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頭》第二章節(jié)讀后感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然后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后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高老頭》第二章節(jié)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高老頭》第二章節(jié)讀后感篇1
一個富有的破產(chǎn)老頭,兩個自私自利的女兒,三個因親情聯(lián)系在一起的靈魂,構(gòu)成了整個故事的主線。因早年失去妻子,高老頭將自己一生的愛全部傾注在兩個女兒身上,給她們創(chuàng)造最好的物質(zhì)條件,并以高昂的嫁妝作為基礎(chǔ),將她們捧入上流社會。然而,高老頭最終卻被女兒們趕出住處,獨自住在小小的舊公寓中,就連臨死前想看一眼女兒的愿望都未能實現(xiàn)。
在絕望與孤獨中,高老頭感嘆“金錢能買到一切,包括女兒”。這位可憐的老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醒悟了,他悟出造成這種過錯的原因。不是他,不是錢,是愛,是他對女兒們無私的愛。這種愛是不顧一切的付出來滿足女兒需求的愛,是一種不恰當(dāng)?shù)膼邸鐞邸?/p>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與高老相似,不少單親家庭與喪偶家庭的父母們,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子女身上。給他們最好的,給他們更多的零花錢,想在物質(zhì)上彌補孩子所缺失的父愛或母愛。然而,往往在這樣的愛的澆灌下的孩子是孤僻的,對社會充滿了敵意。他們很難感受到愛,這樣的人往往與其他人之間是有較大隔閡的。
除了單親家庭,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家庭也存在類似的情況,由于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子女,父母把所有的愛都給予了他,力所能及的為其創(chuàng)造最好的物質(zhì)條件。父母將好吃的東西留給孩子,給孩子買各種名牌衣服,自己不舍得買的只要孩子需要都會盡一切努力辦到。久而久之,子女們自然而然的認為好東西都是自己的,自己不要的都是父母的。這種習(xí)慣和想法就會被保留下來,當(dāng)他們進入社會后,會沿用同樣的習(xí)慣和想法待人接物,最終造成整個社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社會風(fēng)氣。
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些情況,與我們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這種以金錢作基礎(chǔ)和手段,滿足子女欲望的溺愛,使他們逐漸形成了自私自利的不良人生觀,最終甚至給整個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然而,父母對子女的愛的本身并沒有錯,這種親情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雖然愛的方式不當(dāng),但愛卻是真的。所以,我們?nèi)绾握_的去看待這種愛才是值得我們?nèi)ニ伎嫉摹?/p>
