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教案模板

    5U文學網(wǎng)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教案模板 > 初中優(yōu)秀化學教案

    初中優(yōu)秀化學教案

    | 發(fā)昌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某踔袃?yōu)秀化學教案7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初中優(yōu)秀化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⒈知識與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作用;同時,知道石油煉制幾種主要產(chǎn)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認識燃料充分燃燒的重要性。

    ⒉過程與方法:通過一些探究活動,進一步認識與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認識合理開采和節(jié)約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環(huán)保問題。

    教學重難點

    ⒈煤、石油、天然氣三大化石燃料

    ⒉化學變化中能量的變化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引入課題

    播放生活中的圖片,設問:

    1、 家庭中炒菜、做飯、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 汽車、輪船、飛機、拖拉機等使用什么燃料?

    3、煉鋼廠、熱點廠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配以多媒體播放煤、石油、天然氣的形成過程)

    邊看邊聯(lián)系已有生活經(jīng)驗,思考:

    柴、煤、煤氣。

    汽油、柴油。

    閱讀教材,觀看錄像,回答問題。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等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jīng)一系列復雜變化而形成的。 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關心生活從已有的經(jīng)驗入手,引出新知識,強調在學習中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讓學生了解生活,了解社會,知道燃料的種類、化石燃料的形成過程和用途。

    知識拓展

    1、煤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產(chǎn)物有哪些?

    3、煤分解這個過程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為什么?

    播放錄像:煤的用途

    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錄像

    學生討論并回答問題:

    1、 混合物

    2、 焦碳、煤焦油、煤氣

    3、 化學變化,因為反應前是碳,反應后生成新物質:焦碳、煤焦油、煤氣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

    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嗎?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

    2、石油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為什么?

    3、石油是根據(jù)什么原理進行煉制的?

    播放錄像:石油的用途

    介紹石油的用途。

    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錄像

    學生討論并回答問題:

    1、不可以,因為這樣會浪費資源,不經(jīng)濟,不科學,應該綜合利用。

    2、混合物,因為其中含有多種成分。

    3、根據(jù)石油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來分離,是物理變化。

    讓學生說出石油煉制的各產(chǎn)品與其用途用。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

    過渡

    投影圖片: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燒

    引出天然氣

    讓學生知道:天然氣主要是由碳和氫組成的氣態(tài)碳氫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煤、石油、天然氣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jīng)過幾億年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稱為化石燃料,它們是不可再生的。

    1、人類大量開采,將使化石燃料最終被耗盡。

    2、化石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一定要合理開采和節(jié)約使用化石燃料。

    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節(jié)約能源,開發(fā)新能源。

    初中優(yōu)秀化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海洋是人類天然的聚寶盆,蘊藏著豐富的資源;能說出海洋資源包括化學資源、礦產(chǎn)資源、動力資源、生物資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蘊藏的主要物質。

    3.通過對海水淡化的實驗探究,知道蒸餾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認識海洋資源的開發(fā)對人類進步的重要作用;認識合理進行海洋開發(fā)、保護海洋環(huán)境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和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社會責任感。

    重點、難點:

    1. 知道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能說出海洋資源包括化學資源、礦產(chǎn)資源、動力資源、生物資源等。

    2.學會用辨證的思維分析問題,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

    教學過程:

    我國的萬里海疆,不僅美麗,而且富饒!它蘊藏著種類繁多、儲量巨大的資源,被人們譽為“天然的魚倉”、“藍色的煤?!薄ⅰ胞}類的故鄉(xiāng)”、“能量的源泉”。

    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海洋資源包括化學資源、礦產(chǎn)資源、動力資源、生物資源等。

    初中優(yōu)秀化學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在認識化學反應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的基礎上,學會根據(jù)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2、掌握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和格式,理清解題思路,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步認識定量研究化學反應對于社會生產(chǎn)和生活的重要意義

    【情境導入】

    氫氣是未來的理想能源,人們正在探索一種光解反應器,裝載入汽車中,可直接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作為汽車能源。那么,同學們能否計算出加滿一桶水18千克,能讓汽車跑多遠呢?首先應弄清楚的是:18千克水能分解產(chǎn)生多少氫氣?

