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高中作文

    5U文學(xué)網(wǎng) > 作文 > 高中作文 > 初春小雨古詩意思解釋,開春初雨詩詞

    初春小雨古詩意思解釋,開春初雨詩詞

    | admin

    《初春小雨》 韓愈 詩句和解釋

    《初春小雨》韓愈詩句詩句如下: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作者】韓愈?【朝代】唐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初春小雨》韓愈解釋如下:

    京城的街道上空絲雨紛紛,雨絲就像乳汁般細密而滋潤,小草鉆出地面,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勝過了綠楊滿城的暮春。

    創(chuàng)作背景

    此作于公元823年(長慶三年)早春。當時韓愈已經(jīng)56歲,任吏部侍郎。這是他一生所做最大的官。雖然時間不長(他57歲就病逝了),但此時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鎮(zhèn)州(今河北正定)藩鎮(zhèn)叛亂,韓愈奉命前往宣撫,說服叛軍,平息了一場叛亂。

    穆宗皇帝非常高興,把他從兵部侍郎任上調(diào)為吏部侍郎。在文學(xué)方面,他早已聲名大振。同時在復(fù)興儒學(xué)的事業(yè)中,他也卓有建樹。因此,雖然年近花甲,卻不因歲月如流而悲傷,而是興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詩是寫給當時任水部員外郎的詩人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大約韓愈約張籍游春,張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辭,韓愈于是作這首詩寄贈,極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觸發(fā)張籍的游興。

    擴展資料:

    《初春小雨》賞析:

    全篇中絕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遙看近卻無”了。試想: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掛著冰凌兒的時候,春在何處。連影兒也不見。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來了。

    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跡,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

    看著它,人們心里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墒钱斈銕е鵁o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么顏色了。

    詩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著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遠望去,再象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

    這設(shè)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纖細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美。而小雨又滋潤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還能不新嗎?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那草色還能不美。

    臨了,詩人還來個對比:“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jié)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征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呢?

    已經(jīng)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愛了。象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為貴”,早春時節(jié)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嬌貴的。“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這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嚴冬方盡,余寒猶厲,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這一些些輕淡的綠,是當時大地唯一的裝飾;

    可是到了晚春則“草樹知春不久歸”(韓愈《晚春》),這時那怕柳條兒綠得再好,人們也無心看,因為已缺乏那一種新鮮感。

    所以,詩人就在第三句轉(zhuǎn)折時提醒說:“最是一年春好處。”是呀,一年之計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處卻又在早春。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

    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shù)美。

    初春小雨的詩意

    初春小雨的詩意

    《初春小雨》

    作者:韓愈

    原文: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注釋:

    1、潤:滋潤。

    2、絕:絕對。

    3、勝:超過。

    詩意: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

    它像酥酪般細密而滋潤,

    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

    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

    遠勝過綠楊滿城的暮春。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第一句寫初春的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十分準確地寫出了它的特點,遣詞用句十分優(yōu)美。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后的景色。以遠看似青,近看卻無,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膳c王維的青靄入看無、山色有無中相媲美。

    三、四兩句對初春景色大加贊美: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兩句意思是說: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遠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嘆,認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yōu)勝,別出新意。

    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shù)美。

    描寫小雨的詩句

    描寫小雨的詩句

    1、料峭春風(fēng)吹灑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睛。

    2、燕子將雛語夏深,綠槐庭院不多陰。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shù)尺心。雙鷺能忙翻白雪,平疇許遠漲清波。鉤簾百頃風(fēng)煙上,臥看青云載雨過。宋汪藻《即事》

    3、竹齋眠聽雨,夢里長青苔。門寂山相對,身閑鳥不猜。宋方岳《聽雨》

    4、二月巴陵日日風(fēng),春寒未了怯園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宋陳與義《春寒》

    5、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蒙隔釣船。還似洞庭春水色,曉云將入岳陽天。唐溫庭筠《咸陽值雨》

