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教案模板

    5U文學網(wǎng)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教案模板 >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設(shè)計范本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設(shè)計范本

    | 發(fā)昌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娜切蔚拿娣e教學設(shè)計范本7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設(shè)計范本篇1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75頁~77頁的內(nèi)容。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2、使學生通過操作和對圖形的觀察、比較,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知道轉(zhuǎn)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面積時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zhuǎn)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完全一樣的各兩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說一說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口答下面各圖的面積。(單位:厘米)

    二、新授。

    1、引入新課:前面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今天我們來學習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2、教學三角形面積公式。

    (1)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出示課本P75上圖中:

    A:讓學生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求出這3個三角形的面積。

    B:引導學生觀察:

    問:這三個三角形分別是什么三角形?每個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別是多少?它們的面積相等嗎?

    得出:這三個三角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它們的面積也相等。但是這種數(shù)方格的方法不夠精確也很麻煩,那么我們可以仿照前一節(jié)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把三角形轉(zhuǎn)化為我們已學過的圖形,然后再來計算它的面積。

    (2)通過操作總結(jié)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A.讓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已學過的圖形,巡堂檢查。

    投影出示可以拼出的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問:

    這3種圖形中哪些圖形的面積我們會算?(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每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和拼出的圖形面積有什么關(guān)系?

    (每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B.讓學生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問: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能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要求:同桌兩個學生一同拼擺。然后教師演示。

    問:每個銳角三角形的面積和拼出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guān)系?

    (每個銳角三角形的面積是拼出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C.讓學生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問: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能拼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嗎?

    要求:學生自己拼一拼,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

    指一名學生在黑板用兩個鈍角三角形擺出一個平行四邊形。

    問:每個鈍角三角形的面積和拼出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guān)系?(每個鈍角三角形的面積是拼出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D.小結(jié):教師結(jié)合黑板上分別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圖指出:通過上面的實驗,兩上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不論是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還是鈍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提問:

    (1)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有什么關(guān)系?

    (2)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有什么關(guān)系?

    (3)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有什么關(guān)系?

    (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求?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那么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應(yīng)該怎樣求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再問:在這個算式里為什么要除以2呢?(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高,而三角形的面積是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要再除以2)

    E.教學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師:前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我們用S=ah來表示,同樣的我們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h表示三角形的高,用字母S表示三角形的面積。那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又可怎樣表示呢?

    學生試寫,教師板書:S=a×h÷2或S=ah÷2

    三、鞏固練習。

    (單位:厘米)

    面積

    四、小結(jié)。

    這節(ji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怎樣求三角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赤的。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設(shè)計范本篇2

    教學理念:

    數(shù)學學習不應(yīng)是簡單的個體受動過程,更是一個主體對自己感興趣的且是現(xiàn)實的生活性主題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過程。而這種探索與發(fā)現(xiàn)過程,就是兒童自己去觀察,思考,討論,試驗,親身體驗了知識的建構(gòu)過程,使其終身收益。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三角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2.使學生通過操作和對圖形的觀察、比較,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知道轉(zhuǎn)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面積時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zhuǎn)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多元評價學生,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幾何知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生難靈活三角形面積公式。在學習時可借助方程的知識解決問題。

    媒體與手段運用:

    多媒體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復習階段

    1、出示

    問:這是一個三角形,要求它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學生回答后指名到黑板前量出這個三角形的底和高。)

    問:知道了三角形的底和高,怎樣求也它的面積?用哪個公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S=ah2)

    問: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學生獨立計算)

    二、新授內(nèi)容

    1、出示練習十四第7題

    (1)教師講解,學生試做。

    (2)讓學生嘗試用方程完成。

    2、練習十四第6題(學生讀題,并請同學講講自己的思路。)

    教師提醒學生在求三角形面積時要注意除以2。

    3、練習十四第9題。(學生試做)

    分析題意,學生注意單位之間的轉(zhuǎn)化。

    4、講解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5、把一個三角形分成四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怎么分?