    【回顧反思】

    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 。

    以上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

    (1) ;

    (2) ;

    (3) 。

    【探求新知】

    (1)從微觀的角度分析電解水過程中分子之間的定量關系:水分子、氫分子、氧分子間的質量比恒等于 ∶ ∶ 。

    (2)從宏觀的角度分析電解水過程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水、氫氣、氧氣之間的質量比恒等于 ∶ ∶ 。

    【歸納小結】

    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比等于化學反應方程式各物質的 與相應 乘積之比。

    【討論交流】

    1.如果有36g水通電完全分解,可生成多少克氫氣

    2.如果要生成16g氧氣需電解多少克水?

    【歸納小結】根據(jù)化學方式計算的解題步驟:

    (1) ;(2) (3) ;(4) ;(5) ;(6) 。

    【實際應用】根據(jù)前面你掌握的計算方法,嘗試解決下列問題。

    1.工業(yè)上通過電解Al2O3制金屬鋁,反應方程式為2Al2O3通電4Al++3O2↑。如果加工一個鋁鍋需要1kg鋁,至少需電解多少千克Al2O3?

    1. 氫氣是未來理想的汽車燃料,1kg氫氣就能供一輛功率為50kw的汽車跑大約100 km。水是氫之源,找到合適的催化劑,即可利用光能分解水制取氧氣。一桶水大約18kg,請你自編一道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并解答。

    自編題目:

    解答:

    【能力提高】飼養(yǎng)觀賞魚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進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者\觀賞魚是必須密封,為了解決魚的吸氧問題,可在魚箱的水中投入過氧化鈣(化學式為CaO2)。過氧化鈣與水反應的方程式為:2CaO2+2H2O=2Ca(OH)2+O2↑。若每只魚箱每天需耗氧氣52.8g,則需要投入過氧化鈣多少克?

    化學素養(yǎng)評價5—4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Fe:56 C:12 Ca:40 Cl:35.5 Na:23

    ( )1.4克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水的質量為:

    A、38克 B、 36克 C、 34克 D、240克

    ( )2.鐵在純氧中完全燃燒生成四氧化鐵,那么鐵 氧氣 四氧化鐵的質量比為:

    A、56:32:232 B、56:16:232 C、56:64:232 D、168:64:232

    ( )3.某物質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則關于這種物質的組成描述正確的是:

    A.該物質只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

    B.該物質中碳元素與氯元素的質量比為12:1

    C.該物質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該物質的分子中碳原子與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2

    初中優(yōu)秀化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

    (3)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區(qū)分—些常見的純凈物和混合物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實驗的操作、觀察、分析,了解空氣的組成;

    (2)通過對空氣、氧氣等幾種常見物質的比較,了解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

    (3)通過對空氣污染情況的調查,知道空氣污染的危害,學會一些簡單的防治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危害;

    (2)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

    (3)養(yǎng)成關注環(huán)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內(nèi)容分析】

    本單元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大類物質。空氣是人人都離不開的物質,由于看不見,摸不著,學生只知其重要,卻又不十分清楚空氣到底是什么。

    本單元選擇空氣和氧作為初中化學中接觸具體物質知識的開端,不僅因為小學自然課中對空氣和氧氣的知識已有過介紹,如空氣有體積、有質量、形成大氣壓、空氣流動就形成風等;更重要的是因為它們在自然界分布極廣、是自然界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條件、是化工生產(chǎn)的廉價資源;它與人類的生活關系最為密切,是人類須臾不可離開的天然物質;還因為氧氣是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元素,它能與多種金屬和非金屬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過對它們的認識和了解,可以比較順利地引導學生進入化學世界來探索物質的奧秘。

