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600字讀后感
《孔乙己》是近代文學(xué)巨匠魯迅所著的短篇小說,最早發(fā)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號,后編入《吶喊》,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后第二篇白話小說。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孔乙己》600字讀后感,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p>
《孔乙己》600字讀后感1
孔乙己是我很早就讀過的一篇文章,當(dāng)時我還沒能琢磨透其中的意義,單純的覺得孔乙己很慘,但是當(dāng)我現(xiàn)在再細細品讀之后,所感受到的就不僅僅是孔乙己悲慘的生活,更感受到了正是當(dāng)時的社會塑造出了“孔乙己”,殺死了“孔乙己”。
孔乙己講述的是,在一家小酒館里,孔乙己是唯一一名站著喝酒而穿長袖的人,他有一定的知識,品德良好,卻好吃懶做,經(jīng)常被人嘲笑。最終他慢慢的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里,死去了。
這篇文章全文都給人強烈的思考,孔乙己他是一名學(xué)者,雖然他沒有考上秀才,但是他也有著學(xué)者的尊嚴,所以他堅持穿著他破破爛爛的長袖衣喝酒,不與短衣的人為伍,但是他畢竟是一個失敗的學(xué)者,所以他也沒有臉面去坐著喝酒,于是他便成為了他人所嘲笑的,形單影只的站著喝酒的唯一穿長衫的人。這能說明很多事。一是當(dāng)時人們的冷漠,對于他只有嘲笑而沒有關(guān)心,二是孔乙己這種性格就是被當(dāng)時的社會所塑造出來的。反觀我們現(xiàn)在這個世界,人心依舊冷漠,估計放到現(xiàn)在,孔乙己依舊會被人所嘲笑的。魯迅先生所想要表達的事情在現(xiàn)在依舊不過時。我們應(yīng)該對悲慘的人抱著關(guān)心的態(tài)度,而不是嘲笑他們。
“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笨滓壹罕銤q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么“君子固窮⑻”,什么“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nèi)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边@段話給我的印象是最深的,因為這一段中,孔乙己被所有人嘲笑,而他自己那無力的辯解也無力回天??滓壹壕褪沁@么一點點的被逼上絕路的,正如下文所說的“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彼⒉皇且粋€被大家所需要的人,他只是大家生活中的點綴。在當(dāng)時,一個人的意義比現(xiàn)在要低得多,一個人死或生,對于別人或許沒有什么影響。這也反映出,當(dāng)時社會容不得一般人生存,揭示了當(dāng)時社會的腐敗。
魯迅先生寫孔乙己這個人,難道只是為了告訴我們他的悲慘么?當(dāng)然不是,在那個年代,有無數(shù)的“孔乙己”遭受著同樣的命運,魯迅先生沒有能力拯救他們,只能用自己的筆,向當(dāng)時與現(xiàn)在的人們展示他們的生活,來改變當(dāng)時的社會,讓現(xiàn)在的人不要忘記歷史。
讓我們?yōu)椤翱滓壹骸蹦?,向魯迅先生致敬?/p>
《孔乙己》600字讀后感2
這篇文章是看了好幾遍了,這印象卻是不可磨滅的。
一位衣臟不洗,滿口“之乎者也”的酒鬼—孔乙己,就是這篇小說的主人公。在魯迅先生的筆下,其形象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他身無分文,卻長衫終日,這是要面子,還是自欺欺人,是地位低下,還是自命清高。
他在人們的諷笑中度過了那昏暗的時光。
在人們的眼中,他是一個可悲、可笑、可憐、可氣、可有、可無的人。
作為當(dāng)代中學(xué)生,一名青少年,應(yīng)該從這里去吸取教訓(xùn),不能碌碌無為而終生,更不可見他人之不幸,而成自己的樂活??滓壹罕豢婆e制而迫 害,成為當(dāng)時社會的犧牲品。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中,中學(xué)生正是最容易接受那些新事物的時候,而社會卻又如此的復(fù)雜。中學(xué)生—稚氣未脫而又渴望長大。在這個社會中,更得有一雙慧眼,去尋找正義與前進,也就是要在接受信息時,控制好心靈小窗的敞開大小,理性選擇信息,取其精華而又要棄其糟粕。
放眼21世紀這個社會,不正之風(fēng)無時無處地不在如傳染病似地肆意傳播。而這一類的“病人”也有著很多。
因此,全社會更應(yīng)該聯(lián)合起來,掃除一切不正之風(fēng),排除一切隱患,凈化空氣,凈化人類的心靈。
既來之,則安之。來到世界上就要奮斗,奮斗就要精彩,精彩了才會感到幸福。人生道路何其漫長,而又何其短暫,時有“飛來橫禍”阻擋大道,而成功了,也就是奮斗向前了,爭氣了,心中的夢想也就觸手可及了。
讀了一遍又一遍,不會再為孔乙己的身世而悲哀,也不再為孔乙己的不爭氣而憤怒?,F(xiàn)在,卻是要看向未來。中考即將臨近,教室里的倒計時板每天都在更換著新的數(shù)字,并且越來越小。我們是初三的學(xué)生,要的是奮斗,是拼搏,更是要大聲喊出:“我一定要贏!”