    學生自己先試分,然后上臺反饋答案。

    三、鞏固練習

    課后做一做

    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注意面積單位。

    四、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我們是通過轉(zhuǎn)化的方法來推導出。這種方法在今后還可以多次進行運用。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設(shè)計范本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并能應(yīng)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應(yīng)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jīng)歷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進一步體會轉(zhuǎn)化方法的價值,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探索過程。

    教學關(guān)鍵:

    讓學生經(jīng)歷操作、合作交流、歸納發(fā)現(xiàn)和抽象公式的過程。

    教具準備:

    課件、平行四邊形紙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各三組、剪刀等。

    學具準備:

    每個小組至少準備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兩個,一個平行四邊形,剪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課題

    師:我們學校一年級有一批小朋友加入少先隊組織,學校做一批紅領(lǐng)巾,要我們幫忙算算要用多少布,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幫學校解決這個問題?

    (屏幕出示紅領(lǐng)巾圖)

    師:同學們,紅領(lǐng)巾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你會算三角形的面積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探索這個問題。(板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設(shè)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的紅領(lǐng)巾實物,以及幫學校計算要用多少布這樣的事例,激起了學生想知道怎樣去求三角形面積的欲望,從而將“教”的目標轉(zhuǎn)化為學生“學”的目標。]

    二、探索交流、歸納新知

    尋找思路:(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

    師:

    (1)平行四邊形面積怎樣計算?(板書: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2)觀察:沿平行四邊形對角線剪開成兩個三角形。

    師:兩個三角形的形狀,大小有什么關(guān)系?(完全一樣)

    三角形面積與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guān)系?

    [設(shè)計意圖:這一剪多問,學生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通過與平行四邊形及面積的比較,直覺感知三角形面積計算規(guī)律,增強了整體意識,同時為下面的進一步探究,誘發(fā)了心理動機]

    師:你想用什么辦法探索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指名回答,學生可能提供許多思路,只要說的合理,教師都應(yīng)給予肯定、評價鼓勵。)

    師:上節(jié)課,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長方形來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轉(zhuǎn)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求面積呢?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設(shè)計范本篇4

    教學目標:

    一、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求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能運用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有關(guān)的計算。

    三、滲透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思想。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準備練習:

    你會計算這些圖形的面積嗎?這些圖形的面積在計算時,同哪些因素有關(guān)?

    2.提問:

    圖(4)是一個什么圖形?你會計算它的面積嗎?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積同哪些因素有關(guān)?

    3.揭題:

    大家猜得究竟對不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求“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出示課題)

    【設(shè)計意圖:通過“猜”,引導學生從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中,大膽地提出假設(shè),為新課展開做好鋪墊,同時激發(fā)學生急于想驗證假設(shè)的認知欲望?!?/p>

    二、新課展開。

    (一)實踐活動。

    1.讓學生拿出已準備好的如下一套圖形。(同桌合作)

    (1)測量各平行四邊形(含長方形)的底和高,算出面積,并填入表格內(nèi)。

    (2)找出與平行四邊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將相應(yīng)的編號填入表格內(nèi)。

    (3)分組討論:

    ①各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請?zhí)钊氡砀駜?nèi)。

    ②三角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4)匯報、交流,初步得出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

    【設(shè)計意圖: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初步得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從而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既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又從找對應(yīng)關(guān)系中,滲透了對應(yīng)關(guān)系的教學?!?/p>

    2.驗證。

    (1)拿出如右圖的三角形,要求剪一刀或兩刀,拼成一個與原三角形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數(shù)學課堂教學參謀

    (2)匯報、交流:學生有幾種剪拼法,就交流幾種。如:

    6×4÷26×(4÷2)

    =12(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

    6×4÷26÷2×4

    =12(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

    【設(shè)計意圖:通過驗證,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同時從啟發(fā)學生應(yīng)用不同的剪拼法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p>