    6、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宋秦觀《浣溪沙》

    7、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夜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8、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9、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宋翁卷《鄉(xiāng)村四月》

    10、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唐張志和《漁歌子》

    11、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鏡,人影渡傍鷗不驚。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一聲。宋汪藻《春日》

    12、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fēng)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3、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宋釋志南《絕句》

    14、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宜逌仄炕?,香添暖被籠。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15、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宋趙師秀《約客》

    16、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

    17、春風(fēng)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fù)晴。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唐劉長卿《別嚴士元》

    18、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定風(fēng)波》

    19、小園煙草接鄰家,桑拓陰陰一經(jīng)斜。臥讀陶詩未終卷,又乘微雨去鋤瓜。宋陸游《小園》

    描寫初春的詩句

    描寫初春的詩句

    1、東風(fēng)何時至,已綠湖上山。唐丘為《題農(nóng)父廬舍》

    2、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3、午睡漸多濃似酒,韶華已入東君手。宋周邦彥《蝶戀花》

    4、狂風(fēng)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唐杜牧《悵詩》

    5、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唐史青《應(yīng)詔賦得除夜》

    6、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宋辛棄疾《浣溪沙》

    7、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fēng)翠帶長。唐杜甫《曲江對雨》

    8、城上風(fēng)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宋錢惟演《木蘭花》

    9、洛陽東風(fēng)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韓愈《感春五首》

    10、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宋姜夔《揚州慢》

    11、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fēng)吹柳萬條斜。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12、暖日晴風(fēng)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宋李清照《懈戀花》

    13、二月風(fēng)光濃似酒,小樓新濕青紅。宋葛勝仲《臨江仙》

    14、東風(fēng)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宋蘇軾《一叢花》

    15、春風(fēng)自恨無情水,吹得東流竟日西。宋蘇軾《往年宿瓜步夢中得小詩錄示民師》

    16、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唐杜甫《清明二首》

    17、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宋蘇軾《定風(fēng)波》

    18、颯颯東風(fēng)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唐李商隱《無題四首》

    19、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20、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唐戴叔倫《蘇溪亭》

    21、一夜好風(fēng)吹,新花一萬枝。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22、落花滿春光,疏柳映新塘。唐儲光羲《答王十三維》

    23、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宋梅堯臣《蘇幕遮》

    24、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宋張來《春日》

    25、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唐韓愈《晚春》

    26、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唐溫庭范《題望苑驛》

    27、恰似春風(fēng)相欺得,夜來吹折數(shù)枝花。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28、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五代前蜀韋莊《菩薩蠻》

    29、風(fēng)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

    30、庭前時有東風(fēng)入,楊柳千條盡向西。唐劉方平《代春怨》

    31、東風(fēng)吹雨細于塵。宋辛棄疾《浣溪沙》

    32、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33、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fēng)雨看潮生。

    34、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35、芳菲消息到,杏梢紅。宋賀鑄《小重山》

    36、一春常是雨和風(fēng),風(fēng)雨晴時春已空。宋陸游《豆葉黃》

    37、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宋陸游《馬上作》

    38、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樓春》

    39、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fā)江邊二月晴。宋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40、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唐張籍《春別曲》

    41、馬踏春泥半是花。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42、春風(fēng)春雨花經(jīng)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宋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

    43、東風(fēng)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fā)生。唐錢起《春郊》

    44、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fēng)。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唐王涯《春游曲》

    45、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宋李清照《聲聲慢》

    46、野渡花爭發(fā),春塘水亂流。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4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48、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劉方平《夜月》

    49、兩句寫初春將近時的景色。唐盧僎《歲晚還交臺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50、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唐杜甫《臘日》

