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教案模板

    5U文學網(wǎng)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教案模板 > 初中語文課程教案

    初中語文課程教案

    | 國渝

    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yǎng),促進自身精神成長。為幫助大家學習方便,小編收集整理了初中語文課程教案5篇,希望可以幫助您,歡迎借鑒學習!

    初中語文課程教案1

    【教學目標】

    1.快速瀏覽課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標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體會作者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

    3.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進行快速篩選、區(qū)分、提取的能力,以及對重要信息進行確認提煉及重組的能力。

    4.體會作者對祖國、航天事業(yè)、親友的熱愛,樹立為祖國民族建功立業(yè)的遠大志向。

    【教學重點】

    1.運用瀏覽的方法,快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把握本文的結構特點。

    2.體會作者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

    【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法、點撥法。

    【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相結合。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查找作者楊利偉、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資料,結合“思考探究”自學課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國古代,人們時刻想著遨游太空,也因此產(chǎn)生了如“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2003年10月15日,中國人實現(xiàn)了千百年來的飛天夢想,“神舟”五號飛船成功實現(xiàn)載人航天飛行,飛船環(huán)繞地球14圈后在預定地區(qū)著陸。

    這次載人太空飛行,是中華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國航天事業(yè)在新世紀的一座新的里程碑。許多人都羨慕航天員成功的那一刻的榮耀,卻不知道航天員背后的驚險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22課《太空一日》。21教育網(wǎng)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展示自我,夯實基礎

    1.讀準下面重點詞語的字音

    負荷(hè)載人(zài)屏息凝神(bng)無虞(yú)

    熾熱(chì)弧度(hú)輪廓(kuò)俯瞰(kàn)

    模擬(mó)遨游(áo)稠密(chóu)燒灼(zhuó)

    千鈞重負(jn)(fù)舷窗(xián)赫茲(hèz)

    2.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

    無虞:不用憂慮。

    屏息凝神:全神貫注地看,連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熾熱:溫度極高,極熱;感情和情緒熱烈。

    俯瞰:從高處往下看。

    千鈞重負:比喻很沉重的負擔。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責任。

    耐人尋味:形容意味深長,值得仔細體味。

    驚心動魄:使人神魂震驚。

    四、課堂活動過程

    活動一:學會瀏覽,把握主要內容

    同學們,本文雖然篇幅較長,但易讀好懂,瀏覽后即可把握主要內容,本文每個小節(jié)都有小標題,提示了本節(jié)的內容,可以根據(jù)小標題的提示,抓住每一節(jié)的重點。然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1.快速瀏覽全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標題,把握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點撥:

    “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第一部分:起飛時的生死考驗。

    我看到了什么——第二部分:太空中的真實所見。

    神秘的敲擊聲——第三部分:飛船上的聲音探究。

    歸途如此驚心動魄——第四部分:返回途中的驚險際遇。

    2.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點撥:本文是按照時間順序敘述的。

    3.以“我感受到……”的句式,表達閱讀這篇文章后的感受。

    示例:我感受到英雄楊利偉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我感受到英雄楊利偉堅定的意志。

    我感受到英雄楊利偉獻身的精神。

    我感受到英雄楊利偉對祖國、對人民、對戰(zhàn)友、對親人的無限深情。

    我感受到英雄楊利偉對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熱愛之情。

    我感受到祖國的富強與偉大。

    我感受到太空一日的緊張和驚險。

    活動二:理解意外情況,感受英雄形象

    1.太空一日,充滿緊張和意外。閱讀課文找找看,楊利偉遇到了哪些意外情況?他相應地又有怎樣的心理活動或舉動?填寫下面表格。

    意外情況心理活動或舉動

    第一次意外共振疊加,五臟六腑似乎都要碎了。非常痛苦,以為要犧牲了,頑強忍受。

    第二次意外產(chǎn)生本末倒置的錯覺,倒著飛很難受,容易誘發(fā)空間運動病??恳庵究朔劬﹂]著猛想,最終得以適應。

    第三次意外出現(xiàn)神秘的敲擊聲。很緊張,邊聽邊看,冷靜觀察。

    第四次意外返程時舷窗出現(xiàn)裂紋。緊張、擔心,通過觀察判斷應該沒事。

    第五次意外拋傘開傘時飛船晃動很大,折磨人。讓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緊張,重視這個過程。

    2.通過楊利偉在遇到危險時候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他有怎樣的優(yōu)秀品質?

    點撥:我們可以看到楊利偉沉著、穩(wěn)重、堅韌,一絲不茍,心理素質好,不怕犧牲、敢于犧牲的無畏精神和拼搏勇氣。21·世紀_教育網(wǎng)

    3.楊利偉在遇到危險時的表現(xiàn),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

    點撥:正是這種精神和勇氣,印證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與堅毅果敢。在楊利偉身上凸顯出來的中國載人航天精神,將是中華民族在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我們應該有這種為國家民族的利益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勇氣和決心。

    活動三:品析語句,體會嚴謹科學態(tài)度

    同學們,楊利偉在文中說“對航天員最基本的要求是嚴謹”。試著在文中找一些例子,體會航天員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

    點撥:

    (1)那種共振持續(xù)26秒鐘后,慢慢減輕?!脺蚀_的數(shù)字記錄自己感受不適的時間,體現(xiàn)了航天員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

    (2)從載人飛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現(xiàn)球狀,而只是一段弧?!w現(xiàn)了航天員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3)我曾俯瞰我們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脈邊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則呈現(xiàn)一片紅暈?!陀^的描述,是科學態(tài)度的體現(xiàn)?!境鎏帲骸?/p>

    (4)我?guī)状闻ふ议L城,但沒有結果?!吧裰哿枴焙汀吧裰燮咛枴憋w行時,我曾囑咐航天員們仔細看看,但他們也沒看到長城。在太空,實際上看不到任何單體的人工建筑,我詢問過國際上的很多航天員,沒有誰能拿出確鑿的證據(jù)說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時也只是淡淡的紅色?!憩F(xiàn)了作者客觀的科學態(tài)度。

    (5)在太空中,我還看到類似棉絮狀的物體從舷窗外飄過,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蓋,聽不到什么聲音,也感覺不到這些東西的任何撞擊。——細致的觀察,詳盡的描述。

