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介紹作文500字左右
推薦文章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郊十三公里處的伊河兩岸。這里東(香山)、西(龍門山)對峙,伊水中流,是中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jù)導(dǎo)游阿姨介紹,龍門石窟南北長一公里,共有97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題記和碑刻3600多處。它經(jīng)北魏、北周、北齊,隋唐等六個朝代,前后用四百多年的時間完成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龍門石窟作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龍門石窟作文
洛陽龍門石窟位于城南幾公里處,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站在龍門橋上,從遠處看,這里真的很像一個天然的大門,難怪它被稱為“Yique”。
進入龍門石窟景區(qū),我們首先到達了賓陽的三個石窟。石窟里的皇帝和皇后的地圖雕刻精美,結(jié)構(gòu)嚴謹。雖然有許多數(shù)字,但它們?nèi)匀唤M織得很好。下一個是萬佛洞。萬佛洞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洞穴。大石佛腳有兩三米高,小石佛腳和香波一樣大。在萬佛洞,許多石雕佛像的頭像被盜。聽說有一尊石佛在國外被盜,至今下落不明。
在一萬佛窟中,我們來到奉賢寺。奉賢寺的主要佛像盧克西那佛高17。14米,像一個小山坡,高大魁梧,神態(tài)端莊,表情睿智含蓄,面部雕刻生動優(yōu)美,但不幸的是,這尊佛像缺少一根手指,如果加上這一根手指,它就完美了。佛像旁有許多佛像,如雄偉的文殊菩薩,雍容華貴的佛像,雄偉的皇帝和威武的人。
洛陽龍門石窟部分佛像造型對稱莊重;有些又高又壯;有些人握緊拳頭,高舉雙臂;有些是勇猛的;有的栩栩如生,姿態(tài)優(yōu)美;它們都沒有胳膊和腿,大部分沒有頭,有些甚至只有一小部分胸部。
洛陽龍門石窟是中國古代人民用汗水雕刻的佛像,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
龍門石窟作文
周日,我和家人來到洛陽龍門石窟。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來,我很興奮。早晨,天還沒亮,我們就坐車出發(fā)了。我們一路上又笑又說。不久,我們到達了目的地——洛陽龍門石窟。
剛下車,一陣涼風就來了,我們跟著“臨時導(dǎo)游”——爸爸來到了大門口,龍門石窟橫跨在伊河大橋上,大門口人山人海,有許多“外國人”。龍門石窟的主要道路是依河而建。左邊是義和河。右邊是起伏的山脈。著名的石窟建在山上。我們在人群中擠來擠去,要走到佛像前是不容易的。當我看到佛像站在我面前,我很震驚:我不知道我們的偉大的祖先用多少智慧雕刻的石頭如此精細,甚至指甲帽被雕刻出來!雕刻一座十米高的佛像需要多長時間?