    選擇以空氣為題,開始這一單元的教學活動,是符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進行科學教育”的原則的。學生對空氣已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內(nèi)容的安排既不能與小學自然課中的知識重復,又應以此為基礎。本課題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保護空氣”。

    這三部分內(nèi)容相互密切聯(lián)系,并逐步深入??諝馐怯墒裁唇M成的(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保護空氣(污染與保護)總的看來,本課題教學是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可以說不存在什么教學難點。

    本課題主要研究空氣的成分及空氣污染的有關知識。小學自然課中學過有關空氣的知識,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皬氖煜さ氖挛锶胧帧庇欣谂囵B(yǎng)學生的興趣。把“空氣”作為較系統(tǒng)地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開始,有利于引導學生進入化學殿堂。

    【教學模式】

    調查與討論,實驗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入課題:

    利用電腦播放一段身邊美麗的自然環(huán)境,藍天、白云、溪水、綠樹、陽光,引出我們須臾離不開的空氣

    請大家做個深呼吸,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實例來說明無色無味不易察覺的空氣確實存在嗎?

    討論發(fā)言:

    能夠說明空氣確實存在的實驗或實例。

    學生互相評價。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放松心情,暗示化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

    引導學生探究,激發(fā)探究欲 望,激活學生的思維。

    實驗導學探究原理

    (過渡)出示拉瓦錫的照片以及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所用裝置的圖片,并講述拉瓦錫發(fā)現(xiàn)空氣組成的故事。

    仿照這個著名實驗的原則,我們也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實驗2—1]所需的儀器,并組織學生搶答下列問題:

    1、有關儀器的名稱;

    2、集氣瓶中有物質嗎?

    3、誰能說出空氣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學生按教材中圖2—3連接裝置并實驗,適時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記錄實驗結果。

    聽故事、思考問題:

    拉瓦錫在實驗過程中是如何發(fā)現(xiàn)氣體減少了1/5的?

    搶答有關問題。

    連接裝置,進行實驗,觀察現(xiàn)象并及時記錄。

    通過搶答,鞏固舊知,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知道實驗是學習化學的基礎。通過學生自主的實驗探究過程,體驗實驗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

    觀察記錄分析討論

    你在實驗過程中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你能分析原因嗎?請把看到的現(xiàn)象及你的分析與同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引導學生從兩方面來分析:

    1、實驗成功,描述現(xiàn)象;

    2、實驗失敗,尋找原因。

    (小結)

    由于紅磷燃燒消耗了瓶內(nèi)的氧氣,導致集氣瓶內(nèi)的氣壓減小,因而水倒流。

    1、描述實驗現(xiàn)象;

    2、小結并交流成功的經(jīng)驗;

    3、尋找并分析失敗的原因。

    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yǎng)科學觀察、規(guī)范表達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實事求是、嚴謹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

    分析討論

    1、根據(jù)拉瓦錫的研究結果,氧氣約占1/5,而我們在實驗中,為什么氣體減少的體積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紅磷熄滅后瓶內(nèi)還有沒有殘余的氧氣?

    分組討論、交流結果:

    1、水面上升不滿1/5的原因有:①裝置漏氣或紅磷不足等;②當氧氣含量低時,紅磷不能繼續(xù)燃燒。

    2、沒有對實驗現(xiàn)象作進一步的分析、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形成歸納總結概念:

    在上述探究活動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空氣的主要成分:由與紅磷反應的氣體(氧氣)和與紅磷不反應的氣體(氮氣)組成。

    閱讀教材的有關內(nèi)容,歸納空氣的組成成分,形成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化學符號。

    引導學生對所獲得的事實與證據(jù)進行歸納,得出結論。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范表達能力。

    觀看課件

    播放課件空氣的成分測定

    觀看思考

    通過課件,加深學生對空氣成分的測定的認識

    收:

    分析討論

    合:

    得出結論

    (比較)氮氣、二氧化碳、紅磷、空氣、河水、礦泉水等物質,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純凈物?(小結)

    空氣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這樣的物質叫混合物。而氧氣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它屬于純凈物。

    比較各物質的異同,歸納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

    讓學生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比較,可以清晰地掌握概念。

    總結

    回憶歸納總結本課題知道了哪些知識?

