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范文5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范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范文篇1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是大學時代,心理學老師在課堂中給我們觀看的影片。前段時間我又重溫了這部片子,它又一次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角落,激起了內心的漣漪。
影片講述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馬修在一所管教寄宿學校找到了一份管教的工作時,他如同走進了一個孩子們的地獄。他被匆忙逃走的原任管教的經歷所震動,又親眼目睹了學校各項嚴厲的懲罰手段。校長的殘忍,其他管教的冷酷,孩子們的無法無天及可憐無助,讓他產生了一種改變學校管教方式的沖動。他在樂譜上寫下了為孩子們譜寫的歌曲,他用純凈的音樂喚回了管教們冰冷已久的心,解脫了束縛孩子們身心的繩索。馬修用音樂給這個如監(jiān)獄般的學校帶來了春天,他用音樂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凈化了孩子們的心靈,對他們今后的人生道路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馬修老師用它的善良,用它的音樂,一點一滴的改變了這個地獄般的“池塘之底”,這群幾乎被人們放棄的壞孩子,居然唱出了天籟的歌聲,重新拾回了童年的歡樂與希望。這是一部美好的電影,當滿天飛舞的紙飛機,在熱陽中翱翔,當可愛的小佩比諾拎著行李奔過來和老師一起走時,我禁不住眼眶濕潤了。
當他了解這些孩子作惡的原因,當他看見這些孩子對校長的恐懼,當他知道這些孩子對音樂的熱愛,當他見到孩子們天真爛漫的夢想時,他曾經想要狠起來的心又軟了。于是,他竭盡全力以音樂教育他們,他費盡心思對校長建議換種方式教育他們,他嘗試各種各樣的方法讓孩子們接受自己,這種種的種種,無不表明他對孩子們無私、無悔、無怨的愛?;蛟S,在他嘗試著通過各種途徑去取得成功卻最終失敗的時候,他是卑微的;當他為了自己心中無悔的愛而設身處地地為孩子們著想的時候,或許他仍是卑微的、是失敗的;但是,他的愛卻是偉大的,是平常人無法超越的無私的愛啊!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來和孩子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chuàng)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剖析、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們應尊重、關愛每一位孩子。雖然一個班級幾十個孩子,他們的家庭環(huán)境、先天素質與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熱愛每一個孩子。老師的愛應該是一種博愛,愛你的每一位孩子,關心他們的身體,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學習,關心他們的思想。工作中,我們要學會容忍孩子一次次地“舊病復發(fā)”。讓孩子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沃土中成長,決不能因為一點過失而讓孩子在指責聲中自卑地抬不起頭來。對于所謂的“金剛”,更要給一點偏愛,傾注愛心、熱情和期望,對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每個孩子都能自豪地說出“我能行”。
