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成就最大的文學體裁是什么,元代文學的最高成就是
推薦文章
元朝最大的文學樣式是什么?
元朝最大的文學樣式是元曲。
元曲又稱夾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fā)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diào)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帶。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nèi)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
列舉唐朝,宋朝,元朝文學成就最高的體裁,并各舉一例說明
唐朝,宋朝,元朝文學成就最高的體裁分別是唐詩、宋詞、元曲。
唐詩示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宋詞示例: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天凈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元代文學最大的成就是元曲。《竇娥冤》是元曲代表。對還是錯
錯,正確是:元代文學最大的成就是元曲,《竇娥冤》是元曲代表之一。
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四位元代雜劇作家。他們代表作分別是:關漢卿的散曲全收在《金元散曲》中?!陡]娥冤》、《救風塵》、《單刀會》是他的優(yōu)秀代表作。
白樸的詞作,在他生前就已編訂成集,名曰《天籟集》。
鄭光祖元曲代表:《哭孺子》、《秦樓月》、《指鹿道馬》、《紫云娘》、《采蓮舟》、《細柳營》、《哭晏嬰》、《后庭花》、《梨園樂府》
馬致遠作品以反映退隱山林的田園題材為多,風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點。有描述王昭君傳說的《漢宮秋》以及《任風子》等?!稘h宮秋》被后人稱做元曲的最佳杰作。
《竇娥冤》寫作特色
1、本文本色的戲曲語言:
歷來評論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關漢卿戲曲語言的特色,即語言通俗自然、樸實生動,符合劇中人物的身份和個性,能為展開劇情和刻畫人物性格服務。
2、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
劇作家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由于是根植于現(xiàn)實生活的土壤之中,因而觀眾不僅不感到荒謬怪誕,相反,倒因此更加深切同情竇娥的悲慘遭遇,深切痛恨封建法制的腐朽乖謬和好民惡吏的滔天罪行。激起觀眾對劇中人物事件強烈的愛和憎,正是悲劇所要達到的戲劇效果。
3、想象、夸張的藝術手法:
作品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設計了三樁誓愿的超現(xiàn)實情節(jié),顯示正義抗爭的強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鮮明的愛憎,反映了人民伸張正義愿望。
元代文學最高成就的是什么
元代文學最高成就的是元雜劇,又被稱為北雜劇。出現(xiàn)于宋朝末期,鼎盛于元朝大德年間。元雜劇主要是以揭露社會黑暗的一面和反映人民的疾苦為主,其中融合了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元雜劇中有多種角色,可分為旦、末、凈、雜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