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節(jié)日作文

    5U文學(xué)網(wǎng) > 作文 > 節(jié)日作文 > 古代文化常識高中語文積累必考APP,古代文化常識高中語文積累必考附答案

    古代文化常識高中語文積累必考APP,古代文化常識高中語文積累必考附答案

    | admin

    高中生必備語文常識

    高中語文合集百度網(wǎng)盤下載

    鏈接: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高中語文優(yōu)質(zhì)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wǎng)校合集。

    高考必考語文文學(xué)常識啊

    高中語文合集百度網(wǎng)盤下載

    鏈接: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高中語文優(yōu)質(zhì)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wǎng)校合集。

    唐代文化常識

    1.關(guān)于一些古代文化的知識1、為什么我們要幾年生于兩千年前的孔子

    1、孔子的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其后思想雖有發(fā)展,但大多是在這個基礎(chǔ)上修修補補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利于和諧人際關(guān)系,這是現(xiàn)在大力提倡的原因;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時期,由于儒家學(xué)說中所提倡的倫理道德等等是統(tǒng)治者所需要的,對維護大一統(tǒng)帝國有利,故一直被統(tǒng)治者提倡.3、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康熙戚繼光、林則徐、左宗棠、岳飛、張自忠張衡、墨子、僧一行、蔡倫、畢升4、四大發(fā)明5、孔子、孟子、韓非子、老子、朱熹,最偉大的人,不是以武力征服人,而是以思想征服人。

    2.古代文化常識50例

    【月亮的別稱】 月亮是古詩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寫的對象。

    它的別稱可分為: (1)因初月如鉤,故稱銀鉤、玉鉤。(2)因弦月如弓,故稱玉弓、弓月。

    (3)因滿月如輪如盤如鏡,故稱金輪、玉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4)因傳說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稱銀兔、玉兔、金蟾、銀蟾、蟾宮。

    (5)因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桂月、桂輪、桂宮、桂魄。(6)因傳說月中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故稱廣寒、清虛。

    (7)因傳說為月亮駕車之神名望舒,故稱月亮為望舒。(8)因傳說嫦娥住在月中,故稱月亮為嫦娥。

    (9)因人們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稱月亮為嬋娟?!局袊?現(xiàn)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

    但在古代文獻中它是一個多義性的詞組。從春秋戰(zhàn)國至宋元明清,多用來泛指中原地區(qū)。

    如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彼抉R光《赤壁之戰(zhàn)》:“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p>

    “驅(qū)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中華】 上古時期華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黃河流域一帶,故稱“中華”,后常用來泛指中原地區(qū)。

    如《三國志》:“其地東接中華,西通西域?!苯褚殉蔀橹袊膭e稱。

    【九州】 傳說中的我國上古時期劃分的九個行政區(qū)域,州名分別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后成為中國的別稱。

    陸游詩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薄哆^秦論》“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中原】 又稱中土、中州。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或整個黃河流域。

    如《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标懹巍妒緝骸吩姡骸巴鯉煴倍ㄖ性眨壹罒o忘告乃翁。”

    指整個黃河流域。【海內(nèi)】 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之內(nèi)為海內(nèi)。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彼抉R光《赤壁之戰(zhàn)》:“海內(nèi)大亂,將軍起兵江東?!?/p>

    【四海】 參見“海內(nèi)”條。指天下、全國。

    如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冻啾谥畱?zhàn)》:“遂破荊州,威震四海?!?/p>

    《阿房宮賦》:“六王畢,四?!??!薄段迦四贡洝罚骸八暮V螅袔兹藲e?” 【六合】 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如《過秦論曠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為家,骰函為宮”。李白《古風(fēng)》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八荒】 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猶稱“天下”。

    《過秦論》:“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绷簡⒊渡倌曛袊f》:“縱有千古,橫有八荒?!?/p>

    【江河】 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如《鴻門宴》:“將軍戰(zhàn)河南,臣戰(zhàn)河北?!?/p>

    《過秦論》:“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薄峨戎畱?zhàn)》:“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p>