我們面對的是幾十顆純真、無瑕的心靈,面對的是幾十個復雜多變的內心世界,只有深切的關愛,真心的尊重,才能使孩子的心靈與教師的心靈相融。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范文篇2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總體的感受,就是感動。感動的是故事的主人公克萊門特馬修那充滿愛的教育所噴射出的動人旋律,感動的是那一張張絕望得讓人驚訝的幼小面孔露出的充滿無比朝氣的希望,“池塘之底”不再是一堆爛泥,它已破泥而出盛開出朵朵潔白的水蓮,在燦爛的陽光里搖曳多姿。馬修那一開始遭到校長和其他教師極度懷疑、與“行動——反應”教育理念背道而馳的教育新理念也悄悄表現出了沖破陰霾的巨大力量,愛的教育已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看了這部影片,對于我們教師,我想意義最大的,應該是馬修的愛的教育理念帶給我的心靈碰撞。首先,馬修要惡作劇弄傷馬桑的樂格克承擔責任,可是樂格克在僥幸逃避了校長的三秒后,又遺憾地錯失了馬修寶貴的十五秒,馬修氣憤地決定將他送往校長辦公室。在途中極度害怕的樂格克乞求寬恕,當馬修看到另外一名犯錯的孩子被禁閉三天后又被抽打得聲嘶力竭后,他還是意識到可以用另外的人性化方式私下處理——去醫(yī)務室照看馬桑,以感覺生命的脆弱與可貴,直到康復為止。馬修實在不忍心一個孱弱幼稚的心靈,遭到校長無情地鞭笞與踐踏。
接著,馬修請被前任教師評為“天使的臉蛋,魔鬼的身材”的莫杭治監(jiān)管課堂秩序沒有任何諷刺與挖苦,而是很認真地請他擔任“小老師”。但是,當他處理好樂格克事件后回往教室,卻發(fā)現莫杭治在黑板上畫出了他禿頂的肖像速寫。面對這一場景,馬修沒有選擇這個學校一貫的“行動——反應”的教育方式,而是選擇了愛的力量,他因勢利導地還莫杭治一個肖像素描,滑稽幽默,此時孩子們對這位老師的“另類”處理問題學生的方式感受到了一絲絲莫名的溫暖,這種溫暖是他們以前所無法想象的。
最后,馬修讓孩子們寫下心愿的紙條,讓孩子們談談自己的理想,一項被野性縱容慣得孩子此時顯得格外認真,教室里呈現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出奇的安靜,孩子們此刻投入地傾聽著發(fā)自遙遠心底久違的心靈之聲,純真歸來,美好回來,孩子們都沉浸在馬修營造的氛圍里,感覺到了異樣的快樂!在這些基礎上,不經意間,馬修又發(fā)現了孩子們是喜歡音樂的,他充分發(fā)揮自己在音樂上的才能,引導孩子們學習音樂,并根據孩子們的特點給他們定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即使什么也不會的孩子也絕對能讓他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當“樂譜架”,當指揮官“助手”等。馬修成立了合唱團,這個在學校頓時轟動了,校長覺得尤其不可思議,這群讓人頭疼得抓狂的問題兒童,還能學習音樂成立合唱團?校長為了讓馬修碰碰壁,就答應了他的請求。而事實證明,馬修用他無比的音樂熱情打開了每一個孩子因失望而緊緊關閉的心門,喚醒了他們渴望被尊重的心靈,孤獨、自卑、對抗、頑劣正一點一滴地消融。
看了這部影片,對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也是一個啟發(fā)。教育的路途不是一帆風順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復雜性要求每個教師能夠夠適時調整教育方法,切忌機械粗暴。教育的最基本情感是師愛,師愛是燈,照亮學生前進的方向;師愛是橋,讓學生通向成功的彼岸。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范文篇3
這是一部優(yōu)秀的法國電影,觀看后感悟頗多。主題曲《眺望你的旅途》久久在我的耳邊回蕩,男孩們的合唱是夜鶯的天籟之聲,讓人回味良久。