《高老頭》第二章節(jié)讀后感篇2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塑造的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資產(chǎn)階級金錢至上的觀念所占神的歷史悲劇的一個縮影。
她對女兒的“父愛”是畸形的,是交織在封建宗法觀念和資產(chǎn)階級金錢法則上的。他之所以愿意為了女兒而去伏蓋公寓居住;為了女兒賣掉了一切,讓出了養(yǎng)老金;為了女兒甚至想去做一些不干凈的勾當(dāng)。這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將對女兒的“愛”最為他攀援名貴,抬高地位的手段。因此,她對女兒的“父愛”顯得丑陋而庸俗。
高老頭的父愛悲劇,既是個性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也是時代的必然產(chǎn)物。一方面是由于他內(nèi)心那種偏執(zhí)而近乎瘋狂的父愛,使他成為父愛的犧牲品。在道德上,高老頭并沒有完全接受資產(chǎn)階級那一套,還存有封建宗法道德的想法。因而他很愛女兒,卻也想著能中撈一筆。這種變態(tài)的父愛擁有自我抹殺性,正如他自己所說:“一切都是我的錯,是我縱容她們把我踩在腳下的?!?/p>
拉斯蒂涅本來是法國某省的破落子弟,家庭節(jié)省一切開支就是為了供他上大學(xué),讓他將來好出人頭地。你也原本是個熱情且又具有才起的青年,只是巴黎的犯法讓他萌生了要爬到社會頂層的欲望。他的遠方表姐鮑賽昂富人告訴他:“這個社會就是騙子和傻子的集團,要以牙還牙來對付這個社會。你越?jīng)]心肝就升的越快,你毫不留情地打擊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dāng)作驛馬,把它們騎得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達到欲望的最高峰。”他從事吧拉斯蒂涅迎上了極端利己主義的道路。之后的伏脫冷也看出了拉斯蒂涅的野心,于是他把骯臟的思想灌輸給了拉斯蒂涅。拉斯蒂涅便從一個正直的小伙變成了一個十足的野心家。
鮑賽昂夫人是貴族夫人的典型。她出身于皇室,是巴黎社交界的皇后。他明確意思到金錢才是一切,唯利是圖即使道德準則,但卻因為他的貴族神糞而詆譽資產(chǎn)階級婦女。他的情人阿瞿達只為去一個有四百萬陪嫁的資產(chǎn)階級小姐而拋棄了她。她最后不得不退出巴黎社交界的舞臺。他的經(jīng)歷象征著麩皮時期貴族階級的衰落和資產(chǎn)階級的得勢。高貴比得過金錢,愛情也比不過金錢。
伏脫冷是潛逃的犯人,他手下有一撥爪牙,經(jīng)營者大宗贓物。他的閱歷很廣,了解上層社會,看透了社會的真相。當(dāng)他拉攏拉斯蒂涅時就曾一針見血地告訴了拉斯蒂涅社會的各種本質(zhì)。雖然他做過很多壞事,但他很看重江湖義氣,從來沒有出賣過人。他可以接受別人罵他是“壞蛋、無奈、惡棍。”但絕不允許比人稱他為“奸細、騙子”。巴爾扎克對待伏脫冷的態(tài)度是矛盾的,他幾把伏脫冷寫成社會罪惡的代表交易批判,有欣賞他的灑脫、意氣和能力,通過對他的冷嘲熱諷來表達自己對社會的批判。雖然伏脫冷也是一個很能干的人,但他也敗在了金錢的手下。
《高老頭》第二章節(jié)讀后感篇3
鮑賽昂子爵夫人府作為巴黎上流社會的典型環(huán)境,巴爾扎克在對其的刻畫上不留余力。鮑賽昂子爵夫人府是圣日耳曼地區(qū)“最愉快的地方”[龔北方,孫詠梅“模范社會”理想貴族的挽歌——《高老頭》鮑賽昂子爵夫人之我見。
