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表
推薦文章
藝術屬于古老的世界,科學屬于現(xiàn)代的世界。向生活和習俗里去找真正的范本,并且從那里吸收忠于生活的語言。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小編特地準備了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表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歡迎借鑒學習!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表1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利用彩泥表現(xiàn)生活中的蔬菜、菜肴,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強調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發(fā)揚團結協(xié)助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回憶、說出見過、吃過的有特色的菜肴或蔬菜的特點,包括色、形。
2、指導學生把自己想象的菜肴的造型與色彩,大膽地表現(xiàn)出來。
教具學具:橡皮泥、墊板、牙簽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最喜歡吃的是什么菜?
2、新授:
(1)師:除了最愛吃的,平時你還能吃到什么好吃的菜?什么時候的菜比較特別?
(2)平時吃的家常菜比較普通,節(jié)日的菜肴較豐盛,要列出長長的菜普,有些菜光聽名字就讓人胃口大開,我們來看看書上的菜中有沒有你愛吃的或是你認得的。
(3)說說書上這些菜肴的名字和配料。
(4)書上的菜是用色彩鮮艷的彩泥做出的,用我們學過的揉、捏、搓等方法,但要根據(jù)彩泥的顏色想象一下它可以做出什么菜。
(5)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彩泥的顏色進行想像,說說要做的菜。
(6)欣賞一些菜肴的圖片,引導學生注意菜肴的裝飾和盛菜肴的器皿
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
請你自己設計制作一件自己最喜歡吃的菜肴,放在好看的盤蓋里,起一個菜名。再和同組的小朋友一起布置一個“飲食店”或“豐盛的餐桌”。
四、小結:表揚優(yōu)秀作業(yè)
五、收拾與整理。
六、拓展:回去與家長共同設計一份菜單,布置一家小小飲食店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表2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__表現(xiàn)
教材分析:
本課不光是讓學生來畫大象,還要讓他們了解畫面的構成,以便更好的指導學生組織畫面。
教學目標:
1.了解大象的造型特點。
2.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chuàng)意和繪畫,表現(xiàn)自己乘著大象時的情景和感受。
教學重、難點:
1.是否通過繪畫表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
2.是否認同自己的作品。
3.是否敢于在一張畫面上使用多種表現(xiàn)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水彩筆、記號筆、油畫棒、圖畫紙、水彩工具。不同類型的同齡人的作品,有關大象的圖片、錄像資料。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
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大象的資料,作研究性預習。水彩筆、記號筆、油畫棒、圖畫紙、水彩工具。
第一節(jié):
施教時間:11月24日——11月25日
活動一:
分小組交流課前了解到的有關大象的資料,并展示圖片。
教師鼓勵學生嘗試用以前學過的繪畫方法簡單的來畫一頭大象。
活動二:
教師播放大象的錄像資料,最后播放迪斯尼卡通片《小飛象》中老鼠乘著大象飛行的片斷。
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自己乘著大象的情景及感受。
和同一組同學說說自己的感受。
欣賞同齡人畫的乘著大象的作品,體驗繪畫中表達的乘著大象時的快樂、興奮、緊張、害怕等感覺。
活動三:
討論:如何結合自己的想象與感受,畫一幅非常有趣的有關于乘著大象時的作品。
提示學生構圖方法:
以大象為主體,使畫面形成中心構圖的樣式,可以在大象的背上、長鼻子上、大耳朵上添畫一個或多個乘著大象的人物。教師簡單演示乘坐大象的人物形象。
學生進行繪畫構圖。
活動四:
展示構圖作品,進行講評。
布置下節(jié)課帶涂色工具。
第二節(jié)
施教時間:11月26——11月28日
活動一:
展示上節(jié)課的構圖作業(yè),表揚構圖大膽、有創(chuàng)新的作業(yè)。
