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須掌握的文學常識,高中生必會文學常識
推薦文章
高中語文文學常識
1、魯迅先生的作品主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以及《且介亭雜文》(或《墳》或《華蓋集》等)等雜文集。
2、我國第一部編年史著作是《春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是《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最早的一部國別史是《國語》。
3、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描寫了一個封建大家庭的崩潰和解體過程。他的“三部曲”名作還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4、《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原本只稱《詩》,儒家列為經典之一,故稱《詩經》。
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
“風”大都是民間歌謠;“雅”分大雅、小雅,是宮廷樂曲歌詞;“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手法上,《詩經》使用賦、比、興。賦是直陳其事;比是打比方;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用于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
5、中國古代戲曲主要指元雜劇和明清傳奇。
關漢卿的《竇娥冤》和王實甫的《西廂記》代表了元雜劇的最高成就。
明傳奇的代表作是湯顯祖的《牡丹亭》。清傳奇的代表作是洪升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擴展資料:
文學常識廣義指涵蓋文化的各種問題。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學中的地理,歷史各種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們眾所周知的文學習慣。
古代文化常識。如天文歷法、地理、官職、科舉禮儀、稱謂名號等。
中國文學常識:
1、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
2、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3、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
5、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
6、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7、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8、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11.、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12、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3、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14、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15、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16、樂府雙璧:《木蘭詩》《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17、史學雙璧:《史記》《資治通鑒》
18、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20、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24、三王:夏禹商湯周武王(一說周文王)
25、三山:蓬萊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釋、道
27、三公:
周時:司馬、司徒、司空
西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明清:太師、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岳陽樓、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
31、歲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輔: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
33、科考三元: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34、殿試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
35、中國三大國粹:京劇、中醫(yī)、中國畫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馮夢龍)
37、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39、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41、茅盾“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
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42、巴金“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國別史:《國語》
44、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戰(zhàn)國策
45、第一部專記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47、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典論·論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50、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文心雕龍》
51、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鐘嶸的《詩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筆記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著作:北宋的沈括的《夢溪筆談》
53、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54、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55、《詩經》三體:風、雅、頌。
56、文學史上“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說的是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
高中最??嫉奈膶W常識
高中文化常識(一)
1、官職制度
三省六部:隋唐時,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zhí)行。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門下省長官稱侍中,尚書省長官稱尚書令。
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職稱侍郎。六部制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xù)到清末。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調動等,長官為吏部尚書。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宜。
禮部:教育、外交、科舉考試、禮儀風俗;
吏部:對各地、各部的官員進行委派、考核、調配;
兵部:軍隊的募集與訓練、邊境的守衛(wèi)、對外戰(zhàn)爭;
刑部:最高司法機關;
戶部:農業(yè)生產、稅收、國家財政、倉儲、撥款、供應;
工部:建筑、水利、道路、制造、織造、
“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后,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2)除。拜官授職。(3)擢。提升官職。(4)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為易于區(qū)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調叫轉遷、遷官、遷調,離職后調復原職叫遷復。(5)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qū)。(6)黜?!镑怼迸c“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7)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于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
2、官位職能: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我國古代常取爵名封賜大臣,分別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三公:始于周朝,或以司徒、司馬、司空為三公,或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秦漢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唐宋沿用此稱。明清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已無實際職權,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譽。
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位最高,尊稱為相國,通稱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輔佐朝政;太尉掌管全國軍事;御史大夫負責監(jiān)察并幫助丞相處理事務。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與當今某些國家內閣或政府首腦的含義并不相同。
太師:西周始置,原為高級武官,軍隊的最高統(tǒng)帥。春秋時晉楚沿用,戰(zhàn)國后廢,漢又設置,位在太傅之上。
司徒:春秋時負責掌管國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貢賦。漢時,主管教化。
中書令:漢武帝始置,西漢后期改為中謁者令,魏晉為中書省的長官之一。南北朝時期,中書令多為有文學名望的人。至唐代,非有特殊資望者不授此官。宋制略同。元代中書令權位尤重,明代廢除。
御史:本為史官,西漢時建立了獨立的監(jiān)察機構——御史府,后改稱御史臺。歷代御史臺的長官稱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明代把御史臺改為都察院,長官為左右都御史,清代沿襲。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后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后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太傅: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
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后逐漸成為虛銜。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后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沒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后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
……
高中生必備文學常識有那些?
1、歷史。
不用太深究,我們必須知道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知道有這么些國家更替就行了)
2、文學。
比如一些詩人。也不需要知道現代的像阿斐、蘆哲峰、董非、風輕揚、舒子原、郁顏什么的,古代那些李白、杜甫等八大家總該知道下。還有一些比較近的,像:徐志摩、聞一多、林徽因、戴望舒、艾青、卞之琳、紀弦、鄭愁予、江河、舒婷、顧城這幾個有名的要知道。值得一提的是海子,這幾年在中學生里特別出名。寫作文啊什么的十有八九都可以穿插一些海子的詩,有一句你可能也聽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另外有一些古典的,像孔孟什么的。(比如屈原、韓非、劉邦、項羽、亞父那句和有名的”豎子不足于謀“等等)
再有就是名著了。這個高考也有考,福建的以前是選擇題加問答題。我不知道你是哪里的,但現在名著有很多是濃縮版的,不同版本的翻譯也會不一樣。你不喜歡看這些的話,為了考試,建議看濃縮的。要說常識的話,你得知道四大名著和他們的作者,還有就是國外的莎士比亞、大小仲馬這些人。
我就提一些大綱,你愿意深入的話可以留言。
看在我打字這么辛苦的份上,請采納吧。非常感謝!
高中生必須知道的文學常識
有些書我們根本沒時間去細細品味,所以,還是,挑一些認為重要的,用心去琢磨更為上策
高考??嘉膶W常識歸納有哪些?
歸納如下:
首先知識點是非常多的,一般??嫉奈膶W常識歸納主要有:《四書》、《五經》、《六經》(又稱“六藝”)、《戰(zhàn)國策》、《楚辭》、《史記》、“建安七子”、“竹林七賢”、“唐初四杰”等等。
其次語文知識并不提倡死記硬背,中國古代作家作品最好按時代去記,現代作家作品最好按作品性質分類記憶,外國作家作品最好按國籍識記。
簡介: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是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設置的全國性統(tǒng)一考試,每年6月7日-10日實施。
參加考試的對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畢業(yè)生和具有同等學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招生分理工農醫(yī)(含體育)、文史(含外語和藝術)兩大類。普通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照招生章程和計劃,德智體美勞全面衡量,擇優(yōu)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