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節(jié)日作文

    5U文學(xué)網(wǎng) > 作文 > 節(jié)日作文 > 高中語文語法基礎(chǔ)知識,高中語文語法基礎(chǔ)知識教案

    高中語文語法基礎(chǔ)知識,高中語文語法基礎(chǔ)知識教案

    | admin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點總結(jié)大全

    高一語文 必修課本的學(xué)習(xí),需要同學(xué)們對高一語文必修一的課本上的知識點進行 總結(jié) ,這樣對于大家掌握高一 語文知識 非常有用的,下面是我給大家?guī)淼母咧姓Z文基礎(chǔ)知識點總結(jié)大全,以供大家參考!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點總結(jié)大全

    高中課本上的 成語 第一部分

    1.崢嶸歲月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風(fēng)華正茂 正是風(fēng)采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青年朝氣蓬勃、年輕有為。

    3.揮斥方遒 是說熱情奔放,勁頭正足。

    4.百舸爭流 形容群舟爭相行駛。

    5.天倫敘樂 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樣子。

    6.危在旦夕 形容危險即在眼前。

    7.從諫如流 指聽從好的建議就像水從高處流下一樣順暢自然,形容樂意接受別人的意見。

    8.洞若觀火 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樣,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為進 表面上退卻,其實準(zhǔn)備進攻的一種戰(zhàn)略或戰(zhàn)術(shù)。

    10.化險為夷 將危險轉(zhuǎn)化為平安。

    10.放浪形骸 指行為放縱,不受約束。

    11.一去不復(fù)返 一去之后就不再回來。

    12.圖窮匕首 比喻事情發(fā)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出來。

    13.悲歌擊筑 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14.切齒拊心 形容憤恨到極點。

    15.發(fā)上指冠 毛發(fā)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

    16.無可奈何 沒有辦法,無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無能為力。

    17.變徵之聲 樂聲中的徵調(diào)變化,常作悲壯之聲。

    18.秋毫不犯 指軍紀(jì)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勞苦功高 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20.約法三章 比喻以語言或文字規(guī)定出幾條共同遵守的條款。劉邦由于堅決執(zhí)行約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

    21.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比喻生殺大權(quán)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處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長歌當(dāng)哭長歌 長聲歌詠,也指寫詩;當(dāng):當(dāng)作。用長聲歌詠或?qū)懺娢膩泶嫱纯?,借以抒發(fā)心中的悲憤。

    23.目不忍視 眼睛不忍看視。形容景象極其悲慘。

    24.耳不忍聞 耳朵不忍聽知。形容消息極其悲慘。

    25.百折不回 無論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縮,形容意志堅強。也說百折不撓。

    26.殞身不恤 殞:犧牲;恤:顧惜。犧牲生命也不顧惜。

    28.步履穩(wěn)健 表面意思指步伐穩(wěn)重,用在特定場合也可以指辦事一步一個腳印,很穩(wěn)健。

    29.博聞強記 形容知識豐富, 記憶力 強。

    30.屏息以待 抑止氣息靜靜的等待。

    31.世人矚目 全世界都在關(guān)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 形容跳起舞來的姿態(tài)

    33.引人注目 吸引人們注意。

    34.發(fā)人深思 啟發(fā)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 文章 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35.聳入云天 形容高山,或者參天巨樹的高大,比云還要高。

    36.扭轉(zhuǎn)乾坤 比喻從根本上改變整個局面。

    高中課本上的成語第二部分

    1.蓊蓊郁郁 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樣子。

    2.混混沌沌 迷糊不清的樣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擇 在緊急的情況下來不及選擇。

    4.二三其德 形容三心二意。

    5.載笑載言 邊笑邊說話。

    6.信誓旦旦 信誓:表示誠意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真實可信。

    7.夙興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奮。

    8.楊柳依依 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

    9.九死不悔 縱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堅定,不認經(jīng)歷多少危險,也決不動搖退縮。

    10.瞻前顧后 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慮周密慎重。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11.卓爾不群 指才德超出常人,與眾不同。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難以與周圍人相處。

    12.日月不淹 日月飛快地運轉(zhuǎn),一刻也不停留,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13.楚楚可憐 本指幼松纖弱可愛,后形容女子嬌弱的樣子。

    14.堅如磐石 象大石頭一樣堅固。比喻不可動搖。

    15.去日苦多 已經(jīng)過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嘆光陰易逝之語。

    16.天下歸心 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悅誠服

    17.少長咸集 年少的、年長的都聚集在了一起。

    18.群賢畢至 很多有才能的人都來了。

    19.曲水流觴 古民俗,每年農(nóng)歷三月在彎曲的水流旁設(shè)酒杯,流到誰面前,誰就取下來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20.情隨事遷 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起了變化。

    21.游目騁懷 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22.放浪形骸 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jié)的束縛。

    23.感慨系之 有所感觸,慨嘆不已。

    24.滄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顆谷粒,形容物體非常渺小。

    25.正襟危坐 使衣襟端正,使身子端正,這里是使動用法。形容人物嚴肅或拘謹?shù)臉幼印?/p>

    26.遺世獨立 脫離社會,獨自生活,不跟別人往來。

    27.不絕如縷 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就斷了。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

    28. 杯盤狼藉 形容宴飲后桌上凌亂的樣子。

    29.如泣如訴 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訴說。形容聲音悲切。

    30.余音裊裊 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31.終南捷徑 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門路。也比喻達到目的的便捷途徑。

    32.容有底止 或許能相當(dāng)深。底止,深的意思。

    33.責(zé)無旁貸 自己應(yīng)盡的責(zé)任,不能推卸給旁人。

    34.旁稽博采 兩詞意義相仿,連用表示從多方面考察、吸收各家長處之意

    35.駭人聽聞 指使人聽了感到非常震驚。

    36.義憤填膺 由不義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憤怒感情充滿胸膛。

    37.安之若素 對于困危境地或異常情況,一如平素,泰然處之。

    38.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內(nèi)心焦急萬分。

    39.無濟于事 對事情沒有幫助,指解決不了問題。

    40.空頭支票 無法生效的支票。比喻不能實現(xiàn)的諾言。

    41.不言而喻 不用說什么就能明白。

    42.息息相關(guān) 呼吸相關(guān)連,比喻關(guān)系密切。

    43.休戚相關(guān) 休,喜悅、吉利;戚,憂愁悲哀。形容關(guān)系密切,利害相關(guān)。

    44.休戚與共 憂患禍福彼此共同承擔(dān)

    45.豁然開朗 形容由狹窄陰暗突然變?yōu)殚_闊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覺明朗。

    46.淺嘗輒止 只略微嘗試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深入。

    47.堅韌不拔 形容意志堅強,有毅力,毫不動搖。

    48.卓有成效 卓,特別突出,卓越。指很有成績、效果。

    高中課本上的成語第三部分

    1.謹小慎微 過分小心謹慎,縮手縮腳,不敢放手去做。

    2.寄人籬下 依附于他人籬笆下。比喻依附別人生活。

    3.小家碧玉 舊時指小戶人家美麗的年輕女子。

    4.入不敷出 收入不夠支出。

    5.橫七豎八 有的橫,有的豎,雜亂無章。形容縱橫雜亂。

    6.吞吞吐吐 想說,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說。形容說話有顧慮。

    7.沸反盈天 聲音象水開鍋一樣沸騰翻滾,充滿了空間。形容人聲喧鬧,亂成一片。

    8.為所欲為 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9.遍體鱗傷 渾身受傷,傷痕象魚鱗一樣密。形容受傷很重。

    10.皮開肉綻 皮肉都裂開了。形容傷勢嚴重。多指受殘酷拷打。

    11.膽戰(zhàn)心驚 發(fā)抖。形容十分害怕。

    12.喜出望外 由于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13.地崩山摧 土地崩裂,山嶺倒塌。多形容巨大變故。

    14.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guān)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15.磨牙吮血 磨利牙齒,吮吸鮮血。多形容像野獸一樣嗜殺。

    16.殺人如麻 殺死的人多得象亂麻。形容殺的人多得數(shù)不清。

    17.千呼萬喚 指呼喚多次,再三催促,形容不輕易出面。

    18.切切私語 指在暗中小聲說話。

    19.珠盤玉落 形容樂器彈奏的聲音清脆悅耳,十分動聽。

    20.整衣斂容 現(xiàn)指整理衣服,收起笑容,臉色嚴肅起來。

    21.秋月春風(fēng) 比喻良辰佳景、美好歲月。

    22.暮去朝來 比喻時間過得很快。

    23.門前冷落 形容來來往往的人極少。也作“門庭冷落”。

    24.杜鵑啼血 本指杜鵑啼鳴,形容鳥類啼聲的悲苦。

    25.司馬青衫 司馬的衣衫都被淚水浸濕了。形容十分悲傷。

    26.棄甲曳兵 形容打敗仗逃跑時的狼狽相。

    27.五十步笑百步 后泛用以比喻缺點或錯誤的性質(zhì)相同,只有情節(jié)或好或重的區(qū)別。

    28.禍起蕭墻 指禍亂發(fā)生在家里。比喻內(nèi)部發(fā)生禍亂。

    29.鍥而不舍 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0.席卷天下 形容力量強大,控制了全國

    31.包舉宇內(nèi) 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32.囊括四海 比喻統(tǒng)統(tǒng)包羅在內(nèi)。指統(tǒng)一全國。

    33.追亡逐北 追擊敗走的敵軍。

    34.因利乘便 憑藉有利的形勢。

    35.云集響應(yīng)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贊同和支持。

    36.斬木揭竿 砍削樹木當(dāng)兵器,舉起竹竿作軍旗。比喻武裝起義

    37.深謀遠慮 指計劃得很周密,考慮得很長遠。

    38.同年而語 猶言相提并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wù)摶蚩创?/p>

    39.甕牖繩樞 破甕做窗,繩作門軸。比喻貧窮人家。

    40.畏葸不前 畏懼退縮,不敢前進。

    高中課本上的成語第四部分

    1. 開柙出虎 原指負責(zé)看管的人未盡責(zé)任。后多比喻放縱壞人。

    2. 虎兕出柙 虎、兕從木籠中逃出。比喻惡人逃脫,主管者應(yīng)負責(zé)任。

    3. 既來之,則安之 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必來。

    4. 分崩離析 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

    5. 禍起蕭墻 指禍亂發(fā)生在家里。比喻內(nèi)部發(fā)生禍亂。

    6. 五十步笑百步 作戰(zhàn)時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毫無自知之明地去譏笑別人。

