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格式
針對于主題班會的開展,需要教師的對教學安排提前策劃,為此,可以提前制定一個相關主題班會方案。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挠變簣@教學設計教案格式7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格式篇1
一、設計背景
近年來,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嚴重,幼兒園事故也頻頻發(fā)生,有的歹徒沖進幼兒園進行行兇,校車超載事故,也有的老師不負責任的傷害孩子,意外傷害已成為影響幼兒健康成長的第一殺手。所以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保護他們的健康成為幼兒園工作的首位。
中班幼兒生活經驗較少,面對危險發(fā)生時自我保護,自我逃生的能力弱,所以我們在保護他們的同時更應該讓他們去了解這些危險,孩子發(fā)生危險時如何保護自己,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逃生能力。
中班幼兒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較差,所以要求老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如何撥打急救電話、發(fā)生火災時如何逃生等)。因此我結合我們本學期的教育目標及我班幼兒情況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在外出游玩時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2、能在外出游玩時聽老師指揮,不做危險的事。
3、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知道在外出游玩時應該注意的事情。
4、 了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 。具備初步的自救意識。
三、活動準備:
1、春游時的錄像:孩子們是怎樣坐車的,怎樣排隊的?請幼兒較陌生的老師扮演陌生人,拐騙孩子的場景。
2、寫有"110"、"119"、"120"、"114"等電話號碼的圖片。
談話,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春天來了,幼兒園準備帶小朋友們外出春游,高興嗎?但是小朋友出去春游老師有些擔心呢,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幼兒回答。教師:外出春游和在幼兒園可不一樣,需要小朋友們注意一些事情,你們知道要注意什么嗎?幼兒自由討論后回答。
四、觀看錄像,看完一片段就暫停,讓幼兒說說。
(1)第一片段:外出游玩怎樣乘車呢?外出游玩乘車時,不要把頭、手伸到窗外,不能打開車窗,坐在車座上身子做穩(wěn),背靠車座,上下車時不要擁擠,互相謙讓。
(2)第二片段:外出游玩怎樣排隊?游玩時要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走緊跟老師,不離開老師所指定的范圍,有什么需要或不舒服及時跟老師說,不做危險的事情。
(3)第三片段:陌生人和你說話,請你吃東西你怎么辦?不與陌生人說話或跟陌生人走,一切聽指揮。
教師總結、補充幼兒的回答:衣服要穿的輕松些、要穿運動鞋,背包帶子要檢查等。
五、討論:外出游玩要帶什么?
提醒幼兒不要帶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加重自身的負擔。像手帕紙、水、塑料袋等物品是必須帶的。
六、教師指導幼兒認識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知道它們的用途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師出示寫有"110"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號碼,它與我們家的電話號碼有什么不一樣,在什么情況下需要使用這個電話號碼呢?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樣的幫助呢?打了這個電話什么車子會出現?誰會出現?他們會做什么?
依次出示"120"、"119"等電話號碼的圖片,指導幼兒了解它們的作用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及其活動,并知道這些人員的活動與人們關系。
七、游戲"怎么辦,做什么"。
教師:現在我們來玩?zhèn)€游戲,看誰說得好。這兒有一些圖片,我們看看圖片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可以打什么電話幫助他們解決呢?誰出現了?他們來做什么?(游戲可進行多次)
幼兒分別扮演需要幫助的人及警察、醫(yī)生、接線員等,進一步熟悉幾種特殊電話號碼及其相關人員的活動。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格式篇2
活動名稱:美術活動——水果寶寶
活動目標:
1、初步表現出各種水果的基本特征。
2、嘗試表現各種水果之間的重疊關系。
3、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重難點:表現出重疊關系
活動準備:
1、范例一幅、水果實物
2、幼兒的做畫用具
活動流程:導入主題——觀察討論——簡單示范——幼兒表現——作品展示
活動指導:
一、導入主題
1、(出示范例)師:上次楊老師帶你們參觀了水果店,在水果店里你們看到了什么呀?(蘋果、香蕉、生梨……)
2、師:你們想不想知道楊老師喜歡吃什么水果呢?恩看看楊老師買了什么水果。
(蘋果、草莓、西瓜)
二、觀察討論
1、 教師出示水果實物,讓幼兒感知前后重疊關系。
2、 師:看看老師買來的水果哪個最大?哪個最???看一看,想一想老師是怎么放這些水果的?哪個在前面哪個在后面?你們覺得這樣放好看嗎?為什么好看?(草莓在前面,蘋果在后面,西瓜在最后面)
三、簡單示范
1、 師:這么好看的水果我們給它拍張照好不好?