    (二)歸納、小結(jié)。

    1.從上面的實踐活動中,你能說出求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嗎?三角形的面積同哪些因素有關(guān)?證明“三角形面積=底×高÷2”。(板書:三角形面積=底×高÷2)

    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積,a和h分別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可以怎么寫?(板書:s=ah÷2)

    (三)應(yīng)用。

    例一塊三角形鋼板,底是8米,高是2.5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學生試做后,反饋、評講。

    【設(shè)計意圖:通過試做例題,讓學生及時把發(fā)現(xiàn)的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應(yīng)用于實踐,同時起到及時鞏固作用。】

    三、鞏固練習。

    (一)基本練習。

    1.口算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

    ①底8米,高7米

    ②底5分米,高12分米

    ③a:4厘米,h:2.5厘米

    ④a:20分米,h:5.4分米

    2.課本35頁第②題,看圖填寫答案。(每一格代表1平方厘米)

    這些三角形的高都是__厘米,底都是__厘米。

    這些三角形的面積都是:□×□÷2=□(平方厘米)。

    3.先量一量,標出圖形的長度后,再計算各三角形的面積。

    【設(shè)計意圖:通過三道基本練習,進一步促進全體學生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尤其是第3道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求三角形面積,需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p>

    (二)分層練習。

    a組學生:做選擇題。

    ①求右圖面積的算式是()。

    a.9×4÷2b.15×4÷2

    c.15×9÷2d.15×4

    ②求右圖面積的算式是()。

    a.5.2×3.5÷2

    b.5.2×4.1÷2

    c.4.1×3.5d.4.1×3.5÷2

    ③求下圖面積的算式是()。

    a.25×20b.18×25

    c.18×20d.18×20÷2

    b組學生:做課本第15頁第

    ②題:在格子圖上畫面積都是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每一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并在表中分別填上所有三角形的底和高。(圖、表見課本。略)

    c組學生:先求出下面三個三角形abc、bcd、bce的面積。再比較一下,它們的面積相等嗎?為什么?

    【設(shè)計意圖:通過分層練習,使a、b、c三層的學生在數(shù)學思維、數(shù)學能力方面均有提高,以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原則?!?/p>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研究了哪些內(nèi)容?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是什么,你是怎么研究出來的?

    【設(shè)計意圖:通過提問,不僅回顧了所學知識,而且總結(jié)了所研究的方法,真正體現(xiàn)出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導之以“漁”?!?/p>

    五、布置作業(yè)。(略)

    (此文獲“第二屆全國小學課堂教學征文大賽”一等獎)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設(shè)計范本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填表、討論、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地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并應(yīng)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體會轉(zhuǎn)化方法的價值,培養(yǎng)自己應(yīng)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fā)展自己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探究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材第115頁的三角形。

    探究方案:

    一、自主準備

    1.說一說:下面每個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知道涂色三角形的面積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嗎?你是怎么想的?

    ()()()

    2.思考:

    (1)三角形的面積與它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guān)系?

    (2)有沒有直接計算三角形面積的方法呢?

    (3)假如要你探究三角形的面積,你打算把它轉(zhuǎn)化成什么圖形進行研究?我想轉(zhuǎn)化成

    二、自主探究

    1.拼一拼:從課本第115頁上選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剪下來,看看能不能拼成平行四邊形。

    2.填一填:你剪下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邊形嗎?如果能,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每個三角形的面積各是多少?請?zhí)顚懴卤怼?/p>

    3.想一想

    (1)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兩個三角形有什么關(guān)系?

    (2)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原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guān)系?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

    (3)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怎樣求三角形的面積?

    三、自主應(yīng)用

    試一試:完成書上第10頁的“試一試”。

    四、自主質(zhì)疑

    說一說:

    (1)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怎么推導的?你還有什么疑問?