影片中的那些孩子們大多是讓老師a頭疼不已的問題學生:打傷馬桑大叔的樂格克,頑皮搗蛋的佩皮諾,古怪固執(zhí)的莫杭治以及其他無心讀書整日胡鬧的孩子。面對這樣一群幾乎不把老師放在眼里,一味胡鬧的孩子,的懲罰和獎賞,善意的提醒,堅持不懈的勸導等等。于我而言,這些都是必須學習的,引導的技巧能極大地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建立友誼,在教學過程中引導還可以改正學生的習慣和思維模式,進而令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就好像莫翰奇在劇中主動學習自己的獨唱部分,這說明學生的學習意識在改變,從老師教給我,到我要提前學,我要學更多更好的轉變。也許我沒有像馬修老師一般的引導能力,但我急切的希望能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得到這種能力的鍛煉,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
關愛,是師者作為高一輩者應當存有的品性。一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否提高,不僅決定于你對他的引導,更在于你對他的鼓勵,對他的肯定,還有與他的心靈進行對話,我知道,師者與學生的對話其實都是一番關愛,因為我可以肯定沒有老師是對學生的一切不聞不問的。馬修對每一位學生都有著他的計劃,對犯錯誤者保留處罰權力,同時保有他的名字,不讓校長進行暴力教育,對自以為是者予以痛擊,令其思考自己的過錯,給予改正機會,而莫翰奇很幸運地得到了這位老師處處的關愛,也因如此改變了他,讓他展露了他唱歌的才華。那么我,假如作為一名老師有能力讓學生懂得我的關愛,而不是厭煩,這其中的適度而為之,適度適時的處罰和鼓勵應該就是我應該摸索的,畢竟每一位學生都有不同的想法。
平等,是建立師生友好關系的必要因素。并沒有絕對的老師和學生之分,老師同樣要在學生幫助下學會處理的方法,而學生就應該在老師的幫助下找到自己的短板,努力改正,而馬修老師的執(zhí)教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沒有學生就沒有令學生依依不舍的馬修,沒有馬修就沒有改變如此巨大的“問題”學生。毫無疑問,作為一名老師,不僅要有自己的想法,還要去聆聽學生的想法,雙方平等互敬的前提下互相幫助,實現共同進步。
最后,我可以這么說,教育都應該建立在心靈的基礎上,假若師者無為師之心,學者無求學之心,那么教育無從談起,最終只會落下問題學生和無能老師的趣聞,所以在觀看這部電影之后,感動之余,我沉淀下來的是對平等、關愛、指引的教育理解,同時我認為這就是真正的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范文篇4
寒假丁哥在博客上向我們推薦了很多部電影,媽媽幫我下了幾部,其中有一部叫做放牛班的春天。前天晚上,我坐在餐桌前觀看了這部電影。
這是一部非常有名的法國片,內容大致是這樣的:有一所叫池塘畔底輔育院的男校,是一所非常差勁的學校。里面的學生對校長做不文明手勢,惡作劇把老師弄的手部受傷,集體抽煙……等等。但是,連校長都管不了他們,校長只能用體罰來罰學生:今天不是罰這個拖地板就是明天把那個關進學校的“監(jiān)獄”里。校長費盡心思地想把學生教好,可學生卻越來越過分,越來越逆反。
這時,來了位新的代課老師名叫:克來蒙馬修,馬修老師年紀大約60多歲的樣子,長得非常慈祥,他是專門來帶音樂課的。開始進學校,學生們就開始給馬修老師取外號:光頭子彈或光頭。老師剛來,同學們總是喜歡給老師惡作劇。有一次,當馬修老師進來上課時,有人放了一攤水在地上,老師一滑,摔了一跤。但每當學生犯錯誤被院長發(fā)現時,馬修老師總是替學生掩護。但所謂地掩護并不是犯了錯就過去了,而是在私下和犯錯的學生談心,大部分學生漸漸轉好,馬修老師還組織了一個合唱團,唱的曲子全部都是他自己辛辛苦苦用五線譜編寫的。在他所有的學生中,有一位學生名叫莫翰奇,他的內心十分地敏感。有一次因為莫翰奇在被罰拖地板時,馬修老師正好在教學生們唱歌,被他聽到了,于是下午他就自己單獨在教室里練聲,那嗓音如天籟般優(yōu)美。
偶然一天,馬修老師在經過教室時聽見了莫翰奇的歌聲。從這以后,他把莫翰奇定為主唱。每天,教室里都會傳來孩子們美麗的歌聲,如天籟般在耳邊縈繞……