    (6)回到地面后,人們對這個神秘的聲音做過許多猜測。技術人員想弄清它到底來自哪里,就用各種辦法模擬它,拿著錄音讓我一次又一次地聽,我卻總是覺得不像。對航天員的最基本要求是嚴謹,不是當時的聲音,我就不能簽字,所以就讓我反復聽,斷斷續(xù)續(xù)聽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確認,那個神秘的聲音也沒有在我耳邊準確地再現(xiàn)過?!獙嵤虑笫?、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

    (7)6時4分,飛船飛行至距地球100公里,逐步進入稠密的大氣層?!獪蚀_地記錄時間、高度,體現(xiàn)了航天員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版權所有:21教育】

    總結: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要有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容不得半點馬虎,我們的學習也應該是這樣。

    活動四:賞析關鍵語句,理解表達的情感

    同學們,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祖國、航天事業(yè)、親友的熱愛,請大家結合課文賞析下面語句,體會下列語句蘊含的情感。原創(chuàng)作品

    1.就這一下,指揮大廳有人大聲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偉還活著!”所有的人都鼓掌歡呼起來。

    點撥:楊利偉熬過了艱難的26秒共振階段,讓人松了一口氣,發(fā)射現(xiàn)場緊張的氣氛得以緩解,因此才會有人“大聲喊”,才有所有人的鼓掌歡呼。從語言描寫中讓人感受到指揮大廳中緊張的氣氛以及對航天員楊利偉的關切之情。

    2.我曾俯瞰我們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脈邊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則呈現(xiàn)一片紅暈,那里有我的戰(zhàn)友和親人。

    點撥:這句話飽含深情,表現(xiàn)了作者對祖國的愛,對親人、戰(zhàn)友的愛。

    3.過了幾分鐘,我隱約聽到外面喊叫的聲音,手電的光束從舷窗上模糊地透進來。我知道:他們找到飛船了,外邊來人了!

    點撥:平安回到地球、回到祖國,喜不自禁,懸在心上的大石頭終于落地。寫出作者回到地面踏實而又激動的心情。

    活動五:合作交流,拓展延伸

    1.通過學習課文,你明白楊利偉為什么被稱為“航天英雄”嗎?

    點撥:楊利偉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首飛航天員,圓滿完成了中國的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在充滿不可預料的各種危險和意外情況之下,楊利偉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具有不怕犧牲、敢于犧牲的無畏精神和拼搏勇氣,所以被稱為“航天英雄”。

    2.是否只有為國捐軀者才能成為英雄?

    點撥:不是的。楊利偉在中國的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中,遇到許多突發(fā)事件,危難考驗不時出現(xiàn),如果沒有大無畏的精神,沒有為國家民族做貢獻的意識,是不可能臨危不懼、堅持到底的。所以凡是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而不顧個人安危,并為此奉獻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我們都應該把他們當作英雄。

    3.假如楊利偉到我們學校和大家交流,你會向他提什么問題?

    點撥:

    楊利偉叔叔你好,請問你認為要上太空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楊利偉叔叔你好,請問你在登上太空后有什么感想?

    楊利偉叔叔你好,請問你還想不想再次進入太空?

    ……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從這篇課文中,我們可以讀到航天英雄楊利偉乘坐太空飛船時奇妙的身體感受。他在太空飛行14圈,看見了許多太空奇景,也遇到了很多危險,經(jīng)歷了很多驚心動魄的時刻。我們可以了解到,在科學探索的漫漫長路上,人類每前進一小步,都有無數(shù)科學家、航天員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正是他們的無私奉獻,對科學的熱愛,讓我們見證了一個又一個航天奇跡。希望我們向他們學習,將來為祖國、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yè)而建功立業(yè)。

    六、布置作業(yè)

    1.品讀課文,摘抄并賞析令人感動的句子。

    2.課下閱讀《天地九重》整本書,班上組織一次讀書報告會。

    【板書設計】

    太空一日

    楊利偉

    起飛時的生死考驗

    太空中的真實所見

    飛船上的聲音探究

    返回途中的驚險際遇

    英雄氣概  科學態(tài)度

    初中語文課程教案2

    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歸納重點實詞的詞義、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和句式。

    2、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

    3、領會課文設喻說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

    教法設想:設計一條明確的朗讀思路,以讀代講,以讀代解,以讀代譯。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導語1: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睔v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yè),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zhàn)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摘自網(wǎng)絡)

    導語2:我國有句名言叫做:“苦口良藥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边@句話確實有道理,逆耳的忠言往往利于行,然而,我們知道現(xiàn)在有一種藥,并不苦,叫“糖衣片”,那么,有沒有不逆耳卻又利于行的忠言呢?難道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嗎?今天,讓我們來看一下我們的古人是如何做的。(書寫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摘自網(wǎng)絡)

    二、《戰(zhàn)國策》是記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諸國歷史的著作。它實際上是當時縱橫家游說之辭的匯編,而當時七國的風云變幻,合縱連橫,戰(zhàn)爭不斷,政權更迭,都與謀士獻策、智士論辯有關,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該書文辭優(yōu)美,語言生動,富于機智,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在我國古典文學占有重要地位。

    二、原譯:

    原文: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招旃珌?,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p>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譯文:網(wǎng)絡版

    鄒忌身高八尺多,儀容很漂亮。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同城北徐公比,誰漂亮?”他妻子說:“您漂亮極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漂亮,就又問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誰漂亮?”妾說:“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邊來,鄒忌坐著同他閑聊時,又問他:“我和徐公誰漂亮?”客人說:“徐公不如您漂亮。”又過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端詳他,自己覺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鏡子看看自己,覺得比徐公差遠了。晚上躺著想這件事,說:“我妻子認為我漂亮,是偏愛我;妾認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認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p>

    于是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嬪妃、近臣,沒有不偏愛您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不害怕您的;全國的老百姓沒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來,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齊威王說:“好!”就下了命令:“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摘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書面勸諫我的,可得中等獎賞;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傳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獎賞?!泵顒傁逻_,群臣都來進諫,門前、院內像集市一樣;幾個月以后,還偶爾有人來進諫;滿一年以后,就是想進諫,也沒什么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這就是所謂在朝廷上就戰(zhàn)勝了別國。

    三、讀文:

    1、正音:昳(yì)麗朝(zho)服衣冠(gun)窺(ku)鏡期(j)年

    熟(shú)美朝(cháo)于齊間(jiàn)進

    2、解義:

    詞類活用:A、名作狀:朝服衣冠暮寢而思之

    B、名作動:朝服衣冠:穿戴

    C、形容詞意動用法:美我者:以…為美,認為……美

    D、動詞使動用法:聞寡人之耳者:使……聽到

    古今異義詞:

    窺:古:照今:偷偷地看

    寢:古:躺而不睡;今:睡覺

    私:古:偏愛;今:自私

    地方:古:土地方圓;今:地點、處所

    明日:古:第二天;今:將要到來的下一天

    左右:古:身邊的人;今:表方位

    一詞多義:

    熟:我熟與城北徐公美哪,誰,疑問代詞

    熟視之端詳,動詞

    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以……為美,形容詞使動用法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形容詞

    私: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偏愛,形容詞

    不宜偏私徇私動詞

    朝:朝服衣冠早晨時間名詞

    皆朝于齊朝見,朝拜,動詞

    3、句式:

    介詞結構后置句: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孰與,相當于“與……孰”,“……與……相比,誰更”

    判斷句: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兼介詞結構后置)。

    否定句賓語前置:忌不自信。即“忌不信自”

    被動句:王之蔽甚矣(被蒙蔽)

    省略句:與坐談。即與之坐談

    四、內容:

    一段:寫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贊美而自喜,而是從中自悟道理。

    是設喻說理的前提

    二段:寫鄒忌以切身經(jīng)歷設喻,諷諫齊王除蔽納諫。

    1層:先以切身經(jīng)歷設喻,指出妻、妾、客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

    2層:后拿齊王地位和自己做比,指出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也各有因。

    把家事與國事類比(相似性),這種比喻的說理方法好處是:非常貼切,盡情盡理,

    受到良好的效果。是設喻說理本身。

    三段:寫齊王納諫及其結果。先齊王表態(tài)度決心——再國內外納諫后取得的成效。

    是必然發(fā)展和結果。

    全文生動地記敘了鄒忌諷齊王納諫,使齊王廣開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全文采用設喻說理的方法。

    鄒忌形象:關心國事,具有遠見卓識實事求是

    足智多謀,嫻于辭令,深諳君王心理。

    五、解文小題賞析:

    1、一段中“比美”離題否?有何作用?

    答:不離題。為下文的設喻說理打基礎,(是設喻說理的前提)。

    2、一段中的“三問三答”寫法上有何變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xiàn)人物什么關系)?

    答:內容都是說鄒忌的美,語言只有一兩個字變化,

    卻反映了對話人物間的關系親疏遠近的不同。

    妻→私:偏愛贊揚;妾→畏:卑微喂怯;客→有求:逢迎敷衍。

    3、二段中私事、國事有何相通?何以能以喻諷諫?

    答:事理相通。由己及君,以小見大,由家事到國事。

    4、二三段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威王確實受了蒙蔽?

    答:徐公一句“王之蔽甚矣”,齊王一句“善”說明徐公說出弊端,齊王得以承認。

    5、“王之蔽甚矣”一句,為何點到了卻不深說?

    答:善揣摩國君的心理。對于聰明有為的國君,不要說多余的話。

    6、一“善”、一“朝”,省略了哪些內容?

    答:哪些意見,如何來朝。

    7、這個故事于今有何積極意義?

    答:自知之明、直言勸諫、發(fā)揚民主、傾聽民聲等等。

    8、鄒忌為什么會成功?他的勸說有什么特點?比喻說理有什么好處?

    答:鄒忌用設喻的方法來進諫的;用自己切身的感受設喻,巧妙地諷喻齊王;其優(yōu)勢在于能用具體的事物說明抽象的道理,變深奧為淺顯,變復雜為簡明,變逆耳為順耳,委婉而有較強的說服力。

    9、本文在說理以及記敘上有什么特點。

    答:本文采用了“三疊法”。三問:妻、妾、友;

    三答:同中有異;

    妻—偏愛,真心流露;

    妾—討好,有些勉強;

    客--禮貌、尊重,有點客氣,有點應逢迎

    三比:妻私我→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內有求于王

    三賞:上賞——中賞——下賞;

    三時:令初下——數(shù)月之后——期年之后;

    總之,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形成一種奇特的篇章結構。

    10、聽了鄒忌的分析,齊威王說了什么?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什么效果?

    答:王曰:“善。”;

    下令納諫;(“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其效果是: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戰(zhàn)勝于朝廷)

    六、知識補拾:

    《戰(zhàn)國策》:是戰(zhàn)國時代國別史匯編,也是一部歷史散文總集。又稱《國策》、《國事》,由漢代劉向編訂的,共33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宋、衛(wèi)、中山十二策。它記載了戰(zhàn)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記錄了各國謀臣的策略和言論。它語言流暢,寫人記事真切、生動。

    七、閱讀訓練: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訓練:第一組題

    1.解釋加點詞語:(1)私:(2)蔽:

    2.翻譯句子: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3.“忌不自信”“暮寢而思之”兩句說明了什么(反映出他怎樣的品質)?

    4.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從語言運用的角度,鄒忌的進諫引發(fā)你怎樣的思考?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訓練:第二組題

    1.解釋加點詞語:(1)昳麗:(2)左右:

    2.翻譯句子: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3.齊威王下令進諫后,政局迥異,初時進諫的人“”。最后“”。(各用文中四個字填寫)

    4.從文中看,妻、妾、客回答鄒忌問題的內容、語氣有何特點?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訓練:第三組題

    1.解釋加點詞語:(1)間:(2)謗:

    2.翻譯句子: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3.漢語中有許多成語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鮮活的生命力。此文第三段就有一個成語,它是“”

    4.進諫難,需要勇氣和智慧;納諫也難,需要氣度和胸懷。文中的鄒忌和齊王,你更喜歡哪個,說明理由?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訓練:第四組題

    1.解釋加點詞語:(1)聞:(2)市朝:

    2.翻譯句子:能謗譏于市朝,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3.文中鄒忌先以設喻,再將進行比較。最后得出“”的結論,使得齊王心悅誠服地采納了他的諫言。這以后齊王廣開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的成效。

    4.鄒忌為什么會勸諫成功?他的勸說有什么特點?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訓練:第五組題

    1.解釋加點詞語:(1)美:(2)孰:

    2.翻譯句子: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鄒忌是如何“諷”齊王的?