她家金碧輝煌的客廳沙龍是上層名流趨之若鶩的名利場,“能在這金壁輝煌的客廳里露面,就等于一紙貴族世家的證書”,“一朝踏進了這個比任何社會都不容易進去的地方,就可以到處通行無阻”。
在波旁王朝復(fù)辟背景下,資產(chǎn)階級和貴族階級的矛盾日益凸顯,巴黎的資產(chǎn)階級婦女們巴結(jié)并討好鮑賽昂子爵夫人,渴望擠進她家豪華的客廳沙龍,就是為了金錢與名利,讓資產(chǎn)階級鍍上一層金。貴族社會早已沒有以往的顯赫,許多貴族只有一層貴族身份,借著巨額款在上流貴族圈社交以維持自己體面高貴的身份。鮑賽昂子爵夫人這一復(fù)辟時期貴族婦女的典型形象在金碧輝煌的上流社會沙龍的環(huán)境烘托下被刻畫得更加鮮明。鮑賽昂子爵夫人是“貴族社會的一個領(lǐng)袖”,她出身高貴,是普高涅王室的最后一個女兒,巴黎社交界的皇后。她深膺時代的變革,自知自己只是表面的顯赫,貴族身份只能一時給予她風(fēng)光,唯有金錢才是社會的主宰,唯利是圖即道德原則。一開始雖然鮑賽昂夫人認得清時務(wù),但她貴族的傳統(tǒng)與傲慢使她并不愿意順應(yīng)時代變革,她詆毀資產(chǎn)階級婦女,瞧不上資產(chǎn)階級的庸俗。后來,由于她全身心投入地相愛了三年的西班牙侯爵阿瞿達為了要娶一個有400萬陪嫁的資產(chǎn)階級貴族小姐而拋棄了她,她便成了金錢時代的手下敗將。鮑塞昂夫人將巴黎的規(guī)則告訴想要進入上流社會的青年拉斯蒂涅,開導(dǎo)他去追求紐沁根太太,使她成為他步入上流社會的敲門磚。
最后,鮑賽昂夫人要告別巴黎社交界,巴爾扎克極力渲染了她的告別宴會,“鮑賽昂府四周被五百多輛車上的燈照得通明透亮,無數(shù)上流社會的人都來送她,猶如古時的羅馬青年對著一個含笑而死的斗獸喝彩。在金碧輝煌的大廳里,樂隊奏著音樂,她內(nèi)心卻一片荒涼。在別人眼里,她身著白衣,安閑靜穆,背地里她流著眼淚焚燒情書,作著出走的準備?!比A麗的客廳晚會和落寞凄涼的鮑賽昂夫人,這典型環(huán)境與典型人物之間的反差對比揭示了在資產(chǎn)階級的進攻下貴族階級的必然滅亡,而這一場華麗的告別盛宴則是上流貴族的一曲無盡的挽歌[張雅程?!陡呃项^》的表現(xiàn)手法探析。
不管是窮酸骯臟的伏蓋公寓,還是華麗輝煌的鮑賽昂子爵夫人府的客廳沙龍,它們都有著當(dāng)時巴黎社會典型大環(huán)境的共性——金錢的誘惑。《高老頭》中的每一個典型人物都深受大環(huán)境的影響,也受小環(huán)境的摹刻,不論是畸形父愛的高老頭、初入社會的青年拉斯蒂涅,還是暗淡退出上流社會的鮑賽昂夫人,他們都朝著拜金主義發(fā)展,都以不同方式向金錢頂禮膜拜。巴爾扎克刻畫的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就是為了揭露資產(chǎn)階級拜金主義下的物欲橫流的社會,美與善被腐蝕,人性也接受不起考驗的殘酷事實。
《高老頭》第二章節(jié)讀后感篇4
他將自己辛苦大半輩子掙來的錢,分給了女兒并為她們物色好了女婿,他以為這樣女兒們就幸福一輩字,自己也能幸福的度過余生。可是,事事并不隨人愿。兩位女兒因為從小到大,倍受寵愛,花錢如揮土,且女婿也都是喜新厭舊的人再加上她們的不安分守己,最終不得不回來向父親哭訴。
對了,自從她們每人得到80萬后,十年來姐妹倆都不愿在眾人面前承認高里奧是自己的父親。而她們的父親并不介意這十年來女兒們對他的冷寞,特別是當(dāng)他聽到大女兒娜齊的哭訴時,竟愿意為她的一個情夫去服兵役,為她去……
后來,他將自己的一切全賣了……可是,誰又能想到世上竟有這么卑劣的女兒……最終,她們的父親倒了。他傷心不已,絕望到了極點。
