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節(jié)日作文

    5U文學網 > 作文 > 節(jié)日作文 > 語文知識積累初中,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知識積累

    語文知識積累初中,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知識積累

    | admin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大全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非常重要,它是 語文學習 的第一步,涉及到的知識點很多,所以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基礎知識的學習也是有法可循的,一步走步穩(wěn),即將步步不穩(wěn),我們要學會將學習、積累、訓練三方面結合起來,達到理解、掌握與鞏固的目的。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初中 語文知識 點 總結 歸納,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目錄▼▼

    初中語文知識點第一部分

    初中語文知識點第二部分

    初中語文提高成績方法

    ●?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第一部分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xiàn)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lián)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 記敘文 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 方法 :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jié)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jié)四部分: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 故事 情節(jié)、具體環(huán)境

    十六、環(huán)境描寫分為: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

    十七、 議論文 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 文章 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 句子 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 短語 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xiàn)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規(guī)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 說明文 :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第二部分

    基本文體知識匯總

    1.文章體裁?此文是一篇 。

    詩歌、小說、 散文 ( 抒情散文 、敘事散文)、劇本、說明文、議論文

    2.記敘文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找主題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

    4.文章內容?

    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答: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表現(xiàn)了(贊美了、揭示了)……。

    5.材料組織特點?

    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6.劃分層次?

    (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按事情發(fā)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總分總(掐頭去尾)

    7.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8.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寫讀書卡片。

    按各項要求上原文尋找,再填寫。注意原文的標題、作者、出版社等項(有時在括號內)。

    10.記敘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fā)展先后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fā)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jié)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敘(略)

    11.語言特色?

    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詞語中選擇:

    形象生動、清新優(yōu)美、簡潔凝練、準確嚴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jié)奏感強。(注: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

    12.寫作手法及作用?

    (1)擬人手法

    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夸張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義寄托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

    (5)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xiàn)文章的主題。

    (6)襯托(側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

    運用比喻、夸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欲揚先抑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應(首尾呼應)

    使情節(jié)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3.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3)夸張:突出特征,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條理清晰,節(jié)奏鮮明,增強語勢,長于抒情。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fā)思考。

    (8)反問:態(tài)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注: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14.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方法:聯(lián)系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容。

    答:“__”一詞原指……,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義?

    抓住關鍵詞,分析它的特點及含義,聯(lián)系上下文再解釋。

    16.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開啟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啟下(過渡)

    (4)為后文作鋪墊

    17.表達方式?

    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18.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引發(fā)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9.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fā)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fā)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20.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種類:

    (1)肖像描寫(2)外貌描寫(3)神態(tài)描寫(4)動作描寫

    (5)語言(對話)描寫(7)心理描寫(8)景物描寫

    (9)場景描寫(10)環(huán)境描寫(11)細節(jié)描寫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揭示文章主題。

    初中語文必背基礎知識歸納總結

    我整理了一些初中語文??贾R點,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常用知識點總結

    1、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2、表現(xiàn)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lián)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3、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4、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5、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6、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7、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外貌

    8、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9、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10、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11、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jié)描寫

    12、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13、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14、小說情節(jié)四部分: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

    15、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具體環(huán)境

    16、環(huán)境描寫分為: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

    17、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18、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19、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20、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初中語文學習重點

    重點一:字詞、古詩詞、古文等的記憶背誦或賞析。課上要專心,課后多花點時間去記憶背誦、理解運用。

    重點二:閱讀一定要強化,最好能夠做到每天練習一篇閱讀??焖匍喿x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

    重點三:提高寫作能力。寫作的基礎是素材和思路,平時要多閱讀多積累。

    初中語文八種句式作用

    A、點明題目,引起下文(點題句)

    B、點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設置懸念,引發(fā)興趣(懸念句)

    D、承上啟下,自然銜接(過渡句)

    E、前后照應,和諧統(tǒng)一(照應句)

    F、側面烘托,間接映襯(烘托句)

    G、后文鋪墊,埋下伏筆(鋪墊句)

