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本手俗手作文800字
妙手,圍棋術語,也稱“妙著”、“妙棋”。出人意表的佳著。如耳赤之妙手、古今無類之妙手皆屬于此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妙手本手俗手作文800字,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妙手本手俗手作文800字篇1
他一身紅裝,傲立于世界之巔;他頭戴碧華金冠,他說我在這里。他有千古的文明,萬丈的瑰麗,瞠目結舌的速度。他說如今,已沒人可忽視我。
自古便有“玉盤珍羞直萬錢”之感慨,要我說這人生,總也是美食為大。中華美食,定是不可辜負。楚國詩人屈原縱身投江,留下了不朽詩篇,留下了青青粽葉。青葉為外,軟糯于肉,唇齒留香,幾要夢回大楚。圓月度了銀光,撒了思念,天上天下,共享于中“明月”。月餅其名,其形,該是源此得來,意味思念。而東坡先生雖一生不得所愿,盡困于小小東坡,道也罷,修田園籬,我心不問。東坡肉便聞名世界。
美食只是美食嗎,背后的故事,和創(chuàng)者不切實際的夢啊。他們載一輪月的心情,有所感受嗎?
于是,回到幾千年后的現(xiàn)在,少了咫尺天涯,一切唾手可得。最快的不是飛機,最便利的也不是跨海大橋手機移動支付,真覺得是很偉大的一個發(fā)明,自馬云建立支付寶,及有了微信支付后,這幾年的中國,便利的難以置信,一部手機,足矣。接上你的銀行卡,掃碼便可支付。沉重的錢包,總也不對數的零錢,不知丟到哪個角落的銀行卡??煞畔掳?,和他們說聲再見,我們再也不見。
移動支付改變了我們,改變了中國。世界傾倒在它的石榴裙下,也就是時間早晚。從此再無曉平岡上西江路。
這里有個十分有趣的現(xiàn)象,他們、她們都騎著一樣的自行車。那是共享單車,在中國推行了。一人、一車、一路、一放,又是下一個路口。我們常說,世界這么大,我們看看去。是的,原來不把自己囚禁在狹小的車窗中,去感受外面的晨風,混著油松味的霧氣,聽海浪的聲音,也是這樣美好。你仿佛有信馬由韁之感,在遼闊的草原。
共享單車,我想它是考驗我們的道德感,也是我回頭的這方藍天。我們就在這片藍天下,做渺小的夢,一步一步蹣跚的幸福。
萬丈高樓平地起,這六十多年它從無到有。
近處是蜿蜒的山遠處是曲折的海岸線。手里有美食,腳下是單車,單車在,雄壯的版圖上。
飲一杯黃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復回。
妙手本手俗手作文800字篇2
俗話說得好:萬丈高樓平地起?;A就是根本,根深才可以枝繁葉茂。
古往今來,世界上有哪些名人不是從最基礎開始學習的?又有哪個人是與生俱來就什么都會的呢?他們都是從最基礎開始,經過努力,不斷練習,不斷思考,最后功到自然成,實現(xiàn)了人生價值。
歷史上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從小苦練書法基本功而產生的“墨池”。王羲之從小跟書法家衛(wèi)失人學書法時就懂得苦練基本功的重要,十二歲時他就開始鉆研書法論著。長大后,認真臨摹名家書法手跡,因為日夜練字不斷,筆硯就在屬于前池塘里洗,日久天長,一股清水的池塘就變成了一池墨水。由于他重視基礎,基本功扎實,所以后來達到書法的高峰,被人尊稱“書圣”。
無獨有偶。齊白石有三絕:繪畫、作詩、篆刻。他的篆刻布局奇肆樸質,刀法剛勁雄健,獨樹一幟。可他初學篆刻的時候,總是失敗,不是刀走字壞,就是石碎器毀,常常不得要領。于是他去請教鐵安。鐵安說:“南泉沖有的是石,你挑一擔回去,刻了磨,磨了刻,把一擔石頭磨成石漿,印就能刻好?!饼R白石悟出了其中的道理:“這是要我苦練基本功?。 庇谑?,他真從南泉沖挑回一擔石頭,日夜不停地磨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的篆刻藝術,終于在長期的磨練中不斷提高,最后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王羲之練習書法產生的“墨池”,齊白石磨石成漿,練習篆刻,這些都是很平凡的事,而不同的人對于同一件事卻有著不同的態(tài)度。只有那些注重基本功,不斷練習的人,才回去的別人的認可,取得信任,取得成功,取得成就。
當然這樣的事例還有許多,這些成就都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就像俄國巴甫洛夫說過的:當攀登學問的高峰以前,先應該去學它的ABC。基礎扎實牢固,才可能爐火純青。就像蓋樓房一樣,如果地基沒有打好,就絕不會蓋成高樓大廈。不注重基礎的人,往往是不可能會有所成就的,因此,也就有的這句俗語:“萬丈高樓平地起”。
妙手本手俗手作文800字篇3
克洛克的故事令人受益頗多,尤其是父親的話令我頓時耳清目明,桌子都擦不好,怎么能做老板呢?由此可見,基礎都打不好,又怎么能把握自己的未來呢?