    4.請你聯(lián)系歷史知識,再列舉兩位歷廣于納諫的君主?(自編)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訓練:第六組題

    1.解釋加點詞語:(1)畏:(2)修:

    2.翻譯句子: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3.請你概括第二段文字的內容:

    4.初三學習生活十分緊張,同學們想到附近公園等地去散散心,可班主任老師不同意,如果請你勸說老師,你會怎么說?50字左右。(自編)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訓練:第七組題

    1.解釋加點詞語:(1)服:(2)甚:

    2.翻譯句子: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3.鄒忌認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

    4.從文中看,齊威王最終能使齊國“戰(zhàn)勝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訓練:第八組題

    1.解釋加點詞語:(1)刺:(2)朝:

    2.翻譯句子: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3.《鄒忌諷齊王納諫》出自《戰(zhàn)國策》,本人意在通過自悟從身邊的小事中受蒙蔽來規(guī)勸君王要善于納諫。

    4.鄒忌善于言辭,但他從生活小事中領悟事理的獨特思維方式更令人佩服。鄒忌是怎樣把生活小事同國家大事聯(lián)系起來的?

    5.請分別以“言”和“行”為首字寫一組勸勉性的對偶句。

    閱讀訓練參考答案:第一組題

    1.(1)私:偏愛(2)蔽:受蒙蔽

    2.這就是所謂在朝廷上就戰(zhàn)勝了別國。

    3.答案一:不盲目輕信別人,能正視自己。

    答案二:有自知之明,沒有因為別人的頌揚而得意忘形。

    4.忠言不一定逆耳。在與同學、父母、師長等的交往中,在向對方提出意見或建議時,如果能講究生活方式,語言含蓄委婉,小之以理,動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順耳,從而使對方愉快接受。

    閱讀訓練參考答案:第二組題

    1.(1)昳麗:光艷美麗(2)左右:近臣(身邊的親信)

    2.命令剛下達,群臣都來進諫,門前、院內像集市一樣。

    3.門庭若市;無可進者。(各用文中四個字填寫)

    4.在內容上都是說鄒忌比徐公漂亮。在語氣上有輕重之別。妻子語氣,他由衷的喜愛和熱情的贊美丈夫的美;妾的語氣較強,他拘泥害怕,模仿敷衍;客人采用否定句式,語氣較弱,是應酬奉承之舉。

    閱讀訓練參考答案:第三組題

    1.(1)間:間或,偶爾(2)謗:公開指責別人過失

    2.再照鏡子看看自己,覺得比徐公差遠了。

    照著鏡子自己看自己,又覺得遠遠不如徐公。

    3.門庭若市

    4.鄒忌:能對家事中細小問題進行深思,并把家事同國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向君王進諫,體現(xiàn)了他忠君愛國思想和善于說理的方法和技巧。齊王:不擺王的架子,謙虛而納諫,使國家昌盛強大。從他身上讓人學到了為官一方,應廣開言路,造福百姓與國家。

    閱讀訓練參考答案:第四組題

    1.(1)聞:使……聽到(2)市朝:公共場合

    2.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傳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獎賞。

    能夠在眾人聚集的地方指責議論我的過失,而且他的話又傳到我的耳朵里的,授予下等獎賞。

    3.切身經(jīng)歷;家事與國事;王之蔽甚矣;戰(zhàn)勝于朝廷。

    4.鄒忌用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生活小事來講道理,現(xiàn)身說法,明白具體,說理深刻,委婉動聽。使人易于接受,他勸說的特點是委婉。充分尊重被勸說者,使之受到啟發(fā),明白事理,從而愉快地接受意見。

    閱讀訓練參考答案:第五組題

    1.(1)美:美麗,漂亮認為……美(2)孰:誰,哪個仔細

    2客人認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3.鄒忌入朝后,并未單刀直入向威王進諫,而是以“閨房小事”談自己的體會,然后以類比的方式委婉進諫。

    4.李世民納諫而出現(xiàn)貞觀之治;康熙乾隆納諫而出現(xiàn)康乾盛事。漢武帝納諫而漢。朱元璋納諫興大明。

    閱讀訓練參考答案:第六組題

    1.(1)畏:懼怕(2)修:長,指身高

    2.我同城北徐公比,誰漂亮?

    3.寫鄒忌以切身經(jīng)歷設喻,諷諫齊王除蔽納諫。

    4.老師,我感覺你這幾天挺疲倦的,其實我們也好累,想和你一起到附近的公園散散心,你看行嗎?更何況學會休息才能更好的學習,磨刀不誤砍柴功嘛?求您了。……

    閱讀訓練參考答案:第七組題

    1.(1)服:穿戴(2)甚:很,(厲害,嚴重)

    2.鄒忌身高八尺多,儀容很漂亮。

    3.因為:齊國是一個大國,齊王位高權重;

    齊王身邊的人偏愛或者害怕齊王;

    舉國上下的人都對齊王有所求。

    4.原因是:有鄒忌這樣善于思考、敢于直諫且善諫的忠臣,齊王善于采納群言。

    它告訴我們,將來無論我們做什么,都要忠其職盡其事。做領導要關愛職工生活,

    重視企業(yè)發(fā)展;做職工要為興盛事業(yè)獻力獻策。

    閱讀訓練參考答案:第八組題

    1.(1)刺:指責;(2)朝:早晨朝拜朝廷

    2.翻譯句子: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譯文:滿一年以后,就是想進諫,也沒什么可說的了。

    3.《鄒忌諷齊王納諫》出自《戰(zhàn)國策》本人意在通過自悟從身邊的小事中受蒙蔽來規(guī)勸君王要善于納諫。

    4.從自己在家庭中受蒙蔽的切身體會里,用類比、暗示的手法,把家事引到國事上來,從而規(guī)勸齊威王納諫。

    5.言君子,話出九鼎;行正道,腳踏八方。

    初中語文課程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夠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

    2.感悟詩人憂國憂民的高尚思想情操。

    3.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1.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思想感情。

    2.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大家都知道,在唐朝有兩位偉大的詩人,一位是李白,一位是杜甫。李白因為他的個性浪漫灑脫,他的詩富有浪漫主義的色彩,因此他被人們稱為“詩仙”。杜甫是一位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被人們稱為“詩圣”。

    知道他為什么被稱為“詩圣”嗎?

