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小古文100課上冊電子版,小學生小古文100課上冊譯文
推薦文章
小古文100篇第31文言文
1. 小古文一百課第三十課譯文
《小學小古文一百課》第七課《雪》
原文:
冬日嚴寒,木葉盡脫,陰云四布,彌漫天空,飛鴉千百成群,未暮歸林。
夜半,北風起,大雪飛。
清晨,登樓遠望,山林屋宇,一白無際,頓為銀世界,真奇觀也。
譯文:
這個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樹葉全都落了。天上布滿了烏云,陰沉沉的籠罩住了天空。天上飛著成百上千的烏鴉,還沒有天黑就回到棲息的樹林。
半夜的時候,刮起了北風,大雪紛紛揚揚的下了起來。
第二天的早晨起來后,登上樓臺向遠處眺望,遠處的樹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銀裝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極了!
2. 小古文100篇119字
第一組鄉(xiāng)村即景
1、放風箏
青草地,放風箏。汝前行,我后行。
2 鄉(xiāng) 村
鄉(xiāng)間農家,竹籬茅屋,臨水成村。水邊楊柳數(shù)株,中夾桃李,飛燕一雙,忽高忽低,來去甚捷。
3、蘆花
水濱多蘆荻。秋日開花,一片白色,西風吹來,花飛如雪。
4、荷
池中種荷,夏日開花,或紅或白。荷梗直立。荷葉形圓。莖橫泥中,其名曰藕。藕有節(jié),中有孔,斷之有絲。
5、菊
菊花盛開,清香四溢。其瓣如絲,如爪。其色或黃、或白、或赭、或紅。種類繁多。性耐寒,嚴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獨盛。
第二組 天的魔術
6、雨
今日天陰,曉霧漸濃,細雨如絲。天晚雨止,風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嚴寒,木葉盡脫,陰云四布,彌漫天空,飛鴉千百成群,未暮歸林。夜半,北風起,大雪飛。清晨,登樓遠望,山林屋宇,一白無際,頓為銀世界,真奇觀也。
8、日月星
日月星
日則有日,夜則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 時
一日有夜,分為十二時。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長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長。夜半為子,日中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組 別樣的爭和辯
10、貓捕魚
缸中有金魚,一貓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墜水中,急躍起,全身皆濕。
11、貓 斗
黃白二貓,斗于屋上,呼呼而鳴,聳毛豎尾,四目對射,兩不相下,久之,白貓稍退縮,黃貓奮起逐之,白貓走入室,不敢復出。
12、龜兔競走
龜與兔競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龜行遲,努力不息.及兔醒,則龜已先至矣.
13、五官爭功
口與鼻爭高下。
口曰:“我談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飲食非我不能辨。”
眼謂鼻曰:我近鑒毫端,遠觀天際,唯我當先?!坝种^眉曰:“爾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雖無用,亦如世有賓客,何益主人?無即不成禮儀。若無眉,成何面目?”
第四組讀書要得法
14、讀書
飛禽走獸, 饑知食,渴能飲,又能營巢穴為休息之所.其異者,能為人言.惟不知讀書,故終不如人.人不讀書 ,則于禽獸何異?
15、讀書有三到
讀書須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有不到者乎?