打好基礎,首先要樹立一個志向,而后再為之努力。
馬云是一個大家都不陌生的名字。他的財富與成功都著實的令人羨慕,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風光背后有多少努力與辛苦呢?
曾看過一個關于馬云的訪談,全程英文對話,無一處卡頓。他在接受采訪時說自己少時突然想學好英語,后來這個突發(fā)的念想如注了水的氣球一般越發(fā)膨脹,這是他便萌生出了一個想法——可以去給外國人當導游。就是因此,在每日與外國人的交談中,馬云學到了正宗的語法和腔調,這個要學好英語的愿望也算是達成了,還意外的獲得了一個英文名杰克——一個國外女游客說自己的父親和丈夫都叫杰克,所以就給他也取名為杰克。
看完這個訪談,我不禁對馬云生出了十分的敬意,也明白了他現(xiàn)在的好人緣與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打好了基礎,才能把握未來。
打好基礎,其次要做到精益求精,對自己嚴苛要求。
我國著名醫(yī)學家李時珍在編寫《本草綱目》時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絕不馬虎。比如說在寫到姜時,他注意到歷代典籍中都沒有寫多吃姜后的癥狀,于是他便日日食姜,數日后眼發(fā)熱,他這才在書中記錄,并附上“珍親試之”幾字。對于前人留下來的醫(yī)術,他也仔細辨識,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是這種精神,使《本草綱目》成為一代著作,流傳千古,名譽中外。如果李時珍不將其放在心上,糊弄了事,我想,后事可能都不盡相同了。由此可見,只有打好了基礎,才能把握未來。
打好基礎,最后要做到直面前進路上的挫折與考驗,不畏困難。
從小就接觸作家史鐵生的文章,但卻沒有深入了解過,直到前幾日看了《我與地壇》,這才明白他的一生。本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本應與朋友詩畫天涯,享青春年華,可疾病奪去了他的雙腿,任誰都忍受不了這般痛苦,他卻僅在幾年失意后幡然醒悟,重新面對生活,提筆寫下諸多著作,也在作品中直面曾頹廢的日子,這便是最大的成功。所以說,只有打好了基礎,才能把握未來。
哲學上說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也說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可見量變對質變極其重要??寺蹇嗽诮邮芨赣H的教導后向著自己的志向努力并精益求精,這就是促成他成功的一大量變。他同其他偉人一樣值得被尊敬與學習。
克洛克也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要打好基礎,來把握自己的未來。
妙手本手俗手作文800字篇4
當我們看到運動員們在賽場上的矯健身影,特別是看到他們在奧運會上取得金牌,為國爭光的情景,非常羨慕、敬佩他們。
那么他們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呢?偉大的發(fā)明家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這里的汗水就是勤奮。文章所介紹的運動員中我最敬佩的要數鄧亞萍大姐姐了。她的身高只有150厘米,打乒乓球雖然拿了很多全國第一,但很多人并不看好她,進不了國家隊。鄧亞萍姐姐很不服氣,無論嚴寒酷暑,她都夜以繼日刻苦訓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終于打敗了世界冠軍,如愿進入了國家隊。這個曾不被內行看好的女孩,在世界乒臺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共得過4枚奧運金牌,14枚世界鏡標賽金牌,連續(xù)8年世界女乒排名第一,創(chuàng)造了一個“鄧亞萍時代”。輝煌成績的背后,需要付出比別人多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和汗水,她舍得付出,所以它成功了。
回想自己看到表弟十指像蝴蝶一樣在鋼琴鍵盤上飛舞,從他的指縫間流出優(yōu)美的旋律,我就萌生了要學鋼琴的念頭。剛開始興趣很濃,信心很足,隨著時間的推移,曲子難度的提高,我的熱情一下子降到了冰點……是鄧亞萍姐姐的精神鼓舞了我,寒假中我重操琴鍵,認認真真練習了起來。
鄧亞萍姐姐的勤奮不僅僅表現(xiàn)在乒乓球賽場上,她退役后去清華大學學習,當時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卻硬是在短短的幾年里補上了差距,成為清華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英語老師曾對我說:“顧及,你化在英語上的功夫實在太少了?!笔前?,我不聽磁帶、不記單詞,不下功夫,成績能提高嗎?無論在學習上、在生活中鄧亞萍姐姐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勤奮是成功的基礎”,只有打牢這個基礎,我們才能獲得成功,實現(xiàn)遠大理想。這就是奧運給我的啟示吧!