    再如《祭妹文》“先塋在杭,江廣河深”,此處“江”即指長江,“河”則指運河?!窘蟆?即江東。

    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度河Y干中計》:“即傳令悉召江左英杰與子翼相見?!?/p>

    【江表】 長江以南地區(qū)。《赤壁之戰(zhàn)》:“江表英豪,咸歸附之?!?/p>

    【江南】 長江以南的總稱,所指區(qū)域因時而異。白居易詞云:“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p>

    王安石詩云:“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淮左】 淮水東面。

    《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揚州在淮水東面?!旧綎|】 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

    但需注意的是,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shù)種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下面是以崤山為標準的“山東”。

    如《漢書》曾提到“山東出相,山西出將”?!而欓T宴》:“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

    《過秦論》:“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關(guān)東】 古代指函谷關(guān)或潼關(guān)以東地區(qū),近代指山海關(guān)以東的東北地區(qū)。

    曹操《蒿里行》:“關(guān)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指潼關(guān)以東地區(qū)。

    【關(guān)西】 指函谷關(guān)或潼關(guān)以西地區(qū)?!冻啾谥畱?zhàn)》:“馬超、韓遂尚在關(guān)西,為操后患?!?/p>

    【關(guān)中】 所指范圍不一,古人習(xí)慣上將函谷關(guān)以西地區(qū)稱為關(guān)中。《鴻門宴》:“沛公欲王關(guān)中,使子嬰為相?!?/p>

    《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西域】 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qū)。

    《雁蕩山》:“按西域書,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朔漠】 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單稱“朔”,泛指北方。

    《采草藥》:“朔漠則桃李夏榮?!薄赌咎m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p>

    朔氣指北方的風(fēng)?!读纸填^風(fēng)雪山神廟》“仍舊迎著朔風(fēng)回來”,指北風(fēng)。

    【百越】 又作百粵、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 *** 粵各地,統(tǒng)稱為百越。

    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qū)?!哆^秦論》“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藥》“諸越則桃李冬實”。

    【五岳】 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夢游天姥吟留別》:“勢拔五岳掩赤城?!?/p>

    【京畿】 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qū)?!蹲笾乙愎菔隆罚骸班l(xiāng)先輩左忠毅公視學(xué)京畿?!?/p>

    【三輔】 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qū)的三位官員,后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qū)?!稄埡鈧鳌罚骸昂馍偕茖傥?,游于三輔。”

    《記王忠肅公翱事》:“公一女,嫁為畿輔某官某妻?!彼逄埔院蠛喎Q“輔”。

    【三秦】 指潼關(guān)以西的關(guān)中地區(qū)。項羽滅秦后曾。

    3.古代文化常識

    1、捫參歷井仰脅息 《蜀道難》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贈衛(wèi)八處士》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 《滕王閣序》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牛郎織女星 黃庭堅《二十八宿歌贈別無咎》:虎剝文章犀解角,食未下亢奇禍作。 藥材根氐罹斸掘,蜜蟲奪房抱饑渴。

    有心無心材慧死,人言不如龜曳尾。 衛(wèi)平哆口無南箕,斗柄指日江使噫。

    狐腋牛衣同一燠,高丘無女甘獨宿。 虛名挽人受實禍,累棋既危安處我。

    室中凝塵散發(fā)坐,四壁矗矗見天下。 奎蹄曲隈取脂澤,婁豬艾豭彼何擇。

    傾腸倒胃得相知,貫日食昴終不疑。 古來畢命黃金臺,佩君一言等觜觿。

    月沒參橫惜相違,秋風(fēng)金井梧桐落。 故人過半在鬼錄,柳枝贈君當馬策。

    歲晏星回觀盛德,張弓射雉武且力。 白鷗之翼沒江波,抽弦去軫君謂何。

    二十八宿值日占風(fēng)雨陰晴歌訣: 春季: 虛危室壁多風(fēng)雨,若遇奎星天色晴, 婁胃烏風(fēng)天冷凍,昴畢溫和天又明, 觜參井鬼天見日,柳星張翼陰還晴, 軫角二星天少雨,或起風(fēng)云傍嶺行, 亢宿大風(fēng)起沙石,氐房心尾雨風(fēng)聲, 箕斗蒙蒙天少雨,牛女微微作雨聲。 夏季: 虛危室壁天半陰,奎婁胃宿雨冥冥, 昴畢二宿天有雨,觜參二宿天又陰, 井鬼柳星晴或雨,張星翼軫又晴明, 角亢二星太陽見,氐房二宿大雨風(fēng), 心尾依然宿作雨,箕斗牛女遇天晴。