16、讀書需有疑
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有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17、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白笑其拙。老嫗曰:“功到自然成耳?!碧赘衅湟?,還卒業(yè)。
第五組 智慧少年
18、稱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輕重, 不能稱。操之幼子名沖,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將他物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復稱他物, 則象重可知矣?!?/p>
19、道邊李苦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ΓT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信然。
20、破甕救友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21、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與諸兄同食梨,融獨擇小者,父問故,融曰,兒年幼,當取小者。
3. 小古文100篇24字左右
1、放風箏
青草地,放風箏。汝前行,我后行。
2、鄉(xiāng) 村
鄉(xiāng)間農家,竹籬茅屋,臨水成村。水邊楊柳數(shù)株,中夾桃李,飛燕一雙,忽高忽低,來去甚捷。
3、蘆 花
水濱多蘆荻。秋日開花,一片白色,西風吹來,花飛如雪。
4、荷
池中種荷,夏日開花,或紅或白。荷梗直立。荷葉形圓。莖橫泥中,其名曰藕。藕有節(jié),中有孔,斷之有絲。
5、菊
菊花盛開,清香四溢。其瓣如絲,如爪。其色或黃、或白、或赭、或紅。種類繁多。性耐寒,嚴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獨盛。
第二組 天的魔術
6、雨
今日天陰,曉霧漸濃,細雨如絲。天晚雨止,風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嚴寒,木葉盡脫,陰云四布,彌漫天空,飛鴉千百成群,未暮歸林。夜半,北風起,大雪飛。清晨,登樓遠望,山林屋宇,一白無際,頓為銀世界,真奇觀也。
8、日月星
日則有日,夜則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 時
一日有夜,分為十二時。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長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長。夜半為子,日中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組 別樣的爭和辯
10、貓捕魚
缸中有金魚,一貓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墜水中,急躍起,全身皆濕。
11、貓 斗
黃白二貓,斗于屋上,呼呼而鳴,聳毛豎尾,四目對射,兩不相下,久之,白貓稍退縮,黃貓奮起逐之,白貓走入室,不敢復出。
12、龜兔競走
龜與兔競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龜行遲,努力不息.及兔醒,則龜已先至矣.
13、五官爭功
口與鼻爭高下。
口曰:“我談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飲食非我不能辨?!?/p>
眼謂鼻曰:我近鑒毫端,遠觀天際,唯我當先。“又謂眉曰:“爾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雖無用,亦如世有賓客,何益主人?無即不成禮儀。若無眉,成何面目?”
第四組讀書要得法
14、讀書
飛禽走獸, 饑知食,渴能飲,又能營巢穴為休息之所.其異者,能為人言.惟不知讀書,故終不如人.人不讀書 ,則于禽獸何異?
15、讀書有三到
讀書須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有不到者乎?
16、讀書需有疑
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有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17、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卑仔ζ渥尽@蠇炘唬骸肮Φ阶匀怀啥?。”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4. 短一點初中小古文100篇
兩小兒辯日(1)
孔子東游(2),見(3)兩小兒辯斗(4),問其(5)故(6)。
一兒曰:“我以(7)日始(8)出時去(9)人近,而日中(10)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11)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12),及(13)日中則(14)如盤盂(15),此不為(16)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7),及其日中如探湯(18),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9)也。
5. 小古文100篇第39則什么意思
兩個版本不同:
39、意志和品質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p>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p>
第39篇
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
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v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此岳武穆《滿江紅》詞句也,作者自六歲時即口受記憶,至今喜誦之不衰。自今以往,棄“哀時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國之少年”。
6. 小古文100篇歲寒三友
《歲寒三友》
松、竹、梅向稱“三友”?;蛟踔裼谒?、梅曰:“此中空空,安能與君友?”松、梅怒曰:“惟空空,故能為我友,所謂此中空洞常無物,何止容卿數(shù)百人也!”
嗚呼!為君子者能如松梅之無信讒言,而為小人者自知其讒言之無益,而不入于君子之耳,則交道庶乎其有終矣輔恭滇枷鄄磺殿委東蓮!
譯文:
松竹梅一向稱為“三友”,有人以竹對松和梅說:“我內里空空,怎么能配合你們?yōu)橛选彼珊兔放溃骸爸挥袃刃目湛盏?,才能成為我們的朋友,這就是所謂的這其中空洞沒有凡世之物,何止容納幾百你這種小人!”
