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優(yōu)秀教案及反思
推薦文章
《狼牙山五壯士》一文表現(xiàn)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精神。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狼牙山五壯士》教案及反思,供你參考。
狼牙山五壯士
一、導入、揭題
1、河北蘄縣峰巒疊翠,奇峰林立。兩千多年前,燕國太子丹曾在這里送別了刺秦的壯士荊軻。兩千多年后的今天,唱出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壯歌。兩千年后,五位八路軍戰(zhàn)士又在這銘刻著壯士遺跡的地方寫下了更為壯麗的詩 篇.他們就是-- 揭題
師:氣壯不在聲高,放輕聲音讀一遍也能顯出這種壯,不信你試一試,再來讀一遍課題。
2、師:為什么叫他們“五壯士”呢?(板書:壯) 也就是說,怎樣的人才能稱他為壯士呢?我們來讀讀課文。
二、理清層次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師:老師先檢查讀詞語的情況。
同學們,屏幕上有兩組詞語,我想請同學來讀一讀。
(出示第一組詞語:大舉進犯、墜落山澗、粉身碎骨、嘰里呱啦、紛紛滾落)
(出示第二組詞語:全神貫注、昂首挺胸、居高臨下、斬釘截鐵、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師:讀得很不錯!全體男生讀第二組詞語,全體女生讀第一組詞語。
(男女生分讀。)
從兩組詞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想一想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子分成兩組。
生:我認為第一組是描寫敵人的,第二組是描寫勇敢的五壯士的。
對,課文中把日本鬼子稱為--日寇。什么是“寇”(強盜),從這個稱呼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仇恨)
師:對!兩組詞語,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感情色彩對比非常強烈。大家要記住,學習寫英雄人物的故事,要關注兩組詞語,一組是寫敵人的,一組是寫英雄人物的。并且在讀課文的時候,如果注意對比著讀,你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2、把這些詞語放到課文中去讀一讀吧,理清課文層次,試著給課文列小標題,老師給大家一個提示。
出示 :接受任務一( )一( )一
( )一跳下懸崖。
(學生讀課文列小標題,小組討論后匯報。)
師:是的.事情就是這么一步一步發(fā)展的: 接受任務一(痛擊敵人)一(引敵上山)一(頂峰 殲敵)一跳下懸崖。
頂峰殲敵 跳
引上絕路 下
誘敵痛擊 懸
臨危受命 崖
你發(fā)現(xiàn)了沒有,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事情發(fā)展順序)
師:下面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在整個過程 中.五位戰(zhàn)士幾次面臨著考驗? (接受任務 引上絕路 跳下懸崖)
三、研讀課文
1、請你默讀第一段,想一想這段里面哪些詞告訴我們五位壯士面臨的是一場考驗?
生:集中兵力 大舉進犯。
師:一邊是大舉進犯。一邊是只有五個人。 我們來了解一下當時的情形 (屏幕顯示) :
9月24日清晨,35O0多名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 ,從四面八方向狼牙山包抄。日軍實施滅絕人性的“三光”政策.整個狼牙山地區(qū)頓時烈火熊熊.濃煙滾滾.當時被合圍在狼牙山上的群眾達三四萬人。
師:讀了這段資料,你明白了什么?
(敵人很瘋狂,我軍人很少,寡不敵眾;力量懸殊 )
同學們,六班的戰(zhàn)士除了受傷住院的,剩下的只有5個人。在危難之時,班長主動請命,這才顯壯士情懷。帶著我們的理解把課文第一段好好讀一讀。(生讀課文 )
2、接到任務后,五位戰(zhàn)士立刻行動了起來。在痛擊敵人的過程中,課文是怎么把人物形象寫具體的,請自由地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想想:作者怎么把它寫具體的?
(1)你的目光定格在了哪位戰(zhàn)士的身上?(生交流感受。)馬寶玉:“沉著地”(冷靜,鎮(zhèn)定)你關注到那個詞?這是人物的--神態(tài)描寫。
師:你能讀出他的這份沉著嗎?(真是一個鎮(zhèn)定自若的班長!)
總結(jié)學法:關注寫法,體會內(nèi)涵,感情朗讀。
遷移學法學習。
葛振林:“大吼一聲”(他想吼出什么?)
師:把他心中的怒火讀出來吧!(這是一團熊熊燃燒的怒火啊!)宋學義:“掄一個圈”(使出渾身的力氣)
師:這句話就抓住了人物的--動作。讀!(這一個“掄”字正是他內(nèi)心力量的爆發(fā)啊!)
胡德林,胡福才:“臉繃得緊緊的”(緊張)“全神貫注”(專注,不畏懼)
師:帶著你的感受讀!(面對強敵,他們毫不畏懼!)