2、 教師出示范圖
3、 師:老師拍的照片好看嗎?你們想不想給水果拍照呢?那先看老師是怎么幫水果拍照的好嗎?
4、 師:草莓在最前面我們先幫草莓拍好不好?(師先畫草莓)
5、 師:我們再給哪個水果拍呀?(蘋果)看看老師拍的照片你們能看到蘋果的
全部嗎?(被草莓遮住了不能看到)那看不到的地方我們就不拍了從這邊開始拍,到這里應該怎么樣呢?(跳過去)
6、 師:我們拍完了蘋果,最后給誰拍呀?(西瓜)看看老師拍的照片你們能看到西瓜的全部嗎?(被蘋果草莓遮住了)對那我們和蘋果一樣從這里開始拍,到這里怎么樣呀?(跳過去)
7、 師:我們拍照拍完了嗎?(沒有)還要干嗎呀?(……)小朋友都穿上了衣服,天氣那么冷,水果寶寶也要穿衣服。你們先給他們拍照再象楊老師一樣給他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好不好?(好)怎么樣的衣服才是最漂亮的呢?(紅、綠色……)蘋果寶寶說了顏色要亮得才好看。西瓜寶寶也說了身上的衣服有破洞和小刺好看嗎?(不好看)恩一會我要看看哪個小朋友拍得照片最好看,給水果寶寶穿得衣服最漂亮。
四、幼兒表現
1、 幼兒做畫,老師觀察并指導
五、作品展示
1、介紹自己的作品。
2、 相互贈送作品
師:把自己拍好的照片送給自己喜歡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格式篇3
活動目標:
1. 知道國旗、國徽、國歌代表著我們的國家,是國家的標志
2. 知道升旗的禮儀,增強尊敬國旗,愛護國旗的責任
3. 有爭做小旗手的積極愿望
活動過程:
1. 看運動員領獎的錄像
問:(1)這是哪國運動員,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你怎么知道我們中國的運動員得了冠軍?
(3)除了看到五星紅旗,還聽到了什么?
(4)為什么得冠軍要升—奏—
(5)國旗、國徽代表什么
(6)為什么要起立,站著不動。
小結:那也就說明國旗、國歌是代表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是我們國家的標志,所以一個國家的運動員拿了獎牌時,就要升這個國家的標志--國旗,奏國歌,告訴全世界的觀眾…拿獎牌
他們看到自己的國旗升上天空,就會感到很自豪。
2. 除國旗、國歌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標志以外,你還知道有什么可以代表我們中國的,也是中國的標志(天安門、長城、京劇、書法、中國結…)
小結:我們中國真了不起,有這么能代表中國的很有特色的標志
其實在很多重要的正式場合下,都是用國旗、國徽、國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標志的。
3. 除了在奧運會上看到…
(1) 你還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看到過升旗,奏國歌?
(2) 為什么要升旗?時時提醒我們大家你是中國人,要熱愛我們的祖國,做中國人很自豪。
4. 小結
升旗是一件很嚴肅的、很神氣的事情,只有最能干的人才能做一名光榮的任務交給了誰呀?(是)以后我們就輪流請大家來做小升旗手。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格式篇4
一、設計思路:
為了迎接“元旦”節(jié)對家長開放活動,根據幼兒喜歡邊唱邊跳的特點,特設計此活動,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集體環(huán)境中體驗節(jié)日快樂的氣氛。
二、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音樂游戲,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
2、能邊唱歌邊表演。
3、掌握音樂游戲規(guī)則及玩法。
三、活動準備:小鳥頭飾每人一個;汽車頭飾一個;大樹四棵。
四、活動過程:
1、律動:小鳥飛。
2、復習歌表演《小鳥點頭、招手》。
3、游戲:小鳥和汽車。
教師交代游戲規(guī)則及玩法:請配教老師扮“汽車”,其余幼兒扮“小鳥”。小鳥和媽媽愉快的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突然,汽車開來了,小鳥趕快飛到樹上去。汽車在草地上轉了幾圈又開走了,小鳥又飛到了草地上唱歌跳舞。游戲一遍后,請能力強的個別幼兒扮“汽車”,再玩1~2遍
4、結束活動:
小鳥坐著汽車來到爸爸、媽媽的身邊,一起唱歌、跳舞。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格式篇5
開辟幼兒視野,增加常識,親近自然、感受生活,讓幼兒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感受人與自然調和的首要,加強環(huán)保意識。
問題一:備課備什么?