    51、春色惱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宋王安石《春夜》

    52、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宋秦觀《好事近》

    53、洛陽城里又東風(fēng),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宋陳與義《虞美人》

    54、春風(fēng)如醇酒,著物物不知。宋程致道《過紅梅閣一首》

    55、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唐韓愈《春雪》

    56、春在亂花深處鳥聲中。宋陳亮《南歌子》

    57、春風(fēng)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唐趙嘏《喜張沨及第》

    58、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唐東方虬《春雪》

    59、微雨灑芳塵,醞造可人春色。宋石孝友《好事近》

    60、不覺春風(fēng)換柳條。唐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fēng)換柳條。

    61、江漢春風(fēng)起,冰霜昨夜除。唐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62、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63、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fēng)寂寞搖空枝。唐楊凌《句》

    64、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xué)繡,枝枝不教花瘦。宋辛棄疾《粉蝶兒和晉臣賦落花》

    65、惱人天氣又春陰。宋晏殊《浣溪沙》

    66、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宋李清照《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67、春到人間草木知。宋張栻《立春偶成》: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68、滿眼不堪三月喜,舉頭已覺千山綠。宋辛棄疾《滿江紅》

    69、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宋姜夔《淡黃柳》

    描寫初春景象的詩句

    描寫初春景象的詩句

    1、幾處早蔦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

    2、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3、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宋僧志南《絕句》

    4、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5、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6、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曉》

    7、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8、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9、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10、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殘《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1、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唐王維《相思》

    12、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1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南宋志南和尚《絕句》

    14、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15、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16、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7、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數(shù)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唐劉禹錫《春詞》

    18、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徐俯《春游湖》

    1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20、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

    21、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22、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23、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24、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初春小雨原文_翻譯及賞析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代·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初春小雨》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國中古詩 , 寫景 , 春天 , 寫雨柳樹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油般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第一句寫初春的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十分準確地寫出了它的特點,遣詞用句十分優(yōu)美。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后的景色。以遠看似青 ,近看卻無 ,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膳c王維的"青靄入看無"、"山色有無中"相媲美。

    三、四兩句對初春景色大加贊美:"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兩句意思是說: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遠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嘆,認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yōu)勝,別出新意。

    創(chuàng)作背景 鑒賞

    這首小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詩的風(fēng)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此破降?,實則是絕不平淡的。韓愈自己說:艱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送無本師歸范陽》)。原來他的平淡是來之不易的。

    首句點出初春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準確地捕捉到了它的特點。造句清新優(yōu)美。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后的景色。以遠看似有 ,近看卻無 ,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寫出了春草剛剛發(fā)芽時,若有若無,稀疏,矮小的特點。可與王維的“青靄入看無”、“山色有無中”相媲美。

    第三、四句對初春景色大加贊美:“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兩句意思是說: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遠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嘆,認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yōu)勝,別出心裁。前兩句體察景物之精細已經(jīng)令人稱贊,后兩句如騎兵驟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這首小詩,詩人只運用簡樸的文字 ,就常見的“小雨”和“草色”,描繪出了早春的獨特景色??坍嫾毮?,造句優(yōu)美,構(gòu)思新穎,給人一種早春時節(jié)濕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表達作者充滿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全篇中絕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遙看近卻無”了。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掛著冰凌兒的時候,春天連影兒也看不見。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來了。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記,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粗藗冃睦镱D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墒钱斎藗儙е鵁o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么顏色了。詩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著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遠望去,再像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

    這設(shè)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纖細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美。而小雨又滋潤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在最后,詩人還來個對比:“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jié)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征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已經(jīng)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愛了。像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為貴”,早春時節(jié)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嬌貴的?!靶履甓嘉从蟹既A,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這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嚴冬方盡\余寒猶厲,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這一些輕淡的綠,是當時大地唯一的裝飾;可是到了晚春則“草樹知春不久歸”(韓愈《晚春》),這時那怕柳條兒綠得再好,人們也無心看,因為已缺乏那一種新鮮感。