    (2)你認為本節(jié)課應(yīng)學會什么?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提問: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你知道今天的學習內(nèi)容嗎?(揭示課題)你認為本節(jié)課應(yīng)學會什么?

    二、交流提升

    1.出示例4的方格圖及其中的平行四邊形。

    (1)全班交流:每個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積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2)小組交流:你是怎么得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的?說說你的想法。

    (3)全班交流:有人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得出三角形面積,也有同學先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除以2得出三角形的面積。

    三角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會有什么聯(lián)系呢?

    2.交流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探究情況。

    (1)出示例5:展臺出示各組的表格填寫情況,各組派代表上臺展示拼的過程。

    小組討論:你剪下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面積是多少?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2)全班交流: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即例5下面的問題)

    (3)梳理、明確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無論是直角、銳角,還是鈍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因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積公式:S = a h÷2

    3.交流“試一試”

    (1)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計算三角形的面積為什么要除以2?

    (2)學生訂正。

    三、鞏固提升

    1.完成“練一練”的1、2兩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討論交流: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guān)系?(讓學生弄清誰是誰的2倍,誰是誰的一半。)

    2.練習二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組織校對。

    3.練習二第7題。

    (1)多媒體出示第7題的方格圖及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

    (2)獨立思考:你認為圖中哪幾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為什么?

    (3)小組交流:分別是怎么想的。

    (4)全班交流、總結(jié)

    可以通過計算,判斷三角形的面積是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也可以把三角形的底和高與平行四邊形逐一比較,很快作出判斷。

    4.練習二第8、9題。

    (1)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想法。

    (2)學生訂正。

    四、總結(jié)延伸

    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板書設(shè)計:

    三角形的面積計算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2倍一半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 2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設(shè)計范本篇6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面積是在學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對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會應(yīng)用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同時加深三角形與長方形、正方形之間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學情分析:

    在學習三角形的面積這一內(nèi)容前,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三角形的特征;在學習長方形面積、正方形面積以及求組合圖形的面積時,已經(jīng)學會割、補、移等方法,也學會了把未知的學習問題轉(zhuǎn)化為已知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這課時,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知識準備和能力基礎(chǔ)。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公式的意義。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與“被轉(zhuǎn)化長方形”長和寬之間的關(guān)系。

    3、會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4、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體驗數(shù)學應(yīng)用價值,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難點:理解三角形是同底(長)等高(寬)長方形面積的一半。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通過故事情景產(chǎn)生生活中三角形比較大小的問題:

    1、比三角形的大小用數(shù)學語言來表達是比什么?

    2、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比較呢?

    小結(jié) :運用透明方格紙來比較三角形的大小是一種方法,但你感覺怎樣?

    二、探究階段

    (一)畫三角形。

    1、每個學生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紙,按要求畫三角形。

    操作說明:

    (1)以長方形紙的一邊作為三角形的底邊。

    (2)以對邊的任意一點作為三角形的頂點。

    (3)連接頂點與對面的兩個角。

    (4)你畫了一個什么樣的三角形?

    2、大組交流。

    3、猜一猜: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所畫的三角形猜一猜它的面積是整個長方形面積的幾分之幾?

    4、觀察已畫三角形與長方形之間的特殊關(guān)系

    5、畫出三角形已知底上的一條高,觀察已畫的三角形的面積占整個長方形面積的幾分之幾?

    (二)實驗

    1、剪拼三角形。

    操作說明:

    (1)剪下你所畫的三角形。

    (2)將剩下部分拼到剪成的三角形中。

    思考:剩下部分拼成的三角形是否與剪成的三角形一樣大?

