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輿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推薦文章
輿什么意思?近義詞和反義詞是什么?英文翻譯是什么?
輿
拼 音 yú? 部 首 臼 筆 畫 14 五 行 金 繁 體 輿 五 筆 WFLW
[輿]基本解釋
1.車中裝載東西的部分,后泛指車 :~馬。肩~。
2.古代奴隸中的一個(gè)等級,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眾人的 :~臺?!??!椋癖姷囊庖姾蛻B(tài)度)。
3.疆域 :~地?!珗D。堪~(相地,風(fēng)水)。
[輿]詳細(xì)解釋
〈名〉
(形聲。從車舁( yú)聲。本義:車廂)
同本義
輿車輿也。——《說文》。按車中受物之處。
輿人為車?!犊脊び洝?/p>
木材…曲者宜為輪直者宜為輿?!稘摲蛘摗?/p>
車輛尤指馬車
困于金輿。——《易·困》
今乘輿已駕矣。——《孟子》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独献印?/p>
又如:輿士(車夫);輿服(車子和衣冠的總稱);輿幾(車子與幾案);輿馬(車馬);輿輪(車輪);輿騎(車騎);輿帥(主管兵車的官吏);輿薪(車子、柴木等大東西。喻指顯而易見的東西)
轎子 。如:肩輿;彩輿;輿士(轎夫);輿夫(轎夫)
賤官仆役 。如:輿隸(賤役奴仆);輿皂(古代十等人中兩個(gè)低微等級的名稱。用以泛稱賤役;賤吏)
古地名 。漢置屬臨淮郡東漢改屬廣陵郡南朝宋并入江都縣。故城在今江蘇省江都縣西
〈形〉
大眾
輿多也?!稄V雅》
皂臣輿?!蹲髠鳌ふ压吣辍贰7?“眾也?!?/p>
又如:輿情不洽(眾人反映不好);輿議咸冤(眾人都認(rèn)為冤枉);輿望(眾望)
〈動〉
通“舁”。共同抬
遂輿機(jī)而往。——《禮記·曾子問》
輿豭從之?!蹲髠鳌ぐЧ迥辍?/p>
又如:輿機(jī)(置尸于機(jī)上抬之。機(jī)抬尸之床。用指出殯)
運(yùn)載 。如:輿糧(運(yùn)載糧食)
指載柩車 。如:輿櫬(用車?yán)撞?。表示有罪?dāng)死或就死之意);輿尸(以車運(yùn)尸);輿棺(載棺以隨以示決死)
乘坐
輿轎而隃嶺?!稘h書·嚴(yán)助傳》
[輿]百科解釋
輿,yú,形聲。從車從舁( yú)聲。象形,車的周圍有四只手,合力造車的樣子,原指造車的工匠:輿人為車?!犊脊び洝贰:蠖嘀杠噹?,并泛指車,又引申為“眾人之論”。本義:車廂。1. 車中裝載東西的部分,后泛指車:~馬。肩~。2. 古代奴隸中的一個(gè)等級,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眾人的:~臺?!??!椋癖姷囊庖姾蛻B(tài)度)。疆域:~地?!珗D??啊ㄏ嗟兀L(fēng)水)。當(dāng)“輿”字當(dāng)動詞用時(shí),因從車,有奔向之意。 更多→ 輿
[輿]英文翻譯
Yu
[輿]組詞 輿論 權(quán)輿 堪輿 輿圖 輿情 鑾輿 輿輛 擔(dān)輿 福輿 路輿 輿師 輿車 編輿 參輿 更多輿組詞 [輿]相關(guān)搜尋 輿論 輿情 輿圖 輿論嘩然 輿薪 輿地 輿馬 輿地圖 輿字開頭的成語 輿的成語
輿文言文解釋
1. 方輿勝覽文言文字詞翻譯
《方輿勝覽》原文: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還卒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注釋:
1眉山:古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帶。
2世傳:世世代代相傳。世,世世代代相承的。傳,流傳。
3成:完成,實(shí)現(xiàn)。
4去:離開。
5.逢:遇見,遇到。
6.媼(ǎo):對老年婦人的尊稱。
7.方:正在。
8.鐵杵(chǔ):鐵棍,鐵棒.杵,壓米或捶衣用的棒,一頭粗一頭細(xì)的圓棒.
9.欲:想要.
10.感:被。。感動.