學校的那個校長非常差勁,總是會不同意馬修老師帶著學生唱歌,并且還搶奪馬修老師的榮譽!后來,體育老師成了馬修老師非常好的朋友,總是在暗中幫助他。馬修老師仍然在繼續(xù)地帶著學生們唱歌,但只是暗暗地進行。時光飛逝,學校突然著了大火。馬修老師帶著學生們從森林里回來時被校長發(fā)現了,校長開除了他,因為老師違反了校規(guī)。馬修非常地難過,因為他走時沒有學生和他告別。但是,奇跡出現了————一架架紙飛機從空中緩緩落下。馬修打開一架紙飛機,是莫翰奇寫的,有一架是貝比諾寫的……他拿了幾架他最熟悉的學生的飛機捧在手中,抬頭仰望,一雙雙手在向他告別。此刻,馬修老師在心里說:“我心中充滿喜悅與樂觀,我真想向全世界高聲大喊,但有誰會聽到我的心聲?根本沒人在乎我的存在。
馬修老師走后,校長也被開除了,原因是有人揭發(fā)了他體罰學生。馬修教音樂直到他生命的盡頭,但并不刻意追求名利,他的所作所為只有他自己才知曉。只有他才知道嗎?不,應該不止……
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位偉大的馬修老師吧!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范文篇5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國電影,講的是著名指揮家皮耶爾。莫抗治收到昔日老友電話,登門拜訪,兩人回憶起他們的孩提時起,那時他們是一所寄宿制學校———“池塘之底”的在校學生,這所學校的學生多為不服管教的不良少年,有一天來了一名新老師,馬修。正是他改變了這些孩子們。
這個故事十分樸實,所有的情節(jié)都發(fā)生在那座小小的陰森的學生宿舍。馬修是一個矮矮的胖胖的有點禿頭的中年人,他剛來學校的時候情況并不好,校長冰冷的像一個吸血鬼,孩子們又吵又鬧完全不聽他的話,甚至有學生偷了他的包,差點毀了他的樂譜,而馬修總是以寬容的心對待他們,還替他們掩蓋以不受校長的懲罰。一個偶然的機會,馬修發(fā)現了孩子們喜歡唱歌,之后,馬修開始教他們唱歌。音樂的力量是神奇的,終年不會笑的數學老師也愉快地加入了進來,連可怕的校長也童心大起玩起了紙飛機。他讓每個人都充分人知道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用真誠。音樂治療孩子們的心靈創(chuàng)傷,得到自我實現??珊镁安婚L,馬修最后被迫離開了學校。
這六十個學生有兩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個就是皮耶爾,他是一個很好看的孩子,有一點叛逆,有一點任性。他有一位單身母親,可想他曾受過多少白眼和歧視。他其實是很愛他媽媽的,不然他不會冒雨在窗外偷偷看著他母親,他不會扔墨水到向他母親獻殷情的馬修頭上。他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向馬修說的那樣“他的聲音是一個奇跡”,他其實很愛唱,但是出于孩子氣的原因,他堅決要和馬修老師對著干,還好,最后他還是加入了,這直接引導他走上了從事音樂事業(yè)的道路。
另一個孩子是蒙丹。他是個可憐的孩子,行為不端被送進“池塘之底”。他不服管束,屢教屢犯,還帶壞其他孩子,滿嘴的污言穢語,連馬修都拿他沒辦法。不久他出逃了,而那是學校里剛好少了十萬法郎的經費,無疑他就被當成了罪犯。之后,蒙丹被抓回,校長怒不可遏對他一陣暴打,他依然不肯說出前的下落,于是他被關進了監(jiān)獄,臨走前他那蔑視一笑,我記憶猶新。最后真相大白,小偷另有其人。當蒙丹被放出來以后,他竟然放火燒學校進行報復!蒙丹是馬修唯一沒有幫到的人,他其實才是真正可憐,沒人諒解他,而他也自甘墮落;有人伸出援手,而他卻不愿意接受;沒有偷錢,也不愿意辯解。最后離開了監(jiān)獄,他已經徹底完了。與之相似的皮耶爾也差點成了這樣,還好還好,他被馬修拉住了。這兩個孩子的對比是本劇高明之處,相似的開頭,迥異的結局,被救贖與不愿接受,導致了他們人生的不同。
馬修真是個好老師,他幫助了這些孩子,雖然他只是個“小小小小的學監(jiān),一個失敗的音樂家”,但是他用不一般的愛心。信任。,理解和真誠改寫了孩子們灰色的記憶,留下了歡聲笑語。如一縷陽光,春風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