備課要三備——一備教材,二備幼兒,三備教法。
問題二:教案撰寫的基本格式
【活動名稱】
1.寫明__班__活動(按領域寫):活動名稱(類別)是作品要加書名號
2.對外觀摩教案中這一項放在標題處,三號宋體加粗居中;日常教案撰寫中不需要寫__班)
【設計意圖】
1.可以從教材分析入手,分析作品特點(教育價值)、幼兒年齡特點及二者的結合點,
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現階段教育教學的要求等方面進行闡述,說明選擇這個教材的原因,
字數不要太多,以100-200個字以內為宜。
2.設計意圖在日常教案中可以不寫。
【活動目標】
圍繞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寫,以幼兒為主體。目標應具體、可操作、體現遞進,并有針對性。
不要寫重復和無效的目標,目標制定應避免空、大的現象。
【活動準備】
圍繞知識經驗準備和物質準備。
【活動過程】
1.標號應按照一、(一)1.(1)的順序設置。
2.教師設計的教學策略應圍繞目標,環(huán)節(jié)中應避免無效的學習,考慮用什么方式來達成目標,
關注每個環(huán)節(jié)實現什么目標。
3.理清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邏輯關系,每一個大環(huán)節(jié)下屬的小環(huán)節(jié)應是對大環(huán)節(jié)的有效分解。
4.活動過程中要體現層層遞進,
如:感受——理解——體驗。
5.每個大點寫明:做什么及用什么方式達到什么目的。
6.不要提只回答是與不是的封閉性的問題。
【活動延伸】
1.活動延伸單列,不屬于活動過程中。
2.應注明通過什么形式的活動完成。如表演區(qū):嘗試多人套圈舞蹈表演。
問題三:主題活動設計及相關要求
方案結構
要求說明
主題活動
在選擇主題時的出發(fā)點可以是:從課程目標出發(fā)、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從現有的內容或材料出發(fā)(教參)。常見主題的開發(fā)與選擇往往是從幼兒自身(生理、心理發(fā)展)、幼兒的生活環(huán)境(社會與自然環(huán)境)中發(fā)掘的,應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從幼兒這個中心出發(fā),逐漸向外擴展。
主題由來
在闡述主題由來時可包括:
一、主題產生的起因。
二、簡要分析該主題與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關系。
三、闡述主題可挖掘的教育價值是什么。
主題網絡
一、在一級主題(大主題)下可根據需要設計二級或三級主題(如有需要,還可再細化),以此構建主題網絡。
二、對于主題中的每一個活動,在選取時應考慮。
1.是否有價值,是否適宜在此年齡段實施,是否與幼兒經驗、主題目標相符。
2.內容可能涉及哪些教育領域,可能有助于達到哪些單元主題總目標。
3.活動的相關性(各活動是否緊密相連,是否共同完成主題目標。)
4.活動的層次性(各個活動間是否有一定的遞進關系,注意學習經驗的橫向銜接與縱向連貫,考慮各活動開展的先后順序,即使有部分內容是相對并列的,但也應有上下承接性,做好經驗的鋪墊。)
三、主題網絡的構建可采用教師引導、師生共同建構的方式,可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經驗對主題網絡隨時進行增刪。
四、主題網絡圖可采用以下格式設計:
我愛我家
我家在哪里
我的家人
我家的房間
我家的物品
我家的客廳
我家的廚房
我家的臥室
活動
總目標
總目標中應涵蓋幼兒園五大領域的培養(yǎng)目標;要注意目標的全面性,要考慮知識、情感、技能三個維度。
開展
主題
活動
一、各級主題的規(guī)范書寫模式——例:
主題活動:我愛我家
活動一:我家在哪里?