    所以,詩人就在第三句轉(zhuǎn)折時提醒說:“最是一年春好處?!币荒曛H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處卻又在早春。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主張學(xué)習(xí)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tǒng)”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韓愈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 *** 數(shù)百年?!宕ぺw翼《論詩五首·其二》

    論詩五首·其二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 *** 數(shù)百年。 古詩三百首 , 國中古詩 , 勵志 , 哲理寫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亡 通:無)——宋代·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清平樂·村居

    宋代 : 辛棄疾

    宋詞三百首 , 國小古詩 , 國中古詩 , 向往 , 鄉(xiāng)村生活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fēng)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fēng)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fēng)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鏇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yīng)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拼め瘏ⅰ蹲唏R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唐代 : 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fēng)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fēng)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fēng)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鏇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yīng)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 唐詩三百首 , 國中古詩 , 邊塞 , 送別 , 寫風(fēng) , 寫馬 , 贊美將士

    《初春小雨》古詩文賞析

    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jīng)典的古詩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初春小雨》古詩文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春小雨》古詩文賞析

    《初春小雨》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字詞解釋:

    ⑴呈:恭敬地送給。

    ⑵水部張十八員外:指張籍(766—830年)唐代詩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員外郎。

    ⑶天街:京城街道。

    ⑷潤如酥:細膩如酥。酥:動物的油,這里形容春雨的細膩。

    ⑸最是:正是。

    ⑹處:時。

    ⑺絕勝:遠遠勝過。

    ⑻皇都:帝都,這里指長安。

    作品譯文: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酪般細密而滋潤,

    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最美不過楊柳滿城的長安。

    初春小雨背景:

    此作于公元823年(長慶三年)早春。當時韓愈已經(jīng)56歲,任吏部侍郎。這是他一生所做最大的官。雖然時間不長(他57歲就病逝了),但此時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鎮(zhèn)州(今河北正定)藩鎮(zhèn)叛亂,韓愈奉命前往宣撫,說服叛軍,平息了一場叛亂。穆宗皇帝非常高興,把他從兵部侍郎任上調(diào)為吏部侍郎。在文學(xué)方面,他早已聲名大振。同時在復(fù)興儒學(xué)的事業(yè)中,他也卓有建樹。因此,雖然年近花甲,卻不因歲月如流而悲傷,而是興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詩是寫給當時任水部員外郎的詩人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大約韓愈約張籍游春,張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辭,韓愈于是作這首詩寄贈,極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觸發(fā)張籍的游興。

    初春小雨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第一句寫初春的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十分準確地寫出了它的特點,遣詞用句十分優(yōu)美。與杜甫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后的景色。以遠看似青 ,近看卻無 ,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可與王維的"青靄入看無"、"山色有無中"相媲美。

    三、四兩句對初春景色大加贊美:"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兩句意思是說: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遠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嘆,認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yōu)勝,別出新意。

    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shù)美。

    韓愈(人物簡介)

    歷程

    朱嘯宇稱韓昌黎,謚號文公,故世稱韓文公,是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軾,蘇轍,蘇洵,歐陽修,王安石,曾鞏)之一。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翱ぁ笔切姓^(qū)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國范圍內(nèi)的名門大族。而韓愈世居昌黎,故又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dǎo)者,故與其并稱為“韓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載道”和“文道結(jié)合”的主張,反對六朝以來駢偶之風(fēng)。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稱。與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合稱為三蘇)合稱為“唐宋八大家”?,F(xiàn)在已經(jīng)得到考證,韓愈祖籍河北昌黎縣。

    生平

    韓愈一生經(jīng)歷大致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4歲以前。3歲喪父。受兄韓會撫育。后隨韓會貶官到廣東。兄死后,隨嫂鄭氏北歸河陽。后遷居宣城。7歲讀書,13歲能文,從獨孤及、梁肅之徒學(xué)習(xí),究心古訓(xùn),并關(guān)心政治,自稱"前古之興亡,未嘗不經(jīng)于心也,當世之得失,未嘗不留于意也"(《與鳳翔邢尚書書》),確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歲赴長安應(yīng)進士試,三試不第。

