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葫蘆的秘密第三章讀后感
品味名著后,書中那些緊張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氣息的故事;那些帶有傳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努克要去掉i,永遠都活在我們的心中,永不磨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寶葫蘆的秘密第三章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寶葫蘆的秘密第三章讀后感篇1
暑假到了,媽媽帶我去新華書店買書,我買了一本《寶葫蘆的秘密》。我特喜歡這本書,一下子就看完了。
這本書的主人公叫王葆,他是一個好吃零食,愛幻想的孩子。從小奶奶就給他講寶葫蘆的故事。他也很想要一個寶葫蘆,連做夢都夢到自己得到一個寶葫蘆。這樣就可以不費事不操心地獲得一切。
這天,王葆終于美夢成真了,在釣魚的時候真的釣上了一個寶葫蘆。從此,他想要什么有什么。他想吃好吃的,面前立刻出現(xiàn)他最愛吃的東西。寫作業(yè)時他想立刻寫完,誰知作業(yè)真的寫完了。他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本領,做一個起重機模型,這個模型就在他的房間里出現(xiàn)。真是個神奇的寶葫蘆!從此,他就高枕無憂,讓寶葫蘆代他學習、寫作業(yè)、做模型……讓同學們刮目相看。王葆開始是樂滋滋的,可他慢慢地發(fā)現(xiàn),他有了寶葫蘆,不但沒有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反而多了不少麻煩和苦惱。比如:他和同學下棋,他想把馬吃掉,結果那個馬的棋子就飛到了他嘴里。終于在一次數(shù)學考試時,寶葫蘆使用魔法時不僅把蘇鳴鳳試卷上的答案全部轉移到了王葆的空白試卷上,而且把試卷上的姓名也一起轉移給了王葆,這讓王葆受到了老師的嚴厲批評和同學們的嘲笑。原來寶葫蘆變出來的東西不是它變的,它是偷取了別人的東西。王葆逐漸認識到寶葫蘆不是個好東西,他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雙手,于是便把寶葫蘆給扔了。
讀了這一本書,我聯(lián)想到了自己學習書法,寫一幅作品,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寫過關,有時兩節(jié)課都不能寫過一個字,真讓人泄氣。書法老師很嚴厲,說必須寫過一個字才能回家。有時會寫到晚上十一點,甚至十二點。我有一次就偷偷拿老師寫的樣版,想蒙混過關,結果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狠狠地被批評了一頓。這讓我懂得了只有通過自己的付出才能換來成功的結果。學習是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的。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幾年的書法學習,我的書法有了長進,多次獲得了書法比賽的獎勵。
同學們,這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人生就是一次一次的超越,只有用勤勞和智慧去創(chuàng)造,我們才能獲得成功!
寶葫蘆的秘密第三章讀后感篇2
在《寶葫蘆的秘密》中,主人公王葆的秘密就是他擁有了一個無所不能的寶葫蘆,寶葫蘆的作用是什么?就跟多啦A夢的口袋、阿拉丁的神燈、神筆馬良的毛筆……差不多的一種想變出什么就能變出什么,想實現(xiàn)什么都能幫你實現(xiàn)的“魔法萬能箱”。
王葆的夢想那么多,有了這么一個寶葫蘆當然好了,一次釣魚的時候,偶遇得到傳說中能實現(xiàn)任何愿望的寶葫蘆,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成什么。但是伴隨快樂而來的就是無數(shù)個意想不到的:當他和同學下棋想吃掉對方棋子,棋子馬上就飛到他嘴里……寶葫蘆不但沒給他帶來幸福,反而帶來無數(shù)困擾。
這個寶葫蘆雖然是一種萬花筒,可以變出世界的驚喜和美好,但同時也是個讓人不勞而獲的魔咒,會讓人產生懶惰、消極、不思進取的心理。正如童年時期我們也都曾經(jīng)夢想擁有這么一個可以變出萬千世界的小寶物,但是所有童話中的寶貝都有一個關鍵之處,就是善人用它救死扶傷,多做善事,惡人用它則物極必反,會衍生災難。