    秋季: 虛危室壁震雷驚,奎婁胃昴雨霖庭, 畢觜參井晴又雨,鬼柳云開客便行, 星張翼軫天無雨,角亢二星風(fēng)雨聲, 氐房心尾必有雨,箕斗牛女雨蒙蒙。 冬季: 虛危室壁多風(fēng)雨,若遇奎星天色晴, 婁胃雨聲天冷凍,昴畢之期天又晴, 觜參二宿坐時晴,井鬼二星天色黃, 莫道柳星云霹起,天寒風(fēng)雨有嚴霜, 張翼風(fēng)雨又見日,軫角夜雨日還晴, 亢宿大風(fēng)起沙石,氐房心尾雨風(fēng)聲, 箕斗二星天有雨,牛女陰凝天又晴. 占卜陰晴真妙訣,仙賢秘密不虛名, 掌上輪星天上應(yīng),定就乾坤陰與晴。

    古意 (唐 )孟郊 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 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秦觀的《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唐李白《游太山》詩之三:“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guān)。” 《史記·司馬穰苴列傳》:“與莊賈約,旦日日中,會于軍門?!?/p>

    《孔雀東南飛》有“晻晻黃昏后,寂寂人定初”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p>

    李白《別氈帳火爐》詩:“離恨屬三春,佳期在十月?!?柳永《望 海 潮 》 重湖疊山巚清佳。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4.唐宋文化文學(xué)常識

    1、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王昌齡,岑參,崔顥

    3、陳鴻的《長恨歌傳》,無稹的《鶯鶯傳》、李朝威的《柳毅傳》 白行簡的《李娃傳》

    4、"顛張醉素"

    5、吳帶當風(fēng)、疏體

    6、劉知幾

    7、詩余,曲子詞

    8、調(diào)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中調(diào),長調(diào);婉約詞,豪放詞

    9、韓愈、柳宗元

    1、語不驚人死不休

    2、天然去雕飾

    3、一吟雙淚流

    4、妙手偶得之

    5、云生結(jié)海樓

    6、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7、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

    8、陸游(字務(wù)觀,號放翁 示兒)、文天祥(字宋瑞,號文山,過零丁洋)、辛棄疾(字幼安,別號稼軒,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岳飛(字鵬舉,滿江紅)

    9、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5.高中語文唐代文學(xué)常識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jīng)鍪徐o寧縣南),出生于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xiāng)),一說生于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

    逝世于安徽當涂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

    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歲。

    其墓在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代表作品: 《蜀道難》《行路難》《月下獨酌》《望廬山瀑布》《大鵬賦》等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一般認為出生于鞏縣(今河南鞏義)。

    盛唐時期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

    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

    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jié)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500多首,詩藝精湛,被后世尊稱為“詩圣”。代表作品: 《杜工部集》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

    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代表作品: 《阿房宮賦》;《遣懷》.“詩佛”王維唐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崇信佛教,人稱詩佛,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p>

    尤以山水詩成就最高,與孟浩然合稱“王孟”。著有《王右丞集》(右丞為他后來官職,即“終尚書右丞”)存詩400首。

    王維在唐詩的范疇顯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 代表作《竹里館》《相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柳宗元唐 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等人并稱為唐宋八大家。

    祖籍河?xùn)|(今山西永濟)人。漢族。

    代宗大歷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長安(今陜西西安)。與韓愈共同倡導(dǎo)唐代古文運動,并稱韓柳。

    劉禹錫與之并稱“劉柳”。王維、孟浩然、韋應(yīng)物與之并稱“王孟韋柳”。

    世稱柳河?xùn)|或柳柳州。 寫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姆潭記》、《鈷姆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詩豪”劉禹錫唐 代表作《陋室銘》《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鬼”李賀唐 李賀(790-816)字長吉。