活動二:我的家人
活動三:我家的房間:●我家的客廳●我家的廚房
●我家的臥室
活動四:我家的物品
(備注:“我愛我家”為一級主題;“我家在哪里、我的家人、我家的房間、我家的物品”為二級主題;“我家的客廳、我家的廚房、我家的臥室”為三級主題)
二、設計活動要求:
(一)制定開展的主題活動目標,制定目標時應以幼兒為主體,考慮是否符合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是否包含認知、情感態(tài)度、動作技能三大教育目標。由于主題中的各活動都是圍繞著主題的核心經驗開展的,所以各活動目標還應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是主題大目標的分解和細化。
(二)做好開展主題活動的各項準備工作??砂镔|、經驗、環(huán)境方面的`準備。
(三)運用集體、小組、個別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對于何時可采用集體教學的方式開展活動,建議如下:
1.部分幼兒有比較集中的興趣、疑惑、矛盾、困惑時,可以進行集體教學活動。
2.部分幼兒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需要提升、分享時,可以進行集體教學活動。
3.現與基本經驗相關的概念、方法,需要梳理、歸納時,可以進行集體教學活動。
4.語言表達、情感交流類為主的學習內容,可以側重于集體教學活動。
主題環(huán)境
(一)整體布局:教師可根據主題開展的需要,由教師引導,讓幼兒積極參與構思、創(chuàng)作、安排,與幼兒共同創(chuàng)設與主題相關的墻飾。(可以先由師生共同討論墻設布局,然后由教師創(chuàng)作大背景、或其他背景,孩子們在其中豐富內容,使之體現幼兒的意愿、興趣、體現幼兒主體意識。)
(二)豐富內涵:除了展示與主題有關的文字資料、圖片、照片、卡片、實物外,更多的是展示幼兒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記錄,有幼兒對主題活動做的調查表、有關主題活動的趣聞、有關主題活動的繪畫手工作品等。
(三)全員參與:幼兒之間存在著能力差異,教師要根據幼兒的不同差異,能力水平,給每個幼兒一個平等參與的機會,有效地調動每一位幼兒參與布置的積極性。
(四)留有空白:在主題開展過程中,組織幼兒進行討論,聽聽孩子的想法和需要,為孩子留出空間,讓他們大膽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孩子們主動地去關心主題墻飾,使主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伴隨主題開展的日漸深入而不斷完善。
(五)三維互動:請家長與孩子共同收集相關資料,注重收集的過程,給予家長與孩子充足的時間,使收集資料成為孩子與家長學習的過程,使家長能充分地指導孩子,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對收集的資料直接觀察、操作、熟悉、感知,增添孩子與他人交流和共享信息和知識的信心。
備注
1.教育活動可獨立教學,無需掛靠主題完成。
2.安排應注意五大領域的平衡。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格式篇6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看一看、摸一摸、剝一剝、嘗一嘗等感知活動,感知、探索荔枝的特征。
2、探索怎樣用又快又方便的方法剝開荔枝,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興趣。
二、活動準備:荔枝若干
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你們吃過荔枝嗎?
師:今天老師就帶來了許多荔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荔枝是怎樣的呢?
(二)、探索荔枝的奧秘。
1、看一看
師:用小眼睛觀察一下荔枝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2、摸一摸
師:用小手摸一摸荔枝的殼是怎樣的?有什么感覺?
3、剝一剝
師:荔枝里面有什么呢?自己想個最好的辦法來打開荔枝,待會請你來告訴小朋友你是用什么方法將荔枝打開的?
師:我剛發(fā)現有小朋友是用嘴巴咬的方法去打開的,這樣一點都不衛(wèi)生,所以我們不好用嘴巴去咬荔枝。那我們有什么好辦法嗎?要又快又方便。(嘗試第二次剝荔枝)
4、聞一聞
師:我們都剝好了,發(fā)現里面的荔枝肉是有點透明的,那我們現在聞一聞,荔枝是什么味道?
5、嘗一嘗
師:我們一起來嘗一嘗荔枝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看一下荔枝肉里面還藏著什么?
師:荔枝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但是荔枝也不能多吃,多吃會出現頭暈、口渴、惡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現象,會得“荔枝病”呢。
三、利用荔枝殼、核制作裝飾畫
師:現在我們用剝下來的荔枝殼或核拼成一幅畫或一個作品。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格式篇7
漂亮的襪子(小班)
一、活動目標:
1、能根據襪子的特征配對。
2、感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會給襪子配對。
活動難點:能根據襪子的顏色或圖案大小等特征配對。
二、活動準備:
1、顏色、圖案、大小……不同的襪子若干雙,放在摸箱里。
2、每人三雙顏色、大小打亂的襪子放在小淺里。
三、活動形式:分組
四、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游戲“摸箱”,請小朋友猜猜里面是什么寶貝?請小朋友來摸一摸,是什么感覺?(軟軟的、滑滑的……)
2、我們看看到底是什么?(襪子)
3、你們穿襪子了嗎?我們比比誰的襪子好看?哪里好看?(有花邊、有圖案……)
(二)通過觀察,了解配對
1、老師給娃娃穿漂亮的襪子給你們看看好不好?(只穿一只襪子)漂亮嗎?為什么(配對)
原來襪子要兩只一起穿的,那我得穿上另一只。(取一只小襪子套在腳上)
原來大小也要一樣啊,那再換一只吧(再取一只大小合適,但圖形不同的襪子,讓幼兒分辨。幫助幼兒自然地理解了什么是一雙襪子,在直觀體驗中領會襪子大小匹配、成雙的含義)
2、這樣漂亮嗎?為什么?
(三)、幼兒操作,進行配對
1、小熊幫媽媽整理襪子,可是他把襪子都弄亂了,她想請小朋友幫忙整理襪子。
2、小熊請小朋友們告訴他,你是怎樣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