《高老頭》第二章節(jié)讀后感篇5
其實在真正開始閱讀《高老頭》之前,我已經(jīng)將語書后的名著導(dǎo)讀通讀一遍了,也就是說,我對即將要應(yīng)對的這個故事,已有了必須的心理準備。即使如此,我還是久久不能回神——在合上這本書之后。
縱觀全書,令我感到最不可思議的是書中高老頭的兩個女兒:娜齊和但斐納,對于感情,奢華和地位的瘋狂追求,那是絲毫不遜于夸父對于太陽的一種渴求。以我如今的年歲,實在難以理解——為何有些女子將感情置于親情,尤其是父母子女之間的親情之上。為了滿足所謂愛人的需求,不惜放下尊嚴,榨干親人。
黑格爾說過:“存在即合理?!奔鹊昧舜朔N果,必要尋覓彼種因,究竟是什么使得娜齊和但斐納這種拋棄親情的光怪陸離的現(xiàn)象發(fā)生呢?可是兩個因素——家庭和社會。
第一,家庭因素。兩姐妹自小喪母,高老頭幼時對二人的無限溺愛是杯具發(fā)生的直接原因。父親的有求必應(yīng),物質(zhì)的極度豐富,自小就讓她們培養(yǎng)了極大的虛榮心,財富美貌已經(jīng)有了,下一步自然就是感情地位,前者還算“便宜”,八十萬法郎的陪嫁造就了雍容華貴的一個伯爵太太和一個男爵太太;后者則讓她們賠上了一切——此刻和未來。雖說富養(yǎng)女,但我認為越是物質(zhì)豐富頭腦簡單的女子,越易被花言巧語的窮小子騙走。啊不對,不必須是窮小子,應(yīng)當(dāng)是口腹蜜劍的“王子”,他們所覬覦的不僅僅是美色,更多的是金錢。那么一切就能夠解釋了,金錢買來的地位、金錢維系的感情,一旦失去了財富的支柱,就只剩下虛榮、欲望、無情等等丑陋的本性?!案赣H”在她們眼中,哪里還是血脈相連的至親,只是金山銀山罷了,榨干了,就什么都沒了,換言之,“父女”不重要,那只是代名詞,金錢才是她們的真正意義上“父親”。所以對于高老頭,我并沒有很大的同情,既是他種下彼因,自應(yīng)由他承受此果。
第二,即是社會因素,這也是一切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看看巴爾扎克筆下那是怎樣的一個巴黎啊!金錢代替了門第,狠心凍結(jié)溫情。有這樣的背景,高老頭的女兒們怎能不變的自私勢利,冷漠無情?當(dāng)婚姻變成一場交易,當(dāng)感情淪落為一場欺騙,當(dāng)親情墮落為一個撈錢的工具,那么這個社會中所困的人們,就變得可悲又可氣。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备呃项^是可憐的,他臨終之時讓心愛的女兒在自我身邊陪伴的小小的愿望都難以實現(xiàn),但這一切也皆是他病態(tài)的父愛導(dǎo)致的;娜齊和但斐納是可氣的,她們冷酷自私,不顧一手把自我養(yǎng)大的老父親,只顧自我花錢享受,但她們?nèi)A貴外表下的心并不曾真正歡樂。
與其說這是部冷酷、自私,處處滿溢著金錢主義的家庭慘劇,不如說它是當(dāng)時巴黎社會的一個縮影。
書已經(jīng)讀完了,可思考并未停止?!陡呃项^》中有太多無奈,太多殘忍,太多杯具。尋本溯源,一切的起始點與結(jié)束點可是兩個字:人性。金錢是掙不完花不盡的,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珍惜眼前所擁有的溫暖,而并非單純地追求華麗。愿高老頭的杯具不再上演。
《高老頭》第二章節(jié)讀后感篇6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最杰出的作品。被稱為近代的《李爾王》。但在社會觀點上,它比莎翁的名劇意義更有代表性,意義也更為深廣。