    7. 餓殍(piǎo)遍野 餓死的人到處都是。

    8. 豁然開朗 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lǐng)悟了一個道理。

    9. 淺嘗輒止 略微嘗試一下就停下來。指不深入鉆研。

    10. 卓有成效 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

    11. 堅忍不拔 形容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意志堅定,毫不動搖。

    12. 永垂不朽 指光輝的 事跡 和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不會磨滅。

    13. 駭人聽聞 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14. 義憤填膺(yīnɡ) 發(fā)于正義的憤懣充滿胸中。

    15. 安之若素 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么不合適。

    16. 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象著了火一樣。形容非常著急。

    17. 息息相關(guān) 呼吸也相互關(guān)聯(lián)。形容彼此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

    18. 無濟于事 對事情沒有什么幫助或益處。比喻不解決問題。

    19. 搖搖欲墜 形容十分危險,很快就要掉下來,或不穩(wěn)固,很快就要垮臺。

    20. 不言而喻 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21. 大放厥(jué)詞 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F(xiàn)用來指大發(fā)議論。

    22. 語焉不詳 指雖然提到了,但說得不詳細。

    23. 一帆風(fēng)順 船掛著滿帆順風(fēng)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

    24. 不可思議 ①佛家語。指思維和言語所不能達到的微妙境界。道教也借用此語。②形容事物無法想象或難以理解。

    25. 筋疲力盡 形容非常疲乏,一點力氣也沒有了。

    26. 恫?(ɡuān)在抱 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27. 無憂無慮 沒有一點憂愁和顧慮。

    28. 遮天蔽日 遮蔽天空和太陽。形容事物體積龐大、數(shù)量眾多或氣勢盛大。

    29. 白頭偕老 夫妻相親相愛,一直到老。

    30. 惻(cè)隱之心 形容對人寄予同情。

    31. 忐忑(tǎn tè)不安 心神極為不安。

    32. 興高采烈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

    后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33. 慢條斯理 原指說話做事有條有理,不慌不忙?,F(xiàn)也形容說話做事慢騰騰,不慌不忙。

    34. 提心吊膽 形容十分擔(dān)心或害怕。

    35. 奮不顧身 奮勇向前,不考慮個人安危。

    36. 物華天寶 指各種珍美的寶物。

    37. 人杰地靈 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過,其地也就成了名勝之區(qū)。

    38. 高朋滿座 形容賓客很多。

    39. 命途多舛(chuǎn) 形容在人生道路上歷經(jīng)坎坷,屢遭磨難。

    40. 馮唐易老 漢馮唐身歷三朝,至武帝時,舉為賢良,但唐已九十馀歲,不能再做官了。

    41. 畫棟珠簾 形容房屋裝備的華麗。

    42. 李廣難封 漢名將李廣部下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廣本人抗擊匈奴,戰(zhàn)功顯赫,卻不見封侯。后以“李廣未封”、“李廣不侯”、“李廣難封”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43. 老當(dāng)益壯 年紀(jì)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44. 東隅已逝 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fā)憤圖強,晚年并不晚。

    45. 各抒己見 各人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46. 艱苦卓絕 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

    47. 充耳不聞 塞住耳朵不聽。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

    48. 置之不理 放在一邊,不理不睬。

    49. 虛無縹緲 形容空虛渺茫。

    50. 袖手旁觀 把手籠在袖子里,在一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xié)助別人。

    51. 自得其樂 自己能從中得到樂趣。

    52. 不屑一顧 認為不值得一看。形容極端輕視。

    53. 揚眉吐氣 揚起眉頭,吐出怨氣。形容擺脫了長期受壓狀態(tài)后高興痛快的樣子。

    54. 迎刃而解 原意是說,劈竹子時,頭上幾節(jié)一破開,下面的順著刀口自己就裂開了。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

    55. 兢兢業(yè)業(yè) 形容做事謹慎、勤懇。

    56. 天倫之樂 泛指家庭的樂趣。

    57. 耳熟能詳 指聽得多了,能夠說得很清楚、很詳細。

    58. 庸人自擾 指本來沒有事,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59. 來龍去脈 本指山脈的走勢和去向。現(xiàn)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60. 雷霆萬鈞 形容威力極大,無法阻擋。

    高中課本上的成語第五部分

    1.忍無可忍 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2.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來反抗?,F(xiàn)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種行動。

    3.垂頭喪氣 形容因失敗或不順利而情緒低落、萎蘼不振的樣子

    4.沒精打采 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勁頭

    5.興高采烈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后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6.平心靜氣 心情平和,態(tài)度冷靜。

    7.理所當(dāng)然 按道理應(yīng)當(dāng)這樣。

    8.正大光明 心懷坦白,言行正派

    9.物華天寶 原指萬物的光華,天上的寶氣。形容各種珍貴的物品。

    10.人杰地靈 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過的地方,便成為名勝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靈秀之地。

    11.勝友如云 才智出眾的朋友們云集一處。

    12.高朋滿座 滿座盡是高貴的賓朋。

    13.騰蛟起鳳 象蛟龍騰越,鳳凰起舞。比喻文辭奇巧優(yōu)美,才華橫溢。

    14.鐘鳴鼎食 吃飯時,奏樂列鼎。形容貴族和富貴人家豪華奢侈的生活。

    15.云銷雨霽 云消雨散。指滿天的云雨頓時消散,形容已經(jīng)逝去的一切都不會再回來了。

    16.響遏行云 聲音高入云霄,把浮動著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聲嘹亮有力,悅耳動聽。

    17.天高地迥 迥:遙遠。形容天地之間廣闊無邊。

    18.興盡悲來 高興的勁兒過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來了。

    19.萍水相逢 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種蕨類植物,隨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從來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

    20.馮唐易老 比喻仕宦不得志。

    21.老當(dāng)益壯 當(dāng):應(yīng)當(dāng)。益:更加。原指年紀(jì)老而志氣應(yīng)當(dāng)更壯。

    22.窮且益堅 也作“窮當(dāng)益堅”。窮:不得志。益:更加。處境困難而意志應(yīng)當(dāng)更加堅定。

    23.涸轍之鮒 涸:水干,枯竭。轍:車轍。鮒:鯽魚。干枯的車轍里的鯽魚。比喻處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24.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時,余光落在桑樹和榆樹之間;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則有所得。比喻這個時候失敗了,另一個時候得到補償。

    25.一介書生 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自稱?;?qū)σ话阕x書人的雅稱。

    26.投筆從戎 投:扔掉,放棄。筆:筆桿子,指文墨生涯。從戎:參軍。指棄文就武,放棄文墨生涯去參加軍隊。

    27.高山流水 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兩種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

    28.盛筵難再 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難以再得。

    29.陸海潘江 陸、潘:晉朝的文學(xué)家陸機、潘岳。本是稱頌陸機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稱頌學(xué)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人。

    30.鵬程萬里 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

    31.不近人情 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32.扶搖直上 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33.孤苦伶仃 孤獨困苦,無依無靠

    34.煢煢孓立 孤獨無依的樣子。

    35.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問。形容非常孤單,沒有伴侶。

    36.日薄西山 太陽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經(jīng)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37.氣息奄奄 形容人即將斷氣、死亡的樣子。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

    38.朝不謀夕 亦作“朝不慮夕?!痹绯坎荒苤\及晚上。形容形勢或事情危急,只能顧及眼前,無暇作長遠打算。

    39.烏鳥私情 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40.結(jié)草銜環(huán) 亦作“銜環(huán)結(jié)草”。原是古代兩個受恩報答的 故事 。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41.皇天后土 古人對天地的尊稱,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聞君之言。

    42.人命危淺

    指人的壽命不長了,隨時都會死亡。

    43.咬文嚼字 形容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實質(zhì)。

    44.學(xué)富五車 形容讀書多,學(xué)識豐富。

    45.才高八斗 比喻人極有才華。

    46.心有余悸 危險的事情雖然過去了,回想起來心里還害怕。

    47.流毒無窮 比喻禍害非常嚴重的事物

    高中課本上的成語補充部分

    1.走投無路 無路可走。比喻處境非常困難。

    2.咀嚼鑒賞 細細品味和欣賞。

    3.張冠李戴 比喻弄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

    4.信口開河 隨口亂說一氣

    5.深惡痛絕 厭惡、痛恨到了極點。

    6.不即不離 不靠近也不分離。

    7.錙銖必較 對極小的事都計較

    8.得魚忘筌 筌是用來 捕魚 的,得了魚,就忘了筌。比喻達到目的后就忘了原來的憑借。

    9.熟能生巧 熟練了就能掌握技巧或竅門。

    10.游刃有余 比喻技術(shù)熟練, 經(jīng)驗 豐富,解決問題毫不費力。

    高 一年級語文 文言文知識點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義:十分之一。今義:數(shù)詞。

    2.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

    古義:不平常。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

    3.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泛指求學(xué)的人,指讀書人。今義:特指有專門學(xué)問的人。

    4.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jié)合,相當(dāng)于“……的原因”。

    今義:常用來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5.于是余又嘆焉。

    古義:“于”,介詞,對;“是”,代詞,這件事。為單音詞連用。

    今義:合用為一個連詞。

    6.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古義:周圍;今義:左和右兩方面、支配、表示概數(shù)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古義:到達,達到,動詞;今義:表示另提一事或達到某種程度

    高一年級語文文言文

    古今異義

    1.徘徊于斗牛之間(徘徊:古義-明月停留今義-人在一個地方來回走動)

    2.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古義-內(nèi)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義-美貌的人)

    3.凌萬頃之茫然(凌:古義-越過今義-欺侮)

    4.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子:古義-對人的尊稱,多指男子今義-兒子)

    詞類活用

    1.羽化而登仙(羽:名詞作狀語)

    2.舞幽壑之潛蛟(舞:動詞使動)

    3.泣孤舟之嫠婦(泣:動詞使動)

    4.正襟危坐(正:形容詞使動)

    5.烏鵲南飛(南:名詞作狀語)

    6.西望夏口(西:名詞作狀語)

    7.下江陵(下:名詞作動詞)

    8.漁樵于江渚之上(漁樵:名詞作動詞)

    9.侶魚蝦而友糜鹿(侶,友:名詞意動)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點總結(jié)大全相關(guān)文章:

    ★ 高中語文知識點歸納匯總大全

    ★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大全

    ★ 高中語文基礎(chǔ)語法知識總結(jié)

    ★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點歸納總結(jié)

    ★ 高中語文知識點歸納大全

    ★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歸納

    ★ 高一語文基礎(chǔ)知識點整理

    ★ 高中語文學(xué)習(xí)基礎(chǔ)知識點總結(jié)

    ★ 高中語文的基礎(chǔ)知識點總結(jié)分析

    ★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整理歸納大全

    高中語文句子成分 高中語文句子成分劃分

    高中語文怎么分析句子成分??如句子主干 是什么?的

    就是分析主謂賓定狀補這些呀

    誰有高中語文分析句子成分的 方法

    上傳到附件了,手機網(wǎng)頁模式登陸百度知道,直接下載附件,手機APP知道看不到附件.