    (3)填寫實驗報告。

    2、學生完成報告后交流

    (三)歸納

    根據(jù)學生的實驗得出結(jié)論:

    一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是相應(yīng)的長方形面積的一半。

    一個銳角三角形的面積是相應(yīng)的長方形面積的一半。

    一個鈍角三角形的面積是相應(yīng)的長方形面積的一半。

    (1)請學生用一句話來概括。

    (2)用數(shù)學的方式來表示:三角形面積=相應(yīng)長方形面積/2

    (3)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三、運用階段:

    1、教學例

    2、計算導入階段的3個三角形的面積

    (1)分別測出3個三角形的底與高,作好記錄。

    (2)計算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

    (3)交流。

    (4)拓展:找出下列圖形中面積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為什么?

    四、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2、計算三角形面積要知道那些條件?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設(shè)計范本篇7

    一、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本校是一所比較偏僻的山村小學,本班有39名學生,男生15名,女生24名,全都是農(nóng)民的子女。學生接觸的教材是全新的,學生所受到的教育的理念也是全新的,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逐漸普及和學生學習方法的不斷積累,學生學習的渠道也是多方位的,多數(shù)學生的思維是靈活的、敏捷的。但是,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尤其是我們偏遠山區(qū)的孩子,使得已有知識基礎(chǔ)、探索新知的程度等也會出現(xiàn)差異。

    二、教學內(nèi)容分析

    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學生今后學習的重要基礎(chǔ)。《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利用方格紙或割補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為落實這一目標,這部分教材均是以探索活動的形式出現(xiàn)的,學生在學習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之前,已經(jīng)親身經(jīng)歷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當學生親身經(jīng)歷了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時,不僅可以借鑒前面“轉(zhuǎn)化”的思想,而且為今后逐漸形成較強的探索能力打下較為扎實的基礎(chǔ)。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深刻體驗和感悟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2、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學會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并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

    四、教學難點分析

    1、三角形面積公式的建立;利用分割與旋轉(zhuǎn)進行圖形轉(zhuǎn)化

    2、三家形面積公式的概括;利用分割與旋轉(zhuǎn)進行圖形轉(zhuǎn)化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由談話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jīng)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還記得它們的面積公式嗎?還記得正方形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嗎?平行四邊形面積呢?

    看來,我們所學習過的面積公式,都是在已經(jīng)學習過的舊知識的基礎(chǔ)上,轉(zhuǎn)化推導出來的。

    誰知道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老師調(diào)查一下:知道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舉手;不知道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舉手;不但知道公式,而且還知道怎樣推導出來的舉手。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親身體驗一下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板書課題:三角形的面積

    (二)探究活動。

    根據(jù)你們前面的學習經(jīng)驗,誰能說一說應(yīng)怎樣去探究三角形的面積?[板書:轉(zhuǎn)化]

    下面我們將按小組來探究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學生在探究活動時,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一方面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另一方面為匯報選取針對性較強的素材。)

    誰愿意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在同學介紹自己的探究成果時,其他同學要注意聽,以便予以補充(交流過程注意引發(fā)學生間的爭論)。

    (通過動手、交流、匯報、歸納等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做”數(shù)學,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和自主獲取新知的過程,積累數(shù)學實驗的經(jīng)驗,發(fā)展分析、歸納等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利用數(shù)學語言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同學們分別總結(jié)出直角、銳角、鈍角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那么,誰能概括出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公式呢?

    (在學生敘述時,教師板書)

    剛才這個同學概括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請同學們再用自己喜歡的語言再來說一說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意義。

    不論同學們用一個三角形、或者兩個三角形,還是用拼擺、或者用割補的方法,都是在想方設(shè)法將新知識轉(zhuǎn)化為舊知識,這是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重要方法?

    下面我們運用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

    七、課堂練習

    ⒈利用學具擺一擺、說一說三角形面積推倒的過程,復述重要的結(jié)論。

    2、完成教材P26“試一試”。

    學生獨立完成,板演,教師訂正

    (以教材為引領(lǐng),完成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經(jīng)歷數(shù)學建模。)

    八、作業(yè)安排

    完成教材P26“練一練”第1—4題。

    1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