這也正是為什么寶葫蘆非但沒有給王葆帶來快樂,卻帶來那么多不快樂的原因。貪念產生惡,而努力的過程才能給小朋友帶去成長的收獲的快樂。所以,我覺得這么一個雖然通俗易懂的童話故事,卻能給孩子帶去深刻而受益一生的寶貴道理。教會孩子任何事情不要總想著祈求父母幫助,懇求他人援助,而是萬事萬物能靠一己之力去獲得最后的成功。哪怕是失敗,過程也是個成長。
作者的語言生動有趣,美好的故事充滿童真童趣,可以讓孩子們從中看到自己,也能從中悟到人生。在孩子的成長中,最需要的是教育,最能深入心靈、啟發(fā)孩子是書籍。讀一本好書,孩子們雖然表面聽的是主人公的故事,但從現(xiàn)實中卻聯(lián)想的是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
我們都曾夢想過成為無所不能的孫悟空,用他的猴毛和金箍棒瀟瀟灑灑走天涯,想要什么有什么。但是孫悟空還需要緊箍咒的束縛,也需要一路過斬將,保護師傅取得真經(jīng)。原本,這個世上就沒有不勞而獲的人生,所有付出都需要代價,所有耕耘才能釀出累累果實。
感謝《寶葫蘆的秘密》,很多時候童話故事,并不只是給兒童看,也會帶給成年人不少人生的感悟。
寶葫蘆的秘密第三章讀后感篇3
《寶葫蘆的秘密》,說不上是一本新書,因為他已經(jīng)影響了近五十年。五十年前,張?zhí)煲砭鸵源藭ゾ涯切┖靡輴簞诘男∨笥?,可謂是打上了預防針。
要獲得成功和別人的認可,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的故事,在當代已經(jīng)很稀少了,因為作者寫作此書的時代,正是我國一窮二白而走向現(xiàn)代化的過程,而目前的兒童,生活的時代物質文明極度豐富,他們的父母多半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自然不會讓自己的孩子養(yǎng)成不良的習性。不過,這書重讀,仍然感受到的是文字的活躍與洗練,可以作為兒童作文的極好“模仿品”。
對于兒童而言,這本書的情節(jié)很簡單,但與情節(jié)相比,其主旨則更加簡單。小學生王葆,好吃零食,又愛幻想,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個像寶葫蘆那般的神通,但是事實總是喜歡與他開玩笑,即使他獲得了這樣的寶貝,仍然使他一直不開心。
是非感,不是完全可以通過說教而建立的,而是通過其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而長成的,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所謖的“塹”就是讓你經(jīng)歷教訓與挫折。從這種意義上看,王葆的教訓與挫折與其年齡段還是對稱的,考試總想考高分,卻不愿意動筆,總以為寶葫蘆可以搞定,這種神話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仍然被一群不諳世事的小孩子所喜愛。學習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結束了學習生涯,才發(fā)現(xiàn)痛苦的事情很多很多,比如失業(yè)、失戀,離異,這些都不僅僅是學習成績好壞可以解決的。
這本書是文學作品,不是心理作品,所以對于心理方面的刻劃還是比較枯燥的,凡遇心喜事必然是笑容滿面,凡遇心悲事必然是愁云慘淡,這種愛與恨交叉的情感,并不是人人想躲避就可以躲避的。人心總是貪求舒適與快樂的,不僅對于孩子是這樣的,哪怕對于已經(jīng)是成人的你我,不也是一個道理嗎?
南柯一夢似乎是所有無法圓滿的夢想最佳的結局,這本書也不例外,在沒法前后響應的情況下,對于寶葫蘆的結局,無非是讓夢碎了,或者說是夢醒了,但是我們都知道,夢碎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已然夢碎的情況下,我們又如何面對新一輪升起的太陽。
這本童話書之所以能影響了五十年,就在于沒有給這個夢想一個挽救的機會,讓讀過此書的人從夢想中覺醒,進而面對慘淡的現(xiàn)實,去開創(chuàng)瑰麗的未來!
寶葫蘆的秘密第三章讀后感篇4
擁有寶葫蘆的王葆,這些日子可真變了,只要王葆心里想什么,就有什么,連數(shù)學作業(yè)都不用寫,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想擁有這個寶葫蘆。王葆想吃什么東西,就有什么東西;想要魚就有魚;要書就有書;要棋就有棋;要花就有花,還有自行車。我可真羨慕呀!