    引導總結本課題內(nèi)容要求。

    讓學生了解空氣的成分。

    初中優(yōu)秀化學教案篇4

    知識目標:

    1、了解水的物理性質

    2、通過電解水的實驗,了解水是由氫、氧兩種無素組成的,它的化學式是H2O

    科學素養(yǎng)目標:

    初步培養(yǎng)學生鉆研精神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教學重點:

    根據(jù)電解水的實驗確定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氫氣實驗器村,學生電源1只,霍夫曼水電解器1只,玻璃水槽1個,長導線2根,小試管兩支,酒精燈1個,火柴1盒,木條1根。

    教學過程:

    復習討論:

    研究性學習,調查本縣的空氣,水源等污染情況,同學們調查情況如何,互相展示成果,污染現(xiàn)狀如何,污染原因有哪些,應如何消除或減少污染。

    參考要點:

    ①污染形勢較為嚴峻。

    ②污染原因

    a工業(yè)“三廢”

    b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不合理施用農(nóng)藥,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

    ③消除或減少污染的建議

    a嚴控工業(yè)“三廢”

    b嚴控農(nóng)業(yè)上的污染

    c嚴控生活上的污染

    設問導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它屬于純凈物還是混合物?是單質還是化合物?

    講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廣,地球表面積的約3/4為水覆蓋,地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被稱之為“水球”。水與我們?nèi)祟惖年P系非常密切,例如,人體含水約占人體質量的2/3,這就需要我們搞清楚有關水的知識,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水的組成。

    板書課題:水的組成

    講述:下面大家一起來觀察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關水的物理性質?

    學生討論:小組匯報

    要點:

    1、無色無味液體

    2、在/0/KPa時,凝固點是O℃沸點是100℃

    3、40℃時密度,為1g/cm3

    4、水結成冰時,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學生實驗:研究水的組成(實驗3—1)

    經(jīng)過實驗,學生得到下列結論

    給水通電一段時間后,正負極產(chǎn)生氣體體積大約為1:2學生如若測得數(shù)字誤差較大,應要求他們重做,以培養(yǎng)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學生實驗:(實驗3—2)驗證正負極氣體的屬性,判斷是何種氣體。

    要點:正極氣體具有助燃性,是氫氣,負極氣體能燃燒,是氫氣

    電解水的表達式:水通電,氧氣+氫氣屬于分解反應,學生結合上述實驗結論討論水的組成。

    要點:∵VH2:VO2=2:1ρH2:ρO2=0、899g/L:429g/L

    ∴mH2:mo2=

    查相對原子質量,可知H—1,O—16

    ∴在水中,氫原子數(shù):氧原子數(shù)=:=2:1

    即在每個水分子牛,氫原子數(shù),氧原子數(shù)2:1

    所以水分子為HzO

    引導學生觀察書P49圖3—4,讓學生討論圖的科學含義:

    要點:形象地說明了水的組成,進一步驗證了在化學反應里,分子可以分 裂成原子,而原子卻不能再分鞏固練習。

    課堂小結:

    1、水的物理性質

    2、水的組成H2O

    初中優(yōu)秀化學教案篇5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化學是一門初三剛開設的新課程,與生活的聯(lián)系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教師應正確引導,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績。本期擔任初三1、2班的化學教學任務。這些學生來自于農(nóng)村,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教師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進步。

    二、教材分析:

    1、用學生進入現(xiàn)代社會從事現(xiàn)代生產(chǎn)、學習、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化學基礎內(nèi)容教育學生。從生產(chǎn)和生活的實際出發(fā),適當拓寬知識面,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yǎng)學生面向未來的適應能力,體現(xiàn)義務教育的性質和任務。增加了一些金屬和有機物的內(nèi)容,編寫了空氣和水的污染與防止污染,硬水、氫能源,金屬與人體的關系,以及常見的化肥和農(nóng)藥等內(nèi)容。

    2、教材的基本結構和體系是從學生生活中須臾離不開的空氣,水以及碳等引入,學習元素和化合物知識,同時有計劃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定律。這樣使教材內(nèi)容的理論與實際很好地結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化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解決生活和生產(chǎn)中常見的化學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分散學習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以減輕學習時的困難。為了有利于教師安排教學和便于學生學習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點較突出。

    3、從我國的實際出發(fā),注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根據(jù)一個合格公民的需要精選教材,從深度,廣度以及習題難度上合理安排。按照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需要“掌握”、“理解”的內(nèi)容作為教學的重點,而對要求“了解”,“常識性介紹”以及“選學”的內(nèi)容,力求分清主次,區(qū)別對待。

    4、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概念和記憶所學的知識,教材中編入了數(shù)頁彩圖和很多幅圖表。

    5、教材除普遍重視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外,還注意適當增加了能引起學生興 趣和有利于學生理解概念的實驗。針對學生的差異還編了幾個選做實驗及一些家庭小實驗。加強化學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培養(yǎng)技能,能力以及科學態(tài)度和方法。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 知識聯(lián)系生產(chǎn)實際、 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的實際,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以致用。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會初步運用化學知識解釋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2)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注意啟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學習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學習幾種常見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礎知識,學習一些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學在實際中的應用。

    (3)培養(yǎng)學生的科技意識、資源意識、環(huán)保意識等現(xiàn)代意識,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 具體措施:

    (1)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

    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對于學生學好化學是很重要的。在教學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學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階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發(fā)展的,因此要特別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對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徹地揭示其涵義,也不應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絕對化。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使學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勞動中應用學過的概念,以便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提高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2)加強化學用語的教學

    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等是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及變化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結合實物和化學反應,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合化學用語聯(lián)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又有利于加深他們對化學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化學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3)重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元素化合物知識對于學生打好化學學習的基礎十分重要。為了使學生學好元素化合物知識,在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lián)系實際,加強直觀教學,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讓學生多接觸實物,多做些實驗,以增加感性知識。要采取各種方式,幫助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在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后,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讓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制法和用途間的聯(lián)系,并注意加強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指導作用。

    (4 )加強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yǎng)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huán)。在教學中,要堅決防止只重講授、輕視實驗的偏向。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學生愛護儀,節(jié)約藥品。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緒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第三周:走進化學實驗室(參觀化學實驗室,怎樣進行化學實驗,怎樣設計實驗)。

    第四周:空氣、氧氣。

    第五周:制取氧氣,單元測試。

    第七周:水的組成、分子和原子。

    第八周:水的凈化、保護水資源、最輕的氣體、單元測試。

    第九周:原子的構成、元素。

    第十周:離子、化學式與化合價。

    第十一周:期中復習及考試、試卷分析

    第十二周:質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第十三周: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單元測試。

    第十四周:金剛石、石墨和C60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單元測試。

    第十六周:燃燒和滅火。

    第十七周:燃料和熱量、使用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

    第十八周:石油和煤的綜合利用、單元測試。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期末復習和考試。

    初中優(yōu)秀化學教案篇6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九年級化學教學將繼續(xù)在“課改”新理念和新的《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以課程改革為重點,以課堂教學為抓手,立足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規(guī)范教學過程,堅持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同時,關注后進生的成長,完成九年級化學下冊的教學任務,并積極組織學生以《中考復習指導叢書》為藍本進行中考復習備考,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化學知識與技能并為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生分析