    求初中高中語文大神,普遍為什么要放在歡迎前面(請分析句子成分) 30分

    主語:========(底下劃兩橫) 謂語:________(底下劃一橫) 也可以不劃兩橫和一橫,直接在主語和賓語之間用兩豎( “//” )表示,而且一般常用的表示方法是這種. 賓語: (底下劃波浪線) ~~~~~~~~~~ 定于:( ) 狀語: [ ] 補語:

    語文 語法

    高中語文語法基礎(chǔ)知識概述:句子成分

    句子有六個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

    主語和謂語:主語是句子里被陳述的對象,謂語是用來陳述主語的在一般情況下,主語在前,謂語在后

    (1) 大伙都散了(《分馬》)

    (2) 滿樹淺黃色的小花, 并不出眾(《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記的 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一門科學(xué)(《大自然的語言》)

    (5)那壯麗的柱廊,淡雅的色調(diào),以及四周層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組成了一幅莊嚴絢麗的畫圖(《雄偉的人民大會堂》)

    這幾句的主語是 "大伙"" 滿樹淺黃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記的"" 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那壯麗的柱廊,淡雅的色調(diào),以及四周層次繁多的建筑立面",這幾句的謂語是"都散了"" 并不出眾"" 是他的背影" 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一門科學(xué)"" 組成了一幅莊嚴絢麗的畫圖"

    把中心詞看成是主語和謂語也是可以的如:

    (6)一張簡陋的大竹床上鋪著厚厚的稻草(《驛路梨花》)

    (7)其實這種縮微技術(shù)早在十九世紀(jì)普法戰(zhàn)爭時候就使用過了(《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館》)

    可以認為"竹床""技術(shù)"是主語,可以認為"鋪""使用"是謂語

    賓語和補語:賓語往往表示動作支配的對象,并且總是處在動詞的后頭補語是動詞形容詞后面的補充成分如:

    (1)橋腳上站在一個人,卻是我們母親(魯迅《社戲》)

    (2)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3)蕭隊長說過:先進的要帶落后的(《分馬》)

    (4)列寧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chǎn)階級要擁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無產(chǎn)階級要擁護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chǎn)階級的解放斗爭,世界革命才能勝利(《紀(jì)念白求恩》)

    字下有線的全是賓語還有一種賓語叫做"雙賓語",如:

    (5)現(xiàn)在人們叫它 故宮( 《故宮博物院》)

    (6)我給她 一本書

    "它""她"是近賓語(間接賓語),"故宮""一本書"是遠賓語(直接賓語)

    (7)說起來可笑,小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 下來 ? 《荔枝蜜》)

    (8)我獨自一人游蕩 在田野里 (《挖薺菜》)

    (9)從化的荔枝樹多得 像一片碧綠的大海 ,開花時節(jié),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 忘記早晚 ,有時還趁著月色采花釀蜜( 《荔枝蜜》)

    (10)我那時真是聰明 過分 ( 《背影》)

    (11)年紀(jì)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見過 好幾回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尖括號里的全是補語,都補充說明了前面的動詞、形容詞

    定語和狀語:定語是名詞性詞語的修飾成分,狀語是動詞性、形容詞性詞語的修飾成分

    (1)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背影》)

    (2)可我,總還是懷念那(長在野地里)的薺菜,就像懷念(那些與自己共過患難的老朋友)一樣(《挖薺菜》)

    (3)老遠就看見(鑲嵌在正門頂上)的國徽的閃閃金光(《雄偉的人民大會堂》)

    ......

    高中語文病句有哪幾種怎樣判斷呀,每種能給幾個例句嗎

    分別是:語序不當(dāng)、搭配不當(dāng)、成分殘缺、成分贅余、結(jié)構(gòu)混亂 、語意不明、不合邏輯.

    一、語序不當(dāng).語序不當(dāng)主要有下列類型:

    1、名詞附加語的多項定語次序不當(dāng);

    2、動詞的附加語的多項狀語次序不當(dāng);

    3、虛詞的位置安排得不恰當(dāng);特別是“把”字短語位置不當(dāng).

    1) 名詞附加語:多項定語次序不當(dāng).多項定語的正確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領(lǐng)屬性的或時間、處所的;

    b.指稱或數(shù)量的短語;

    c.動詞或動詞短語;

    d.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

    e.名詞或名詞短語.另外,帶“的”的定語放在不帶“的”的定語之前.

    例:一位優(yōu)秀的有20多年教學(xué)經(jīng)驗的國家隊的籃球女教練.

    正確次序:國家隊的(領(lǐng)屬性的)一位(數(shù)量)有20多年教學(xué)經(jīng)驗的(動詞短語)優(yōu)秀的(形容)籃球(名詞)教練.

    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語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習(xí)慣的.

    ①許多附近的婦女、老人和孩子都跑來看他們.

    (“附近的”移到“許多”前面.)

    ②在新中國的建設(shè)事業(yè)上,發(fā)揮著他們無窮的蘊藏著的力量.

    (“蘊藏著的”移到“無窮的”前面.)

    ③里面陳列著各式各樣列寧過去所使用的東西.

    (“列寧過去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樣”前.)

    ④夜深人靜,想起今天一連串發(fā)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著.

    (把“一連串”移到“事情”前)

    ⑤這種管子要不要換,在領(lǐng)導(dǎo)和群眾中廣泛地引起了討論.

    (“廣泛”應(yīng)移到“討論”前,“地”改為“的 ”)

    ⑥他把我們幾個團的負責(zé)干部叫到一起. (“幾個”應(yīng)放在“負責(zé)干部”前)

    下面句子里數(shù)量的表示法不妥.

    ⑦工作者的多數(shù)是農(nóng)村來打工的.

    (“多數(shù)”移到“工作者”之前,去掉“的”)

    ⑧解放前,約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國農(nóng)業(yè)人口是貧雇農(nóng).

    (“中國農(nóng)業(yè)人口”移到“約有”之前,去掉“的”.)

    2)動詞的附加語.多項狀語次序不當(dāng).復(fù)雜狀語排列大致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賓短語;

    b.表時間或處所的;

    c.表語氣(副詞)或?qū)ο蟮模ń橘e短語);

    d.表情態(tài)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在中心語前.

    例如:在休息室里許多老師昨天都同他熱情的交談.

    正確次序:許多老師昨天(時間)在休息室里(處所)都(范圍)熱情的(情態(tài))同他(對象)交談.

    ①迎面吹來的寒風(fēng)不禁使我打了個寒戰(zhàn).(“不禁”應(yīng)移到“打”的前面.)

    ②美國有十五個州禁止黑人在娛樂場所與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與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

    ③這期研究班是全國職工教育管理委員會和國家經(jīng)委聯(lián)合于今年5月底舉辦.(表示時間的介詞結(jié)構(gòu)“于今年5月底”應(yīng)提到表示情態(tài)的狀語“聯(lián)合”前邊.)

    3) 虛詞的位置.副詞和連詞位置不恰當(dāng):

    ①留在幼兒園的孩子們,都一個一個甜蜜地睡在新釘起來的木版床上.

    (表范圍的副詞“都”應(yīng)放到表數(shù)量的“一個一個”后.)

    ②如果趁現(xiàn)在不趕快檢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鋤不好.

    (“不”應(yīng)移到“趁現(xiàn)在”前.)

    ③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問題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應(yīng)移到“文字”前.照原句斷章取義,就變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了)

    ④他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yè)就會受到損失.

    (“他”應(yīng)移到“如果”的后面.兩個分句同一主語時,關(guān)聯(lián)詞語在主語后邊;不同主語時,關(guān)聯(lián)詞語在主語前邊.)

    介詞短語的位置不當(dāng):

    ⑤蘇聯(lián)著名的生理學(xué)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動物的條件反射試驗,把動物用繩子縛在試驗的架子上.(“把”字短語應(yīng)緊挨動詞中心語“縛”.)

    ......

    求一份完整而且質(zhì)量不錯的初高中語文劃分句子成分練習(xí)題.

    x5dj/Blog/00204866/00564212.s

    高中語文語法基礎(chǔ)知識講解

    眾所周知,中學(xué)生的語法學(xué)習(xí),對推進學(xué)生學(xué)習(xí)更多更深的語言,大有裨益,同時也是必要的。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高中語文語法基礎(chǔ)知識講解,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語文語法基礎(chǔ)知識講解: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殘缺:句子缺少了應(yīng)該具備的成分,影響了意思的表達,就成了一種結(jié)構(gòu)不完整的病句。常見的成分殘缺通常有主語殘缺、定語中心語中心語殘缺等。

    (2)句子成分搭配不當(dāng):主語和謂語的搭配,要注意謂語能不能正確的陳述主語;動詞和賓語的搭配,要注意動詞表示的動作行為能否支配賓語表示的事物;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要注意對中心語的修飾是否合適。

    (3)語序不合理:漢語的各種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較固定的,如主語在謂語前頭,賓語、補語在動詞、形容詞后頭,定語、狀語在中心語前頭,幾個遞加的定語、狀語也有一定的排列順序。

    (4)句式雜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達只能使用一種句式。把兩種說法,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往往會造成結(jié)構(gòu)上的混亂。

    (5)前后表達不一致:在表達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盾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用詞前后矛盾,同一句內(nèi)使用了兩個含義相反的詞語。另一種是前后情況的表達,互相矛盾。

    (6)其他情況:指代不明、誤用詞類、重復(fù)羅嗦、濫用否定詞、用詞不當(dāng)。

    6、修辭:

    (1)常用的修辭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fù)、設(shè)問(無疑而問、自問自答)、反問

    (2)句式的變換和選擇:

    ①句子按用途,可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陳述句是告訴別人一件事;疑問句是詢問別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來要求別人做或不做什么的句子;感嘆句是用來表示某種強烈的感情的句子。

    ②句式的轉(zhuǎn)換:主動句和被動句的轉(zhuǎn)換、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轉(zhuǎn)換。句式轉(zhuǎn)換應(yīng)注意的問題:A、句式變換,只是換一種說法,換一種句式,不改變句子的原意;B、肯定句變否定句,一種方法是找反義詞加“不”,還可以變雙重否定句。

    高中語文語法基礎(chǔ)知識講解:謂語前置

    (1)賓語前置

    賓語在一定的語境中,要放在動詞謂語之前,這是古代漢語中最為突出的一種語序現(xiàn)象。一般地說這種前置是有條件的。其類有三:

    一、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提前。

    例如,

    ① 大王來 何操 ?