    (因為杜甫的大多數(shù)詩歌傳達了人民的心聲,表現(xiàn)了人們的疾苦,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現(xiàn)實,因此他的詩被稱為“詩史”,而他本人也就被人們尊稱為“詩圣”。)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杜甫所寫的一首深刻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詩歌。

    板書:(放課件,出示課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題目。(學生讀題目)注意,“為……所”在文言文中是一種比較固定的被動句式,表示被動的意思。“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意思就是“茅屋被秋風吹破了”?!案琛?,是古代樂府詩的一種,寫法上比較自由靈活,形式上以五言、七言、雜言居多。比如,白居易的《長恨歌》。

    二、講解寫作背景

    弄清了題目的意思,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這首詩歌的寫作背景。

    杜甫的一生可以說是很不得志的,也可以說,窮愁潦倒伴隨了詩人的一生。公元747年,杜甫來到長安,想通過考試進入仕途,實現(xiàn)他偉大的政治抱負,但唐肅宗昏庸、專橫,使他的政治抱負破產(chǎn)。

    公元755年,也就是杜甫43歲那年,爆發(fā)了一場戰(zhàn)亂。你們知道是什么戰(zhàn)亂嗎?(安史之亂)(我覺得學習唐詩,了解唐朝歷史,安史之亂是應該要知道的。安史之亂:這是發(fā)生在唐朝中葉的一場叛亂。公元755年,叛將安祿山、史思明發(fā)動兵變,攻入長安,唐朝開始由盛轉衰,直到公元763年,這場戰(zhàn)亂才被平息。時間長達8年)安史之亂,使杜甫看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那個時候社會的真實寫照。

    公元759年歲末,杜甫棄官西行,帶著一家老小,來到了四川成都。一年后,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在成都郊區(qū)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暫時安定了下來,結束了他那顛沛流離的生活。不料到了第二年的八月的一天,大風怒號,卷走了茅屋頂上的茅草,接著又下起了大雨,杜甫一家只好在風雨交加中度過了一個難眠之夜,因此詩人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

    下面我們先聽錄音,請注意藝術家是怎樣朗讀這首詩的,等會兒我們也要學著朗讀。(放課件,錄音朗讀)

    現(xiàn)在同學們也學著讀一讀。(讀書,檢查范讀)

    三、文本分析

    這首詩一共分為四節(jié),我們先請一個同學讀一讀詩歌的第一節(jié)。

    問:我們剛才讀了第一節(jié),你們看看第一節(jié)寫了哪兩個事物?(比如說,第一個是秋風,那么第二個是什么?)(茅草)

    問:我們再來看看,詩人是怎樣描寫茅草的?(注意詩中的動詞啊,看看詩人用了哪些動詞?)(學生分析,討論)

    師:對的,詩人就是這樣寫秋風,寫茅草的。“卷”、“飛”、“渡”、“灑”、“掛罥”、“飄轉”,一個接一個的動詞,組成了一幅幅清晰的圖畫,緊緊地牽動著詩人的視線,撥動著詩人的心弦。詩人通過描寫把這一幕幕慘境,真實地“拍攝”了下來。風戲人,風弄草,何等無情;人看屋,人看草,何等無奈!

    問:講解了這一節(jié),我想請同學們用四個字來概括一下本節(jié)詩的內容。允許同學先討論一下。(秋風破屋、風卷茅草……等)

    (出示課件:風卷茅草)

    問:這一節(jié)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用一個詞或一個字來概括一下。我提供幾個詞,你們選一選。(提示選擇:急、惜、悲、慘、憂。)請說出理由。(擔憂、焦急、痛惜等)

    (出示課件:痛惜)

    師:將第一節(jié)詩大聲齊讀一遍。

    學習第二節(jié)。

    (過渡語:茅屋被秋風吹破了,茅草有的被吹過了浣花溪,有的被掛在了高高的樹梢,有的沉入了塘坳,難道就沒有飄在地上可以撿回來的嗎?我們來一起看看詩歌的第二節(jié)。我也想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

    (老師提醒:這一節(jié)中,老無力、忍能、公然、呼不得等字要重讀。嘆息這個詞,要讀出詩人的那種無奈嘆息的感情。請再讀一讀這一節(jié))

    問:下面也請同學們用四個字來概括一下本節(jié)詩的內容。大家討論一下。(點人回答,教師注意點評,也可以請學生進行點評)(群童抱茅、倚杖嘆息等)

    (出示課件:群童抱茅)

    問:茅草被卷走了,如果將掉在地上的茅草撿起來,多少還可以修理一下茅屋??墒?,這時卻跑來一群孩子把草抱走了,無論詩人怎樣的喊叫也沒有用。文中詩人用了一句話描寫了自己當時的心態(tài)。“歸來倚杖自嘆息”,我們來分析一下詩中的這個“嘆息”,他“嘆息”什么呢?

    師:詩人一嘆自己命苦,茅屋被秋風吹破,接下來的日子怎么辦呢?二嘆自己年老力衰,沒法將茅草揀回來。三嘆自己的周圍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貧苦的人,雖然是一些不值錢的茅草,但是落地之后還是有人在風雨之中抱走了它。四嘆這些孩童也是生活所迫,迫不得已而為之。這一個“嘆”字真是寫盡了詩人內心的凄苦、凄涼。

    問:在這一節(jié)中,詩人稱這些抱走茅草的孩童為“盜賊”,你認為妥當嗎?

    (學生討論、發(fā)言,注意點撥;出示課件《又呈吳郎》:“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

    總結:這里,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吧,看看是不是有助于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杜甫曾經(jīng)離開過草堂,他把草堂暫時交給一個姓吳的親戚住。原先,杜甫住在草堂,他家西邊的鄰居是一個孤苦伶仃的老婦人,老婦人因為窮困就經(jīng)常來草堂打棗充饑。杜甫走后,姓吳的親戚為了防止老婦人過來打棗,卻筑起了一道籬笆。這一下,老婦人生活沒著落了,就托人帶口信給杜甫。杜甫聽說后,就寫了一首詩給姓吳的親戚,其中有這樣幾句,“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币馑际钦f,老婦人也是窮得沒有辦法才來打棗吃,如果不是因為“困窮”又怎么可能到這個樣子呢?所以我原先是任她來打棗的。希望你也這樣做。那么,在本節(jié)詩中,詩人稱孩童為“盜賊”,也不過是一時氣急的話,并不是真的說這些孩童是盜賊,也就應了詩中的一句話“不為困窮寧有此”。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當時因為戰(zhàn)禍連連,人民已經(jīng)是窮困不堪了,“路有凍死骨”是經(jīng)常能看到的現(xiàn)象。正因為看到了這一點,也才有后面杜甫推己及人的高尚的政治理想。

    全班同學齊讀第二節(jié)。

    學習第三節(jié)。

    (過渡語:茅草沒了,屋破了,詩人這個時候最擔心什么呢?(下雨)看看第三節(jié),詩人杜甫正碰上了這樣的遭遇。“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頂頭風”,真是禍不單行啊!老師范讀第三節(jié)。注意,“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這兩句朗讀的重音應該落在“云墨色”和“向昏黑”上)