妙手本手俗手作文800字篇5
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看別人下棋,在黑白棋子,看似簡單,里面卻暗藏著風云詭譎;方寸棋盤中,無不蘊含著無窮智慧。有道是:“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江山一局棋。”下棋時對心態(tài)又非常高的要求,一定要心靜氣定,臨危不亂,時而穩(wěn)扎穩(wěn)打,這是基礎,練好了“本手”;時而出其不意,“妙手”驚人。棋局如此,人生亦然。人生如棋,所以有了“閑敲棋子落燈花”的閑適,“常人只消一盤棋”的灑脫,以及“玲瓏局”的玄機,讓人受益匪淺,所以圍棋一直伴隨著自己成長。
人生如棋,積跬步以致千里。我們所看到每個人的表面光輝,背后卻付出了不為人知的努力,沒有誰能在想入非非間一步登天將對手的軍,唯有腳踏實地、穩(wěn)扎穩(wěn)打,抓好“本手”,步步為營間靠近目標。從古代由一名失去雙親零丁孤苦的放牛娃,后來成長為一代天之驕子的朱元璋;再到近代由因貧賤無錢買書受人頤指氣使的鞋店學徒,成長為一位無產階級著名文學家的高爾基;再到當代白手起家最終名列世界富豪榜榜首的比爾·蓋茨,無一不用他們震撼世人的成功演繹著“本手”的魔力,名人都如此。
人生如棋,需獨辟蹊徑,而出其不意。下棋不光要合乎棋理,還要使出“妙手”。清代時期的鄭板橋是清代書畫家、文學家。他一直勤學苦練,然而開始時只是反復臨摹名家字帖,進步不大,深感苦惱。有一次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體,你體是你體;人體是人體,你老在別人的體上纏什么呢?”鄭板橋聽后,猛然醒悟到:書法貴在獨創(chuàng),自成一體。從此以后,他力求創(chuàng)新,每次的作品都力求與他人有區(qū)別,不斷摸索著把畫竹的技巧滲在書法藝術中,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板橋體。
人生如棋,“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焙芏嗟膰鍚酆谜叨际侨昼姛岫?,一些初學者基礎不牢卻熱衷于追求“妙手”,最終卻滿盤皆輸的結局,這是多么深刻地教訓。習武之人常說“入門先站三年樁”,如果不能打牢站樁的功底,認認真真把基礎學扎實,到頭來學到的不過是花拳繡腿,只有穩(wěn)扎穩(wěn)打、耐心付出,成功才會有可能。如果急于求成,偷懶?;?,到頭來只會一無所成,后悔莫及。
都說人生繁雜叵測難以駕御,其實只要下好一盤棋;都說人生的舞臺都很大,其實不過一張四方棋盤;都說人生哲理浩如煙海深奧玄奇,其實精華唯三:積跬步以致千里,抓好“本手”,獨辟蹊徑,時出“妙手”,穩(wěn)扎穩(wěn)打,避過“俗手”。因此,人生為棋,我愿為卒,行動雖慢,絕不后退一步!只有腳踏實地打好自己的根基,才能立足于社會,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發(fā)出自己的光和熱,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妙手本手俗手作文800字篇6
人生如棋,有人總能出人意料,在普通的軌道上宕開一筆,精妙至極;有人規(guī)規(guī)矩矩地按著棋理走,走出了本分人生;但也有人,往往只看眼前的利益行棋,給人生留下滿盤遺憾。人生如何走?本手,妙手,還是俗手?個人認為,本手開新路,妙手達通途,二者缺一不可。
本手是妙手的前提。何謂本手?“本”為木之根,是一件事情得以成就的基礎。按著本手下棋,我們棋出有數,穩(wěn)扎穩(wěn)打,路出有招,如水入萬渠,各成世界。它是路遙在動筆寫《平凡的世界》前認認真真在陜北窯洞整理十年報紙的無限耐心。沒有老老實實做學問的笨功夫,錢鐘書怎能寫出《圍城》里的許多妙語?沒有規(guī)規(guī)矩矩按著前人的路子在實驗室里搞程序、跑數據,申怡飛怎能開創(chuàng)震驚中國的極化碼平臺,成為中國5G技術的開創(chuàng)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走過本手的路,才能為“扶搖而上”的妙手打下堅固扎實的基礎。