    H、增強語言,突出特征(修辭句)

    以上就是一些語文知識點的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語文重點知識點歸納

    初中語文重點知識點歸納1

    一、掌握說明方法。

    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運用了XX的說明方法,XX說明了(說明對象)的XX(特點)。”

    1、分類別:把XX分別加以說明,顯得條理清楚

    2、引用:引用XX,突出了XX既增強了說服力,也增強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XX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詮釋:對進一步解釋說明,讓讀者對XX有進一步的認識。

    5、舉例子:具體說明XX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6、下定義:準確而簡明地揭示了XX的本質特點,使說明更加嚴密。

    7、作比較:把XX和XX相互比較,突出強調了XX的特點。

    8、列數(shù)字:用具體的數(shù)據XX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9、列圖表:具體說明了XX特點,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10、摹狀貌:具體生動形象地說明了XX顯得生動活潑。

    二、感悟說明語言。

    修飾性、限制性詞語(如:基本上、大約、比較、一般、極個別、大多數(shù)、更、也許、常常、在當時、絕大部分、主要、幾乎)能否刪除或替換,為什么?

    語言準確類答題方法:

    1、“xx”詞好在哪里?

    答題方式:用了“xx”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XX事物的XX特征,能夠激發(fā)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2、文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刪去:這樣的題目分四步:

    A:判斷,一般是不能刪

    B:解釋這個詞語在這句話中的含義,在程度。狀態(tài)。性質。范圍等方面加以限制。

    C:比較:即比較刪掉這個詞語與沒有刪掉以前的區(qū)別,一定要結合具體的句子進行分析,意思變?yōu)椤癤X“,與實際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結尾一定要有這樣的句子:這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與科學性。

    答題模式:不能刪。因為“xx”詞表示XX,刪掉后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XX,這與文意不符。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與科學性。

    三、結合文章內容舉例子、提建議、說看法或暢想未來。

    1、常見寫作方法、表現(xiàn)手法

    聯(lián)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較、對比、襯托、反襯、烘托、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筆和鋪墊、前后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

    (1)象征(托物言志):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xiàn)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托深遠之意。

    (2)襯托: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作用:突出本體的xx特征。

    (3)對比: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作用:鮮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xx特征。

    (4)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某種真摯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

    (5)先抑后揚: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后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作用:突出強調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側面(間接)描寫:側面烘托出該人物的xx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結構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為簡潔精練。

    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7)伏筆和鋪墊:作用:內容前后照應,情節(jié)嚴絲合縫。

    (8)照應:記敘文:使文章渾然一體,整體感強,突出主題。

    議論文:強化xx論點。散文:反復地抒發(fā)xx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聯(lián)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

    作用: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jié)更生動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作用:為塑造形象、表現(xiàn)主題服務。使讀者接受美的陶冶。

    初中語文重點知識點歸納2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三、說明文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程序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歷史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后)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xiàn)象到本質等。

    五、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等

    說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舉例子:具體說明_____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作比較:把____和______相互比較,突出強調了____的_____特點.

    列數(shù)字:用具體的數(shù)據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六、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七、人物描寫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活動描寫;

    2、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xiàn)手法:

    聯(lián)想、想像、象征、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后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后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詞曲小知識

    詞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詞(或曲)的格律,而題目則限定詞(或曲)的內容。

    如《補算子.詠梅》,補算子是詞牌名,詠梅是題目。

    詞語的比較(選詞填空):

    1、比較詞義,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詞,一定要仔細辨別兩個詞在程度、適用范圍、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區(qū)別。

    2、選好之后應該將相關句子多讀幾遍,反復體會。

    語句作用、含義分析題:

    1、句中用了關聯(lián)詞雖然但是,這組關聯(lián)詞表轉折關系;用了關聯(lián)詞不但而且之類,這類關聯(lián)詞表遞進關系,兩者用意都在于強調后者。

    3、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yōu)美或講求對稱或準確嚴密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么觀點,給你什么感受、啟迪、教育