課文在描寫的時候就是抓住了人物神態(tài)、動作、心情把人物的形象描寫得栩栩如生。
師:(第二段讀完后)勝利地完成掩護人物后,五位壯士又面臨第二次考驗。默讀第三段,這是一場怎么樣的考驗?(嚴峻、事關重大、生與死的)
出示句子:
同學們,在學習時,我們還要關注標點符號。這個分號告訴我們什么?(面臨兩種選擇)
這兩種選擇各有什么利于弊呢?(第一種選擇:跟上連隊,可是暴露了群眾轉(zhuǎn)移的方向;第二種,保護了群眾,犧牲了自己。這是一條死路)
從哪個詞語體會到這是一條死路? (懸崖絕壁。理解)
同學們 ,看,它三面都是懸崖絕壁,這就意味著三個方向都走不通了,那么還有一面是什么呢? (還有一面是后面的敵人。)
后面的追敵,也就是還有一面也是走不通的。四個方向都走不通,這就是一條死路,就是絕路啊!(多媒體將“懸崖絕壁”“絕路”兩個詞字體顏色變紅)
師:這個選擇關系到大家的生命,所以班長馬寶玉靜靜地思考以后才作了這一番選擇,哪個地方說明他在思考?
走哪條路呢?
師:走哪條路呢?說明大家都在思考,而且后面有一個標點符號-- 問號。
師:讀課文的時候,標點符號千萬不能放過。 這個問號讓你感受到什么?
師:是在思考,是在權衡。其實,這個問號已經(jīng)向我們說明了班長馬寶玉是在思考以后、是在權衡以后才作出了以下的決定。這是一個非常理智的選擇.并不是一時的盲目、沖動。對選擇這一條死路,班長馬寶玉是-- 斬釘截鐵。
(指名朗讀。生動情朗讀。)
師:如此堅定而果斷。這就是--(生)“斬釘截鐵”!哪個標點也能顯示出他的斬釘截鐵?(再讀)
師:老師來讀寫班長的語句,你們“緊跟著而上”。
停,戰(zhàn)士們絕對不會跟得那么慢,再跟一次。
面對著生死選擇,戰(zhàn)士們?yōu)榱吮H傩盏纳瓦B隊的主力,義無反顧,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死亡。
此時,他們還只是一個個普通的戰(zhàn)士嗎?(不是的)
對,課文中稱他們?yōu)?壯士)
其實,課文的哪一節(jié)開始,作者才稱他為壯士的?(第四節(jié))
為什么前面稱為戰(zhàn)士后面稱為壯士呢?
你覺得怎么樣的人才能稱得上壯士呢?(因為壯士是能經(jīng)得起生死考驗的,能為了人民,為了集體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的。)
同學們,五位壯士士還面臨著怎么樣的選擇,我們下一堂課學習。
狼牙山五壯士教案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五個的戰(zhàn)士,為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轉(zhuǎn)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xiàn)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的。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戰(zhàn)斗,堅貞不屈,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
2、能力目標:理解能力、朗讀體會能力的培養(yǎng)。
3、德育目標;學習他們愛護群眾,英勇殺敵,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學難點:
體會五壯士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小組交流、朗讀體會法。
教學媒體:
課件、網(wǎng)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二、以情促讀,總結(jié)讀法(自主學習第四段“頂峰殲敵”)。
1、指名朗讀,想象“五壯士的形象”。
2、用成語匯報在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五壯士形象。
3、概括學法:初讀想象畫面。
4、“頂峰殲敵”的影片回顧,激發(fā)感情。
(1)放影片。
(2)看到此情此景,你的心情如何?
5、自由讀,找出你最感動的語句,好好地品讀體會,并作好筆注。
6、匯報:把你覺得感動的語句讀一讀,并說說朗讀的體會。
7、概括學法:品讀體會感情。
8、表演讀。
9、小結(jié)學法:初讀想象畫面――品讀體會感情(找—品)。
三、運用學法,讀中感悟(合作探究第五段“英勇跳崖”)。
1、據(jù)學法分組合作學習。
(1)分小組自讀第五段。
(2)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生自由匯報。
3“英勇跳崖”的影片回顧。
4、結(jié)合課文分組合作探究:
(1)找:哪些語句表現(xiàn)了“五壯士”英勇跳崖的悲壯?
(2)品:反復讀,體味這些語句怎樣讀才能讀出感情。
5、檢查合作學習情況,反復品讀。
6、小結(jié):五壯士用自己的壯舉,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證明了中國人民是(),所以課文結(jié)尾說()。
7、比賽讀。
8、配樂讀。
9、積累: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記下這一段。
四、回應目標,總結(jié)全文。
1、課文是圍繞著哪個字來寫?體現(xiàn)了五壯士的什么精神?而作者重點描寫了第幾次掩護任務?更能突出什么?
2、學完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五、情感升華,課堂延伸。
提供網(wǎng)址,豐富課外知識。
六、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