    ② 沛公 安在 ?

    ③ 臣實不才,又誰 敢怨 ?

    ④ 圣王有百,吾 孰法 焉?

    ⑤ “許子冠乎?”曰:“冠?!痹唬骸?奚 冠?”曰:“冠素”。

    ⑥ 吾 誰欺 ,欺天乎?

    上解中疑問代詞“何”、“安”、“誰”、“孰”、“奚”,都是用作賓語而置于謂語的前邊的。例(3)的“敢”是能愿動詞,它必須與動詞連在一,所以“誰”用在“敢”之前。最有啟發(fā)性的是例(6),“欺天乎”當(dāng)然也是疑問句。但由于“天”這個賓語是名詞。不是疑問代詞。所以放在動詞“欺”的后面。

    二、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要前置

    常見的否定詞有:不、母、無、未、、弗、勿、莫等。

    例如:

    ①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 也。 (未有之)

    ②臣未 之聞 也 (未聞之)

    ③我無 爾詐 ,爾無我虞。 (無詐爾…)

    ④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 或欺 。 (莫欺之)

    △疑問代詞作賓語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漢語中相當(dāng)嚴格的。據(jù)統(tǒng)計,《左傳》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詞賓語置于動詞前面的,并不那么嚴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況。例如:

    ①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 何求 。

    漢代以后,這種賓語更是大量后置,例如:

    ②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 為之 。

    雖然漢代以后的文言文,前置和后置并存。我們可以認為前置是沿襲先秦語法規(guī)則,是文人仿古的結(jié)果。

    (三)賓語后有結(jié)構(gòu)助詞“是”、“之”等

    為了突出賓語而把賓語提前,并在提前的賓語和動詞之間用上“是”或“之”,構(gòu)成“賓語+是(之)+動詞”的格式,例如:

    ① 宋何 罪之有 ?

    ② 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 虞虢之謂 也。

    ③ 將 虢是滅 ,何愛于虞?

    ④ 我周之東遷, 晉鄭依 焉。

    ⑤ 王貪而無信, 唯蔡是感 。(感通憾怨恨)

    ⑥ 子曰:“求,無乃 爾是過 與?(責(zé)備你)

    其各例意思分別是:宋有何罪、說的是虞虢、將滅虢、依晉鄭、感蔡、過爾。

    為了強調(diào)行為的單一性、排他性和論斷性,便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唯”、“惟”,構(gòu)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 就是這種格式。這種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語中,如“惟命是從”“唯利是圖”“唯才是舉”等。其他語句如:

    1惟余馬首是瞻。 (只要看我的馬頭就行了)

    2惟陳言之務(wù)去。 (只要是陳舊的語言就務(wù)必去除)

    以上各句翻譯要體現(xiàn)出“只要…就”的意思來,如只要是命令就聽從,只要有利就圖,只要是人才就舉薦。

    古漢語中,還有些沒有形式標(biāo)志的賓語前置,但并不多見。

    (2)定語后置:

    在現(xiàn)代漢語里,定語一般都放在名詞中心語前面,用來修飾中心語。但在古代漢語里為了強調(diào)和突出定語或者因為定語過長沒,而為了使語言更流暢,于是常把定語放在中心語后邊。今譯時,一般都應(yīng)提到中心語前面,其格式有三類

    〈1〉數(shù)量性定語后置

    ① 命子封帥 車-- 三百乘 以伐京。

    ② 不豫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③ 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

    〈2〉修飾性的定語后置

    ①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

    ②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分別譯為:“長長的劍”(陸離,形容劍之長),“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高高的廟堂,遠遠的江湖。

    〈3〉“者”字短語作定語后置

    ① 太子賓客 -- 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② 其石 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shù)

    ③ 村中少年 -- 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

    譯為“知其事的太子賓客:“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的石頭:“好事的少年”。都因為有“者”字標(biāo)志而將定語后置 。

    (3) 介詞賓語前置

    介詞結(jié)構(gòu)的賓語通常是在介詞后面,但在古代漢語中,也可放在介詞之前,主要以下兩種:

    〈1〉疑問句中,介詞的賓語前置

    ①許子 奚為 不自織? (為什么?)

    ②何以 戰(zhàn)? (憑什么?)

    ③客 胡為 若此 (為什么?)

    ④曷為 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 (為何?)

    ⑤ 學(xué) 惡乎始 ? 惡乎終 ? (從哪里?)

    〈2〉一般句式中的介詞賓語的前置。

    為了強調(diào)介詞的賓語,雖無形式標(biāo)志,但也可以將賓語提到介詞之前。例如:

    ① 楚國 方城以 為城, 漢水以 為池。

    ② 楚戰(zhàn)士無不 一以當(dāng)十。

    ③ 沛公 北向坐,張良 西向待。

    在現(xiàn)代漢語中,還有“ 夜以 繼日”這類成語是古漢語的遺夠

    (4) 介賓語短語的位置

    介賓短語可以作狀語,也可以作補語,這是古今漢語相同的。但是,古漢語中表示方式、時間、處所、原因、比較、被動等的介賓斷語務(wù)作補語?!耙浴①e”式短語作狀語。補語參串,而這些補語的短語,今譯時一般要作狀語翻譯。若仍作補語直譯,便感到生際別扭,如:

    ① 何不 試之以足 ?(用腳試試)

    ② 五畝之宅, 樹之以桑 。

    ③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從……比……)

    ④ 兵數(shù) 破于齊秦 。

    ⑤ 名垂乎后世 。

    例①、②是介對象,③介處所,主動者,⑤介時間,今譯時,都應(yīng)譯作狀語。

    (5) 謂語前置

    主倒置,是為了突出謂語的意義加重謂語的語氣或感情色彩,或是為了合乎講對仗,押音韻,如

    ①子耶,言伐莒者?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 美哉室!

    ④ 大哉,其之為君也!

    ⑤ 灼灼其華

    ⑥ 竹喧歸浣女,動下漁舟

    以上之例分別體現(xiàn)了謂語前的三種情況。

    A.疑問句 B.感嘆句 C.舊詩詞押韻

    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

    精誠所至 金石為

    高中語文語法基礎(chǔ)知識講解:復(fù)句

    復(fù)句是由兩個或幾個意義上相關(guān)、結(jié)構(gòu)上互不包含的單句形式組成的句子。

    (1)如何區(qū)分單、復(fù)句:①復(fù)句的分句間互不為成分,這是區(qū)分單、復(fù)句最重要的一點。復(fù)句的分句之間結(jié)構(gòu)上互不包含,就是說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沒有句子成分之間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這是復(fù)句的本質(zhì)特征,也是復(fù)句和單句的最根本的區(qū)別。②不能看只有一個主語就斷定不是復(fù)句。③凡是一個主語管幾個動詞,只要中間用逗號或分號表示停頓,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復(fù)句。④有些關(guān)聯(lián)詞既可以用在復(fù)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單句中。如:只有熱愛工作的人,才能熱愛生活。(單句)

    (2)復(fù)句的類型:主要有并列、遞進、選擇、轉(zhuǎn)折、因果、假設(shè)、條件這幾種類型。判斷復(fù)句關(guān)系,關(guān)聯(lián)詞很重要,有一個順口溜把難記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塊,請牢記。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選擇,

    “尚且”“何況”是遞進,“盡管”配“還”是轉(zhuǎn)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設(shè),

    “無論”“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講條件。

    高中語文語法基礎(chǔ)知識怎么學(xué)

    高中語文合集百度網(wǎng)盤下載

    鏈接: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高中語文優(yōu)質(zhì)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wǎng)校合集。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和語法知識

    一、字音、字形

    橘jú子洲 百舸ɡě爭流 悵寥廓liáo kuò 崢嶸zhēnɡ rónɡ 揮斥方遒qiú 浪遏è飛舟 灰燼jìn 瞳孔tónɡ 阻撓náo 果脯 fǔ 游弋yì 搖曳yè 凝nínɡ露 睫jié毛 曙shǔ光 脊jǐ骨 輕蔑miè 閃爍shuò 花瓣bàn 漿jiānɡ果 戰(zhàn)栗lì 憎恨zēnɡ hèn 棲qī息 蔚wèi藍 崛jué起 迷惘wǎnɡ 沉湎miǎn 溺nì愛 惆悵chóu chànɡ 抹煞shā 怪癖p? 摭zhí拾 涉shè獵 翱áo翔 枝椏yā 晨曦xī 懊ào悔 溺nì愛 甫fǔ健 引吭hánɡ試啼 磕絆kē bàn 銹鈍xiù dùn 汗流浹背jiā 孕育yùn 焦灼zhuó 時辰chén 干癟 biě 望眼欲穿yù 碾ni?n成 敷演fū 癡心妄想wànɡ 入不敷出fū 冰雹báo 灌漿jiānɡ 落寞mò 鬼迷心竅qiào 炫耀xuàn yào 怨天尤人yóu 恪盡職守kè 妄自菲薄fěi bó 嚙噬niè shì 吮吸shǔn 戰(zhàn)戰(zhàn)兢兢jīnɡ 完美無瑕xiá 斟酌zhēn zhuó 斑斕lán 甄別zhēn 妥帖tuǒ tiē 纖巧xiān 偷覷qū 成坨tuó 忐忑不安tǎn tè 瞠目結(jié)舌chēnɡ 奢侈shē chǐ 商榷què 思忖cǔn 茍延殘喘ɡǒu 墓冢zhǒnɡ 屏窒bǐnɡ zhì 執(zhí)著zhuó 不啻驚雷chì 嫵媚wǔ mèi 犄角jī 偌大ruò 凸現(xiàn)tū 噗噗跳pū 四肢百骸hái 教養(yǎng)jiào 沉溺nì 豐盈fēnɡ yínɡ 慰藉jiè 望洋興嘆xīnɡ 積累lěi 戕害qiānɡ 符箓lù 狹隘ài 跋涉bá 麻痹 bì 給以gěi 恢宏huī 共振zhèn 廿七niàn 黏合nián 什剎海shí chà 菜圃pǔ 空曠kuàng 辜負ɡū 俊偉jùn 空曠kuànɡ 勻調(diào)yún tiáo 愧殺kuì shā 優(yōu)裕yù 熠熠閃光yì 酥骨sū 靜謐mì 奇詭ɡuǐ 貧瘠jí 矯飾jiǎo 墟場xū 麥穗suì 車謠yáo 無量liànɡ 魂牽夢縈yínɡ 酒闌lán燈灺xiè 怯生生qiè 搭訕shàn 悠邈miǎo 褪色tuìshǎi 崎嶇qíqū 田塍chénɡ 濡染rú 三匝zā 侘傺chà chì 鎩羽shā 寥落liáo 締造dì 遣戍shù 口占zhàn 謫居zhé 欷歔xī xū 安土重遷zhònɡ 根深蒂固dì 慰藉jiè 發(fā)軔rèn 檀香山tán 方興未艾ài 翹首qiáo 桑梓zǐ 蕞爾zuì 翰苑hàn yuàn 休戚相關(guān)qī 濠水háo 遷徙xǐ 襲xí擊 撼動人心hàn 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 cuì 顛簸bǒ 惶huánɡ惑 溫馨xīn 坑洼wā 索然無味suǒ 焦躁zào 崔顥hào 蒼涼cānɡ 打夯hānɡ 一縷lǚ 瘸腿qué 煮茗mínɡ 涮shuàn羊肉 蟄zhé居 烏桕jiù 雅yā兒梨  曝背pù  赭zhě色 槎椏chá yā 給予jǐyǔ 銘mínɡ記在心 綠lù林 遠阜fù 正zhēng月 恣zì意 諦dì聽 豐腴yú 莫mò名其妙 烏篷pénɡ船 閩粵mǐn yuè 湖沼zhǎo 瀕臨bīn lín 誑語kuánɡ 震撼zhèn 瘴zhànɡ氣 霧靄ǎi 羅布淖爾nào 驚駭hài 花剌子模là 黑魆魆xū 蓊郁wěnɡ yù 愜意qiè 直截jié 甬道yǒnɡ 漣漪lián yī 水漉漉lù 深邃suì 一泓清泉hónɡ 嗥叫háo 砰砰聲pēnɡ 嘎啦ɡā 湍急tuān 蜿蜒wān yán 蠕動rú 瞄準(zhǔn)miáo 餓殍piǎo 艾蒿ài hāo