11.還:返回。
12.之:代詞,指代老婦人在做的事。
13.卒業(yè):完成學(xué)業(yè)。
14.今:現(xiàn)在。
15.氏:姓。
16.太白感其意:李白被她的言行感動了。感,感動。意,心意,意圖。
譯文:
磨針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傳說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shí)候,沒有完成自己的功課就出去玩了。他路過一條小溪,見到一個(gè)老婦人在那里磨一根鐵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問這位老婦人在干什么。老婦人說:“要把這根鐵棒磨成針。”老婦人卻說:“只要下了足夠的功夫,事情自然就會取得成效?!崩畎资煮@訝這位老婦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課完成了。那老婦人自稱姓武?,F(xiàn)在那溪邊還有一塊武氏巖。
2. 文言文解釋
越車
越無車,有游者得車于晉楚之郊,輻①朽而輪敗,輗②折而轅毀,無所可用。然以其鄉(xiāng)之未嘗有也,舟載以歸,而夸諸人。觀者聞其夸而信之,以為車固若是,效而為之者相屬。他日,晉楚之人見而笑其拙。越人以為紿③己,不顧。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車御之。車壞,大敗,終不知其車也。
學(xué)者之患亦然。
(選自明·方孝孺《遜志齋集》)
【注釋】
①輻:連結(jié)車輞和車轂(gǔ)的直條。②輗(ní)古代大車車轅前端與車衡相銜接的部分。轅:車前駕牲畜的兩根直木。③紿(dài):欺騙。
【譯文】
越國沒有車,有一個(gè)旅游的越人在晉國和楚國的交接處的郊外弄到一輛車,車軸腐朽并且車輪破敗,車轅已經(jīng)被毀壞了,已經(jīng)沒辦法再用了。但是因?yàn)樗募亦l(xiāng)不曾有過車,他就用船運(yùn)回到家,并向鄉(xiāng)人夸耀他得到的破車??吹降娜讼嘈帕四莻€(gè)越人的話,鄉(xiāng)人以為車本來就像這樣,一個(gè)接著一個(gè)地效仿制造這種破車。后來,晉楚一帶的人看見這種破車就笑他們笨拙,越人認(rèn)為晉楚人欺騙自己,就不予理睬。等到敵軍侵略他們的國境,越人帶著破車去來抵御侵略者。結(jié)果,車都壞了,大敗,但越人始終不知道真正的車是怎么造的。
學(xué)習(xí)的人要擔(dān)心的也是這種情況啊。
【閱讀訓(xùn)練】
1.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詞。
(1)輻朽而輪敗
(2)以為車固若是
(3)效而為之者相屬
(4)越人以為紿己,不顧
2.下列各句中與其他三句“諸”的用法不同的一項(xiàng)是( )
A.舟載以歸,而夸諸人
B.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C.盍去諸
D.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舟載以歸,而夸諸人
(2)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車御之。
4.文章第二段的作用是什么?
5.讀了這則故事后,你從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訓(xùn)?
【參考答案】
1.(1)壞,毀壞 (2)這樣 (3)模仿,仿效 (4)理睬
2.C(C:代詞,其余為兼詞“之于”)
3.(1)他就用船運(yùn)回到家,并向鄉(xiāng)人夸耀他得到的破車。
(2)等到敵軍侵略他們的國境,越人帶著破車去來抵御侵略者。
4.引起讀者注意,解釋文中故事的寓意。
5.(1)不要不懂裝懂,胡亂吹噓。
(2)不要自以為是。
(3)不要輕信,不能盲目模仿。
(4)不能憑主觀判斷事物,應(yīng)認(rèn)識事物的本質(zhì)。
(5)要聽從勸告,接受正確的建議。
(寫出任意一點(diǎn)即可)
3. 文言文解釋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②?!逼捱m市來③,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④?!痹釉唬骸皨雰悍桥c戲也⑤。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xué)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⑥,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⑦,非所以成教也⑧?!彼炫脲橐并?。
(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釋】
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參,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輿,被尊稱為曾子.性情沉靜,舉止穩(wěn)重,為人謹(jǐn)慎,待人謙恭,以孝著稱.曾提出"慎終追遠(yuǎn),民德歸厚"的主張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yǎng)方法.據(jù)傳以修身為主要內(nèi)容的《大學(xué)》是他的作品.②彘(zhì):豬.③適:往.適市來:去集市上回來.④特:不過,只是.⑤非與戲:不可同……開玩笑.⑥子:你,對對方的尊稱.⑦而:則,就.⑧非所以成教也:這樣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⑨烹(pēng):煮.
【譯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你先回家呆著,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要捉豬去殺。她就勸止說:“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痹诱f:“妻子,可不能跟他開玩笑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親學(xué)習(xí),聽從父母親給予的正確的教導(dǎo)?,F(xiàn)在你欺騙他,這是教孩子騙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現(xiàn)實(shí)教育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
下面對所有“之”和“子”加點(diǎn)解釋:
曾子之妻之市(古時(shí)對人的尊稱)(的)(同“至”,到)
其子隨之而泣(兒子)(她,指曾子的妻子)
曾子欲捕彘殺之(它,指豬(彘))
妻止之曰(他,指曾子)
聽父母之教(的)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你,指曾子的妻子)(兒子)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兒子)(兒子)
“輿”字有什么含義?
拼音:yú 繁體字:輿
部首:臼,部外筆畫:8,總筆畫:14 ; 繁體部首:臼,部外筆畫:10,總筆畫:16
五筆86:WFLW 五筆98:ELGW 倉頡:HXKC
筆順編號:32111512511134 四角號碼:77801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8206
基本字義
--------------------------------------------------------------------------------
● 輿
(輿)
yúㄩˊ
◎ 車中裝載東西的部分,后泛指車:~馬。肩~。
◎ 古代奴隸中的一個(gè)等級,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眾人的:~臺?!??!椋ㄈ罕姷囊庖姾蛻B(tài)度)。
◎ 疆域:~地。~圖。堪~(相地,風(fēng)水)。
漢英互譯
--------------------------------------------------------------------------------
◎ 輿
area carriage popular public sedan chair
English
--------------------------------------------------------------------------------
◎ cart, palanquin, sedan chair
1、古代奴隸之一種。春秋時(shí)列為“人有十等”的第六等。后泛指供人驅(qū)使地位低賤的人。《左傳.昭公七年》:“皂臣輿,輿臣隸?!睏畈⒁嵴啤豆镆杨惛?仆臣臺義》:“輿則眾也,謂衛(wèi)士無爵又無員額者?!薄秴问洗呵?為欲》:“夫無欲者,其視為天子也,與輿隸同?!薄稘h書.嚴(yán)助傳》:“廝輿之卒有一不備而歸者,雖得越王之首,臣猶竊為大漢羞之?!鳖亷煿抛ⅲ骸皬P析薪者。輿,主駕車者。此皆言賤役之人。”《元史.選舉志一》:“捕盜者以功敘,入粟者以貲進(jìn),至工匠皆入班資,而輿隸亦躋流品?!?
2、古代馬車車廂叫輿,是乘人的部分。
你在百度百科里看一下就知道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