最具代表性的龍門石窟是奉賢寺,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座。它是由分裂的山,宏偉的勢頭,9個大型雕像是鑿山鑿石,其高度超過10米。奉賢寺的盧克索那佛高17多米,頭4米,耳1米長。九米高的“亮面”形象也被專家譽為中國雕塑史上最偉大的模特之一。當我們把目光從山水轉(zhuǎn)到龍門石窟,你會驚嘆于他氣勢磅礴。同學們,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龍門石窟參觀學習,我想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龍門石窟作文
早就從書上看到過四大石窟的介紹,暑假里終于有機會跟家人一起游覽了位于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不僅大飽了眼福,增長了見識,也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我們祖先文化的燦爛悠久。
一大早,我們來到了龍門石窟停車場,這里距離景點大門還有一小段路,若在平時是可以走過去的,但由于前一天我們爬了嵩山,腿肚子都還在打軟,只好乘電瓶車去了。沿途的路旁就是美麗宜人的伊河,微風輕輕拂過我的臉龐,也在伊河上留下了細細的波紋,仿佛新生兒臉上細嫩的皮膚,令人好生喜歡,卻又不忍去碰他……我正陶醉在這美景之中,只聽得駕駛員說了聲“景區(qū)已到,下車吧!”我才如夢初醒。由于上午的陽光是從東面照過來,所以我們決定先參觀西山石窟,這也是龍門石窟的精華所在。
走進景區(qū)大門,我簡直被眼前的美景驚呆了:美麗伊河的兩側(cè)山崖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石窟,就像是各式各樣的小山洞,這些石窟千姿百態(tài),形態(tài)各異,遠看如同蜂巢一般。我迫不急待地和爸爸爬上臺階,一下子就忘記了腿的疼痛。走近一看,呵!每個石窟都比遠看的大多了,里面大多雕刻著一些佛像,旁邊往往還有精美的圖案,細致的花紋,把尊尊佛像襯托得更加莊嚴。
龍門石窟始鑿于北魏年間,經(jīng)歷隋唐而至北宋才形成現(xiàn)有的規(guī)模,前后有400多年,不同年代的佛像特征也就有所不同。在賓陽洞,我們就明顯感覺到這一差異。中間一窟的佛像雕成于北魏,而南北兩窟完工于唐代,兩側(cè)的佛像相比于中窟就要豐滿富態(tài)些,因為唐人以胖為美嘛!
隨著人群前行,我們來到了萬佛洞。這里的佛像可真多,據(jù)說這個窟里大大小小有15000多尊佛像,小的只有幾厘米,我一巴掌都能蓋住好幾個。在萬佛洞外南壁還有一個唐代雕刻的觀音菩薩像,高85厘米,由于保護不好,頭部已經(jīng)沒有了,但這并不影響整體的美感。她體態(tài)豐腴健美,左臂自然下垂,手中托著凈瓶,右臂向上彎曲貼在胸前,手持拂塵搭在右肩上,好像要撣去身上的灰塵,栩栩如生,真是太漂亮了。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曾在此仔細觀摩,并獲得藝術(shù)靈感,在舞臺上創(chuàng)作了“洛神”的形象。
我還在想著剛才的情景,不知不覺地來到了奉先寺。這是由唐代長安兩位高僧奉命主持開鑿的摩崖像龕,是整個景區(qū)最核心的景點。眼前這尊大盧舍那佛通高17.14米,耳長1.9米,豐頤秀目,儀表堂堂,讓人不禁有些莊嚴感。無論遠觀近看,都令人贊嘆不已。據(jù)說當年雕刻這尊大佛時,女皇武則天也拿出了不少平時節(jié)省來的錢,有學者考證,大佛的面容與史書上記載的武則天容貌頗為相似,可能在雕鑿的過程中也參考了女皇的模樣吧。我站在大佛前久久沒有離去,想像著古人靠著雙手和一些簡單的工具,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為我們留下了這么精美的佛像,真是巧奪天工,不可思議,令人嘆為觀止!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其他的一些洞窟,都各有特色,非常美麗。