    他的詩作想象豐富,立意新奇,構(gòu)思精巧,用詞瑰麗,也有傷感情緒的流露,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 其詩善于熔鑄詞采,馳騁想象,運用神話傳說創(chuàng)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故稱其為“詩鬼”。

    詩杰”王勃唐 王勃(649-676)字子字,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齊稱“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p>

    他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 代表作《次北固山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詩狂”賀知章唐 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yīng)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fēng)格獨特,清新瀟灑 代表作《回鄉(xiāng)偶書》《詠柳》“詩家天子” “七絕圣手” 王昌齡唐 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

    他的邊塞詩,流暢通脫,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他的邊塞詩中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另外還深深蘊含了詩人對下層人民的人文關(guān)懷,體現(xiàn)了詩人擴大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

    王昌齡在寫作方式上擅長以景喻情,情景交融。這本是邊塞詩所最常用的結(jié)構(gòu),但是詩人運用最簡練的技巧,于這情境之外又擴大出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在最平實無華的主題之中凝練出貫穿于時間與空間中永恒的思考; 代表作《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詩魔” 白居易唐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唐代詩人和文學(xué)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是“新樂府運動”的領(lǐng)袖。 代表作《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溫庭筠唐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

    詩與李商隱齊名,并稱“溫李”。詞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

    詩詞工于體物,設(shè)色麗,有聲調(diào)色彩之美。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氣韻清新,猶存風(fēng)骨。

    多寫女子閨情,風(fēng)格濃艷精巧,清新明快。詩詞兼工,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稱為花間鼻祖。

    6.介紹一些古代文化常識

    【古代常識】 下列哪個稱呼是表示“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莫逆之交) 古代所稱“不惑之年”是指(四十歲)注5 古代所稱“垂髫”只說女子(十三歲) 古代稱20歲的少年為(弱冠) 古代的“鼎”最初是一種(炊具) 古語所稱“按圖索驥”的驥是(良馬) 古代文人所稱的“懷袖雅物”是(扇) 古代科舉考試按順序排列需要經(jīng)過(鄉(xiāng)試會試院試殿試)注6 下列不屬于二十四史的史書的是(史通) 五岳之說自古就有,其中衡山被稱為(南岳)注7 古代地理所稱“陽”指的是(山南水北) 古人的“謚號”指的是(帝王所專用的稱號) 我國古代四大藝術(shù)是指(棋琴畫書) 人們所稱的“三伏”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的(六月) 下列屬于十二地支的是(午)注8 古人用“六畜興旺”形容家境繁榮,其中六畜指(豬馬牛羊犬雞) 左遷指的是(降官)注9 古代人所說的“寒舍”是指(自己的住房) “四書五經(jīng)”中的四書是(論語孟子中庸大學(xué)) 長城修建后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的說法中“關(guān)”指的是(山海關(guān)) 古代“上元節(jié)”是指(元宵節(jié))注10 古代“重陽節(jié)”是指(農(nóng)歷九月初九) 重陽節(jié)喝的是(菊花酒) 古語所稱“細軟”是指(錢財) 凌晨1:00至3:00古代稱為(丙夜) 古時的二更相當于現(xiàn)在的(1-3點) 在我國古代,下列哪個時段指現(xiàn)在的19:00-21:00( 黃昏) 我國農(nóng)歷把每月初一稱為(晦日) 【工藝建筑】 以下哪個是古代著名“唐三彩”工藝中的基本色彩之一(白色) 我國古代稱為“千年冰”的是(水晶) 我國古代稱為“吉金”的是(青銅) 關(guān)于白玉的是(水井) 我國被稱為“建筑業(yè)鼻祖”的是(魯班) 古人把硝石裝在竹筒里點燃,產(chǎn)生了火藥爆竹,最初用來( 驅(qū)散瘟疫,鎮(zhèn)妖避邪) 唐朝著名醫(yī)生孫思邈曾為四大放明之一(火藥)做出過卓越貢獻 東漢時期發(fā)明的“水排”作用在于(提高冶鐵質(zhì)量) 最早的手工藝品是(瓷器) 著名的“趙州橋”位于(河北?。?/p>

