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的詩作10篇張繼的詩有哪些
張繼,字懿孫,襄州(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753年,中進(jìn)士。762年,被錄用為員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后入內(nèi)為檢校員外郎又提升檢校郎中。大歷末年上任鹽鐵判官,僅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其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后世頗有影響。著有作品《楓橋夜泊》。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張繼的詩作,來欣賞一下吧。
歸山
朝代:唐朝|作者:張繼
心事數(shù)莖白發(fā),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無人獨還。
酬張二十員外前國子博士竇叔向
朝代:唐朝|作者:張繼
故交日零落,心賞寄何人。幸與馮唐遇,心同跡復(fù)親。
語言未終夕,離別又傷春。結(jié)念湓城下,聞猿詩興新。
會稽秋晚奉呈于太守
朝代:唐朝|作者:張繼
寂寂訟庭幽,森森戟戶秋。山光隱危堞,湖色上高樓。
禹穴探書罷,天臺作賦游。云浮將越客,歲晚共淹留。
明德宮
朝代:唐朝|作者:張繼
碧瓦朱楹白晝閑,金衣寶扇曉風(fēng)寒。
摩云觀閣高如許,長對河流出斷山。
贈章八元
朝代:唐朝|作者:張繼
相見談經(jīng)史,江樓坐夜闌。風(fēng)聲吹戶響,燈影照人寒。
俗薄交游盡,時危出處難。衰年逢二妙,亦得悶懷寬。
奉寄皇甫補闕
朝代:唐朝|作者:張繼
京口情人別久,揚州估客來疏。
潮至潯陽回去,相思無處通書。
送鄒判官往陳留
朝代:唐朝|作者:張繼
齊宋傷心地,頻年此用兵。女停襄邑杼,農(nóng)廢汶陽耕。
國使乘軺去,諸侯擁節(jié)迎。深仁荷君子,薄賦恤黎甿。
火燎原猶熱,波搖海未平。應(yīng)將否泰理,一問魯諸生。
江上送客游廬山
朝代:唐朝|作者:張繼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邊。晚來風(fēng)信好,并發(fā)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愜心應(yīng)在此,佳句向誰傳。
會稽郡樓雪霽
朝代:唐朝|作者:張繼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樓齊望華。夏禹壇前仍聚玉,
西施浦上更飛沙。簾櫳向晚寒風(fēng)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數(shù)處微明銷不盡,湖山清映越人家。
上清詞
朝代:唐朝|作者:張繼
紫陽宮女捧丹砂,王母令過漢帝家。
春風(fēng)不肯停仙馭,卻向蓬萊看杏花。
張繼博覽有識,好談?wù)?,知治體。與皇甫冉交,情逾昆弟。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進(jìn)士。然銓選落第,歸鄉(xiāng)。唐代宗李豫寶應(yīng)元年(公元762年)10月,政府軍收復(fù)兩京,張繼被錄用為員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從此棄筆從戎,后入內(nèi)為檢校員外郎又提升檢校郎中,最后為鹽鐵判官。分掌財賦于洪州。大歷末年張繼上任鹽鐵判官僅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其友人劉長卿作悼詩《哭張員外繼》曰:“世難愁歸路,家貧緩葬期”可見其清廉正直,后來其妻亦歿于其地。張繼有詩集《張祠部詩集》一部流傳后世,為文不事雕琢,其中以《楓橋夜泊》一首最著名。
高仲武評張繼的詩:「事理雙切」,「比興深矣」,「不雕而自飾,豐姿清迥,有道者風(fēng)?!顾脑姴坏赣械勒唢L(fēng)」,也頗有「禪味」,這是當(dāng)時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風(fēng)氣,他自也不例外。但他并無一般仕宦者的官僚習(xí)氣,曾作感懷詩:「調(diào)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終年帝城里,不識五侯門」,他不逢迎權(quán)貴,與當(dāng)時同是進(jìn)士出身的詩人皇甫冉交情很好,時有往來。
劉長卿有《哭張員外繼》詩,自注云:“公及夫人忽悠金輝玉潔,都是詩人。高仲武編《中興間氣集》,選錄至德元年至大歷暮年詩人二十六家的詩一百三十二首,其中有張繼詩三首。高仲武評云:“員外累代詞伯,積習(xí)弓裘。其于為文,不自雕飾。及爾登第,秀發(fā)當(dāng)時。詩體清迥,有道者風(fēng)。如‘女停襄邑杼,農(nóng)廢汶陽耕’,可謂事理雙切。又‘火燎原猶熱,風(fēng)搖海未平’,比興深矣。”從評語看來,可知他家世代是詩人,我們已無法知道他是誰的子孫。他的詩見于《全唐詩》者,只有四十馀首,其中還混入了別人的詩。但宋人葉夢得曾說:“張繼詩三十馀篇,余家有之,”(《石林詩話》)可知他的詩,在南宋時已僅存三十馀首了。
在唐代詩人中,張繼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唐詩品匯》把他的七言絕句列入“接武”一級中。如果千年絕唱《楓橋夜泊》詩沒有流存下來,可能今天我們已忘記了他的名字。這首詩首先被選入《中興間氣集》,題目是《夜泊松江》。以后歷代詩選,都收入此詩,直到《唐詩三百首》,使這首詩成為唐詩三百名篇之一,傳誦于眾口了。
張繼的詩作10篇張繼的詩有哪些相關(guān)文章:
★ 寫山水詩句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