    4、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也可從分析關鍵詞入手,著重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5、說明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說明內容、說明對象的特征和說明文語言的特色(準確、生動)。

    6、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等。

    初中語文重點知識點歸納3

    一、字詞

    1、“摒(bǐnɡ)棄那些成見,這樣才能合作愉快”經理真誠地說。

    2、法國大革命始終重復著復辟(bì)的循環(huán)。

    3、犯錯誤時,不能想著一味地包庇(bì)孩子,而是應該好好地教育他。

    4、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之后,他終于迸(bènɡ)發(fā)了,不僅在考試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而且變得謙虛、真誠了。

    5、他不好好工作經常奴顏婢(bì)膝地巴結上司,真讓人瞧不起。

    6、由于人們的濫捕濫殺,野生動物的數(shù)量逐年銳減,有的甚至已經瀕(bīn)臨滅絕了。

    7、那段時間,他寫了很多針砭(biān)時弊的文學作品。

    8、我們都屏(bǐnɡ)氣凝神,靜靜地等待最后的決定。

    9、中學畢業(yè)以后,他來到北京,投奔(bèn)叔叔,想學一技之長。

    10、雖然他失去了物質上的享受,但是他沒有麻痹(bì)自己,而是積極地尋找新的起點。

    二、文學常識積累

    (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這首送別詩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于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梢哉f是表現(xiàn)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

    2、詩中點題的一句是:“故人西辭黃鶴樓”。文章來自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網htt

    3、“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清人孫洙譽為“千古麗句”。

    4、李白還寫過一首《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保▋墒卓梢砸黄鸨容^記憶)

    (二)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以“白玉盤”、“瑤臺鏡”作比,生動地表現(xiàn)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使人感到非常新穎有趣?!昂簟?、“疑”這兩個動詞,傳達出兒童的天真爛漫之態(tài)。

    (三)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1、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閑居時寫的,共寫絕句四首,本詩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寫了草堂門前浣花溪邊春景。本詩由兩聯(lián)工整的對偶句組成。前兩句寫的是動景。首句是近景;次句是遠景。

    2、后兩句寫的是靜景。前兩句兩個動詞是“鳴”“上”,后兩句是“含”“泊”,一動一靜。第三句是遠景。“含”字運用擬人手法,十分貼切生動;“千秋”點出時間的久遠,更顯出其靜。第四句是近景?!安础?,停泊著,但這停泊的是將要駛往東吳的船,靜中包含著動;“萬里”點出空間的遼闊。

    3、杜甫被成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四)絕句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1、“遲日”即春日,語出《詩經?豳風?七月》“春日遲遲”。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陽光,以統(tǒng)攝全篇。

    2、第三句詩人選擇初春最常見,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動態(tài)景物來勾畫。生動的描寫,使畫面更加充滿勃勃生機,春意盎然,還有一種動態(tài)美。杜甫對燕子的觀察十分細致,“泥融”緊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陽光普照才“泥融”。

    3、第四句是勾勒靜態(tài)景物,這也和首句緊相照應,因為“遲日”才沙暖。從景物的描寫來看,和第三句動態(tài)的飛燕相對照。

    初中語文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中語文的知識點比較多,同學們可以歸納總結成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方便系統(tǒng)的學習和復習,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初中語文的知識點,供參考。

    初中語文的基礎知識點

    1.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2.表現(xiàn)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lián)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3.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4.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5.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6.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7.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外貌。

    8.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9.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10.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11.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jié)描寫。

    12.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13.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14.小說情節(jié)四部分: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

    15.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具體環(huán)境。

    16.環(huán)境描寫分為: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

    17.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18.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19.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20.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21.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遞進式。

    22.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23.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說明方法分類和作用

    1.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2.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3.打比方: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4.列數(shù)字: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

    5.作比較:突出地說明事物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6.下定義:科學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7.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3.夸張:突出特征,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條理清晰,節(jié)奏鮮明,增強語勢,長于抒情。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fā)思考。

    8.反問:態(tài)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22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