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范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我絕望了、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范文篇1
讀完《寶葫蘆的秘密》初二(6)寒假我和孩子一起讀了《寶葫蘆的秘密》??赐赀@本書,感觸良多。
男主角王寶是一個淘氣又以自我為中心的小男孩。他不喜歡思考,也不想努力。因為不受同學歡迎,只好一個人去釣魚,釣到了一個寶葫蘆。寶葫蘆認他為師傅,幫他實現(xiàn)了很多愿望,但也幫了不少忙,讓王寶吃了苦頭。所以王寶棄了葫蘆,最后靠自己的努力成功了。
書中,王寶一直想借助寶葫蘆不勞而獲,結果卻適得其反。借書被誤認為小偷,誤吃棋子,考試時偷同學答案被老師處罰...真是弄巧成拙,尷尬。不勞而獲的想法真的很蠢。天上怎么會掉餡餅?他忘記了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勤奮。只有付出,才有收獲。與其把時間浪費在空的想法上,不如好好學習,努力工作。
這部作品也向我們證明了,笨孩子不笨,只是懶,沒有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禁想到當今的社會現(xiàn)象:很多老師和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把學習成績差的孩子當成傻孩子。但是,有多少人想過,為什么孩子成績差?這部作品讓我想起了孫云曉曾經(jīng)說過的一句話: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學習成績更重要!在我看來,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僅是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前提,也是做事成功的重要前提。小王寶的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笨孩子,只有懶孩子。懶孩子只要像王寶一樣努力,也能成為好學生。當初正是因為他沒有養(yǎng)成努力踏實的好習慣,想不勞而獲,所以成了老師眼中成績差,品行不好的壞孩子。當他改掉懶惰的壞習慣時,他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
其實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取得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更重要。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踏實做事,孩子才能一步步成功。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范文篇2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是張?zhí)煲頎敔攲懙?。他巧妙地將這本書作為一個夢的故事來寫。
故事的主人公王寶,有一天,他和他的同學去釣魚,他們釣了一桶魚。他什么也沒釣到,卻意外地釣到了一個寶葫蘆。寶葫蘆對他說:“只要你答應我不說出我的秘密,我就答應你從今天起實現(xiàn)你所有的愿望。”王寶答應了。所以,他有他想要的;他不用寫作業(yè);他不需要制作模型;他把名字寫在試卷上就夠了。但后來,他漸漸對這種生活失去了信心。終于有一天,他說出了葫蘆的秘密。突然,他從這個“美好”的夢中醒來,開始了平凡的生活。
看了這本書,我知道表面的美麗會害人一輩子。我們不能被它愚弄。王寶就是這樣的受害者。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如果有,那一定是偷來的。一切都需要我們的手去拿。所以要腳踏實地,用自己的努力換來一次次的收獲。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范文篇3
《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叫王寶的小男孩,他總是被自己學習差、運動差、抓不到一條魚就被同學嘲笑所困擾。一天,他去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釣魚。他釣魚后睡著了。當他醒來時,他發(fā)現(xiàn)了他抓到的東西。當他把它拉起來時,是一個葫蘆。王寶慢慢靠近葫蘆,葫蘆突然跳了起來。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寶葫蘆,可以實現(xiàn)任何愿望。每次都是弄巧成拙,讓王寶丟臉。后來,王寶不再用葫蘆做不勞而獲的事情。此后,王寶靠自己努力,終于贏得了大家的稱贊。
看完《寶葫蘆的秘密》后,我下定決心,在求學的路上,問一問自己是否對此一無所知。我要腳踏實地的學習,不能投機取巧。只有努力學習,我們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范文篇4
這幾天,我讀完了《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看完之后,我深有感觸。
這個故事主要是關于一個叫王寶的孩子。一天,他在河邊釣魚,釣到了一個寶葫蘆。從此,他不用動腦子做事了。他想做什么或想做什么,都要靠這個葫蘆來替他做。他成了一個不勞而獲的孩子,同時也失去了友情。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我曾經(jīng)做過的一件事。那天,當我在家做作業(yè)時,我看到了一道難題。當時想都沒想就準備問爸爸了,但我又想,我這樣問,豈不是一點腦子都沒有?我還是先為自己考慮一下吧。于是,我不停地計算,不停地畫,終于在一張計算圖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我按照上面的方法一步一步的計算,終于做出來了。我給我父親看了,它是對的。我開心地笑了...
