

    A 名詞性短語

    B 動詞性短語

    C 形容詞性短語

    15.六種句子成分:

    A 主語 B 謂語 C 賓語 D 補語 E 定語 F 狀語

    16.十二詞類(性):

    A 名動形 B 數(shù)量代 C 副介連 D 助嘆擬

    17.三種記敘方法(順序):

    A 順敘 B 倒敘 C 插敘

    18.三種省略號作用:

    A 表引文內(nèi)容省略 B 表列舉事項省略 C 表說話中斷延長

    19.四種波折號作用:

    A 表解釋說明前文 B 表后文跳躍轉(zhuǎn)折 C 表聲音中斷延長 D 表時地數(shù)起止

    20.四種引號作用:

    A 表引用實際內(nèi)容 B 表諷刺反語 C 表特定稱謂 D 表著重強調(diào)

    高中語文必備知識5

    文學常識

    1.戴望舒,浙江杭縣(今余杭)人,中國現(xiàn)代派詩人。《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獲“雨巷詩人”的稱號。

    2.《再別康橋》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寧人,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詩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華人,現(xiàn)代詩人。

    4.《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定的魯史《春秋》編次,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間各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和 文化 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yōu)秀的散文著作。

    5.《戰(zhàn)國策》是西漢劉向根據(jù)史料編定的,共33篇,屬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代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有關(guān)的謀議或辭說。

    6.《史記》,西漢司馬遷著,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原名《太史公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八書”、“十表”、“十二本紀”、 “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它記載了黃帝到漢武帝時長達三千年的歷史,其人物傳記開我國史傳文學的先河?!妒酚洝肥枪糯⑽氖飞系囊蛔S碑,給后人以無 盡的啟示和深遠的影響,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與司司馬光并稱為“史界兩司馬”,與班固并稱“班馬”。司馬遷另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jīng)過和著書的抱負,其堅毅之品質(zhì)為歷代傳頌。

    7.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皺M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1918 年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包括《狂人日記》《阿Q正傳》《藥》《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贰秱拧返?、《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愛農(nóng)》等)和 散文詩 集《野草》;《墳》《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二心集》等多部雜文集?!队浤顒⒑驼渚愤x自《華蓋集續(xù)編》。

    8.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都摇肥切挛膶W第一部暢銷小說。主要作品為長篇小說“激流三部 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中篇小說《寒夜》《憩園》等

    9.《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作者梁實秋。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lǐng)袖、學者。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10.《包身工》作者夏衍,浙江杭縣人,現(xiàn)代著名劇作家。主要作品有劇本《賽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

    1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墩撜Z》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從記 錄的稱呼和口氣上看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根據(jù)自己的記憶或耳聞的 傳說 寫下來的。全書共二十篇,內(nèi)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 面?!墩撜Z》是有關(guān)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

    12.《大衛(wèi)·科波菲爾》作者查爾斯·狄更斯,是享譽世界的英國小說家,一生共創(chuàng)作十四部半長篇小說和大量其他作品,是唯一可以與莎士比亞比肩的英語作家?!洞笮l(wèi)·科波菲爾》是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

    高中語文文學常識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從西周到春秋的詩歌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用賦、比、興等表現(xiàn)手法:賦,即敷陳其事而直言之;比,即以彼物比此物;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对娊?jīng)》中的詩多為四言詩,章法多用重疊(疊唱)?!蛾P(guān)雎》是《詩經(jīng)》中的第一首詩,我們讀過《詩經(jīng)》中的《蒹葭》、《采薇》等詩。《詩經(jīng)》與《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合稱“五經(jīng)”。