教師向學生展示多幅使用不同繪畫材料、不同表現(xiàn)方法的表現(xiàn)乘著大象的圖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與討論,說一說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對于畫面效果的影響。
活動二:
教師重點向學生介紹幾種表現(xiàn)手法并簡單演示:
1.使用水彩筆或記號筆用線描的方法表現(xiàn)。
2.用油畫棒描邊,用水彩涂。
3.多種方法結合。
活動三:
學生嘗試著運用多種方法涂色。
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作個別指導,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要及時提示交流。
活動四:
展示作品,互相欣賞,鼓勵學生在以后的繪畫創(chuàng)作中要大膽創(chuàng)新。
收拾與整理,整理工具、材料,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課后拓展:
1.建議課后可以畫乘著鳥兒上天的情景。
2.建議課后可以用版畫、拼貼畫、剪貼畫等形式來表現(xiàn)這些主題。
札記:
現(xiàn)代生活的發(fā)展,信息咨詢十分發(fā)達,在課前收集的過程中,不少孩子找到了許多圖片甚至是電子資料,為這節(jié)課增色不少。同時暴露出的問題是:個別學生因為家庭知識、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影響,從來收集不到相關資料。如何引導這一類的學生?這是下一步我要開始研究的問題。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表3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一個會轉動的簡易玩具。
2、指導學生采用繪制、剪貼等方法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教學重、難點:
1、啟發(fā)學生研究、發(fā)現(xiàn)玩具會轉的原理。
2、鼓勵學生制作出有創(chuàng)意的會轉的玩具。
教具學具:紙盒、吸管、小瓶蓋等材料及制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授新課:
1、導入:
看書中的作品圖片,相互討論:這些玩具為什么會轉動?
2、新授:
師介紹風車及陀螺的制作方法及步驟。
看一看,找一找:在你帶來的材料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做風車和陀螺?其它的材料又能做出什么會轉的玩具?
作業(yè)要求:請用你喜愛的材料,通過想象與構思,設計并制作出一個會轉動的小玩具,并用畫、剪貼等方法進行簡單的裝飾。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四、小結:將自己做到的玩具進行實驗,比比誰的玩具轉得久,轉得快,轉得穩(wěn)。
五、拓展:回家去尋找更多會轉的玩具,請家長一起研究玩具會轉的原因。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表4
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引導學生自編小故事,根據(jù)故事人物、場景,運用學到的繪畫、折紙、剪貼或彩泥等造型技能制作所需各種道,培養(yǎng)造型、表達、思維能力,增強合作、探究學習意識,促進學生知、情、意的發(fā)展。
教學重點:劇中角色的造型,人物塑造(語言、形象)
教學難點 :角色造型
教學關鍵:引導學生根據(jù)小故事(可造已學過的相關內容, 如《駱駝和羊》、《坐井觀天》等)中的角色,認識角色的造型及性格,在角色制作中表現(xiàn)出角__格;組織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造型游戲任務。
教學具及課前準備:分成5組,課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仔細研究小故事,鼓勵學生對小故事的角色對話進行修改,令其更貼近學生生活,根據(jù)人物的性格特點,想想人物的藝術造型,并寫好各角色的臺詞;準備好所需工具材料。
教學課時:2課時(連續(xù))
教學過程
一、 教學導入 階段
1、欣賞激趣
● 出示青蛙和小鳥造型及井布景
同學們,這是老師根據(jù)我們學習的課文《坐井觀天》制作的,老師準備了一只憨憨可愛的青蛙和一只活潑樂觀的小鳥,它們需在一口古井進行對話,有同學記得這篇文章怎么寫的嗎?
● 老師用夸張的動作和配音表演
● 我知道同學們有了很多好主意,但我們還是先來認識一下老師手里頭這些玩藝兒是怎么動起來的。
2、認識創(chuàng)作因素
● 認識指偶
老師怎么讓青蛙和小鳥動起來呢?
怎么把它們放在手上呢?
你有沒有更好的主意?
● 明確游戲程序
我們如何才能進行生動的表演呢?首先我們要做好如下的準備。
編寫劇本
畫布景
做指偶
我們采取合作的方式進行游戲,同學們根據(jù)分工把對話寫得幽默有趣,把布景和指偶做得夸張美麗,然后才是我們最為生動有大匯演。
二、 造型制作階段
1、明確劇本
同學們,可不可以先把你們的節(jié)目名稱跟老師透露一下呢?說說劇本中有幾個角色?在哪活動呢?