    掙扎-掙脫zhēnɡ-zhènɡ 沁人心脾-泌尿qìn-mì 漫出-蔓草-曼妙-謾罵màn 寥落-廖姓-紕繆-謬誤liáo-Liào-miù-miù 舸-訶-呵斥-荷花ɡě-hē-hē-hé 漲滿-頭昏腦漲zhǎnɡ-zhànɡ 震顫-顫栗chàn-zhàn 倔強-倔頭倔腦jué-juè

    崢嶸-猙獰-錚錚鐵骨-掙扎-掙揣 zhēnɡ-zhēnɡ-zhēnɡ-zhēnɡ-zhènɡ 抹殺-轉(zhuǎn)彎抹角-抹布mǒ-mò-mā 洲-州zhōu 相似-似的sì-shì 礦藏-寶藏cánɡ-zànɡ 鮮花-鮮有xiān-x iǎn 剝花生米-剝削bāo-bō

    間或-中間jiàn-jiān 月暈-暈頭轉(zhuǎn)向yùn-yūn 泊船-湖泊bó-pō

    用不著-著紗衫zháo-zhuó 擱筆—擱不住gé-gē 夾衣-夾克 jiá-jiā 二、成 語、俗 語

    1. 風(fēng)華正茂

    2. 揮斥方遒

    3. 不屈不撓

    4. 金碧輝煌

    5. 似水流年

    6. 廢寢忘食

    7. 其樂融融

    8. 容銷金鏡

    9. 歷歷在目

    10. 汗流浹背

    11. 自怨自憐

    12. 不毛之地

    13. 望眼欲穿

    14. 癡心妄想

    15. 怨天尤人

    16. 鬼迷心竅

    17. 恪盡職守

    18. 妄自菲薄

    19. 戰(zhàn)戰(zhàn)兢兢

    20. 完美無瑕

    21. 不可或缺

    22. 忐忑不安

    23. 瞠目結(jié)舌

    24. 茍延殘喘

    25. 大兵壓境

    26. 舉棋不定

    27. 愁腸百結(jié)

    28. 不啻驚雷

    29. 勢不兩立

    30. 百無聊賴

    31. 四肢百骸

    32. 望洋興嘆

    33. 息息相通

    34. 舉一反三

    35. 不計其數(shù)

    36. 功敗垂成

    37. 安土重遷

    38. 方興未艾

    39. 含辛茹苦

    40. 休戚相關(guān)

    41. 身無長物

    42. 金蟬脫殼

    43. 老氣橫秋

    44.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45. 危言危行

    46. 一揮而就

    47. 幡(翻)然悔悟

    48. 軒然大波

    49. 耿耿于懷

    50. 每況愈下

    51. 無風(fēng)不起浪,無根不長草

    52. 狐死首丘

    53. 一鳴驚人

    54. 責(zé)無旁貸

    55. 在劫難逃

    56. 鼎力相助

    57. 無獨有偶

    58. 無可厚非

    59. 振聾發(fā)聵

    60. 根深蒂固

    61. 洛陽紙貴

    62. 一丘之貉

    63. 蜚短流長

    64. 頂禮膜拜

    65. 數(shù)見不鮮

    66. 低首下心

    67. 博聞強記

    68. 為虎作倀

    69. 一籌莫展

    70. 插科打諢

    71. 言簡意賅

    72. 長歌當(dāng)哭

    73. 量體裁衣

    74. 剛愎自用

    75. 鷸蚌相爭

    76. 煥然一新

    77. 炙手可熱

    78. 貧嘴薄舌

    79. 好高騖遠

    80. 退避三舍

    81. 跋山涉水

    82. 毋庸置疑

    83. 暴虎馮河

    84. 畸輕畸重

    85. 至高無上

    86. 開門揖盜

    87. 厲兵秣馬

    88. 談笑風(fēng)生

    89. 風(fēng)馳電掣

    90. 曠日持久

    91. 尸位素餐

    92. 空前絕后

    93. 目無全牛

    94. 等量齊觀

    95. 間不容發(fā)

    96. 鳳毛麟角

    97. 喜出望外

    98. 真知灼見

    99. 甘拜下風(fēng)

    100. 鬼鬼祟祟

    101. 美輪美奐

    102. 走投無路

    103. 飲鴆止渴

    104. 竭澤而漁

    105. 嘔心瀝血

    106. 萎靡不振

    107. 出其不意

    108. 不落窠臼

    109. 迫不及待

    110. 一如既往

    111. 不脛而走

    112. 罄竹難書

    113. 食不果腹

    114. 濫竽充數(shù)

    115. 信手拈來

    116. 集腋成裘

    117. 緊鑼密鼓

    118.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119. 數(shù)典忘祖

    120. 耳濡目染

    121. 良辰美景

    122. 安步當(dāng)車

    123. 處心積慮

    124. 車水馬龍

    125. 供不應(yīng)求

    126. 鳩形鵠面

    127. 杞人憂天

    128. 震耳欲聾

    129. 矢志不渝

    130. 大腹便便

    131. 恍然大悟

    132. 少不更事

    133. 呱呱墜地

    三、語 病 修 改

    病句的類型主要有: 語序不當(dāng)、搭配不當(dāng)、成分殘缺或贅余、結(jié)構(gòu)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A.語序不當(dāng)主要有下列類型:

    1、名詞附加語的多項定語次序不當(dāng);

    名詞附加語:多項定語次序不當(dāng)。多項定語的正確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領(lǐng)屬性的或時間、處所的;b.指稱或數(shù)量的短語;c.動詞或動詞短語;d.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e.名詞或名詞短語。另外,帶“的”的定語放在不帶“的”的定語之前。

    例:一位優(yōu)秀的有20多年教學(xué)經(jīng)驗的國家隊的籃球女教練。

    正確次序:國家隊的(領(lǐng)屬性的)一位(數(shù)量)有20多年教學(xué)經(jīng)驗的(動詞短語)優(yōu)秀的(形容)籃球(名詞)教練。

    2、動詞的附加語的多項狀語次序不當(dāng);

    動詞的附加語,多項狀語次序不當(dāng)。復(fù)雜狀語排列大致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賓短語;b.表時間或處所的;c.表語氣(副詞)或?qū)ο蟮模ń橘e短語);d.表情態(tài)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在中心語前。

    例如:在休息室里許多老師昨天都同他熱情的交談。

    正確次序:許多老師昨天(時間)在休息室里(處所)都(范圍)熱情的(情態(tài))同他(對象)交談。

    3、虛詞的位置安排得不恰當(dāng);特別是“把”字短語位置不當(dāng)。

    1)副詞和連詞位置不恰當(dāng);

    例如:留在幼兒園的孩子們,都一個一個甜蜜地睡在新釘起來的木版床上。(表范圍的副詞“都”應(yīng)放到表數(shù)量的“一個一個”后。)

    2)介詞短語的位置不當(dāng)。

    例如:蘇聯(lián)著名的生理學(xué)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動物的條件反射試驗,把動物用繩子縛在試驗的架子上。(“把”字短語應(yīng)緊挨動詞中心語“縛”。)

    B.搭配不當(dāng)主要有下列類型:

    主謂搭配不當(dāng) 例如:本世紀(jì)初,是我國實現(xiàn)進入WTO的目標(biāo)。(“本世紀(jì)初是目標(biāo)”是主謂搭配不當(dāng)。應(yīng)改為“進入WTO是我國本世紀(jì)初要實現(xiàn)的目標(biāo)”。)

    動賓搭配不當(dāng) 例如:他多么渴望一個學(xué)習(xí)機會呀?。ā翱释焙笕鄙賱釉~“有”。)

    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dāng) 例如: 這次大會上,對工資問題交換了廣泛意見。(并不是意見廣泛而是交換的范圍廣泛,應(yīng)改做“廣泛地交換了意見”。)

    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dāng) 例如: 藝人們過去一貫遭白眼,如今卻受到人們的熱切的青睞,就在這白眼和青睞之間,他們體味著人間的溫暖。(“白眼”和“青睞”指相反的兩面,但底下的“溫暖”只適用于一面。)

    否定與肯定搭配不當(dāng) 例如: 我想這應(yīng)該是不必敘述的,沒有誰不會想象不出的。(“沒有誰不會想象不出”等于說“誰都想象不出”,推測原意應(yīng)是“誰也想象得出”。)

    C.成分殘缺主要有下列類型:

    缺少主語 例如: 由于她這樣好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xué)們的贊揚。 (“得到”的主語是什么?改為“由于這樣好的成績,她得到了......”)