《高老頭》反映的是法國波旁王朝復(fù)辟時期的事情。高老頭是一個靠戰(zhàn)爭發(fā)財?shù)拿娣凵倘?,為了兩個女兒幸福,他花了近乎大半的家產(chǎn)而將女兒都嫁入了豪門,以為女兒由此將得到幸福。他真誠的愛女兒,但只懂得用金錢培養(yǎng)女兒對父親的愛,用金錢維系父女之間的感情使她們成為自私自利的拜金主義者,使自己成為拜金主義的犧牲品。
小說的主人公歐也納。拉斯蒂涅不僅僅是一個人物,他是整個時代的典型。直到現(xiàn)在他也是各種滿懷希望的青年在大城市打拼的一個縮影。小說的悲劇因素也不限于個人的性情氣質(zhì),而在于整個社會環(huán)境。小說圍繞了兩條線索糾纏,一個是外鄉(xiāng)的青年拉斯蒂涅的見聞,一個是高老頭對女兒的愛,最終也由于拉斯蒂涅與高老頭小女兒的相愛而歸為一體。
拉斯蒂涅是一個到巴黎上大學(xué)的青年,想通過勤奮努力,刻苦攻讀當(dāng)一名法官。但是經(jīng)不起上流社會的誘惑。3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會的本質(zhì):法律和道德對有錢人無效,財產(chǎn)才是金科玉律。于是他決定走另一條道路:往上爬!不顧一切地往上爬。在尋求進入上流社會門檻的時刻,他發(fā)現(xiàn)自己是個沒落的貴族,他找到了遠方的親戚表姐——鮑賽昂夫人。教授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觀,傳授他以牙還牙對付社會和個人的伎倆。
但是,畢竟經(jīng)驗需要積累,拉斯蒂涅面對上流社會各種棘手的問題也會感到束手無冊,這個時刻,小說里最冷酷的一個人出現(xiàn)了——伏脫冷。一個紅頭發(fā)的撒旦似的人物。
伏脫冷教拉斯蒂涅和貴族小姐談戀愛,而自己跑去殺死小姐的哥哥,方便拉斯蒂涅獲得巨額遺產(chǎn),他還赤裸裸的語言剖析社會的本質(zhì),令便拉斯蒂膽戰(zhàn)心驚。但最后,拉斯蒂涅還是無法忘記高老頭的女兒,離開了貴族小姐維多莉,失去了他夢寐以求的財產(chǎn)。
最后,伏脫冷被別人出賣。拉斯底涅進一步了相信伏脫冷利己主義社會本質(zhì)的剖析,性情也大變,變的冷酷無情。但是仍然有一個人在喚醒著他的良知,他就是高老頭,拉斯蒂涅一直觀望著高老頭對女兒無私而無窮的愛,看著高老頭由一個精神奕奕的貴族老頭轉(zhuǎn)變成為一個被折磨死的憔悴老人。
最后,高老頭死在了拉斯蒂涅的身邊,一個美麗的青年終于面臨了心靈上崩潰,高老頭一死,他最后的一點人性美好的希望似乎也破滅了。他失落的埋葬了高老頭后,埋掉了最后一點人性。從心疼母親和妹妹的青年終于轉(zhuǎn)變成了一個野心十足的混蛋。
鮑賽昂夫人說:“你越?jīng)]有心肝,就越高升的快,你毫不留情的打擊他人,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dāng)作你是馬,把他們騎的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達到欲望的頂峰。”
高老頭臨死前說到:“有錢可以買到一切,買到女兒?!薄疤热粑矣绣X,倘若我留著家私,沒有把財產(chǎn)給他們,他們就會來了,會拿他們的親吻來舔我的臉?!?/p>
這些言論,這些社會活動活脫脫是我這個時代的再現(xiàn)。我不想承認,但是現(xiàn)在的上流社會污濁腐化卻是與這一般如此。讀完《高老頭》那時候,我覺得拉斯蒂涅尚有可取之處,現(xiàn)在想來,當(dāng)時的我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思想呢?或者,那時候就已經(jīng)不再相信人間尚有美好?