哎,作為君子能像松梅這樣不相信讒言,而作小人知道自己的讒言沒有什么益處,不能進入君子的耳朵,那相交只有終結啊
7. 小古文100篇下冊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顯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愛國,機智勇敢,善于辭令,靈活善辯的外交才能與不懼大國、不畏 *** 的斗爭精神。諷刺了狂妄自大,傲慢無理,自作聰明的人。
整個故事就是一條成語:自取其辱。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論語》中。子貢問怎樣交朋友??鬃诱f:“忠言相告,好話對導,他不聽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但是多數(shù)后人對這個成語的了解來自本篇課文。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結果不但輕而易舉被晏子化解了,最后反被晏子侮辱了。成語的意思是說自己所受到的侮辱難堪,都是因為自己造成的。
外交無小事,尤其在牽涉到國格的時候,更是絲毫不可侵犯。晏子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維持了國格,也維護了個人尊嚴。晏嬰是聰明機智,能言善辯,勇敢大膽、不畏強權的人。
晏子能贏得這場外交的勝利的原因:就是因為晏子的話不卑不亢,有禮有節(jié),用語委婉,頭腦清晰。
小學生小古文一百課1-10原文
第一組鄉(xiāng)村即景
1、放風箏
青草地,放風箏。汝前行,我后行。
2、鄉(xiāng) 村
鄉(xiāng)間農家,竹籬茅屋,臨水成村。水邊楊柳數(shù)株,中夾桃李,飛燕一雙,忽高忽低,來去甚捷。
3、蘆 花
水濱多蘆荻。秋日開花,一片白色,西風吹來,花飛如雪。
4、荷
池中種荷,夏日開花,或紅或白。荷梗直立。荷葉形圓。莖橫泥中,其名曰藕。藕有節(jié),中有孔,斷之有絲。
5、菊
菊花盛開,清香四溢。其瓣如絲,如爪。其色或黃、或白、或赭、或紅。種類繁多。性耐寒,嚴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獨盛。
第二組 天的魔術
6、雨
今日天陰,曉霧漸濃,細雨如絲。天晚雨止,風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嚴寒,木葉盡脫,陰云四布,彌漫天空,飛鴉千百成群,未暮歸林。夜半,北風起,大雪飛。清晨,登樓遠望,山林屋宇,一白無際,頓為銀世界,真奇觀也。
8、日月星
日則有日,夜則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 時
一日有夜,分為十二時。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長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長。夜半為子,日中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組 別樣的爭和辯
10、貓捕魚
缸中有金魚,一貓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墜水中,急躍起,全身皆濕。
11、貓 斗
黃白二貓,斗于屋上,呼呼而鳴,聳毛豎尾,四目對射,兩不相下,久之,白貓稍退縮,黃貓奮起逐之,白貓走入室,不敢復出。
12、龜兔競走
龜與兔競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龜行遲,努力不息.及兔醒,則龜已先至矣.
13、五官爭功
口與鼻爭高下。
口曰:“我談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飲食非我不能辨?!?/p>
眼謂鼻曰:我近鑒毫端,遠觀天際,唯我當先?!坝种^眉曰:“爾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雖無用,亦如世有賓客,何益主人?無即不成禮儀。若無眉,成何面目?”
第四組讀書要得法
14、讀書
飛禽走獸, 饑知食,渴能飲,又能營巢穴為休息之所.其異者,能為人言.惟不知讀書,故終不如人.人不讀書 ,則于禽獸何異?
15、讀書有三到
讀書須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有不到者乎?
16、讀書需有疑
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有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17、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白笑其拙。老嫗曰:“功到自然成耳?!碧赘衅湟?,還卒業(yè)。
第五組 智慧少年
18、稱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輕重, 不能稱。操之幼子名沖,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將他物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復稱他物, 則象重可知矣?!?/p>
19、道邊李苦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
20、破甕救友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小學生小古文100課上冊17課楊柳這篇小古文的譯文
磨針溪是在眉州的象耳山腳下。世世代代相傳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yè),就放棄學習離開了。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于是問她在干什么,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動,就回去完成學業(yè)。那老婦人自稱姓武。現(xiàn)在那溪邊還有一塊武氏巖。
小學生小古文100課上冊第15.16篇,要原文不要譯文,越快越好,急!
15、讀書有三到
讀書須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有不到者乎?
16、讀書需有疑
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有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小學生小古文一百課上冊揠苗助長的意思
揠苗助長
【拼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釋義】: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渥于叾曋?,苗則槁矣?!?/p>
【例句】:對學生的教育既不能~,也不能放任自流。
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采納...
小學生小古文100課上冊25課翻譯
是《南轅北轍》。
譯文:
今天,臣我看見有人在一條大路也說解釋為太行山上,朝著北面駕車前行,對我說,想到楚國去。我說:“你要到楚國去,為什么卻將要向北面駕車?楚國在南面?!避嚨闹魅苏f,我的馬很好,跑得快。我說:“馬雖然好,但這條路不是去楚國的路。”他說:“我的財物多,也有錢”。我說:“財物多,但是這條路不是去楚國的路”。他說:“我的車夫好?;卮鹫卟皇擒嚪?,是坐在車里的人”。像這樣的東西良馬、財物、車夫越好越多,離楚國就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