    缺少謂語 例如: 最近又發(fā)動了全面的質(zhì)量大檢查運動,要在這個運動中建立與加強技術(shù)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在“建立”前少了個謂語“完成”。)

    缺少賓語 例如: 雖然每天工作很忙,但還是抓緊和同學(xué)研究或自己看書。(“抓緊”什么?“時間”一詞不能省。)

    缺少修飾成分 例如: 要想作出杰出的成就,就必須付出勞動。(“勞動”前應(yīng)加“艱苦”“辛勤”之類的修飾語,同時,前一分句又是“動賓不 當(dāng)”。)

    D. 成分贅余主要有下列類型:

    堆砌 例如: 要考慮我國政治與文化環(huán)境的需要,發(fā)展我們的出版業(yè)。(“環(huán)境”應(yīng)刪去。)

    重復(fù) 例如: 其實這是過慮的想法。(“慮”就是想,應(yīng)刪去“的想法”。)

    可有可無 例如: 不知不覺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離。(應(yīng)刪去“的距離”。)

    應(yīng)刪去“的”字 例如: 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價的下跌,后來慢慢地穩(wěn)定了。(加了“的”,句子轉(zhuǎn)為短語,意思也變了,不是物價穩(wěn)定,而是“下跌”穩(wěn)定了。)

    E.結(jié)構(gòu)混亂,又叫句式雜糅,主要有以下類型:

    舉棋不定 例如: 多年來曾被計劃經(jīng)濟思想束縛下的人們也覺悟起來。(應(yīng)該在“曾被......束縛......”和“在......束縛下的... ...”兩種格式中選用一個。)

    藕斷絲連 例如: 我們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zé)任。(把“我們向政府提意見”和“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zé)任”湊在一塊兒,應(yīng)該刪去“我們”。)

    中途易轍 例如: 例如杜重遠以《閑話天皇》這篇文章,認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獄,就是例子。(應(yīng)該改作“因為杜重遠寫了......文章,就認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這件事始末的人誤認為杜重遠把別人送進監(jiān)牢,非常不妥。)

    反客為主 例如: 因此,當(dāng)匪徒們偷襲游擊隊的時候,被游擊隊反包圍了,殲滅了無數(shù)匪軍。(“被游擊隊反包圍”的主語是“匪軍”,但“殲滅了無數(shù)匪軍”的主語只能是游擊隊,作者卻把它一氣呵成,不加閃待。應(yīng)該把末一分句改作“殲滅了一大部分”或“不計其數(shù)”;這樣“殲滅”是接著“被游擊隊”下來的,就連貫了。)

    結(jié)構(gòu)含混 例如: 真人真事的創(chuàng)作方法,近幾年來曾提倡過,而且產(chǎn)生了許多寫真人真事的作品。(句中的“產(chǎn)生”可以算無主句,也要以拿“創(chuàng)作方法”做主語,作者的意思也許是第一種,那么上半句應(yīng)該改做“近幾年來曾倡導(dǎo)過真人真事的創(chuàng)作方法”。)

    F. 語意不明有兩種類型:

    “費解”,指一句話不知道怎么講。 例如: 到北京參觀奧運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鐵”是我這次旅行的歸途。(“參觀”怎么會是“歸途”?作者的意思是說“......是我預(yù)定在歸途中要做的事。)

    “歧義”,是一句話有兩種理解意。

    (1)兩種解釋一正一誤。 例如:一輛乳黃和深紅色的電車飛馳過去。(容易使人誤會為兩輛顏色不同的電車。應(yīng)該把“和”字改為“夾”字,或者在“一 輛”后面加“漆了”二字。)

    (2)兩各解釋都可能。 例如:現(xiàn)全渠已勘測完畢144華里。(沒說全渠有多長, 如果全長144華里,那么該說“全渠144華里,現(xiàn)已勘測完畢”;如果144華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說“完畢”,該說“現(xiàn)全渠已勘測了144華里?!保?/p>

    (3)把讀者引入歧途。這種錯誤在于字面上并無歧義, 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講,就是誤入歧途。 例如:中華民人共和國成立了,共同綱領(lǐng)頒布了,婦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從字面上看,是說“婦女彼此之間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實際上作者是說“婦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G. 不合邏輯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說的“不合邏輯”的外延。首先,“語法不是邏輯”,例如“白馬不是馬”,這個句子結(jié)構(gòu)是正確的,從邏輯的角度分析是正確的,“白馬”概念和“馬”概念是種屬關(guān)系。但從語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馬”應(yīng)該是“馬”才對。

    其次,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有些話雖然用嚴格的邏輯眼光來分析有點說不過去,但大家都這么說,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際雙方毫無誤會,站在語法的立場,就不能不承認它是正確的。例如“好不熱鬧”,按說該是很不熱鬧的意思,但實際上等于“好熱鬧”,甚至程度還要加深。以上兩種都不屬于“不合邏輯”。

    這里的“不合邏輯”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講不過去。例如“學(xué)習(xí)有態(tài)度與方法之分”。這句話形式上跟“生物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樣的, 但“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來等于“生物”,而“態(tài)度”和“方法”加起來不等于“學(xué)習(xí)”,所以這句話就是“不合邏輯”。下面是一些邏輯上有問題的類型。

    自相矛盾 例如: 過了一會兒,汽車突然漸漸地停下來了。(“突然”和“漸漸”矛盾。)

    范圍不清 例如: 從事業(yè)的發(fā)展上看,還缺乏各項科學(xué)專家與各項人才。(各項人才包括科學(xué)家,不宜并列,該說“各學(xué)科的專家與其他人才”。)

    強加因素 例如: 因為他來自北方,思想根本上還是舊的一套。(為什么來自“北方”思想就舊?且“北方”到底是相對什么而言的?)

    主客倒置 例如: 在那個時候,報紙與我接觸的機會是很少的。(應(yīng)該是“我和報紙的接觸”。)

    高一語文 必修二 語言基礎(chǔ)復(fù)習(xí)資料

    一、字音、字形

    荒蕪wú 緣分fèn 宿sù命 滄cānɡ桑 剝蝕shí 淡褪tuì 屋檐yán 炫xuàn耀 坍圮tān pǐ

    柏bǎi樹 亙ɡèn古 撅juē 捋lǚ 祈qí禱 窸窸xī窣窣sū 金晃晃huǎnɡ 窺kuī看 譬pì如

    灼zhuó烈 熨yù帖 意蘊yùn 猝cù然 禱dǎo告 余暇xiá 聰慧huì 恍惚huǎnɡ hū 步履lǚ

    告誡jiè 倔強jué jiànɡ 羞澀sè 雋永juàn 雋jùn秀 恪kè守 兜dōu圈子 逛ɡuànɡ 矮墩dūn墩

    昵稱nì chēnɡ 躡手躡niè腳 苔蘚tái 氣吁吁xū 殯bìn儀館 饞chán嘴 咆哮páo xiào 一瞥piē

    瞅chǒu 嘮嘮叨láo dāo叨 暴躁zào 撒sā手 繃bēnɡ著 玄xuán想 根莖jīnɡ 傾瀉qīnɡ xiè

    冥冥mínɡ 忙碌lù 粗糙cāo 蔥cōnɡ郁 輪廓kuò 銘mínɡ刻 繁殖zhí 虔誠qián chénɡ 膚fū淺 鏗鏘kēnɡ qiānɡ 田鳧fú 跌宕diē dànɡ 慰藉jiè 攫jué住 海蜇zhé 蟄zhé伏 椋liánɡ鳥 老饕tāo 薔薇qiánɡ wēi 荊棘jīnɡ jí 束縛shù fù 斑鳩jiū 噴涌pēn yǒnɡ 潺chán潺而行 搖曳yè 駭hài人 滯zhì留 悄qiǎo然 豐饒fēnɡ ráo 隱遁dùn 窒zhì息 蝙蝠biān fú 熾chì烈 殘骸hái 昊hào天 著想zhuó 梗ɡěnɡ概 如鯁ɡěnɡ在喉 哽咽ɡěnɡ yè 邂逅xiè hòu 狼吞虎咽yàn 勛xūn章

    嗜shì好 狙jū擊手 耽擱dān ɡē 胡謅zhōu 一撮cuō鹽 絞jiǎo痛 吝嗇lìn sè 小雛chú兒

    賢惠huì 和睦m(xù)ù 脹zhànɡ死 剎chà那間 瓦礫lì 嗜shì好 蓬pénɡ亂 哆嗦duō suō 嗯èn

    睫jié毛 窒悶zhì mèn 嘰嘰喳喳jī zhā 巷xiànɡ子 臉頰jiá 毋寧wú nìnɡ 燈泡pào 凝眸nínɡ móu遠眺tiào 威風(fēng)凜凜lǐn 甲胄zhòu 目光炯jiǒnɡ炯 瘦削xuē 掠lüè過

    惟妙惟肖xiào 顛簸bǒ 戳chuō 胳膊ɡē bo 啐cuì 吞噬shì 倒坍tān 愜qiè意 粗獷ɡuǎnɡ

    詛zǔ咒 瞇mī眼 步履蹣跚lǚ pán shān 褪tuì色shǎi 襁褓qiǎnɡ bǎo 模mú樣 胡茬chá

    震撼zhèn hàn 驚駭hài萬狀 銘mínɡ文 赫hè然 愕è然 煙熏xūn火燎liáo 油膩nì 藏匿nì

    跛bǒ腳 揪jiū緊 瞭liào望 引擎qínɡ 呆滯zhì 霎shà時間 肆虐nüè 蕓yún蕓眾生 蛻tuì變

    荒謬miù 雷霆tínɡ 匱kuì乏 肅穆mù 密密簇cù簇 咔嘰kā jī 舷xián梯 勛綬xūn shòu

    拾shè級 應(yīng)酬chóu 翹qiáo首 倚yǐ仗 半晌shǎnɡ 蔽bì空而來 湔jiān雪 凜冽lǐn liè

    饒恕shù 虔qián誠 贖shú罪 授shòu予 一番fān 幽僻pì 蓊蓊wěnɡ郁郁 跺duò著 彌mí望

    點綴zhuì 裊娜niǎo nuó 脈脈mò 參差cēn cī 斑駁bān bó 峭楞楞qiào lénɡ lénɡ 倩影qiàn yǐnɡ

    梵娥玲fàn 鹢yì首 棹zhào 斂裾jū 嬉xī游 驚蟄zhé 料峭qiào 淋lín漓 淅瀝xī lì

    孺慕rú mù 倉頡jié 滂沱pānɡ tuó 青靄ǎi 氤氳yīn yūn 王禹偁chēnɡ 纖xiān手 濕黏黏 nián

    羯jié鼓 忐忑tǎn tè 驚悸jì 寒瀨lài 舐shì 擎qínɡ天 啾jiū啾 麂jǐ皮 氈zhān子 夾jiā克

    汜sì 脖頸ɡěnɡ 跳蚤zǎo 釋鰥ɡuān 熙熙xī攘攘 梢門shāo mén 閨女ɡuī nǚ 機杼zhù

    糶tiào米 不諱huì 瞑mínɡ目 鈍dùn響 監(jiān)jiàn生 寒暄xuān 鐲zhuó子 瓦楞lénɡ 朱拓tà

    陳摶tuán 謬miù種 不更ɡēnɡ事 儼yǎn然 塵芥jiè 形骸hái 周正zhènɡ 徘徊pái huái 淘籮luó 新正zhēnɡ 聘pìn禮 窟窿kū lonɡ 醉醺醺xūn 荸薺bí qí 門檻kǎn 桌幃wéi 訕訕shàn