    師:對的,這一夜詩人是徹夜未眠。為什么?睡不好。為什么睡不好?“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蓋著舊被子,孩子又把舊被子踏破了,又怎么睡得好呢?我們現(xiàn)在生活都很幸福了,估計同學們可能沒有這樣的體會,我是有這樣的體會的。被子如果時間蓋長了,就會變得又硬又冰,睡覺就會睡不好,正因為這樣,所以小孩子才把舊被子踏破了。由這兩句詩,我們可以想象得到詩人當時已經(jīng)困窮到什么地步了。

    問:接下來我想提一個小問題:聯(lián)系到我上面講的安史之亂,你們想一想,這一節(jié)詩中所講的“喪亂”是指什么?“長夜”這個詞有沒有雙關的意思?(學生討論,教師注意點評)

    師:“喪”在這里指的是家庭的不幸,“亂”在這里就是指的“安史之亂”,一個“安史之亂”不僅使唐朝由強盛走向了衰亡,而且給人民帶了多大的痛苦,多大的不幸啊!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流離失所,這樣的長夜何時是一個盡頭!所以這里的“長夜”不妨理解為既指眼前難眠的長夜,也指戰(zhàn)亂的生活沒有一個盡頭。

    問:如果說,在第一節(jié)詩中,因為風吹破了茅草屋,詩人的心情是“憂”,是“著急”,是“痛惜”,在第二節(jié)詩中,詩人是“嘆”,是“無奈”。那么,這節(jié)詩中詩人的心情又是怎樣的?也請同學們用一個詞或一個字來說說。(教師也說幾個詞,供學生選擇。選擇:慘、愁、苦、憐、悲,學生討論,出示課件:憂傷)(憂傷、悲苦、凄苦等)

    全班齊讀第三節(jié)。

    學習第四節(jié)。

    (過渡語:別林斯基曾說:“任何一個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進了社會和歷史的土壤里,因為他是社會、時代、人類的器官和代表?!庇蓚€人的艱苦處境聯(lián)想到其他人的類似處境,這就是偉大的杜甫,這就是杜甫草堂流芳千古的原因。詩人又是怎樣表達這份感情的呢?我們來欣賞最后一部分,請先讀一讀這一節(jié))

    問:請仍然用四個字概括本節(jié)內容。(大庇天下、廣廈萬間、企盼廣廈等)(出示課件:企盼廣廈)

    師:“企盼廣廈”是詩人的一個美好愿望?!拔釓]獨破受凍死亦足”的錚錚壯語,表現(xiàn)了詩人推己及人,關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懷。這讓我想到了曾經(jīng)在陜西流傳的一首民歌,其中有這樣兩句:“唐朝詩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倍鸥@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千百年來一直震撼著讀者的心靈。這正如當代詩人郭沫若題成都杜甫草堂所說:

    (出示課件)“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請齊讀這一節(jié)。

    四、結束講授

    (過渡語:這首詩,我們已經(jīng)一小節(jié)一小節(jié)地講解完了,我們最后全班齊讀一遍,整體感知一下詩人當時的情景和思想感情。在讀的過程中,注意老師提醒的一些該重讀的字詞)

    總結:詩為事作,屋因人傳,如今成都杜甫草堂花海燦爛,草堂的浣花溪邊也是一排排平房鱗次櫛比,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詩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理想,已得以實現(xiàn)。如果詩人在天有靈,我想他定會感到欣慰了。出示課件:

    草堂留后世,

    詩圣著千秋。

    這是朱德參觀杜甫草堂后題的一副對聯(lián)。我們來一起讀一讀。

    最后給同學們布置一個練習。請試著把這首詩背下來,并完成課后練習一。

    初中語文課程教案4

    【導學目標】

    1.體會文本伏筆手法運用的精妙。

    2.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偉大。

    3.找出文中的伏筆和照應之處。

    4.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質,進而體會人性之偉大。

    【課時計劃】1課時

    教法指導:

    1.自主學習讓學生圍繞“自學互研”中的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

    (1)學生帶著導學目標,認真閱讀課文及相關參考資料,捕捉課文中的關鍵段落、句子、詞語,盡量獨立完成步驟二中的思考題,準備展示交流。

    (2)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合作探究時解決。

    2.合作學習

    (1)每個小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驟二中的答案,同小組內其他成員在小組長的統(tǒng)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驟三中的思考題。

    (2)同桌之間互相討論,有分歧不能達成一致的,小組討論;小組內不能達成一致的,組長記錄下來,以備全班討論時交流。

    (3)全班討論時,教師不能一下子給出答案,在學生思維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點撥引導,達到啟發(fā)思維的目的。

    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不管如何,時刻讓你的眼睛探索到這個世界的美好才是選擇,我們就應該時刻帶好自己的眼睛用它們去捕捉每一個美的瞬間。不要讓它們消沉下去,失去對美好世界的探索。回眸2016,中國科幻小說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這部《三體》,說到《三體》,就一定要提到作者--劉慈欣,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這篇有關“眼睛”的文章。

    自學互研生成新知

    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

    1.生難字詞

    (1)字音

    點綴(zhuì)漫步(màn)遲鈍(dùn)閑暇(xiá)

    凸現(xiàn)(tū)拍攝(shè)蔚藍(wèi)合攏(lǒnɡ)

    (2)詞義

    遲鈍:指反應遲緩;腦子不靈敏。

    閑暇:泛指閑空沒有事的時候。

    不期而遇: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

    心有靈犀:現(xiàn)多比喻雙方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

    天涯海角:形容極遠的地方,或相隔極遠。

    2.作者名片

    劉慈欣,大陸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發(fā)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3年連續(xù)五年獲得科幻小說銀河獎,至今發(fā)表中短篇科幻小說20余部,他的作品因宏偉大氣、想象絢麗而獲得廣泛贊譽。

    3.文體知識

    科幻小說,是小說類別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現(xiàn)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象。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其三要素。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一種文學樣式。

    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1.指導朗讀

    聽范讀錄音,小組互讀精彩片段。

    2.整體感知

    (1)請看標題--《帶上她的眼睛》,你能設計幾個怎樣的問題來考考同學們?

