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教養(yǎng)筆記5篇優(yōu)秀范文
推薦文章
幼兒園教育應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為每一個幼兒提供發(fā)揮潛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的機會和條件。今天小編為您分享了幼兒園中班教養(yǎng)筆記5篇,歡迎各位的參考學習。
幼兒園中班教養(yǎng)筆記
鼓勵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童年早期。他可能聽不懂你說的很多話,但只有一件事是可以理解的,那就是鼓勵他。俗話說,鼓勵能使人進步。任何人都喜歡聽鼓勵和贊美的話,包括孩子們。
最后一次和Xiaoyi談話后,似乎效果并不明顯。因此,我覺得我不能馬上問他該怎么辦。有些人渴望實現(xiàn)這一目標。所以我決定改變策略,一步一步來。首先,從午睡開始,用最簡單的方法改變他的習慣。
剛開始,小伊的午睡習慣很差。他每天中午幾乎不睡覺,但我發(fā)現(xiàn)他喜歡聽表揚或得到獎勵。通過這些要點,我首先陪他直到他睡著,并會對他說,如果他睡著了,我會和爸爸媽媽表揚你等等。盡管它很有用,但沒持續(xù)多久,很快就變得活潑起來,打斷了孩子們的話。漸漸地,為了更好地了解他的小衣服的午睡時間,我們開始觀察他是如何獨自度過午休時間的。事實上,我也發(fā)現(xiàn)他想睡覺,但他無法控制自己。做你自己。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我開始用身邊的文字鼓勵他,但這次不僅用文字,還用他最喜歡的車貼等景點,這個方法真的很好,中午轉(zhuǎn)眼間他就睡著了。與此同時,我也讓它變得越來越難,例如,“如果你今天能睡著,我就幫你貼鉆石。”這種方法持續(xù)了一個星期,直到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他自己可以睡,中午我不需要提醒他太多,當然,讓他醒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運行對我說,他中午睡著了,言外之意是告訴我:“你什么時候粘貼給我嗎?”
作為老師,我們應該以身作則,言出必行,鼓勵每個孩子用不同的方式思考。讓我們期待下一次的改變。
幼兒園中班教養(yǎng)筆記
今天上午喝水的時候,我聽見樂樂跟寶寶在大聲吵架,我回頭一看,樂樂忽的一下推了寶寶一個大跟頭。寶寶哇哇的大哭起來。我忙跑過去問:“怎么了,寶寶?”寶寶哭著說:“樂樂罵我還推我”“樂樂,怎么回事?”樂樂理直氣壯的說:“老師,你看寶寶把水都倒我衣服上了。”說著扯起衣服給我看。不錯,樂樂衣服是濕了一大片。“我不是故意的”寶寶說。“樂樂,寶寶把你衣服弄濕了是他不對,那你推小朋友就是你不對了。”樂樂點點頭。“寶寶,你應該對樂樂說什么?”“對不起”寶寶低著頭小聲的說。“寶寶應該大聲說,樂樂才會原諒你啊。”寶寶大聲說:“對不起,樂樂。”樂樂說:“沒關系,我們還是好朋友。”
幼兒園的孩子正處在生理和心理成熟的關鍵期。對于這個時期的孩子,我們必須給以灌輸“正能量”。對于“謝謝”“對不起”之類的禮貌用語,我們必須給以正確引導,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幼兒園中班教養(yǎng)筆記
幼兒園日?;顒又?,因為孩子年齡小,為了孩子的安全,每時每刻都有老師陪在身邊,不管是室內(nèi)活動還是室外活動,都由老師帶領,統(tǒng)一安排,老師時刻都陪伴孩子們的左右,總怕出現(xiàn)什么意外情況,孩子們自由活動的時間就少了,總感覺這樣有秩序的活動才能培養(yǎng)孩子的紀律性,對孩子的發(fā)展有利,然而一次的戶外活動使我的看法有了改變。
有一次戶外活動,孩子們非常高興,有的說想玩呼啦圈,有的想拍皮球,還有的想踩高蹺,我聽后便把這些器械都拿到操場上,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我在一旁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們并沒有像我想的那樣打打鬧鬧到處亂跑,而是拿了自己喜歡的器械三五成群地一起玩,開始的時候玩呼啦圈的,玩皮球的,踩高蹺的混在一起。一會兒孩子們便發(fā)現(xiàn)這樣活動互相干擾,于是就劃分了場地,喜歡踩高蹺的在場地的東邊,中間是玩呼啦圈的,西邊是玩皮球。每組孩子在玩的同時,還想出了新的玩法,并互相學習,最后玩呼啦圈和玩皮球的一起合作,練習投籃,聽到他們哈哈大笑的聲音,就知道他們玩的很開心,很快樂。
這時我想孩子們這樣活動不是很好嗎?在日常活動中,要給孩子一點自由的時間,讓他們自由地交流,讓他們開懷大笑,讓他們大膽想象,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合作意識和活潑開朗的性格,還提高了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園中班教養(yǎng)筆記