    怔怔zhēnɡ 咀嚼jǔ jué 渣滓zhā zǐ 唾tuò棄 拗niù 蹙cù縮 倔強jiànɡ 炮烙páo luò

    窈yǎo陷 歆xīn享 牲醴shēnɡ lǐ 安輯jí 蘸zhàn酒 茶峒dònɡ 伶俐línɡ lì 干燥zào

    緩huǎn促 泅qiú水 戍shù軍 儺nuó送 氽tǔn水 牛犢dú 抿mǐn嘴 悖bèi時 喧闐tián 角隅yú 強橫hènɡ 拮jié據(jù) 犬吠fèi 歇憩qì 睨nì 宋家堡bǔ子 敕chì造 阜fù盛 紫檀tán

    姊zǐ妹 丫鬟huán 嬤嬤mó mo 嗚咽yè 瘋癲fēnɡ diān 綰wǎn著 小幺yāo 攢cuán珠髻jì

    窄裉kèn襖 盤螭瓔珞chī yīnɡ luò 宮絳tāo 縐zhòu裙 放誕dàn 打諒liànɡ 翠幄wò青綢車

    廂廡wǔ 便biàn宜 金蜼彝wèi yí 鏨zàn銀 觚ɡū 彈墨椅袱fú 懵měnɡ懂 作揖yī 紈绔wán kù 盥ɡuàn沐 顰顰pín 韶sháo光 罥juàn煙眉 兩靨yè 伺cì候 杜撰dù zhuàn 嫡親dí qīn 狡黠xiá 憊bèi懶 忖度cǔn duó

    二、成俗語

    1. 失魂落魄

    2. 專心致志

    3. 聲名狼藉

    4. 轉(zhuǎn)彎抹角

    5. 明目張膽

    6. 錯綜復(fù)雜

    7. 扶弱濟貧

    8. 一籌莫展

    9. 昂首闊步

    10.不以為然

    11. 凄風(fēng)苦雨

    12.千姿百態(tài)

    13.悠然自得

    14.愛不釋手

    15.五光十色

    16.傾盆大雨

    17.向死而生

    18.破碎不堪

    19.如鯁在喉

    20.色彩斑斕

    21.惟妙惟肖

    22.無濟于事

    23.莫名其妙

    24.歡呼雀躍

    25.不足為憑

    26.百無聊賴

    27.神氣活現(xiàn)

    28.五光十色

    29.目不暇接

    30.不可一世

    31.天網(wǎng)恢恢

    32.天理昭彰

    33.厥功甚偉

    34.流血成仁

    35.鄭重其事

    36.石破天驚

    37.摧心折股

    38.想入非非

    39.花枝招展

    40.天作之合

    41.熙熙攘攘

    42.沸反盈天

    43.走投無路

    44.平淡無奇

    45.狼吞虎咽

    46.千姿百態(tài)

    47.臭名昭著

    48.雕梁畫棟

    49.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關(guān)于高中語文語法的問題!

    高中語文語法基礎(chǔ)知識概述:句子成分

    句子有六個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

    主語和謂語:主語是句子里被陳述的對象,謂語是用來陳述主語的在一般情況下,主語在前,謂語在后

    (1) 大伙都散了(《分馬》)

    (2) 滿樹淺黃色的小花, 并不出眾(《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記的 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一門科學(xué)(《大自然的語言》)

    (5)那壯麗的柱廊,淡雅的色調(diào),以及四周層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組成了一幅莊嚴絢麗的畫圖(《雄偉的人民大會堂》)

    這幾句的主語是 "大伙"" 滿樹淺黃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記的"" 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那壯麗的柱廊,淡雅的色調(diào),以及四周層次繁多的建筑立面",這幾句的謂語是"都散了"" 并不出眾"" 是他的背影" 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一門科學(xué)"" 組成了一幅莊嚴絢麗的畫圖"

    把中心詞看成是主語和謂語也是可以的如:

    (6)一張簡陋的大竹床上鋪著厚厚的稻草(《驛路梨花》)

    (7)其實這種縮微技術(shù)早在十九世紀(jì)普法戰(zhàn)爭時候就使用過了(《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館》)

    可以認為"竹床""技術(shù)"是主語,可以認為"鋪""使用"是謂語

    賓語和補語:賓語往往表示動作支配的對象,并且總是處在動詞的后頭補語是動詞形容詞后面的補充成分如:

    (1)橋腳上站在一個人,卻是我們母親(魯迅《社戲》)

    (2)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3)蕭隊長說過:先進的要帶落后的(《分馬》)

    (4)列寧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chǎn)階級要擁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無產(chǎn)階級要擁護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chǎn)階級的解放斗爭,世界革命才能勝利(《紀(jì)念白求恩》)

    字下有線的全是賓語還有一種賓語叫做"雙賓語",如:

    (5)現(xiàn)在人們叫它 故宮( 《故宮博物院》)

    (6)我給她 一本書

    "它""她"是近賓語(間接賓語),"故宮""一本書"是遠賓語(直接賓語)

    (7)說起來可笑,小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 《荔枝蜜》)

    (8)我獨自一人游蕩 在田野里 (《挖薺菜》)

    (9)從化的荔枝樹多得 像一片碧綠的大海 ,開花時節(jié),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 忘記早晚 ,有時還趁著月色采花釀蜜( 《荔枝蜜》)

    (10)我那時真是聰明 過分 ( 《背影》)

    (11)年紀(jì)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見過 好幾回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尖括號里的全是補語,都補充說明了前面的動詞、形容詞

    定語和狀語:定語是名詞性詞語的修飾成分,狀語是動詞性、形容詞性詞語的修飾成分

    (1)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背影》)

    (2)可我,總還是懷念那(長在野地里)的薺菜,就像懷念(那些與自己共過患難的老朋友)一樣(《挖薺菜》)

    (3)老遠就看見(鑲嵌在正門頂上)的國徽的閃閃金光(《雄偉的人民大會堂》)

    (4)李四光[這一生中][還從來]沒有過一次[這樣]舒暢和快樂的談話( 《地質(zhì)之光》)

    (5)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jì)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6)說到這里,我們兩人都[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沿著草坪旁用卵石鋪成的小徑] 走到"北海"跟前(蕭乾《棗核》)

    圓括號里的是定語,方括號里的是狀語

    語文語法知識

    1、詞類:有實詞與虛詞兩大類

    (1)實詞:表示實在的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夠獨立成句

    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詞例外),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guān)系

    A、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表示人的名稱,如同志、作家;表示具體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學(xué);表示時間名稱,上午、夏天;表示處所名稱:上海、中國;表示方位名稱:上、下(簡稱方位詞)

    名詞的語法特點:①表示人稱的名詞,可以在后頭加“們”表示多數(shù)②方位詞常用在其他名詞后頭,組成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的方位短語③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

    B、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fā)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

    表示動作、行為:坐、聽;表示存現(xiàn)、消失或發(fā)展變化:有、發(fā)生;表示心理活動:愛、恨;表示使令:叫、讓;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動詞):能、會;表示趨向(趨向動詞):來、去;表示判斷(判斷詞):是

    動詞的語法特點:①動詞一般受副詞“不”的修飾②動詞后面可以帶“著、了、過”,表示動態(tài)③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時間短暫或嘗試的意思④判斷詞“是”主要是聯(lián)結(jié)句子的主語和賓語⑤能愿動詞后面不能跟名詞,能愿動詞可以和后面的動詞一起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⑥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在謂語中心語后面作補語

    C、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zhì)、狀態(tài)的詞

    表示事物形狀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質(zhì)的:漂亮、結(jié)實;表示事物狀態(tài)的:快、慢;

    形容詞的語法特點:①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用重疊形式來加強語義②大多數(shù)形容詞可以受副詞“很”修飾

    D、數(shù)詞:是表示數(shù)目的詞

    表確數(shù)(表示分數(shù),整數(shù)和倍數(shù));表概數(shù):幾、許多;表序數(shù):第一、老三;數(shù)詞的語法特點:①數(shù)目增加,可以用分數(shù)表示,也可以用倍數(shù)表示②數(shù)目減少,只能用分數(shù),不能用倍數(shù)

    E、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量詞叫數(shù)量詞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量詞叫動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個、只;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次、回,有時也借用某些名詞來表示,如:腳、年;

    量詞的語法特點:①量詞經(jīng)常和數(shù)詞連用,組成數(shù)量短語,也稱為數(shù)量啟數(shù)量詞②表示物量的數(shù)量詞常用在名詞的前面③表示動量的數(shù)量詞數(shù)量詞常用在動詞的后面

    F、代詞: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代詞的語法特點:①第二人稱的敬稱“您”不用于復(fù)數(shù),如果需要表示復(fù)數(shù),就用“您幾位”“您諸位”②第三人稱復(fù)數(shù)代詞“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們”則專指女性③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qū)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以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④指示代詞“那”用于遠指,“這”用于近指⑤代詞用得不恰當(dāng),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zhì)、狀態(tài)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

    表示范圍:都、全;表示語氣:可、倒;表示否定:不、沒;表示時間:剛、恰好;表示程度:很、極;表示情勢:仿佛、漸漸

    副詞的語法特點:①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②副詞有時用在形容詞后面,補充說明程度、結(jié)果,作補語③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

    H、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一般連詞:和、與、并、或、及;關(guān)聯(lián)詞:主要用來連接復(fù)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而且、雖然 但是

    語法特點:①一般連詞的前后兩部分可以調(diào)換而基本意思不變②關(guān)聯(lián)詞的主要在復(fù)句中進行運用

    I、介詞:介詞經(jīng)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dāng)、為、按照,

    由于、對于、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guān)于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后,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

    J、助詞: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分三類:結(jié)構(gòu)助詞、動態(tài)助詞、語氣助詞結(jié)構(gòu)助詞:的.、得;動態(tài)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等

    K、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yīng)答等聲音的詞如啊、嗯等語法特點:一般獨立成句,用逗號或感嘆號隔開