    第二階段,25至35歲。先登進士第。然后三試博學(xué)鴻詞不入選,便先后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jié)度使幕府任職,后至京師,官四門博士。這一階段重要詩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書》、《師說》、《送李愿歸盤谷序》、《送孟東野序》、《此日足可惜贈張籍》、《山石》等。

    第三階段,36至49歲。先任監(jiān)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饑狀,請減免徭役賦稅,指斥朝政,被貶為山陽令。順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團進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對立場。憲宗即位,獲赦北還,為國子博士。改河南令,遷職方員外郎,歷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與宦官、權(quán)要相對抗,仕宦一直不得志。這一階段重要詩文,有《張中丞傳后敘》、《毛穎傳》、《送窮文》、《進學(xué)解》、《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xué)士》、《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南山詩》、《秋懷詩》11首、《陸渾山火和皇甫□用其韻》、《石鼓歌》等。

    第四階段,50至57歲病故。先從裴度征討淮西吳元濟叛亂,任行軍司馬,貫徹了加強中央集權(quán)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的主張?;次髌蕉ê?,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年)憲宗迎佛骨入大內(nèi),他奮不顧身,上表力諫,為此被貶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官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顯職。為兵部侍郎時,鎮(zhèn)州王庭湊叛亂,他前往宣撫,成功而還。最后這一階段,政治上較有作為。重要詩文有《平淮西碑》、《論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銘》、《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瀧吏》等。

    評價

    唐代古文運動倡導(dǎo)者,宋代蘇軾稱他為“文起八代之衰”(指韓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風(fēng)。),明人推崇他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杜牧把韓文與杜詩并列,稱為“杜詩韓筆”,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后人對韓愈評價頗高,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韓文與杜詩并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dǎo)的古文運動,開辟了唐以來古文的發(fā)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chuàng)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lǐng)域,糾正了大歷(766年~780年)以來的平庸詩風(fēng)。

    韓愈的優(yōu)秀作品介紹

    韓愈其代表作品是《師說》。

    其優(yōu)秀的文章有:《雜說》、《原毀》、《進學(xué)解》、《答劉正夫書》、《送孟東野序》、《祭十二郎文》、《送李原歸盤谷序》、《張中丞傳后續(xù)》等。 此外,他還寫有《柳子厚墓志銘》、《寄柳子厚文》、《畫記》、《答李翔書》、《原道》、《原毀》、《原性》、《論天旱人饑狀》、《論佛骨表》、《送窮文》、《平淮西碑》等。 其詩主要有:《山石》、《汴州亂》、《南山》、《石鼓歌》、《陸渾山火》、《日食》、《題汴梁》、《題驛梁》、《題楚王廟》、《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飲潼關(guān)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等。

    韓詩

    韓愈的文學(xué)成就,主要在文,但其詩亦有特色,為一代大家,對后代有較大的影響。 韓愈多長篇古詩,其中不乏揭露現(xiàn)實矛盾、表現(xiàn)個人失意的佳作,如《歸彭城》、《齪齪》、《縣齋有懷》等,大都寫得平實順暢。他也有寫得清新、富于神韻、近似盛唐人的詩,如《晚雨》、《盆池五首》,尤其是《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

    但是,韓愈最具獨創(chuàng)性和代表性的作品,則是那些以雄大氣勢見長和怪奇意象著稱的詩作。他“少小尚奇?zhèn)ァ?《縣齋有懷》)、“搜奇日有富”(《答張徹》),天生一種雄強豪放的資質(zhì),性格中充溢著對新鮮奇異、雄奇壯美之事之景之情的追求沖動,而他一再提倡的“養(yǎng)氣”說,更使他在提高自我修養(yǎng)的同時增添了一股敢作敢為、睥睨萬物的氣概,發(fā)而為詩,便是氣豪勢猛,聲宏調(diào)激,宛如江河破堤,一瀉千里。