2、指導造型制作及臺詞撰寫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造型,采用富有童趣的語言撰寫人物臺詞。
u 思考:想想如何讓指偶動得更有個性。
3、小組排演
三、指偶表演階段
1、組織各小組表演匯報
要求其余同學仔細觀察其指偶造型及表演,聽聽誰的臺詞說得好。
2、生自評、互評
說說哪組的造型你最感興趣。
說說哪組的臺詞及表演最棒。
你還有什么更好的建議呢?
四、評價與引申
1、在這節(jié)課里,同學們學到了什么呢?
2、對小組分工、使用進行總體評價。
3、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表演的基本因素,我們不僅可以用紙張、彩泥進行指偶制作,還可以用布、廢棄材料等,用不同的方法制作人偶,可以表演這種短劇,也可以表演人物較多的內容,例如,我們民間的“布袋戲”、“皮影戲”等。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表5
教學目標:
1、了解春、夏、秋、冬四季風的不同特點。
2、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chuàng)意和繪畫,表現(xiàn)風吹來時的情景和感受。
教學重點:了解四個季節(jié)的特點,能表現(xiàn)出這個季節(jié)風來時的特點。
教學難點:展開想象的翅膀,想一想每個季節(jié)風來的時候你最想干什么?把它通過畫面表現(xiàn)出來。
教具學具準備:師生課前收集有關風吹來時的情景的圖片、錄像資料,水彩筆、油畫棒,教師準備一些不同類型的、同齡孩子的作品供學生欣賞。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準備情況
二、引導階段:
1、老師做實驗:風吹小旗。學生觀察并討論:風吹來時小旗會怎樣?三面小旗飄的方向一樣嗎?
2、分小組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風吹來時的情景的資料,并展示圖片。討論四個季節(jié)風來的時候都有什么不同?
三、發(fā)展階段:
教師播放有關風吹來時的情景資料,學生欣賞討論。
1、春天風吹來的情景:春姑娘來了,它給大地披上了綠裝,小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花叢中有小蜜蜂、花蝴蝶在忙碌地工作,小河邊楊柳隨風拂動,一派鳥語花香的景象,頑皮的孩子在綠油油的草坪上翻跟斗,也有的迎著春風放風箏。
2、夏天風吹來的情景:炎熱的夏天風吹來的時候好舒服,人們趕緊躲在大樹底下去乘涼,平靜的河面上也蕩起了水波。
3、秋天風吹來的情景:秋風來了,它把綠色吹成了黃色,你看小草黃了,樹葉也黃了,但秋風帶來了豐收的糧食,滿樹累累的碩果,金燦燦的稻谷、玉米,火紅的石榴、橙色的桔子,笑彎了農(nóng)民伯伯的嘴。
4、冬天風吹來的情景:冬風吹來了雪花,這是我們孩子的天地,我們打雪仗,滾雪球,堆雪人,樂趣無窮。
請學生討論討論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風吹來的時候,你為什么喜歡?在這樣的風中,你會有什么感覺?
欣賞同齡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體驗在風中的快樂、興奮、緊張、害怕等感覺。
學生之間再次討論:如何結合自己想象與感受,畫一畫非常有趣的關于風來了的作品?
提示:可以以“我”為主體,使畫面形成中心構圖的樣式。人物形象要注重表現(xiàn)在風中的感受(暗示春、夏、秋、冬四季,風吹來了,人們在風中的感覺是不同的,我們可以通過表情、服飾、畫面色彩等因素來表現(xiàn)感受)
四、學生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在色彩及構圖上給學生指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可以把風畫成擬人的畫法,比如風姑娘、風婆婆。
五、作品交流,介紹: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畫面編一個故事,并向大家做介紹。
六、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每個同學都表現(xiàn)了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的風,并畫出了這個季節(jié)刮風時一些景物的特點以及這時你或其他人都愿意干的事,有些同學其實想象很不錯,能在畫的過程中再認真一些就會更好。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