    7.古代文化常識知多少

    、人的稱謂 二、古代職官 三、天文歷法 四、古代地理 五、科舉制度 六、風(fēng)俗禮儀 七、飲食器用 八、音樂文娛 九、文史典籍 十、目錄辭書 十一、古代軍制 1、人的稱謂 古代時人的稱謂 ·常見稱謂 ·特殊稱謂 ·中國古代姓氏 2、古代職官 古代職官一覽,以及解說 ·古代官職的一覽, 詳細解說 ·官職的任免升降 ·古代授官稱謂 ·古代兼代官職的稱謂 3、天文歷法 天文歷法 ·星宿名稱 ·歷法 ·二十八星宿 4、古代地理 古代地理,稱謂 ·古代地理,稱謂 5、科舉制度 古代科舉的詳細解說 ·科舉制度一覽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fā)展 6、風(fēng)俗禮儀 我國傳統(tǒng)習(xí)俗 ·風(fēng)俗禮儀,傳統(tǒng)節(jié)日,稱謂等 7、飲食器用 古代飲食器用 ·古代的飲食與器用 8、音樂文娛 【五聲】也稱“五音”,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五個音級。

    五聲與古代的所謂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樸素的理論形式一樣,是我國早期整體化的美學(xué)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tài)。

    ·古代音樂文娛 9、文史典籍 【四書】 【五經(jīng)】 【六經(jīng)】 【十三經(jīng)】 【三字經(jīng)】 【千字文】 【千家詩】 【唐詩三百首】 【文。、人的稱謂 二、古代職官 三、天文歷法 四、古代地理 五、科舉制度 六、風(fēng)俗禮儀 七、飲食器用 八、音樂文娛 九、文史典籍 十、目錄辭書 十一、古代軍制 1、人的稱謂 古代時人的稱謂 ·常見稱謂 ·特殊稱謂 ·中國古代姓氏 2、古代職官 古代職官一覽,以及解說 ·古代官職的一覽, 詳細解說 ·官職的任免升降 ·古代授官稱謂 ·古代兼代官職的稱謂 3、天文歷法 天文歷法 ·星宿名稱 ·歷法 ·二十八星宿 4、古代地理 古代地理,稱謂 ·古代地理,稱謂 5、科舉制度 古代科舉的詳細解說 ·科舉制度一覽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fā)展 6、風(fēng)俗禮儀 我國傳統(tǒng)習(xí)俗 ·風(fēng)俗禮儀,傳統(tǒng)節(jié)日,稱謂等 7、飲食器用 古代飲食器用 ·古代的飲食與器用 8、音樂文娛 【五聲】也稱“五音”,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五個音級。

    五聲與古代的所謂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樸素的理論形式一樣,是我國早期整體化的美學(xué)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tài)。

    ·古代音樂文娛 9、文史典籍 【四書】 【五經(jīng)】 【六經(jīng)】 【十三經(jīng)】 【三字經(jīng)】 【千字文】 【千家詩】 【唐詩三百首】 【文選】 【古文觀止】 【古文辭類纂】 【二十四史】 【史記】 【資治通鑒】 【太平廣記】 【詩文集的命名方式】 【史書編寫方式】 ·文史典籍。

    8.關(guān)于唐朝的知識

    李淵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長安(今陜西西安)為首都。

    其鼎盛時期的公元7世紀時,中亞的沙漠地帶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則天改國號“唐”為“周”,遷都洛陽,稱神都,史稱武周,也稱“南周”。

    直到705年唐中宗李顯恢復(fù)大唐國號。唐朝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后日漸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溫篡位滅亡,共延續(xù)了289年,傳了21位皇帝(加武則天則為22位皇帝)。

    唐在文化、政治、經(jīng)濟、外交等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文化方面,當時的東亞鄰國包括新羅、渤海國和日本的政治體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響。