妙手是本手的進階,是一種升華。妙手并不是走捷徑,而是起于壘土的飛躍。它不是歪門邪道者投機取巧的坦途,而是厚積薄發(fā)、量變而成質變的結果。奧運會開幕式之所以能光彩奪目,驚艷世界,那是因為有張藝謀團隊博學廣智的積累,背后默默地努力付出,嘗試過了各種的失敗。川渝妹子劉明偵之所以能在23歲便開創(chuàng)鈣鈦太陽電池新方向,那是她每天扎根在實驗室十幾個小時,日復一日地努力結果。所有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并不是三朝兩日就能達成的,這都來自下棋人一點一滴苦心孤詣的積累和創(chuàng)新。當一個人走過前人走過的所有路,他開始不甘心于無新路可走。于是,風雨俱備,百川歸海,眾妙之門,自然開啟,讓自己的努力付出得到回報。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初學者卻為一個“妙”字,失了本心,鄙棄前人修來的路,沒有持之以恒的堅持,忘記了自己的初衷,把本分當作蠢笨,把劍走偏鋒當妙手,這是對妙手的誤解。他們努力鉆研規(guī)則,不肯老實努力,總想投機取巧,苦心經營其他小道,偶然可以得到曇花一現(xiàn)的結果,卻總是花開不久,經歷不起風雨,很快就會凋謝。也有一些人,一味地守著規(guī)矩,不懂變通,凡事只說“從來如此”,沒有“妙”手思維,最終落得俗手的困局,甚至于傷害了長遠的利益,令人悲嘆,著實可惜。
因此,本手為妙手的前提,妙手是本手的進階。一味固守本手,難免落于“俗手”的窠臼。只有打好本手的基礎,勇敢創(chuàng)新,方能開新路,達通途,過好落棋無悔的一生。
妙手本手俗手作文800字篇7
作為中國傳統(tǒng)益智游戲圍棋,它里面的很多術語已經融合在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布局,先手,定式,昏著等等。但是也有一些術語卻并不為世人所熟知,例如本手,俗手和妙手。
所謂本手,一般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規(guī)下法,也可以理解是基礎的常規(guī)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從全局看通常會受損的下法,而妙手則指的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
對于初學者來說,學好圍棋第一步的關鍵應該是從本手開始,因為只有本手的功夫扎實了,棋力才會提高。但是有一些急于求成的初學者卻反其道而行之,一味熱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視更為常用的本手。殊不知本手是基礎,易學難守;妙手是創(chuàng)造,只有打牢基礎,才能最終水到渠成。
就如在當今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實社會中,有些人只羨慕于那些在事業(yè)上取得輝煌成就的人,看著他們在人生的舞臺上縱橫捭闔,妙手頻施,但卻很少注意到他們背后的辛酸和付出。最后的結果就是這些只會羨慕而忘卻初心的人,沒有扎實修煉自己的本手,而是想通過俗手來個彎道超車,畫虎不成反類犬,猶如無根浮萍的俗手最后若是再演變成了昏著,那可真就是一發(fā)不可收拾了。
正如一句歌詞中所說“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試問,司馬遷如果不是青少年時代博覽群書,周游名山大川,怎能寫出煌煌《史記》;一代偉人如果不是對當時的中國社會進行過科學而又細致的深入研究,又怎能將華夏大地最終從苦海中解脫出來,重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呢?所以說,只看結果,不注重過程,最后心中所求無異于是海市蜃樓,癡人說夢。
所以,古代先賢荀子才會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雄偉的事業(yè)也離不開一點一滴的辛勤努力。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一磚一瓦皆根基,眼睛可以眺望天空,但雙腳必須踏在地上,只有腳踏實地,勤修本手,筑牢根基,才是最終取得美好目標的不二法門所在。
