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類的書籍講的是什么,哲學類書籍是指什么
推薦文章
哲學書籍講什么分類的呢
按地域可分為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和印度哲學;
哲學可分為兩大類:
唯物主義哲學和唯心主義哲學。
唯物主義哲學又可分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的現(xiàn)代唯物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哲學也可分為:客觀唯心主義哲學、主觀唯心主義哲學。
按研究領域可分為本體論、認識論、倫理學、美學等,當代哲學的新領域有:政治哲學、社會哲學、歷史哲學、科學哲學、心靈哲學等等。
我國高校一般把哲學分為以下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科學技術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美學、邏輯學;
至于入門書,西方哲學史、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中國哲學史、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和西方馬克思主義是必看的,其他領域可以根據(jù)興趣選擇。
以上供參考。
什么是哲學書?
哲學(philosophy)是研究普遍的、基礎問題的學科,包括存在、知識、價值、理智、心靈、語言等領域。它與其他學科不同之處在于哲學有獨特的思考方式,例如:批判的方式、系統(tǒng)化的方法等,并以理性論證為基礎。在日常用語中,其可被引申為個人或團體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態(tài)度。
哲學書主要講什么類容?
哲學不是學院的奢侈品,不是抽象繁瑣的教條,更不是漫無邊際的高談闊論。真正的哲學是在討論我們?nèi)粘=?jīng)常遇到的事情,當代西方哲學界的領軍人物內(nèi)格爾用生動的語言,高超的分析技巧,以及深刻而冷靜的洞察力向我們充分展現(xiàn)了哲學思考的真正旨趣。哲學基本問題的內(nèi)含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這個問題有兩個突出的方面:一是關于思維與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問題;二是關于思維與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
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對立就是在于是否承認事物內(nèi)部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辯證法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而形而上學則否認矛盾的存在。
十本必讀的哲學入門書籍
十本必讀的哲學入門書籍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為您整理的十本必讀的哲學入門書籍,希望您喜歡!
十本必讀的哲學入門書籍
1. 《哲學的故事》 威爾·杜蘭特
《哲學的故事》是普利策獎和自由勛章獲得者,美國哲學家威爾·杜蘭特的經(jīng)典力作。自問世以來,經(jīng)久暢銷不衰。用講故事的方法,介紹了有史以來的主要哲學家的生平及其觀點。這些故事本身奇巧而有趣,加上作者娓娓動聽的敘述,使它變成了一部極富魅力的人文經(jīng)典。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用最有趣的方法讀懂漫長的哲學發(fā)展和艱深的哲學精髓。
2.《你的第一本哲學書》 托馬斯?內(nèi)格爾
《你的第一本哲學書》在美國與羅素的《西方哲學史》齊名,是哲學入門的必讀書目,已被譯成二十種語言出版。在這本小書中,當代西方哲學界的領軍人物內(nèi)格爾用生動的語言,高超的分析技巧,以及深刻而冷靜的洞察力向我們充分展現(xiàn)了哲學思考的真正旨趣。他告訴我們?nèi)绾沃劳獠渴澜绲拇嬖?如何知道他人心靈的存在;如何判斷行為的對與錯;如何面對死亡的恐懼;又如何尋找到生活的意義。
3.《哲學與人生》 傅佩榮
哲學課可以是最令人生厭的,也可以是最引人入勝的,就看誰來上這門課了。在哲學課上,首要目標是點燃對智慧的愛,引導學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問題。要達到這個目標,哲學教師自己就必須是一個有著活潑心智的愛智者。傅佩榮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教師,他開設的這門《哲學與人生》課程在臺灣大學受到熱烈歡迎,被學生評為“最佳通識課程”。
4.《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到二十世紀》 G?希爾貝克,N?伊耶
本書通過對諸多哲學傳統(tǒng)的比較來顯示西方哲學的特點,通過對哲學歷史的敘述來揭示哲學思維的特點,結合社會政治和科學人文背景來展開各個哲學學派的發(fā)展脈絡,尤其是結合人類的現(xiàn)代處境來討論一些重大的哲學問題。全書內(nèi)容覆蓋像羅爾斯、羅蒂和哈貝馬斯這樣的當代哲學大師的哲學討論,其風格既具有可讀性又具有學術性。
5.《大問題》 羅伯特·所羅門
這是一本哲學的入門讀物,也可作為大學本科哲學導論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它最大的優(yōu)點是敘述生動,很吸引人,特別是能夠吸引那些非專業(yè)人士的注意力。作者不是按照一般哲學導論著作那樣按照事件發(fā)生的順序羅列哲學史上的一些說法,而是完全把讀者當成一點都不了解哲學,按照一些大問題來組織材料的。也就是說,隨著討論的不斷深入,自然而然地把讀者引入哲學的殿堂。讀者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熟悉哲學史上的一些最重要的觀點,而且很可能會對許多問題重新進行審視,真正享受到思考的樂趣。
6.《哲學的邀請》費爾南多.薩瓦特爾
本書揭示了哲學中的問題如何與當下日常生活緊密相關,闡述了我們自身必須面對的問題:我認為理所當然的“我”到底是誰?對我來說活在世上意味著什么?我在什么意義上是自由的?死的想法是如何影響我的生活的?……本書并不打算一勞永逸地回答所有這些問題,而是希望以一種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意義的方式繼續(xù)將它們提出,同時也嘗試性地做出一些回答,以幫助我們理性地與這些問題共同生活。
7.《蘇菲的世界》喬斯坦·賈德
《蘇菲的世界》是公認的哲學入門書籍,用小說的方式,引起讀者的興趣。本書講的是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fā)現(xiàn)了神秘的一封信?!闶钦l?—世界從哪里來?就這樣,在某個神秘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佛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8.《織夢人》 杰克?鮑溫
這也是一本小說體哲學入門書,與《蘇菲的世界》不同的是,《蘇》是從哲學史的角度展開的,而《織夢人》是從一個個單獨而又互相聯(lián)系的哲學問題角度進行展開。在這本書里,與14歲男孩伊恩一起,進行一系列奇特的游歷。你會了解150多位哲學家的觀點——從蘇格拉底、孔子到諾曼?喬姆斯基。
9.《哲學的慰藉》 阿蘭·德波頓
針對六個不同的人生問題──不受歡迎、缺錢、遭遇挫折、被認為有缺陷、心碎、困頓──德波頓分別向蘇格拉底、伊比鳩魯、塞內(nèi)卡、蒙田、叔本華、尼采這六位哲學家取經(jīng),希望這些哲學家的個人體驗與思想學說能夠在我們飽受痛苦時,舒緩我們的癥狀,甚至根治我們的問題。
10.《西方哲學史》趙琳、鄧曉芒合著
這是一部系統(tǒng)講解西方哲學史的大學教材。與國內(nèi)現(xiàn)有的同類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特點就在于章與章之間的承啟轉化都表現(xiàn)出一種邏輯的必然性和歷史的合理性;思路清晰嚴謹,資料豐富翔實,文字順達優(yōu)美,融深邃的思辨和廣博的知識于一體,是引導大學生和哲學愛好者探究西方哲學堂奧的難得向導,適合高等院校哲學專業(yè)學生及廣大社會讀者學習使用。
Ps.由于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太耳熟能詳,所以就沒提哈。以上這些書其實不用全部讀完,基本都是入門型的,有了基本的構架,了解了一些哲學家的觀點,再去看大哲學家的原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