    九年級共6個教學班, 本人任教198,199,201三個班化學,其中201班學生學習習慣較好,能力強些,九198,199班次之。大多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興趣,自覺性比較差,從考試情況來看:優(yōu)等生占21%,學習發(fā)展生占27%。總體情況分析:學生兩極分化十分嚴重,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熱情不高,不求上進。而其中的優(yōu)等生大多對學習熱情高,但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存在嚴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識拓展和知識的綜合能力等方面不夠好,學生反應能力弱??傮w來看,兩極分化還是較嚴重,許多學生對此感到無從下手,不會進行知識的梳理,導致學生掉隊,同時學生面臨畢業(yè)和升學的雙重壓力等,致使許多學生產(chǎn)生了厭學心理。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還注重保護學生學習和積極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的內(nèi)容共五個單元,分別是: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介紹了金屬和金屬材料的有關內(nèi)容;金屬的化學性質及用途和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重點是鐵、鋁、銅和合金的重要性質、用途;金屬活動性順序;有關含雜質物質在方程式中計算的問題。

    第九單元《溶液》有三個課題,先從定性的角度初步認識溶液,然后從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質的溶解性,接著再從定量的角度認識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重點是溶液、溶質、溶劑、飽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

    第十單元《酸和堿》的第一部分從生活和實驗中常見的酸和堿出發(fā),介紹了幾種常見酸和堿的性質及用途,并說明酸和堿各有相似性質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紹了酸和堿之間的反應(中和反應)及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溶液的酸堿度等。

    第十一單元《鹽 化肥》介紹了鹽和化肥,并對酸、堿、鹽之間的復分解反應及其發(fā)生的條件、碳酸根離子的檢驗、分離提純物質及化合物的分類等內(nèi)容進行總結。重點是酸堿鹽的反應規(guī)律和條件及過濾、蒸發(fā)等分離提純物質的運用。

    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教學難度不大,多屬于“知道”、“了解”的層次,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任務、措施

    1、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和科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動手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初步運用化學知識來解釋或解決簡單的化學問題逐步養(yǎng)成自己動手操作和能力。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做好“教學五認真工作”,本學期要注重教學反思的書寫。備課、上課要抓重點,把握本質。在平日的備課、上課中要把握好本質的東西、

    3、針對會考改革的新動向,把握會考改革的方向,培養(yǎng)學生適應中考及答案的各種技巧。特別是要處理要落實好《會考指導》的教學任務。

    4、在平日要注意化學實驗教學,確保實驗操作考試學生順利過關。

    5、加強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管理,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場所。并做好跟蹤檢查,培優(yōu)工作。

    五、教學進度表

    初中優(yōu)秀化學教案篇7

    一、化學是一門剛開設的新課程,與生活的聯(lián)系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本學期的教學目標任務是:

    1、 知識聯(lián)系生產(chǎn)實際、 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的實際,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學以致用。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會初步運用化學知識解釋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2、使學生學習一些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學習常見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礎知識,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學在生產(chǎn)中的實際應用。

    3、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和科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動手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初步運用化學知識來解釋或解決簡單的化學問題逐步養(yǎng)成自己動手操作和能力。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措施是

    1、重視基本概念和理論的學習。

    2、備課、上課要抓重點,把握本質。在平日的備課、上課中要把握好本質的東西。

    3、在平日講課中學會對比。

    4、在平日要注意化學實驗。

    5、跟蹤檢查。

    初中優(yōu)秀化學教案相關文章:

    課題研究報告怎么寫

    高中化學老師個人教學工作總結優(yōu)秀范文

    烹飪教師工作總結5篇

    體育交流教師工作總結5篇

    教師工作總結及存在的問題5篇

    教師工作總結教學收獲5篇

    初中值周教師工作總結5篇

    教師工作總結開頭5篇

    高中化學教師年度考核個人總結5篇

    教師個人總結與自我評價5篇

    166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