不,不是的。當(dāng)看到高老頭哀傷的死去的時候,我是落了淚的。偉大的父親死去了,一個青年也失去了支撐自己理想主義精神世界的大樹。至今為止,高老頭還讓我震撼著,或許它是一部放到每個時代都能讓人反省的書。
在高老頭之后,我又看了許多外國文學(xué),發(fā)現(xiàn)很多作品和《高老頭》有驚人的相似,是巧合?是故作?不得而知,但是,高老頭在我心中的地位,是遠遠高于他們的。
《高老頭》第二章節(jié)讀后感篇7
“人性”在整部小說中已成為“金錢”的奴仆,而“金錢”是檢驗“人性”的試金石,二者在文中就像樹與藤蔓,緊緊纏繞。
縱觀全文,無論是高老頭與兩個女兒之間的親情,還是沃克大媽公寓房客之間的相處,還是高老頭女兒們與丈夫或是情人之間的感情,這些彰顯人性的情感都已被金錢扭曲。
其實,“金錢”一詞還能被理解為“欲望”,因為在這樣一個資本主義的世界中,人與人之間存在的是赤裸裸的金錢關(guān)系,而促使他們追逐的源頭那就是欲望。
金錢的欲望,讓歐金。德。拉斯提雅,一個外省的破落貴族弟子,來到巴黎后醉心于這個花花世界。即使他曾從“沃特能被捕”,和“波瑟昂夫人受情傷隱居”,以及“高老頭之死”這些事件上感到極大的震撼,但這些事情也泯滅了他最終一絲人性,膨脹的欲望讓他還是奮不顧身的沖進了物欲橫流的巴黎上流社會。
這正是青年才子的淪落呀!其實,當(dāng)今社會中也不乏此類現(xiàn)象。瞧啊,有多少從落后農(nóng)村來到繁華城市的青年們,被眼前的花花世界惹得眼花繚亂。離開以往居住破舊落后的鄉(xiāng)村后,這群青年已經(jīng)迷失了,即使家鄉(xiāng)的親人正等著他們能夠在城市中奮斗出自我的一片天地。為了快速融入這不屬于自我世界,或者說是期望走捷徑變成一個“城市人”,他們拋棄了自我的夢想,忘記了自我的初心。甚至,也會有人會不擇手段,只為變成“人上人”。這《高老頭》中的歐金不正是此類群體的典型代表嗎?也許,歷史永遠在上演中。
金錢的欲望,讓米歇娜不顧沃特能對她的慷慨大方與善意,而是選擇了背叛沃特能,為了金錢出賣沃特能。米歇娜和杜瓦羅出賣了這個“老好人”,這真是讓人感到氣憤,可是幸好,住在沃克公寓的年青人們,他們有一絲熱血,也還有一顆同情心,都還厭惡這種為金錢出賣朋友的行為,所以共同逼迫了米歇娜和布瓦羅搬出公寓。也算是對為金錢,為欲望做的一次斗爭吧。
這讓我想起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那些漢奸們,他們不正如米歇娜一樣嗎?為了自我的利益去背叛朋友的利益。所以,無論是社會主義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欲望是人的本性。金錢是檢驗人性的試金石。但,我們要明白,永遠不要用金錢去考驗人性,因為真相是現(xiàn)實而殘酷的。
金錢的欲望,讓高老頭的兩個女兒,德爾芬和安娜斯達茜利欲熏心,不顧父親的生活質(zhì)量好壞,無止境地向父親索取,此時的高老頭在她們的眼中,已經(jīng)不是父親的象征了,而是能夠隨時取款的人形銀行。他們之間純正的血緣,已經(jīng)變了質(zhì),里面夾雜了發(fā)出惡臭的私欲。
這不禁使人深思,為何高老頭如此對待女兒們,把自我所擁有的都無怨無悔的獻給女兒,但卻得到的是如此悲慘的人生結(jié)局。其實,高老頭在臨死前已經(jīng)告訴了我們答案,“我太愛她們,沒剩下一點讓她們來愛我?!边@句話正藏著那個原因,是的,正是“溺愛”。高老頭是一個用情極深又十分專一的男人,他喪偶后,將所有的期望與感情都投入到了女兒的身上。無論女兒們的要求有多過分,他都會滿足。然而這樣的溺愛,并沒有讓女兒們對他心懷感激,反而認為是理所當(dāng)然,一旦他停止付出,得到的就會是女兒的嫌棄與責(zé)怪?,F(xiàn)實也正如此,若不是高老頭對她們還有利用價值,德爾芬和安娜斯達茜總是有千般借口推辭見面的。正如德爾芬和安娜斯達茜不惜踩著父親的尸體去參加舞會,只為心中對名利的追求。
《高老頭》雖然為巴爾扎克創(chuàng)作的小說,可是他十分重視詳細而逼真的環(huán)境描繪,所以在閱讀時往往會讓你身臨其境。并且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間距離我們已有近兩百年,但巴爾扎克所批判的現(xiàn)象至今仍然存在,由此可見,金錢與人性可真是一個歷久不衰的話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