每次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時我們班的孩子總喜歡搶占排頭,喜歡插隊。目的是想跟老師牽手當小班長,以“老師”的身份在前面帶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站隊搶排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
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滿足孩子們的心愿,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站隊前,我對孩子們說:“請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孩子們高興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們身邊,一一握一下他們的手,親切地在他們的耳邊說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凈”。或者說:“你的小手熱乎乎的……”孩子們笑了,高興的也在我耳邊說一聲:“你的手也熱乎乎的。”或者說:“你的手和我媽媽的手一樣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隨后臉上露出得意和滿足的表情。我說:“站隊吧!”話聲剛落,孩子們個個忙著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對,沒有搶排頭的了。先搶一陣,再站隊的現(xiàn)象徹底地消失了。
“一個好的教育家,應該是半個心理學家。”此時,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認識。孩子們搶排頭,主要是想站在老師身邊和老師親近,引起老師的注意,通過皮膚接觸,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愛。老師主動給孩子們一些撫慰性言語和動作,是迅速縮短教師與孩子們的距離,親近孩子們,滿足他們愿望的好方法。
幼兒園中班教養(yǎng)筆記
我教的孩子已經(jīng)是中班了,可是有些問題還是時常會浮現(xiàn),“老師,我的剪刀找不到了?”“老師,我的書應該放到哪里?”“老師,圖書又變得亂七八糟了?”“老師這個我不會”,我開始擔憂,開學初或許因為對于物品不熟悉,對于程序有點短暫的忘卻情有可原,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中班下學期了,孩子們該是能很好地去解決這類生活小問題了,但顯然我高估了我的這群孩子。
是什么原因阻礙了孩子該有的成長呢?過多的包辦,過多的限制,過多的干預,讓孩子也慢慢習慣了接受,習慣了求助。于是,我們決定對班級幼兒的生活教育來一次大的變革,讓孩子學會做事,真正展示中班幼兒該有的自主、活力和風采。
我們首先做的就是讓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為中班幼兒,他們具備了基本的自我服務能力,一方面鞏固他們既有的生活能力外,我們也應該為其制定一些新的生活技能學習,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成長,同時滿足他們成長的榮譽體驗。因此,我們試著相信孩子是很棒的,改革中我們解放了自己的“服務”角色,開始讓孩子去實現(xiàn)服務自我:自己整理飯后桌面和地面,自己接水漱口,自己起床疊被,自己擦小椅子,自己便后擦屁股,生活過渡環(huán)節(jié)自主安排自己的活動,學習活動前自己做好準備工作如取蠟筆、鉛筆、膠水等……,設置值日生小班長主動幫助老師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榜樣演示中孩子們很快地學會了更多的生活本領,這不單是一個動作的學會,更多的是幼兒一種自主意識、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
另外,我們還鼓勵幼兒別人的事情幫著做、大家的事情一起做。學會做事,就要從做小事起步,扎扎實實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最終勝任一件大事。我們的“學會做事”生活教育已經(jīng)開始貫穿與生活的每一天,我們的孩子也比以前更會處事,這種價值將會延續(xù),相信明天我們的孩子會是出色的、自主的、能干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