    韓愈一生用世心甚切,是非觀念極強,性格木訥剛直,昂然不肯少屈,這一方面使他在步入官場后的一次次政治旋渦中屢受打擊,另一方面也導(dǎo)致其審美情趣不可能淡泊平和,而呈現(xiàn)出一種怨憤郁躁、情激調(diào)變的怪奇特征。韓愈詩風(fēng)向怪奇一路發(fā)展,大致始于貞元中后期,至元和中期已經(jīng)定型。貞元、元和之際的陽山之貶,一方面是巨大的政治壓力極大地加劇了韓愈的心理沖突,另一方面將荒僻險怪的南國景觀推到詩人面前,二者交相作用,乃是造成韓愈詩風(fēng)大變的重要條件。他在這一時期寫的《宿龍宮灘》、《郴口又贈二首》、《龍移》、《岳陽樓別竇司直》、《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等詩中,使用最多的是那些激蕩、驚怖、幽險、兇怪的詞語,諸如“激電”、“驚雷”、 “怒濤”、“大波”、出沒的“蛟龍”、悲號的“猩鼯”、森然可怖的“妖怪”、 “鬼物”,都輻湊筆端,構(gòu)成了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意象。

    在詩歌表現(xiàn)手法上,韓愈也作了大膽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用寫賦的方法作詩,鋪張羅列,濃彩涂抹,窮形盡相,力盡而后止?!赌仙健吩娛沁@方面的代表作。全詩102韻,長達一千多字,連用七聯(lián)疊字句和51個帶“或”字的詩句,鋪寫終南山的高峻,四時景象的變幻。令人讀來,雖覺十分詳盡,卻又頗為煩瑣。再如那首著名的《陸渾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韻》,極寫一場山火的強猛酷烈。這是一種超乎常情的創(chuàng)造,惟其超常,所以生新,惟其生新,所以怪奇。怪怪奇奇,戛戛獨造,乃是韓愈在詩歌藝術(shù)上的主要追求目標。

    但韓愈為詩的新的特點,還不是表現(xiàn)于這類作品,而在于他那“以文為詩”的一些篇什。如《山石》、《八月十五日夜贈張功曹》,對于這樣的作品,前人多所評論,方東樹《昭昧詹言》謂前篇乃“古文手筆”,后篇亦“古文筆法”。這樣的“手筆”和“筆法”,和初唐、盛唐的前輩詩人相比,顯然有不同者。因此,葉燮《原詩》認為“韓愈為唐詩之一大變”。所謂“大變”,正是韓愈之詩新的特點。

    韓愈的詩歌作品

    山石

    山石犖確行徑微, 黃昏到寺編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 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 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 疏糲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 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 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 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 水聲激激風(fēng)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 豈必局束為人鞿?

    嗟哉吾黨二三子, 安得至老不更歸!

    雉帶箭

    原頭火燒靜兀兀, 野雉畏鷹出復(fù)沒。

    將軍欲以巧伏人, 盤馬彎弓惜不發(fā)。

    地形漸窄觀者多, 雉驚弓滿勁箭加。

    沖人決起百余尺, 紅翎白鏃隨傾斜。

    將軍仰笑軍吏賀, 五色離披馬前墮。

    八同十五日夜贈張功曹

    纖云四卷天無河, 清風(fēng)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 一杯相屬君當歌。

    君歌聲酸辭且苦, 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嶷高,蛟龍出沒猩鼯號。

    十生九死到官所, 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 海氣濕蟄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 嗣皇繼圣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萬里, 罪從大辟皆除死。

    遷者追回流者還, 滌瑕蕩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 坎軻只得移荊蠻。

    判司卑官不堪說, 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輩流多上道, 天路幽險難追攀。

    君歌且休聽我歌, 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218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