妙手本手俗手作文800字篇8
本手是開始,是走向妙手的'起點,而沒有妙手的過程,也難以達到俗手的境界,我們生活與學習的歷練過程何嘗又不是這樣呢?人生宛若一盤縱橫的棋局,每一顆黑白棋子的落定,正如我們人生的每一步前行,一步一個腳印,在于黑白棋子間穿梭,我們可以感悟到人生的棋道與棋法。圍棋中“本手、妙手、俗手”的術語,三種不同的棋法,或是合乎棋理的正規(guī),或是出人意料的精妙,又或是貌似合理實則有損的局限,都是態(tài)度與思想的映射,是對我們自己的一種歷練,是不同的人生行走之道。那么作為掌棋者的我們,又應如何落下自己的人生棋子呢?
在現(xiàn)實的生活之中,面對人生縱橫繁雜的棋盤,當以務本求妙之心落脫俗無悔之子。所以,毫無疑問,作為掌棋者的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棋盤上妙手生花的創(chuàng)造。何以達到如此境界呢?唯有本手的一次次功夫筑基,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捎行┤藚s只看到了每一次妙手的出乎意料、精妙絕倫,卻忽視了全局落棋的內在的關聯(lián),忽視了妙手背后是無數次本手的歷練與考量,所以導致最終不僅失了妙手,反落得俗手的結局,棋藝平平不起,一敗涂地。
這似乎看起來很簡單的道理,但究其根本,是我們只看得見眼前而看不到長遠的認知,是急于追求而忽視基礎的“欲速則不達”。只熱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視了更為常用的本手,就好像是空有好皮囊的汽車,內部卻凈是破損脆弱的零件,所以不堪受用、走不長遠;即使確實下出幾次妙手,卻也只是停留在表象的妙,達不到深層次的妙手招數,貌似合理甚至精妙,但又以全局觀之,卻自損前路,導致早早敗下陣來,妙手最終成俗手。人生未嘗不是如此呢,忽視了基礎、不想著如何提升自身的硬實力基礎,而一味追求外在的表面包裝、一瞬的驚艷,許多人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忘記了如何走得踏實端正,忘了初心,最終自己走向了失敗的泥沼,處處受損的棋局,最終悔恨不已,難以展現(xiàn)出俗手的風范。
所以,“本手”這一功夫基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不僅是人生的掌棋者,更是正處于青春之際的人生初學者,從本手開始,秉承務本之心尤為關鍵。本手是合乎棋理的正規(guī)下法,是棋道的入門功。但本手絕不僅僅是機械的簡單重復,在本手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觀學基本步法,由生澀到嫻熟,這才是開始;掌握正規(guī)合制的基礎后,我們在不斷練習中扎實功夫,求索經驗最終靈活運用,這是積極上進;但我們絕不僅僅止步于此,熟練掌握后,懷揣著求妙之心,我們要開始思考每一步本手的所在意義,考量每一步本手對全棋局的貢獻,通過不斷的深入理解中,才是對棋道的不斷豐富的認識。在這樣一種回環(huán)往復中,我們的才能一步步地夯實基礎、提升技藝,深刻理解“棋法”本身,在平常中觀其聯(lián)系,在小步間洞見全局,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助力全局、妙手生花的創(chuàng)造可能,才可免于急功近利之俗手。“本手是基礎,妙手是創(chuàng)造”,人生的棋道正應如此,在基礎中求創(chuàng)造,在務實中求脫俗之妙。
品棋道,悟人生。在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中,面對人生縱橫繁雜的棋盤,我們當以務本求妙之心落脫俗無悔之子。行之踏實,行之務本,方可達妙,方能致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找回自己的俗手人生,不負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