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的故事 中秋節(jié)簡短傳說故事
推薦文章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佳節(jié)萬家歡,吳剛捧出桂花酒,嫦娥蟾宮舞蹁躚。以下是小編精心準(zhǔn)備的中秋節(jié)簡短傳說故事,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nèi)容哦!
中秋節(jié)的故事
嫦娥奔月
據(jù)傳說,在古代,天空在同一時間出現(xiàn)了十天,把莊稼曬死,人們無法生存。英雄后羿,同情苦難的人,爬到昆侖山脈的頂部,用他的魔力,掏出他的神弓,擊落超過9個太陽在一個呼吸,并嚴(yán)格命令的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造福人民的后羿尊敬和愛戴的人。他娶了一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整天與他的妻子除了他的技能狩獵。人們羨慕這對才貌雙全的佳偶。蓬蒙不擅長,有一天也進(jìn)來了,后羿去昆侖山看望朋友,尋找道。他遇到了王母娘娘,向她要了一包不死藥。據(jù)說,如果你吃了這種藥,你就會立刻變成神仙。然而,后羿不愿意離開他的妻子,所以他不得不暫時把仙丹交給嫦娥收集。嫦娥把藥藏在梳妝臺的寶箱里。沒想到,蓬蒙看到了。有一次,后羿領(lǐng)著他的弟子去打獵。后羿領(lǐng)他們離開后不久,蓬蒙就拿著一把劍闖入后花園,威脅嫦娥交出長生不老藥。當(dāng)嫦娥遇到危險時,她轉(zhuǎn)身打開寶箱,拿出長生不老藥吞了下去。嫦娥吞下了藥,立刻飄離地面,沖出窗戶,飛向天空。因為嫦娥為她的丈夫擔(dān)心,她飛到最近的月亮上,在晚上變成了神仙。后羿既震驚又生氣。他拔出劍來殺了那個惡棍。蓬蒙已經(jīng)逃走了。后羿非常傷心,他抬頭仰望夜空,呼喚妻子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非常明亮,一個晃動的身影就像嫦娥一樣。他拼命追趕月亮,但追趕三個步驟,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先進(jìn)的三個步驟,無論如何不能趕上后羿別無選擇,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香表,穿上她最喜歡的蜂蜜和新鮮水果,悼念她的嫦娥在月宮。聽到這個消息后,嫦娥在月球上已成為不朽,人們建立香表在月亮下面,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之后,自定義崇拜月亮的中秋節(jié)在民間傳播故事4:吳幫派贏得桂冠
據(jù)說廣漢月宮前的月桂樹郁郁蔥蔥,足有五百多英尺高。下面有一個人經(jīng)常把它砍倒,但每次砍倒后,傷口馬上愈合。
中秋節(jié)的故事
月亮十五個門
天上有個月亮,月亮里住著一個姑娘。還有一個天狗給她看門。月亮有十五個門。每個月初一,月亮姑娘把門打開一個,門一打開,就露出一個小月牙兒。初二再打開一個,月牙兒又大一點,一直到十五,圓圓的月亮就全露出來了。從十六開始,月亮姑娘又一天關(guān)上一個門,到三十,月亮門全關(guān)上了,也就看不見月亮了。就是這樣,一天一天,一個月一個月,年年這樣。
不知道是哪一年,來了一個叫亞西的男人。這個亞西是個窺視癖,愛好悄沒聲地跑到月亮門外偷著看月亮姑娘。月亮姑娘氣急了,把所有的門“啪、啪、啪”全關(guān)上了。一下子,天昏地暗,白天黑夜不分。這可糟了,天下的人們以為月亮被天狗吃了,說這是“月食”,就拿出鐵桶、銅盆,“當(dāng)當(dāng)當(dāng)”、“當(dāng)當(dāng)當(dāng)”地敲起來,亞西聽見有動靜,嚇跑了。月亮姑娘就又把關(guān)上的門打開,給天下的人照亮。
中秋節(jié)的故事
兔爺?shù)膫髡f
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幾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難過,就派身邊的玉兔去為百姓們治病。玉兔變成了一個少女,她挨家挨戶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們?yōu)榱烁兄x玉兔,紛紛送東西給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別人借衣服穿,每到一處就換一身裝扮,有時候打扮得像個賣油的,有時候又像個算命的……一會兒是男人裝束,一會兒又是女人打扮。為了能給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騎上馬、鹿或獅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內(nèi)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宮中去了。于是,人們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騎鹿的,有乘鳳的,有披掛著鎧甲的,也有身著各種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態(tài),非??蓯邸C康睫r(nóng)歷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給她擺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來酬謝她給人間帶來的吉祥和幸福,還親切地稱她為“兔兒爺”、“兔奶奶”。
中秋節(jié)的故事
月亮為什么這么亮
每年八月十五的晚上,月光照亮了村前山后,阿美人的姑娘們就聚集在一塊杵米磨谷,歌唱豐收。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阿里山和月亮之間有一拱美麗的虹橋相連,從地面走向月亮并不困難,特別是八月十五滿月那一夜,阿里山上就有許多身穿五彩達(dá)戈紋衣裳的姑娘,背著裝滿谷子的藤簍,一個接一個地攀上虹橋,登上月亮。
月亮上有棵桂花樹,每到月圓的時候,它會在微風(fēng)中輕輕搖曳,滿枝繁花飄散出清甜的香味。姑娘們聽老人說:“若采得八月十五的桂花,和進(jìn)新谷一起杵磨,吃了可以消災(zāi)祛病,青春不老。”
那時的月亮不象如今這么亮,顏色一片昏黃。姑娘們登上月宮,摘下桂花摻進(jìn)谷子里,你一杵我一杵,舂得一顆顆大米白白的,映得月兒透亮透亮。
一天,部落里有個姑娘想登虹橋上月宮,采一枝桂花舂米給久病的媽媽熬稀飯。她背上沉沉的藤簍攀上虹橋,沒想到剛走進(jìn)月亮,虹橋“喀啦”一聲斷落了。姑娘想媽媽眼淚汪汪,從此再也回不了家鄉(xiāng)。她每天都在桂花樹下舂米,一杵一杵,舂得白米細(xì)又細(xì),勻又勻,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谷子杵成了白米,白米杵成了細(xì)粉。
每到八月十五月亮圓了,姑娘想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了,就把細(xì)膩潔白的細(xì)粉灑到人間,白白的米粉紛紛揚揚灑落下來,化作了如水的清輝,把山水大地映得清晰明凈。姑娘望著月光下靜謐安寧的村莊和茅舍,默默祝愿爸爸長壽,媽媽健康,家中平安,年年豐收。這時候,部落里的老人也會指著月亮對后生們說:“孩子們呵,你們知道八月十五的月兒為什么格外亮嗎?那是阿姐在月亮上思念故鄉(xiāng),把潔白的米粉灑向人間啊!”
中秋節(jié)的故事
玄宗游月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wèi)森嚴(yán),無法進(jìn)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zhuǎn)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