回程中,我的心卻始終不能平靜下來,還在回想著那美麗的龍門石窟,感嘆古人的精湛技藝。
龍門石窟作文
今年五一長假期間,我們一家隨爸爸單位組團去洛陽玩。第一站是黃河小浪底。遠遠望去,“小浪底”三個白色大字映入眼簾。剛進入景區(qū),風就撲面而來,特別的大,把我的帽子都刮掉了。黃河水面上有一個消力塘,遠遠望去,消力塘顯得很小,可聽導(dǎo)游介紹說這個消力塘相當于七個半足球場的大小,我驚訝極了,心想:這個消力塘可真大呀!在消力塘的上面,橫空掛著一個鋼索橋,我們隨著蜂擁的人群,在風的舞蹈下,一搖一晃地來到小浪底廣場。最醒目的則是廣場上用煤塊摞在一起的塑像。然而來不及欣賞這個大雕塑,我就被一只小猴子吸引住了。它的頭上戴著一頂繡著“大圣”字樣的帽子,上面插了兩根很長的羽毛,只不過脖子上有個項圈,下面拴著一根鐵鏈,唉,真可憐!跟它合影,每人還得五塊錢。從廣場向北,我們來到黃河微縮景觀邊上,水從一個個階梯上流下來,伴著轟鳴聲,在陽光的照射下,一閃一閃,動感十足。遠處的湖心,矗立著一個十幾米高的噴泉,風不時把“雨霧”吹送過來,涼絲絲的,人們驚叫著躲進棕櫚林里。沿湖水繼續(xù)北行,在綠色中穿梭,我們終于來到大壩腳下,上面的三個大字更加巍峨。聽導(dǎo)游講,大壩高106米,相當于55層樓高,距離導(dǎo)游要求的時間快到了,我們爬到第一個平臺上就原路返回了。美中不足的是,我們沒有看到小浪底調(diào)沙放水的壯觀場面,那得到六月份。第二站是洛陽國花牡丹園。洛陽我并不陌生,去年五一就來過,這次是再次欣賞牡丹的芳容。走進牡丹園,五彩繽紛,仿佛是花的海洋。賞花是必須的,而吸引我的則是牡丹仙子的飾品,媽媽沒有拒絕我。帶上一雙粉紅的翅膀,我也是牡丹仙子了。許多人羨慕地看著我。只可惜我們來晚了,園中多數(shù)花已經(jīng)衰敗,令人感到自然的無情。忽然發(fā)現(xiàn)在敗落的花叢里,有一朵紅色的牡丹開得正旺,真是一枝獨秀。還有一些黃牡丹沒有敗,我們就在這照了幾張像。逛完南園,我們又進入北園。在這里,媽媽還給我買了牡丹寶石,在品嘗牡丹餅的那個超市,我弄丟了它,好不懊喪。離開牡丹園,我們吃了晚餐,隨團去欣賞音樂噴泉。這是位于洛龍路和開元路交匯處的開元廣場。聽爸爸講,這里離龍門石窟不遠。晚上七點半,湖邊已是人山人海,連花壇上也站滿了人。八點整,在音樂聲中,噴泉有節(jié)奏地跳動著,時而歡快,時而沉默,時而跳躍,時而低伏,就像一個小精靈,在湖面上舞蹈。噴泉四圍有燈光照射著,不時變換著色彩,有紅色,玫紅色,藍色,人群中夾雜著尖叫聲。大約二十分鐘就結(jié)束了,它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三站是我最盼望的一個景區(qū)……龍?zhí)洞髰{谷。在景區(qū)門口,爸爸給我買了一個水槍。在景區(qū)門口不遠處,我就被水面上的鐵索橋吸引住了,這我不陌生,在體育場,我從小就經(jīng)常過它,只不過它的下面是水,掉下去后果就嚴重了。媽媽看到我要堅持走,就也跟在我的后面攀爬。我們選走一個相對比較安全的,但走在上面,依然令人心驚膽戰(zhàn)。往后走,有一個鐵梯,很窄,走上去,我很怕,因為下面是好幾米深的水,掉下去就沒命了。終于到頭了,可前面還有很多這樣的鐵梯,已經(jīng)沒有退路了,后面是絡(luò)繹不絕的游客,都在催。硬著頭皮下來,我的腿都軟了。繼續(xù)前行,一路上是清澈歡快的泉水,這給我的水槍找到事情做了。我就在一些較淺的水潭邊玩起了水槍。水槍噴出的水柱很高很遠,非常好看,在太陽光下,映出了條條彩虹。河岸旁邊,總有天然形成的絕不亞于云臺山的紅石峽,我撿了一些紅石峽落下的小碎片,可中途弄丟了,真可惜。到了最后,有一個“勇者之路”的闖關(guān)游戲,一共有六關(guān),過了第一關(guān),第二關(guān)離地面有三米高,我還是很害怕,只好下來了。不覺著兩天的行程就結(jié)束了,我真的期待著下一站。會是哪里呢,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