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文學作品有哪些,20世紀的中國文學作品
推薦文章
梳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脈 明確代表作有那些?
文學史脈很廣的,有古典、近代、現(xiàn)代、當代什么的。既然是交作業(yè),那就隨便扒一點。鴉片戰(zhàn)爭~五四運動時期的稱為近代,代表作,魏源《海國圖志》、嚴復《嚴侯官全集》、李伯元《官場現(xiàn)形記》、秋瑾的《秋瑾集》等。集中反應了對新思想,新世界的認知。
五四運動~新中國成立為現(xiàn)代文學,出現(xiàn)了話劇、散文、雜文等新題材。代表作太多了,寫一些作家就好,魯迅、胡適、郭沫若、葉勝陶、朱自清、茅盾、林語堂、老舍、冰心.....(這章可以重點寫,因為有的寫)。期間作品表現(xiàn)了文學與群眾,革命的結合。
新中國成立~現(xiàn)在的稱為當代文學。其中又可分為新時期文學,80年代文學,90年代文學和新世紀文學。出現(xiàn)了很多流派,什么山藥蛋派,痞子派等等。當代文學的題材很廣泛,早期多歌頌新中國,毛主席,鄧小平。反應社會主義新中國,美好生活,文革,改革開放.....我們就活在當代,所以這個時期的你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把學過的,了解的都搬上來。
二十世紀是現(xiàn)當代文學。
20世紀中國文學,是近年來學界提出的一個新的文學史概念。從時間的界定上來說,顧名思義,它所指稱的當然是20世紀的中國文學,但這也只是一種大致不差的說法,很難說它的上限就一定是1900年。從文學發(fā)展的實際進程來看,作為一個相對完整的歷史階段,其上限應在上一世紀末和本世紀初。至于下限,因為這一過程迄未完結,亦不能就預定在1999年。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于將這一文學過程分解為近代、現(xiàn)代、當代三個階段。和“20世紀”一樣,“近代”、“現(xiàn)代”、“當代”也是表述時間的概念,而且,由于這三個概念所包容的歷史內容及其對文學的制約和要求不同,三個時期的文學確有不同的時代內涵和表征,據(jù)此來研究文學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和“20世紀”不同,這三個概念雖然也是表述時間的階段性的,但它們卻帶有明顯的歷史人文色彩,有著特定的社會政治指向,即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因此,依據(jù)這種社會政治革命的分期來劃分文學發(fā)展階段,又必然會有削足適履之憾。事實上正是如此。對政治分期的依附,意味著對政治尺度的依附,其結果必然是對文學史固有尺度的相對漠視甚至放棄。
二十世紀國學名著有哪些
阿Q正傳
狂人日記
吶喊
朝花夕拾
駱駝祥子
雷雨
劫余灰
苦社會
《苦學生》、《黃金世界》等;寫反對迷信的,有《瞎騙奇聞》、《掃迷帚》、《玉佛緣》等;寫婦女解放的,有《黃繡球》、《女子權》、《中國女豪杰》等。同時,資產階級革命派作家也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鼓吹反帝反清的種族革命。著名作品有《洪秀全演義》、《獅子吼》、《洗恥記》、《自由結婚》、《盧梭魂》等。
可參考:
20世紀90年代,中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20世紀90年代,現(xiàn)實主義出現(xiàn)新浪潮。寫反腐倡廉的《蒼天在上》(陸天明),寫鄉(xiāng)鎮(zhèn)改革的《分享艱難》(劉醒龍),寫軍人命運的《我是太陽》(鄧一光),寫農村悲情的《窮人》(何申),寫女工際遇的《學習微笑》(李佩甫)等等都是直接關注民疾國是、表現(xiàn)社會生活主潮的作品。
20世紀中國有哪些鄉(xiāng)土文學作品?
解放區(qū)鄉(xiāng)土小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暴風驟雨》
“農村題材”:《創(chuàng)業(yè)史》《山鄉(xiāng)巨變》《三里灣》《風雷》《艷陽天》《金光大道》
新鄉(xiāng)土文學:《白鹿原》《羊的門》《萬物花開》《丑行或浪漫》《受活》《白豆》
《我的生活質量》《婦女閑聊錄》《笨花》《上塘書》《秦腔》《空山》
《吉寬的馬車》《湖光山色》《白紙門》《高興》《一句頂一萬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