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實詞是什么意思,文言文實詞120個
推薦文章
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是什么意思?
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六類。而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虛詞包括副詞、連詞、介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
(一)名詞
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
名詞類別
①具體名詞:?人、牛、山、水、對聯(lián)、學校、康拜因
②抽象名詞:?友誼、立場、觀點、思想
③方位名詞:?東、西、南、北、前、后、左、右、上面、中間、下邊
④時間名詞:今天、明天、昨天、星期一、七月、剛才
(二)代詞?
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詞。
①能夠替代或指示各類實詞。
②一般不帶修飾成分
代詞類別
①人稱代詞:我、你、他、我們、你們、他們
②指示代詞:這、那、這里、那里
③疑問代詞:誰、什么、哪里、多少
(三)動詞
表示行為動作或發(fā)展變化的詞
①前面可以加副詞(剛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著”“了”“過”之類時態(tài)助詞,表示動作的持續(xù)、完成或過去(看著、看了、看過)。
(四)形容詞?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或狀態(tài)的詞。
①前面可以加副詞修飾(很好、不壞)。
②后面能加“著”“了”“過”這類時態(tài)助詞,表示持續(xù)、完成或過去(紅著、紅了、紅過)。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
形容詞類別
①性質形容詞:?好、壞、大、小、方、高、美麗、英明、寬廣
②狀態(tài)形容詞(帶程度性):?通紅、雪白、紅通通、黑不溜秋、突然
(五)數(shù)詞
表示數(shù)目的詞。常和量詞結合,數(shù)詞量詞結合起來稱為數(shù)量詞。數(shù)詞類別
①基數(shù):一、二、十、百、千、萬、億
②序數(shù):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數(shù):十分之一、百分之十、千分之二十
④倍數(shù):一倍、二倍、十倍、百倍
⑤概數(shù)(約數(shù)):幾(個)、十來(個)、一百上下
(六)量詞
表示事物或動作單位的詞
①常和數(shù)詞或指示代詞“這”、“那”結合(這點那點、這種那種、這個那個)。
②單音節(jié)量詞能重迭,重迭之后含有“每”的意思(個個條條,即每個每條的意思)
量詞類別
①名量詞(物量詞):?一個(人)、一把(鐮刀)、一屋子(人)、這匹(馬)、那頭(豬)
②動量詞:?去一次、說一遍、看一眼、吃一口
二、虛詞
虛詞包括副詞、連詞、介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
(一)副詞
用來修飾、限制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的詞。
①一般只能用在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前作狀語。
②一般不能和名詞結合。
(二)連詞
連接詞、短語或句子,表示他們之間的各種關系的詞。只能起連接作用,不能起修飾和補充作用。
連詞類別
①表示聯(lián)合關系的連詞:?和、跟、與、同、及、而、或、或者
②表示偏正關系的連詞:?如果、只要、因為、雖然、即使、不但
(三)介詞
起介引作用的詞,一般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的前邊,合起來組成介詞結構,以表示處所、時間、狀態(tài)、方式、原因、目的、比較對象等。
①介詞后邊不能加時態(tài)助詞“著”“了”“過”。
②不能重迭。
③不能單說,也不能單獨作謂語,必須放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前邊組成介詞結構。
④介詞結構也不能單說,不能單獨作謂語,它在句中主要是作狀語,有少數(shù)也能作補語或定語。
介詞類別
①表對象、關系的介詞:把、被、對、對于、關于、連、周
②表示處所、方向的介詞:在、向、從(從前面數(shù)起)、往、朝
③表示狀態(tài)方式的介詞:?用、以、按照、根據(jù)
④表示原因的介詞:?由于、因、因為
⑤表示目的的介詞:?為、為了、為著
⑥表示比較的介詞:?比、跟、同
⑦表示排除的介詞:?除了
(四)助詞?
附著在詞、短語、句子后,起輔助作用的詞,不能單用。
①獨立性最差,意義最不實在。
②每個詞的個性很強。
助詞類別
①結構助詞:?的、地、得
②時態(tài)助詞:?著、了、過
③語氣助詞:?嗎、呢、吧、啦
(五)嘆詞
表示感慨、應答的詞。?
在句中的位置比較靈活,通常不同其他名詞、動詞、形容詞等發(fā)生特定的關系,也不充當一般的句子成分,它只單用,獨立成句。
助詞類別
①表示喜悅的嘆詞:?哈哈
②表示悲痛的嘆詞:?唉、哎喲
③表示憤怒的嘆詞:?哼、呸
④表示驚訝的嘆詞:?唉呀、咦
⑤表示呼喚的嘆詞:?喂
⑥表示答應的嘆詞:?嗯、唉
(六)擬聲詞
摹擬事物聲音的詞。
①經(jīng)常充任修飾語。
②能單說。?
文言實詞和虛詞是什么?
文言文中的實詞是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六類。文言文中的虛詞是指沒有完整意義的詞匯,但有語法意義或功能的詞。虛詞包括副詞、連詞、介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
古虛詞是在漢語中沒有實際意義的字,其中一部分相當于現(xiàn)代的虛詞。虛詞不能獨立成句,只有配合實詞來完成語法結構。
虛詞對實詞有協(xié)助作用,這類詞包含介、連、助、嘆、副、象聲六大類。虛詞在聯(lián)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聯(lián)只因一虛詞之差,便謬之千里。巧妙運用虛詞,可使聯(lián)句增色。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用于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fā)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文言文的實詞是什么意思
實詞指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的詞語。不能充當句子成分的詞叫虛詞。現(xiàn)在,把功能作為主要依據(jù),認為能夠單獨充當句法成分,有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的是實詞,不能充當句法成分,只有語法意義的就是虛詞。
文言文實詞分類
實詞再細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以及特殊實詞擬聲詞、嘆詞;虛詞再細分為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六類。(副詞是一種半虛半實的詞。)
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能力的關鍵。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它在語法上的四個主要特點:通假字、古今異義、 一詞多義、詞類活用。
常用的實詞
1.表被任以官職的:征、辟、察、舉、召、薦、進、稱、補、作、表、為、就
2.表官職變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遷
3)表調動的:調、徙、轉、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職的:左遷、遷謫、謫、逐、貶、詘(黜)
5)表罷免的:奪、黜、罷、免、去、廢、蠲
6)表恢復的:復、還
7)表辭去的:辭、致政、告退、退、歸故里
3.跟俸祿有關的:俸、祿、秩、餉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會狀態(tài)的:治、亂、興、盛、衰
6.表少數(shù)民族的:蠻、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貴、賤、卑、官紳、豪
8.表人物個性的:
梗、鯁、耿、耿介、剛耿、骨鯁、梗直、正直、剛毅、
(仁)厚、(仁)矜、愷悌、寬厚、靜愨、慎微、雅正、雅度
剴切、周密、謹厚、謹肅、恭恪、聰、慧、敏、木訥、
奸、佞、詐、譎、狡猾、狡(佼)黠、危坐(儼然)、阿諛、獻媚、諂、讒
實詞和虛詞的區(qū)別
實詞:
實詞是漢語詞類中的一種,詞語中含有實際意義的詞,實詞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即有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的詞。一般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及代詞。
虛詞:
沒有完整意義的詞匯,但有語法意義或功能意義的詞。特點:一是依附于實詞或語句,表示語法意義;二是不能單獨成句,不能單獨作語法成分;三是不能重疊。這些與虛詞無詞匯意義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