《孔乙己》600字讀后感3
從孔乙己這一面看,小說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讀書人的毒害,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從民眾這一面看,小說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tài)炎涼,人們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tài),社會對于不幸者的冷酷,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病態(tài)。
通過對外形的整體描寫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的人?!边@一外形的整體描寫,集中而簡練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
肖像描寫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扒喟啄樕?,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町嫵鲆粋€窮困不得志,又經(jīng)常挨打的老書生的形象。斷腿前后肖像的對照,更顯出他遭遇的悲慘。
通過服飾的細節(jié)描寫揭示了孔乙己懶惰而又死愛面子的特征。“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又臟又破,長期不洗不補,既說明孔乙己很窮;只此一件長衫,又說明他很懶,連洗衣服都不肯動手。不肯脫下這么一件長衫,是唯恐失去他讀書人的身份。作者通過一件破長衫的描寫,把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的十分深刻,讓我想到當(dāng)時社會的惡劣。
通過個性化的語言描寫,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的性格。多次寫他滿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滓壹河谩八臅薄拔褰?jīng)”中的所謂“圣言”為自己辯解,連偷書也說成“竊書不能算偷”。這些性格化的語言極能表現(xiàn)人物鮮明的個性。
通過對人物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顯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孔乙己教小孩子們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表現(xiàn)了他善良的心地。
總的來說,孔乙己在我心中是一個光明正大,心直口快的人,他不會被當(dāng)時社會而弄巧成拙,反而更討厭封建文化,是魯迅筆下的一個優(yōu)秀人物。
《孔乙己》600字讀后感4
《孔乙己》是收錄在《吶喊》中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成功塑造了封建社會底層知識份子的形象。通過對孔乙己的描寫,很鮮明的刻畫出了這個被人嘲笑、諷刺的小人物形象。同時也側(cè)面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的底層勞苦人民愚昧麻木的病態(tài)形象。魯迅對現(xiàn)實社會的批判入木三分。
孔乙己懶惰、死要面子,并且自命不凡,他是典型的舊社會窮酸知識分子形象。魯迅非常精彩的描寫孔乙己那件代表身份的長衫:“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笨滓壹阂婚_口便是“之乎者也”,迂腐形象非常鮮明。酒店里面的每一個人都拿他當(dāng)笑柄,他卻不自知,依然自命不凡,極力維護自己讀書人的形象。干活有失身份,所以只能去偷竊。看客們說他偷竊,他說竊書不算偷,但是說他連半個秀才都沒有撈到時,他卻沉默不辯了??滓壹菏欠饨ㄉ鐣碌目婆e制度的受害者,除了一大串讓人聽不懂的之乎者也,也就會四種“回”的寫法了。我們在同情他的同時,摧殘他的封建社會也讓人憤怒。他生活在一個麻木不仁,底層勞苦大眾沒有互相同情、幫助,反而互相嘲笑、諷刺的社會。身處這樣一個冷漠的社會真是最大的悲哀。對于孔乙己的死也是一筆帶過,好像這群人沒有一個人關(guān)心他的生死,以至于掌柜粉板上寫著“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一直持續(xù)到第二年。可以說孔乙己最終的慘死也跟他們有很大的關(guān)系。實際上他到死都沒有放棄這個知識分子的身份。
文章雖短,但非常深刻的揭示封建科舉對讀書人精神、肉體的殘害,而舊社會國人的麻木、冷漠比起孔乙己這樣的人來說,更讓人痛心、心寒。
《孔乙己》600字讀后感5
《孔乙己》是魯迅先生的著名短篇小說代表作,文章中杜撰了一個飽受封建教育迫害而變得滿目蒼夷的讀書人孔乙己。他在魯迅先生的文筆下被深刻第演繹成了一個好喝懶做、死要面子、迂腐可笑、麻木不仁的形象。
上學(xué)時,讀這篇文章感覺孔乙己為了生計或者學(xué)習(xí)而變成偷書賊,為了面子而不肯脫下那件象征讀書人身份的又臟又破的長衫,為了賣弄學(xué)問說起話來滿口之乎者也等行為確實有不少可笑之處。今天閑來無事重讀這篇文章,突然感覺孔乙己身上的一些優(yōu)點應(yīng)該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文章中對孔乙己在酒店的賒賬有這樣一句描述不出一月,定然還清,這句話就足能反應(yīng)出孔乙己的為人誠信,正是他的誠信才讓酒店老板對他的賒賬問題足夠的放心。但是,現(xiàn)在社會中有多少人失去了像孔乙己那樣的誠信,大家為了生計疲于奔命時,忘記了對朋友、對家人和對社會的誠信,造就了很多的狼來了的故事,更有甚者對社會進行赤裸裸的坑蒙欺騙。難道我們就不應(yīng)該贊許下孔乙己的誠信精神嗎?
孔乙己主動教給酒店小伙計茴香豆的茴字四種寫法,給小孩子分豆子吃,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他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反觀我們這個科技已經(jīng)得到突飛猛進了的社會,人們步入了爭分奪秒的快節(jié)奏生活中,沒有人愿意把時間浪費在幫助陌生人身上,更沒有人愿意拿出自己的物品與大家分享。社會涌現(xiàn)出越來越多的扶,不扶思索的身影和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背影。 假如孔乙己來到我們的社會,他能適應(yīng)我們這樣的節(jié)奏嗎?
對比于孔乙己的年代,我們的社會確實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shè)投入是不是少了一點呢?如果我們把孔乙己的誠信精神和樂于助人的精神發(fā)揚起來,我相信社會更穩(wěn)定、朋友更真誠。
《孔乙己》600字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