可是到了最后還被別人勿認為是小偷了,但是王葆有說不盡的借口。
想到以前的誠實的王葆到現(xiàn)在愛撒謊的王葆有一個明顯的變化,不禁讓我想起了我的有一次,因為我從小誠實不會騙人,連做一件壞事也會自己承認出來。但是那一次太可怕了,我一句話騙了老師還沒有主動承認,我好后悔。是在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有個小朋友做了一個很漂亮的鐘,十分美觀。我無意中把手放到了鐘上。不妙!鐘上的針掉下來了,我手忙腳亂的把指針放了上去,可是有掉下了,我隨手丟在了地上,那時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趕緊逃跑。后來,老師發(fā)現(xiàn)鐘上的針少了一根便一個一個的問小朋友,小朋友們都說沒看見過鐘。當老師問到我時我冷靜的回答:“我不知道?!崩蠋燑c點頭說:“那也是,女孩子是不會干這種壞事的,干這種壞事的只有壞男孩?!蔽疫€配合的點點頭說:“是呀,是呀!”老師還對男生大罵一通,卻不知道干這樣壞事的不是男生而是乖巧的小女生,這件丟人的是我這輩子也忘不了。
我還有一件很丟人的事,是要背一首詩,我背了好久也背不下來,我就把詩寫在了手上,在給媽媽背時我就讀了下了。背完后媽媽就問我為什么老要看手,我不緊不慢的回答道:“因為我的手上有一張很好看的黏黏紙?!边@個借口可真好呀!一下子就騙過了老媽。但是我的心里卻很內疚。
王葆的借口鬧出了大事,他還被寶葫蘆害成了小偷,偷別人的東西。借口可真是個壞習慣呀!雖然是個夢,但的確很可怕哦。
寶葫蘆的秘密第三章讀后感篇5
我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寶葫蘆真的是一個寶貝呢,還想著我要是有這么一個寶葫蘆,該多么好呢!一想起來那些有了寶葫蘆的人們我就羨慕嫉妒恨??!我也想擁有一個這樣的寶葫蘆,可以幫我做所有的事情,我什么也不用干了!哈哈哈!但這好像就是一個夢,一個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就算實現(xiàn)了,但它也不一定會給我?guī)砗锰帲腥藭栁以趺粗赖哪??其實就是讀完這本書后,我才知道寶葫蘆幫我做的事情,都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而不想做的事情我在想我能做為什么就不能自己做呢?對,我可以自己做!
王葆在釣魚時撿到了一個寶葫蘆,而這個寶葫蘆確實給他帶來了很多物質上的一些利益,也確實給很多事情的麻煩解決了很多,但也確實惹了不少麻煩呢,比如說考試的時候,他想著自己怎么做?但是寶葫蘆覺得,我可以幫主人做好啊!結果就把同學的考試卷,在寫上名字之前偷拿過來給了王葆,這種事情肯定讓王葆高興極了呢!可王葆并不知道,這可是別人的卷子??!但就在這時這位同學,報告給了老師,王葆才知道自己的卷子不是寶葫蘆自己做的,而是同學的。這讓他緊張壞了,但還是暴露了。
從那結束后,王葆收拾書包的時候之前學校丟的東西,結果都找著了那是因為被寶葫蘆拿走了,給了誰呢?給了王葆,王葆低著頭慌忙的跑出了教室,這對他是一種很大的打擊,隨后他就把寶葫蘆扔了,再后來楊栓,來到他的身旁,告訴他學校亂套了,他的爸爸已經(jīng)在校長室了,他急忙跑回學校,把所有的事實都說了出來,這時他身上好像丟了一塊大石頭一樣,終于把心里的疙瘩說了出來。放松極了!
我們不能向往不勞而獲的生活,我們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愛勞動,珍惜別人勞動成果,誠實的孩子!
寶葫蘆的秘密第三章讀后感篇6
我曾經(jīng)讀過一本書,名叫《寶葫蘆的秘密》。我對這本書深有感觸,書中的內容至今令我記憶猶新。
《寶葫蘆的秘密》講的是一個叫王葆的小學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獲得了一個寶葫蘆。寶葫蘆真是個好寶貝,神通廣大,無所不能,想要什么有什么,簡直就是萬能的。于是,他給王葆變出許多想要的、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東西,從此王葆成了“閑人”,不用做任何事情。
可惜好景不長,接二連三的麻煩隨之而來,讓王葆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尷尬,如他想要書,書就來了;他跟同學下棋,想把對方的馬吃掉,馬就到了他嘴里;他想要在同學面前顯擺顯擺,寶葫蘆就給他變了架塔吊模型??墒悄P退牧?,同學們叫他重新裝好,他不會,好沒面子,只能偷偷地溜走;考試的時候,寶葫蘆用王葆同學蘇鳴鳳的試卷來冒充自己的試卷,竟然名字也沒改……由于這樣,他漸漸地脫離了群體,同學們不再相信他。
后來,王葆受不了寶葫蘆的一些惡劣行為,也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就把寶葫蘆的事一五一十地說給了大家聽,并把它拋棄了。做了這些事后,他心里揣著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最后王葆才發(fā)現(xiàn)他只是做了一場夢,他很慶幸這只是一場夢,他明白了凡事依靠別人和不勞而獲終究一場空,他決心做一個好學生。
其實,不僅僅是王葆,我在生活中也有類似的行為:我希望自己有一個三頭六臂的機器人,幫我寫作業(yè),幫我穿衣服,幫我收拾書包,幫我……這樣會多舒服呀!生活中,我不會系紅領巾,就讓媽媽幫我系;升國旗時,紅領巾開了,我卻沒有辦法。在學習上,我不會的題也不思考,直接交給媽媽,讓她幫我解答;到考試時,我發(fā)現(xiàn)難的題目一個也不會。
我想,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中,我們都不能抱有不勞而獲的想法,應該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不投機取巧,靠自己戰(zhàn)勝困難,走向成功!同時,我也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收獲豐收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