    《楚辭》是繼《詩經(jīng)》之后又一部詩歌總集,收屈原等人的詩歌作品。屈原是我國第一位愛國主義詩人?!峨x騷》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魯迅在他的小說集《彷徨》扉頁上題寫了該詩中的名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蔽覀冏x過屈原的詩《國殤》、《涉江》等。《詩經(jīng)》中的“(國)風”與《楚辭》中的“離騷”并稱“風騷”。它們分別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先秦歷史散文中,《尚書》是我國第一部散文集,它是商周時期的歷史文告的匯編?!洞呵铩肥俏疫^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它記載我國春秋時期的歷史。而解釋這本“經(jīng)”書的“傳”《左傳》則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左丘明所作,我們讀過書中的《曹劌論戰(zhàn)》、《秦晉崤之戰(zhàn)》等?!秶Z》是我國第一部別體史書,它記載我國春秋時期的歷史,我們讀過書中的《邵公諫厲王弭謗》?!稇?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它記載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我們讀過書中的《唐雎不辱使命》、《鄒忌諷齊王納諫》、《荊軻刺秦王》等。

    先秦諸子散文中,《論語》、《孟子》、《荀子》等是儒家著作,《老子》、《莊子》、《列子》等是道家著作,《墨子》是墨家著作,《韓非子》是法家著作??鬃樱?,字仲尼;孟子,名軻,字子輿;莊子,名周;荀子,名況。依次寫出《論語》、《孟子》、《莊子》、《荀子》中的一篇課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魚我所欲也》、《秋水》、《勸學》?!墩撜Z》、《孟子》和《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賈誼是西漢初年政治家、文學家,代表作品有《過秦論》、《論積貯疏》等?!妒酚洝肥俏覈谝徊考o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代3000年歷史,全書分為本紀、世家、列傳、書和表共五個部分。魯迅贊譽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妒酚洝返淖髡呤撬抉R遷,字子長,他是我國西漢歷史家、文學家。教材中有《史記》的選文《垓下之圍》、《鴻門宴》、《廉頗藺相如列傳》、《李將軍列傳》等?!妒酚洝泛汀稘h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后三部書的作者分別是東漢的班固、南朝的范曄、晉朝的陳壽。

    “樂府”,原指漢代國家設(shè)立的音樂機關(guān),負責搜集整理民歌。后來稱這種民歌及文人仿作的詩為“樂府”。《孔雀東南飛》是漢代樂府詩發(fā)展的高峰,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這首詩的男女主人公是焦仲卿、劉蘭芝。它與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詩》合稱“樂府雙壁”。漢代的文人詩是在樂府民歌的影響下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現(xiàn)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詩是班固的《詠史》;所謂“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文人寫作的五言詩,這些詩全為無名氏所作。

    曹操,字孟德,東漢建安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他擅長以古題樂府寫時事。他的詩氣韻沉雄,代表作有《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篙里行》等。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并稱“三曹”;后人稱以“三曹”為核心的文壇所體現(xiàn)的文風“建安風骨”。曹丕的《燕歌行》,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七言詩。曹植是當時最負盛名的作家,其代表作有詩《白馬篇》、賦《洛神賦》等。諸葛亮,字孔明,他的《出師表》是名篇。

    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人,田園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陶淵明的詩“清新自然”,代表作有《飲酒》、《歸園田居》等,他也有書寫豪情和憤懣的詩,如《讀山海經(jīng)》、《詠荊軻》。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闡述文學理論的著作是《文心雕龍》,作者是南朝的劉勰。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志怪小說”是晉朝干包的《搜神記》,“志人小說”(又叫“逸事小說”)是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初唐“四杰”指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其中王勃,字子安,駢體文《滕王閣序》和詩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的代表作。在初唐詩壇開一帶詩風的詩人是陳子昂,字伯玉,他的《登幽州臺歌》一詩很有名。此間,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也是名詩。

    盛唐“邊塞詩人”高適和岑參并稱,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別董大》、《白雪歌頌武判官歸京》;盛唐“邊塞詩人”還有王昌齡、王之渙、崔顥,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芙蓉樓送辛漸》、《涼州詞》、《黃鶴樓》。盛唐“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和王維并稱,王維,字摩詰,他擅長繪畫,在描寫山水的詩里,創(chuàng)造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境,他的代表作有《終南山》、《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等;孟浩然的代表作有《過故人莊》、《晚泊潯陽望廬山》、《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等。

    高中語文 文學常識有哪些

    高中語文合集百度網(wǎng)盤下載

    鏈接: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高中語文優(yōu)質(zhì)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wǎng)校合集。

    227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