    軍事方面,在繼北魏破柔然之戰(zhàn)之后,唐朝又一次取得了中原王朝對大漠部落的軍事上的巨大勝利。 經(jīng)濟方面,到了唐玄宗時期,出現(xiàn)“開元盛世”,唐朝經(jīng)濟已經(jīng)遠超過了同一時期的拜占庭以及 *** 。

    古代文化常識書

    1.關(guān)于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書籍

    蒙學(xué)經(jīng)典:《蒙求》 《百家姓》 《千字文》 《三字經(jīng)》 《小學(xué)詩》《鑒略妥注》 《了凡四訓(xùn)》 《聲律啟蒙》 《訓(xùn)蒙駢句》 《顏氏家訓(xùn)》《幼學(xué)瓊林》 《增廣賢文》《朱子家訓(xùn)》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xué)》和《中庸》;而五經(jīng)是指《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

    諸子百家:《老子》、《莊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孫子》、《孔子集語》、《晏子春秋》、《呂氏春秋》、《賈誼新書》、《春秋繁露》、《揚子法言》、《文子纘義》、《商君書》、《韓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說》、《山海經(jīng)》、《陰符經(jīng)》、《關(guān)尹子》、《亢倉子》、《鬻子》、《公孫龍子》、《鬼谷子》、《子華子》、《尹文子》、《鶡冠子》、《穆天子傳》、《十洲記》、《列仙傳》、《抱樸子》、《握奇經(jīng)》、《尉繚子》、《曾子全書》、《子思子全書》、《鹽鐵論》、《說苑》十、《獨斷》、《傅子》、《神異經(jīng)》、《博物志》、《神仙傳》文、《六韜》、《司馬法》、《吳子》、《鄧析子》、《慎子》本);、《孔子家語》、《孔叢子》、《周髀算經(jīng)》、《九章算術(shù)》、《太玄經(jīng)》、《新語》、《新序》、《白虎通德論》、《風(fēng)俗通義》、《論衡》、《潛夫論》、《申鑒》、《中論》、《人物志》

    廿五史:

    《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宋書》、《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

    另外:《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

    三言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等

    2.關(guān)于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書籍

    蒙學(xué)經(jīng)典:《蒙求》 《百家姓》 《千字文》 《三字經(jīng)》 《小學(xué)詩》《鑒略妥注》 《了凡四訓(xùn)》 《聲律啟蒙》 《訓(xùn)蒙駢句》 《顏氏家訓(xùn)》《幼學(xué)瓊林》 《增廣賢文》《朱子家訓(xùn)》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xué)》和《中庸》;而五經(jīng)是指《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 諸子百家:《老子》、《莊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孫子》、《孔子集語》、《晏子春秋》、《呂氏春秋》、《賈誼新書》、《春秋繁露》、《揚子法言》、《文子纘義》、《商君書》、《韓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說》、《山海經(jīng)》、《陰符經(jīng)》、《關(guān)尹子》、《亢倉子》、《鬻子》、《公孫龍子》、《鬼谷子》、《子華子》、《尹文子》、《鶡冠子》、《穆天子傳》、《十洲記》、《列仙傳》、《抱樸子》、《握奇經(jīng)》、《尉繚子》、《曾子全書》、《子思子全書》、《鹽鐵論》、《說苑》十、《獨斷》、《傅子》、《神異經(jīng)》、《博物志》、《神仙傳》文、《六韜》、《司馬法》、《吳子》、《鄧析子》、《慎子》本);、《孔子家語》、《孔叢子》、《周髀算經(jīng)》、《九章算術(shù)》、《太玄經(jīng)》、《新語》、《新序》、《白虎通德論》、《風(fēng)俗通義》、《論衡》、《潛夫論》、《申鑒》、《中論》、《人物志》 廿五史: 《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宋書》、《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 另外:《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 三言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等。

    3.關(guān)于文化經(jīng)典的書籍

    關(guān)于文化經(jīng)典的書籍有很多,例如《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叢書》、《中國文化常識》、《文化經(jīng)典與文學(xué)名著導(dǎo)讀》、《中國文化經(jīng)典》、《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 1、《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叢書》:是2007年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殷旵。