    帶上她的眼睛去干嘛?(帶上她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

    【交流點撥】①為什么要帶上她的眼睛?(帶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后一次領略地球表面的風光。)

    ②為什么是最后一次呢?(因為小女孩被困在地心里面再也無法出來了。)

    ③為什么出不來了呢?(因為她是“落日六號”的領航員,飛船在地心出了事故,所以她被困在了地心。)

    (2)將剛才同學們的回答連貫起來,寫成一段話,來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

    【交流點撥】我覺得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落日六號”地航飛船失事了,領航員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無法看見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讓我?guī)纤难劬θザ燃佟?/p>

    步驟三精讀課文探究寫法

    1.本文曾獲得1999年第11屆銀河獎一等獎,其能夠獲獎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構思的巧妙。

    【交流點撥】第2段:“是一個好像剛畢業(yè)的小姑娘”。

    第43段:“飛船上的生命循環(huán)系統(tǒng)還可以運行50年至80年,她將在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過自己的余生?!?/p>

    寫出了剛剛畢業(yè)的小姑娘,花季才剛剛開始啊,就被終身囚禁,太慘了!開頭的那句“是一個好像剛畢業(yè)的小姑娘”是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這樣的表現(xiàn)手法叫伏筆。

    2.巧妙地運用伏筆與照應,可以收到雖在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文中像這樣的伏筆還有不少,它們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運用旁批法來體會其作用。課文中原有一些旁批,找出文中其他地方的伏筆和照應之處,通過旁批的方式,說說這里的伏筆和照應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每個同學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處旁批,寫出自己獨特的體會或疑惑。寫完之后交換看,精選最棒的一則旁批交流。鄰座的同學互相觀摩,看看別人是怎么寫的,組長負責組織。

    (1)“熱,熱得像--地獄?!毙∨⒄f的這句話非常奇怪,為什么會熱呢,因為太空中是很寒冷的,這不合常理。而且還說熱得像地獄,這就更加難以理解了。這幾處就是埋下的伏筆。

    因為“飛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質中”,“周圍是溫度高達5000攝氏度,壓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鐘內變成金剛石的液態(tài)鐵鎳!”當然會熱得像地獄。

    (2)小女孩為什么不想讓大家知道她現(xiàn)在的處境呢?不想讓文中的“我”知道她是一個被囚禁在地心里再也出不來的人呢?

    【交流點撥】小姑娘是想一個人承擔這些生命中巨大的苦難,不想朋友們?yōu)樗龘?,這是一個懂事的小姑娘。從反面來說,這也說明這個小姑娘處境實在是太慘了,慘得連她自己都不愿意向別人提起這個事情。

    (3)“呀,真美,能聞聞它嗎?不,別拔下它?!边@是一處伏筆,照應后文的“生命算什么,僅僅能用脆弱來描述它嗎”?

    【交流點撥】因為小姑娘深知自己根本就沒有希望回到地面了,所以她對這些小花產(chǎn)生了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她已經(jīng)把自己當成了小花--那么脆弱,卻又那么頑強。

    3.同樣的脆弱,同樣的悲慘。小花的生命是脆弱的,小姑娘的生命同樣是脆弱的。所以說,文中這么多的伏筆和照應,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表現(xiàn)出小姑娘的處境。小姑娘的處境怎么樣?請你設想一下。

    【交流點撥】同它對接,在艙門打開的一瞬間,我看到了“落日六號”內整潔的陳設。我走了進去,那個小姑娘同二十年前相比,長高了,這是在失重環(huán)境中長期生活的人的通病。她對著我微微一笑,說:“你來了?!边@二十年的光陰,就在她的微微一笑中煙消云散。我?guī)е氐搅说孛?,她留下的資料果然起了大作用,人類對地心世界的認識更為充分,一個嶄新的紀元開始了。

    步驟四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總結課文

    文中的伏筆與照應,構思巧妙,引人入勝,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科幻作品的無窮魅力。希望本文的學習能夠為大家打開一扇閱讀科幻作品的大門,領略科幻的神奇。

    【交流點撥】今天通過對科幻小說伏筆的旁批與品味,我們不僅讀出了構思的精妙,也讀出了科學及獻身的精神。愿同學們課外讀更多的佳作,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能學上一招。

    2.拓展延伸

    平時我們接觸過不少科幻小說,請展示一下這些科幻小說。

    【交流點撥】推薦劉慈欣的《2018》?!?018》是一部短篇小說集,包含了《2018》、《鯨歌》、《詩云》等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我最喜歡的就是《鯨歌》,講的是一個海盜訓練鯨魚來運送毒品的故事,可是鯨魚在最后返航的時候卻被捕鯨船捕殺了。這部作品有很強的諷刺意味,抨擊了人類對動物、對同類犯下的累累罪行。雖是科幻作品,鋒芒指向的卻是社會現(xiàn)實。

    初中語文課程教案5

    教學目標:

    一、根據(jù)游蹤和自身體驗,合理安排游記寫作的順序,使文章有層次、有條理。

    二、能夠多角度觀察生活,抓住景物或游覽場所的特點來寫,突出重點,詳略得當。

    三、在記敘、描寫的基礎上適當運用議論、抒情等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一、合理安排寫作順序

    二、抓住特征描寫

    教學難點:

    情景交融

    教學過程:

    一、輕松導入。

    同學們,這兩個星期我特別幸福,大家知道為什么嗎?(學生猜答)

    我告訴大家原因:這兩個周的周末,我總是和愛人到武安、邢臺或是山西去爬山,鍛煉鍛煉身體,同時領略不同山峰的獨特魅力;周一到周五,我就帶領大家到文章中跟隨作者們去遠方感悟名山大川的無限神韻。所以我是幸福的。你們感到幸福了嗎?

    (學生回答)

    那么,同學們回憶一下,這兩周我們學習了哪些文章?到過哪些地方?

    (學生回答:《壺口瀑布》、《在長江源頭各拉丹東》、《登勃朗峰》和《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

    二、溫故而知新

    在我們學過的《壺口瀑布》、《在長江源頭各拉丹東》、《登勃朗峰》和《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這四篇文章中,你最喜歡哪一篇?為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點評,共同溫習單元文章中所學的有關游記的知識)

    三、文體解讀

    (一)我們學習的這幾篇文章都屬于游記,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游記嗎?