    L、擬聲詞:是摹擬人或事物的聲音的詞語法特點:在句子中相當(dāng)于一個形容詞

    (2)、詞類的辨別:

    ①區(qū)分名詞和非名詞,名詞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區(qū)分形容詞和動詞,形容詞可以用“很”來修飾,動詞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除外)③區(qū)分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能修飾名詞,前面能加“很”;副詞不能修飾名詞,前面不能加“很”④區(qū)分連詞和介詞,前后能互換的是連詞,前后不能互換的是介詞⑤區(qū)分動詞和介詞,作謂語中心語的只能是動詞,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補充動詞、形容詞的是介詞⑥區(qū)分語氣助詞和嘆詞,語氣助詞一般用在句尾,嘆詞往往獨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區(qū)分介詞和副詞,介詞后面跟名詞、代詞,副詞后面是動詞或形容詞

    2、短語:是由詞和詞組合而成的語言單位

    (1)并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并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jié)構(gòu)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shù)量數(shù)量特點:①并列短語前后的詞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②并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guān)系,沒有修飾、限制關(guān)系③并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④并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詞組合

    (2)偏正短語:定義參見課本基本結(jié)構(gòu):①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制成分是定語,用()表示有如下結(jié)構(gòu):形名、數(shù)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表示有如下結(jié)構(gòu):形動、副動、數(shù)量動、副形

    (3)動賓短語:動詞后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基本結(jié)構(gòu):動名、動代特點:①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后邊的名詞、代詞,后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guān)系②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代詞,是賓語③賓語一般在動詞后面回答“誰”、“什么”的問題④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

    (4)補充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語法特點:①在動詞、形容詞后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用表示②這類短語的中心語在前,前后兩部分是被補充和補充的關(guān)系③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邊補充說明怎么樣、多久、多少等問題④有的補語前頭常用結(jié)構(gòu)助詞“得”

    (5)主謂短語:定義詳見課本基本結(jié)構(gòu):名(代)動、名(代)形、名(代)疑問代詞、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數(shù)量,如紙三張?zhí)攸c:①主謂短語前邊的詞表示“誰”或“什么”,后面的詞說明前邊的詞“怎么樣”“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兩部分是被陳述和陳述的關(guān)系②使用主謂短語加上語氣,書面上加上標(biāo)點就是一個單句,表達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gòu)成的短語基本結(jié)構(gòu):介詞名詞、介詞代詞語法特點:①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dāng)句子成分②介賓短語在為主中心語前做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后面作補語③介賓短語有時也做定語,后頭必須帶“的”

    (7)“的”字短語:由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加上“的”構(gòu)成基本結(jié)構(gòu):動詞的、形容詞的、動賓短語的特點:①“的”字短語在句中相當(dāng)于一個名詞②“的”字短語一般常做主語、賓語

    3、單句:

    (1)單句分類:按句子結(jié)構(gòu)分為主謂句和非主謂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語氣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2)單句的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3)分析步驟: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謂,先把句子一分為二,分成主語和謂語,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后;第二步,找賓語,有的句子有,有的則沒有,動詞支配的對象就是賓語;第三步,壓縮句子找中心語,中心語是受修飾、補充或能支配賓語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狀、補語定語到主語中心語的前邊和賓語中心語的前邊去找,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前面,補語在謂語中心語后面常用分析單句成分的符號見課本

    (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語、狀語、補語壓縮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語的中心語,謂語的中心語和賓語的中心語組成摘取句子主干時,謂語中心詞前有否定詞語(不、沒、沒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詞語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語是并列短語時,要把整個并列結(jié)構(gòu)摘出來

    4、復(fù)句:復(fù)句是由兩個或幾個意義上相關(guān)、結(jié)構(gòu)上互不包含的單句形式組成的句子

    (1)如何區(qū)分單、復(fù)句:①復(fù)句的分句間互不為成分,這是區(qū)分單、復(fù)句最重要的一點復(fù)句的分句之間結(jié)構(gòu)上互不包含,就是說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沒有句子成分之間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這是復(fù)句的本質(zhì)特征,也是復(fù)句和單句的最根本的區(qū)別②不能看只有一個主語就斷定不是復(fù)句③凡是一個主語管幾個動詞,只要中間用逗號或分號表示停頓,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復(fù)句④有些關(guān)聯(lián)詞既可以用在復(fù)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單句中如:只有熱愛工作的人,才能熱愛生活(單句)

    (2)復(fù)句的類型:主要有并列、遞進、選擇、轉(zhuǎn)折、因果、假設(shè)、條件這幾種類型判斷復(fù)句關(guān)系,關(guān)聯(lián)詞很重要,有一個順口溜把難記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塊,請牢記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選擇,

    “尚且”“何況”是遞進,“盡管”配“還”是轉(zhuǎn)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設(shè),

    “無論”“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講條件

    (3)二重復(fù)句:結(jié)構(gòu)上有兩個層次的復(fù)句組成主要有三種情況:單句復(fù)句、復(fù)句單句、復(fù)句復(fù)句劃分步驟:先看有幾個分句,著鍵是看有幾個主謂結(jié)構(gòu);找準(zhǔn)句子的第一層(找的方法:①找統(tǒng)領(lǐng)全句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看關(guān)聯(lián)詞統(tǒng)領(lǐng)的范圍,看關(guān)聯(lián)詞覆蓋到哪兒②從分句間的松緊關(guān)系看,松的就是第一層③復(fù)句中有分號的地方往往是第一層)總之,要一直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單句為止

    5、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殘缺:句子缺少了應(yīng)該具備的成分,影響了意思的表達,就成了一種結(jié)構(gòu)不完整的病句常見的成分殘缺通常有主語殘缺、定語中心語中心語殘缺等

    (2)句子成分搭配不當(dāng):主語和謂語的搭配,要注意謂語能不能正確的陳述主語;動詞和賓語的搭配,要注意動詞表示的動作行為能否支配賓語表示的事物;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要注意對中心語的修飾是否合適

    (3)語序不合理:漢語的各種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較固定的,如主語在謂語前頭,賓語、補語在動詞、形容詞后頭,定語、狀語在中心語前頭,幾個遞加的定語、狀語也有一定的排列順序

    (4)句式雜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達只能使用一種句式把兩種說法,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往往會造成結(jié)構(gòu)上的混亂

    (5)前后表達不一致:在表達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盾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用詞前后矛盾,同一句內(nèi)使用了兩個含義相反的詞語另一種是前后情況的表達,互相矛盾

    (6)其他情況:指代不明、誤用詞類、重復(fù)羅嗦、濫用否定詞、用詞不當(dāng)

    6、修辭:

    (1)常用的修辭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fù)、設(shè)問(無疑而問、自問自答)、反問

    (2)句式的變換和選擇:

    ①句子按用途,可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陳述句是告訴別人一件事;疑問句是詢問別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來要求別人做或不做什么的句子;感嘆句是用來表示某種強烈的感情的句子

    ②句式的轉(zhuǎn)換:主動句和被動句的轉(zhuǎn)換、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轉(zhuǎn)換句式轉(zhuǎn)換應(yīng)注意的問題:A、句式變換,只是換一種說法,換一種句式,不改變句子的原意;B、肯定句變否定句,一種方法是找反義詞加“不”,還可以變雙重否定句

    高中語文古文語法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后

    例如:《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yīng)理解成“莫肯顧我”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yīng)理解為“操何”

    介詞賓語前置

    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介詞后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jié)構(gòu),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xiàn)象

    例如:《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yīng)理解為“與誰歸”

    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guān)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fēng)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yīng)該是“時人莫許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diào)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gòu)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yè)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yè)文面向南坐”

    賓語前置相當(dāng)多見,有幾種情況一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蘇軾《石鐘山記》)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9)

    一是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提前例如:

    大王來何操? (操何) (司馬遷《鴻門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為學(xué)》)

    微斯人,吾誰與歸? (與誰)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馬遷《鴻門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前邊例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韓愈《師說》)

    唯利是圖(圖利)

    介詞結(jié)構(gòu)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于”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后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⑴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除少數(shù)仍作補語外,大多數(shù)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例23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xué)》)

    分析 此句中的“于藍”介賓短語,前者應(yīng)該移到“取”的前面做狀語;后者“于藍”介賓短語應(yīng)該移到“青”的前面做狀語,即譯為“比藍青”

    ⑵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例24 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記》)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賓短語做“告”的狀語

    還有一種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

    例25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分析 “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詞“于”;“乎吾前”應(yīng)該移到“生”的前面做狀語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著省略成分的情況,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 省略主語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

    (2)承后省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對話省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如:“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如:“可燒而走(之)也”

    4.省略介詞賓語如:“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之)掩戶”

    5.省略介詞“于”如:“今以鐘磬置(于)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焉” 主語:一個句子的發(fā)生動作的主體

    謂語:一般是動詞充當(dāng)

    賓語;表示動作發(fā)生的對象

    舉個例子:我吃飯

    我是主語 吃是謂語 飯是賓語

    定語:一般是形容詞充當(dāng) 修飾主語和賓語

    狀語:表時間、地點、狀態(tài)、方位等等的限制補充的成分

    補語:補充說明賓語的(好象是吧 記不清了)

    舉個例子:昨天晚上在飯館里我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昨天晚上在飯館里是狀語,我是主語,吃是謂語,一頓豐盛的是定語,晚餐作賓語

    文言文句式最重要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再看它和我們現(xiàn)在說的話有什么不同,在判斷是定語后置還是賓語前置或是介詞短語后置.

    舉個例子:“忌不自信”

    按字面意思講是“鄒忌不自己相信”但用現(xiàn)代人的話講是“鄒忌不相信自己”,所以它就是把賓語提前了,所以叫賓語前置,屬于倒裝句的一種

    “蚓無爪牙之利”

    按字面意思講是“蚯蚓沒有爪子牙齒的鋒利”但用現(xiàn)代人的話講是“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牙齒”所以是把定語放后面了 屬于定語后置,也是倒裝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按字面意思講是“著就是戰(zhàn)勝別國在朝廷上”但用現(xiàn)代人的話講是“這就是在朝廷上戰(zhàn)勝別國”所以古語里是把介詞短語也就是狀語放在后面了,所以叫介詞短語后置,也叫狀語后置也是倒裝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者也”

    ……者……也 一般都是判斷句,表示對某一對象作出性質(zhì)、身份、狀態(tài)上的判斷所以上句是說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xué)業(yè)、解釋疑惑的人,表職能,所以是判斷句

    “晉軍函陵”

    按字面意思講是“晉國軍隊駐扎函陵(地名)” 實際上應(yīng)該是“……駐扎(在)函陵” 它省略了介詞“在” 所以是省略句

    218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