其實人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喜歡問而不是自己想的。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能有自己的結果。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范文篇5
最近,張?zhí)煲韺懙囊徊勘环Q為“中國安徒生”的兒童文學名著深深吸引了我。
這本書的主人公王寶在夢中得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葫蘆。從此你可以擁有你想要的,你想要的。比如他想要一臺電磁吊車,它會幫他“換”一臺;他餓的時候,會給他做很多好吃的;他還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把王寶要的書放進書包里…
這種得償所愿的生活并沒有給王寶帶來快樂和幸福,帶來的只是無盡的苦惱和無聊。因為寶葫蘆不是“換”東西,而是偷東西。通過反復的經(jīng)歷,王寶終于揭開了寶葫蘆的全部秘密。
這本書對我有一個很大的啟發(fā),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而不是依賴和懶惰。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范文篇6
前不久,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我一直想要買的書,它的名子叫《寶葫蘆的秘密》。
這本書的作者是張?zhí)煲恚粌H是中國第二位童話大家也是現(xiàn)代著名的長篇小說大家。這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講的是一個叫王葆的小學生天真活潑富有想象力,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幻想可以有一個神奇的寶貝來幫助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得到了一個寶葫節(jié),寶葫很神奇,它可以滿足王葆一切愿望,比如食物、金錢、玩具、名譽。在學校王葆的表現(xiàn)讓同學們十分的驚訝,他可以在同學們面前大顯神威,仿佛生活都變得完美。可是王葆發(fā)現(xiàn)寶葫蘆只會盲目的聽,最后導致王葆在學??荚囍蟹噶藝乐劐e誤,他在即將要開展的比賽面前也是無能為力,這也讓我為此思考他是繼續(xù)用寶葫蘆還是認清現(xiàn)實依靠自己的力量。
讀了這本書,我認識到了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的能力,靠想象力和歪門邪道是不會成功的,只有靠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腳踏實地的做事情才能成功。
《寶葫蘆的秘密》讀后感范文篇7
讀完《寶葫蘆的秘密》高二(1)這個暑假,我讀了幾本書,但印象最深的是《寶葫蘆的秘密》。來看看我和我一起看完這本書后的感受吧。
一開始我以為葫蘆真的是個寶。要是我有個葫蘆就好了,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然而,看完整本書,我的想法發(fā)生了變化。我想,葫蘆雖然能給我們帶來快樂,但它可能更讓人討厭,更讓人討厭!
文章從這里開始:有個孩子叫王寶,非常喜歡聽奶奶講故事。奶奶總是講寶葫蘆的故事,有了寶葫蘆,她就會變得快樂,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有一天。王寶自己釣魚的時候,不小心釣到了一個寶葫蘆。他一連在地上滾了好幾圈。他覺得自己終于可以得償所愿,過上幸福的生活了。一開始他覺得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真的很好。但后來他發(fā)現(xiàn),寶葫蘆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該做的都做了,他也沒什么事。后來他發(fā)現(xiàn)寶葫蘆被偷了。一氣之下,他把秘密告訴了所有人,這讓寶葫蘆沒用了。他把寶葫蘆扔了,他徹底放松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切都是要用你的勞動果實來換的,你不可能不勞而獲。就拿這個寶葫蘆來說吧。當你認為你擁有了你想要的一切的時候,你會覺得很幸福很快樂,但是當你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被偷的時候,你會怎么想?你會吃面前不勞而獲的東西嗎?寶葫蘆知道我的心思,當著鄰居和同學的面偷了我想要的東西放在我手里。這不是讓我在鄰居同學面前很尷尬嗎?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不能貪圖小利,貪得無厭的人無人理睬。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貪圖小利。這個寶葫蘆的故事恰恰告訴我們,不勞而獲是不行的,用自己的勞動換來的才是最珍貴的。有了自己的勞動成果,才知道辛苦,才不會把別人的勞動當回事。小時候偷過針,長大后偷過金,當我接受了我偷的東西,就等于偷了東西。時間長了,我就會養(yǎng)成懶惰的壞習慣。我提議大家一起做誠實的孩子,不要偷東西,不勞而獲。
王寶終于扔掉了葫蘆。我們都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王寶扔掉葫蘆是不對的;有人認為王寶扔掉葫蘆是正確的選擇。我也這么認為王寶把寶葫蘆扔掉是不對的,因為王寶既然認為寶葫蘆做錯了,就應該事先把自己的看法告訴寶葫蘆,而不是對寶葫蘆大喊大叫。我想如果寶葫蘆真的知道主人在想什么,就應該和王寶一起做王寶想做的事,寶葫蘆就能和主人成為最好的一對。我們不能不勞而獲,但我們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個熱愛勞動,珍惜他人勞動,誠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