    明確:游記就是記游,是描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

    游記的內容范圍非常廣泛,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可以記錄風土人情的有趣繁盛,可以說明建筑物的構造和游覽經(jīng)歷,并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無論哪種游記,都是通過對自然風光、風景名勝、城市景觀,以及景觀中的人與事進行描繪,來達到記事、抒情、說理等目的。

    (二)根據(jù)我們本單元學習的四篇文章,總結游記可以寫哪些內容?請舉例說明。

    (學生結合文章回答)

    教師適時總結、歸納。

    明確:游記往往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交代游蹤,通過游蹤記述游覽的經(jīng)過,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描寫景物,抒發(fā)感受。后者是寫作的重點,須詳寫;前者則宜簡略,只要能起到交代和串聯(lián)作用即可,不必將游覽行動巨細無遺地敘述出來。當然,游覽過程中一些特別的經(jīng)歷也可以寫出來,以增強文章的可讀性。比如《登勃朗峰》的后半部分,寫那個“車夫”的言行,這是旅途中難得的趣事,值得一寫。

    四、探討如何寫好游記

    (一)學生閱讀教材111頁《游覽北湖公園》的片段,分析這段游記問題出在哪里?如何才能寫好?

    (二)學生結合本單元的四篇文章,舉例分析如何才能寫好游記?

    (三)教師結合學生回答歸納提升寫好游記的要領。

    1.移步換景和定點觀察(順序合理)

    以游蹤為序是寫游記常用的寫作順序。每到一處,觀察點不同,所見之景也會不同,隨著自己游覽參觀的開展,將一處處迷人的景物有序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就是移步換景。如《在長江源頭各拉丹東》就是以游蹤為序,運用了移步換景的寫法。

    定點觀察,就是觀察者選定一個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的觀察對象有次序地進行觀察。運用定點觀察法,首先要注意選擇好觀察位置,也就是立足點?!皺M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立足點不同,觀察時事物呈現(xiàn)的面貌也不同。所以,一定要根據(jù)事物的特點和觀察的需要,選擇最理想的立足點。在運用定點觀察的方法時,還要注意有一個合理的觀察順序,可以按照不同的次序,如由近及遠或由遠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等進行觀察。由于其固定的立足點,定點觀察比較容易收到集中深入的觀察效果,特別是對某一處、某一點的具體景物的觀察中,容易抓住事物的特征,獲得深刻全面的印象。

    一篇游記,很多時候會同時使用移步換景和定點觀察的方法,使文章條理清楚,內容充實。例如《登勃朗峰》,通篇文章用到了移步換景法,第三段、第四段就用到了定點觀察法,對勃朗峰的美麗風景進行了全方位、細致的描繪,突出了勃朗峰的無限魅力。再如《壺口瀑布》中對“龍槽”的描寫,作者也用到了定點觀察法。

    2.抓住特征,突出重點(詳略得當)

    所謂突出重點,就是能體現(xiàn)這一處景物的特征(獨特性)的要詳寫,而不能體現(xiàn)其特征的則要略寫或不寫,如《登勃朗峰》就抓住了勃朗峰景色秀美、雄偉壯觀的特點進行詳寫。

    3.景中有人,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游記,寫的就是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感,是“我以我眼看世界”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們應讓游覽參觀中的景成為我們內心情感的載體。如《壺口瀑布》將贊美之情巧妙地融合在具體的描寫中,由小小的壺口瀑布透視黃河博大寬厚的雄壯之美,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熱愛,贊美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4.人文典故,豐富內涵(內容豐厚)

    如果在游記中引入一些典故、傳說、史料、前人的評價等,定然會豐富游記的內涵,給景物添上一層誘人的人文色彩。如《登勃朗峰》寫下山時車夫車技之高,敘述奇人奇事,就有傳奇色彩。再如《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中寫明朝時,納西族的首領木氏家族率領百姓筑起四方街,徐霞客把玉龍雪山寫進《徐霞客游記》,四方街中有售賣納西族的東巴象形文字的字畫店等等,這些都使麗江有了濃郁的文化氣息,豐富了游記的內容。

    5.巧用修辭,增添文采(語言優(yōu)美)

    在寫作中,除了要工于遣詞,還要善用修辭。妙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這樣不僅能使事物更形象,還可以引發(fā)讀者的遐想和想象,大大豐富文章的內容。

    6.創(chuàng)新思路,彰顯個性(構思新穎)

    寫作時,可以依據(jù)內容特征,從一個獨特的視角進行觀察,創(chuàng)新寫作思路,彰顯作者獨特的個性。如《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作者在文中虛構了一個旅游者兼講述者——“一滴水”,既用它串起文章,形成時空線索,又用它與讀者交流,抒發(fā)情懷,這就使文章在“展現(xiàn)”之余又有“講述”,帶給讀者獨特的閱讀感受。

    五、說說我的旅游經(jīng)歷

    學生暢談自己的一次旅游經(jīng)歷,可以挑自己認為重點的內容來說。(這一環(huán)節(jié)為下節(jié)課的寫作訓練做好了鋪墊)

    對學生的表達教師多肯定,多鼓勵,并給于適當?shù)囊龑Ш忘c撥。

    六、布置寫作任務

    我們可能都有過旅游的經(jīng)歷。旅途中,我們不僅觀賞自然風光,了解民風民俗,同時也會有許多新奇的感受,產(chǎn)生很多思考和遐想。選擇一處自己游覽過的景點,自擬題目,寫一篇游記。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先畫出當時的游覽路線圖,按游覽順序擬出寫作提綱。

    2.回想游覽時最深的印象及總體感受,據(jù)此確定材料取舍與敘述詳略。

    3.在記敘或描寫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適當加入一些人文景觀的介紹或引用他人的描寫、評價等,以豐富文章內容。

    六、板書

    學寫游記

    游記就是記游,是描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

    游記內容:1.交代游蹤。2.描寫景物,抒發(fā)感受。3.寫特別經(jīng)歷。

    游記寫作要領:

    1.移步換景和定點觀察(順序合理)

    2.抓住特征,突出重點(詳略得當)

    3.景中有人,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4.人文典故,豐富內涵(內容豐厚)

    5.妙用修辭,增添文采(語言優(yōu)美)

    6.創(chuàng)新思路,彰顯個性(構思新穎)

    初中語文課程教案相關文章:

    《最后一課》優(yōu)秀教案范文

    2020中班語言教案范文多篇

    錢塘湖春行教案 錢塘湖春行教案設計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大全

    我的研修日志范文多篇

    《蘭亭集序》教案范本多篇

    雪地里的小畫家優(yōu)秀教案設計

    初中語文課本必背詩歌

    題西林壁優(yōu)秀教案 題西林壁教案大全

    中學校本課程開發(fā)實施方案4篇

    47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