    與現(xiàn)代漢語相比,傳統(tǒng)經(jīng)典中的文言文被賦之以韻與律、平與仄、修辭與文采,讀起來如沐春雨,陶冶情操,啟迪悟性,培植內(nèi)力。 2、《中國文化常識》:是2008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力,是北京大學(xué)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眾多專家共同編寫的關(guān)于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簡明讀本,出版46年來前后歷經(jīng)4次重要修訂。

    到今天仍然是大眾認識中國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礎(chǔ)參考書。 3、《文化經(jīng)典與文學(xué)名著導(dǎo)讀》:是2008年龍門書局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葉楓宇,劉昆庸,黃玉鑾。

    4、《中國文化經(jīng)典》:是2006年浙江古籍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孔子。本書主要通過對我國古典文化介紹,解讀,增加讀者對國學(xué)、中國經(jīng)典文化的熱愛。

    5、《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是人教版課標高中語文的選修教材,主要從歷代文化經(jīng)典論著中選擇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章節(jié),既展示儒、釋、道三教的經(jīng)典以及歷史、倫理、科技、文學(xué)等各個方面,又反映思想的流變和文化的發(fā)展。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中國文化常識 百度百科-文化經(jīng)典與文學(xué)名著導(dǎo)讀 百度百科-中國文化經(jīng)典 百度百科-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 百度百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叢書。

    4.古代文學(xué)常識

    一、文化常識 1、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三國:魏、蜀、吳。 3、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

    4、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白蛇傳》。 5、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歐亨利。

    6、蘇軾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7、馬致遠的散曲代表作《天凈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chuàng)作了我國古典小說中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又稱《石頭記》),它問世后就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還出現(xiàn)了專門研究該書的一門學(xué)問紅學(xué),紅學(xué)現(xiàn)已成為世界文學(xué)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9、魯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陳毅被稱為元帥詩人; 臧克家因詩作多為農(nóng)村題材,有泥土詩人之稱; 田間被聞一多譽為時代的鼓手(擂鼓詩人)。

    10、歲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13、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4、四庫全書:經(jīng)、史、子、集。 15、《詩經(jīng)》六義指:風(fēng)、雅、頌(分類)、賦、比、興(表現(xiàn)手法)。

    16、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17、桂冠、鰲頭、榜首、問鼎、奪魁:第一。

    18、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19、四書五經(jīng)是儒家的主要經(jīng)典:四書即《論語》《孟子》《中庸》《大學(xué)》;五經(jīng)指《詩》《書》《禮》《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媧、神農(nóng);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21、五金:金、銀、銅、鐵、錫。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說永字具有:點、橫、豎、撇、捺、折、鉤、提八種筆畫。 25、古代的學(xué)校有庠、序、太學(xué)等名稱,明清時最高學(xué)府為國子監(jiān)。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27、古代科舉考試(從隋代至明清): ①童生試,也叫童試,應(yīng)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②鄉(xiāng)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員。 ③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皆可應(yīng)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④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二、中國文學(xué)之最 1、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 2、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6、古代最杰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8、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 12、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13、古代最早寫農(nóng)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 14、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15、古代最杰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17、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 18、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19、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 20、古代最杰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21、現(xiàn)代最偉大的文學(xué)家是魯迅; 22、現(xiàn)代最杰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 23、現(xiàn)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 三、常見借代詞語 1、桑梓:家鄉(xiāng) 2、桃李:學(xué)生 3、社稷、軒轅:國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學(xué) 6、烽煙:戰(zhàn)爭 7、巾幗:婦女 8、絲竹:音樂 9、須眉:男子 10、嬋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冊 13、伉儷: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傴僂,黃發(fā):老人 16、桑麻:農(nóng)事 17、提攜,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華蓋:運氣 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 22、廟堂:朝廷 四、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并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 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并稱蘇辛;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 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chuàng)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chuàng)了我國。

    高中語文字詞,成語,文學(xué)常識的總結(jié)

    高中語文合集百度網(wǎng)盤下載

    鏈接: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高中語文優(yōu)質(zhì)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wǎng)校合集。

    22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