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高三作文800字
推薦文章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秋思高三作文8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思高三作文800字1
樹葉已經(jīng)開始落了。秋分的那天早晨,騎車走在上學的路上,感到了明顯的清涼。有發(fā)黃的葉子落在車筐中,心情也隨著落葉慢慢地沉。往下抬頭看看,天還灰蒙蒙的,路燈已經(jīng)滅了,不時有刺眼的車燈照過來,讓人看不清前面的道路。
自古文人詠秋,大多數(shù)都是寂寥的。是啊,黃葉凋落、北雁南飛、嚴霜降臨、萬物蕭瑟的秋天,怎么可能讓人的心情變好呢?在天氣轉(zhuǎn)涼的那一刻,也標志著人的心情慢慢地由盛夏的激情轉(zhuǎn)向清秋的悲涼。曾經(jīng)對一件事物的瘋狂熱愛,忽然之間,也轉(zhuǎn)向了冷淡,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那種激情。于是,在這寂寥的秋天,我覺得自己已經(jīng)失去了對人事的積極的精神。我渴望有人來安慰我,可惜,遙遠的夢想根本不會照進現(xiàn)實。
早晨起來,冷冷的秋風吹進身體,仿佛凍結(jié)了人的.思緒。好長時間美和朋友聯(lián)系了,時常想起她們,不知道她們的學習怎么樣。以前,我們曾一起回家,一起坐在長凳上聊天,一起欣賞噴泉,一起放聲大笑,可現(xiàn)在,各自被成績驅(qū)使著,很少有見面的機會,再也沒有時間聊天。于是,在這蕭瑟的秋風中,想起了落葉寂寞的吟唱聲,也響起了我們以前共同唱過的歌曲:“昨天所有的一切,已變成遙遠的回憶……”
杜牧寫道“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苯?jīng)霜的紅葉,擁有絢麗的紅色,可在這里,我從來沒有見過霜林的凄美景象。曾約好和同學早上去水上公園看秋天的黃葉,可早上我從家里趕來,她卻沒有來。我知道她學習很認真,肯定是去了教室看書,于是不好去打擾她。沒有同學陪伴,一個人,總沒有心情去那種專為友情和愛情設(shè)定的場所。
有人說,月光很美,比不上朋友的安慰;星星很美,比不上友情的點綴;夜空很美,比不上友誼的珍貴。是啊,被友情照亮的天空,無論何時都是最燦爛的??稍谶@灰蒙蒙的秋日的天空下,我的友情去了哪里?我的朋友們,我何時還能像以前那樣和你們一起快樂的大笑?
秋思高三作文800字2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痹娙藙⒂礤a豪情地揮灑秋的新篇章,引詩情萬里到碧霄。這已不單是位詩人對秋的填詞作賦,更是一位哲學家、美學家、思想家,站在新的高度,以與眾不同的視野,引世人重審這秋。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秋風瑟瑟,落葉繽紛,草色枯黃,北雁南飛,秋雨綿綿,白露為霜……頹廢的,蕭索的,清冷的,唐宋詩人筆下爭相表明秋之寂寥。秋也真實地寂寥著。這一寂寥,千秋萬代,亙古不變。
細觀生活,靜靜沉思。四季的更替,春夏秋冬的來歷,是智慧的先人生活的印記。名字從來只是個代號,秋不喚作秋,秋之冷冷清清,蕭條肅殺始終會來值守屬于他的崗點。不會因你的滿腔憂傷,聲聲祈禱,哀怨惆悵,驀然褪去。詩人們的生離死別之愁情,貶罷之委屈,郁郁不得志之傷感,光陰易逝之感慨,羈旅思鄉(xiāng)之情懷,國恨家仇之悲壯,年年歲歲在心中滌蕩,無根的浮萍般,始終在主宰自己命運的江河里漂泊著,存在著。有傷懷,必定會睹物生情,應景而悲。秋日作帷幕,傷懷登舞臺,或撫琴或書畫,或作詞或賦曲,或飲酒或望月,或登樓或獨坐,猶覺寂寥載不動。
我想,劉禹錫歷經(jīng)了歷史上著名的“八司馬事件”,二十年間漫長的起起落落,才得以重歸故土。他心中的寂寥也數(shù)不勝數(shù)。但他不甘心,他不曾自暴自棄,而是進入了深深的沉思,化解心中的寂寥。在秋之思索中,豁然開朗,——我言秋日勝春朝!
秋日永遠不能等同于春朝,春為復蘇,秋為寂寥。但在詩人寬廣的胸襟里,春水秋潮已連為一條。陶淵明有詩:“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币磺行木呈谷话?
秋思高三作文800字3
清晨,我推開窗戶,映入眼簾的是落葉在秋風的“魔爪”下打了幾個滾,之后又落葉歸根。這秋風怕是翅膀硬了,居然吹到我的臉上來不過,這涼颼颼的感覺使我想起了在家鄉(xiāng)中的母親,她可還好?
接著,又不禁在腦海里浮現(xiàn)出與家鄉(xiāng)離別的情景:母親用蒼老的手拿著幾塊銅板遞給了我,之后又抱住我。我能感覺到,在我的肩膀上有幾顆涼涼的淚珠子,看著母親因為我淚落如珠的樣子,我不禁心疼起來。我當時是頭一次真正感受到,母愛是如此偉大。在思想的引導下,我拿出紙和筆,開始書寫起家書來。忽然,千愁萬緒涌來,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說起,也不知如何表達。寫家書時,腦海里出現(xiàn)的是關(guān)于我和家鄉(xiāng)的點點滴滴,那些只屬于我和家鄉(xiāng)的點點滴滴。
突然,我又開始羨慕起剛才的落葉來:真好啊!就算在人生中經(jīng)歷了那么多磨難,最后也能落葉歸根。寫到一半時我才發(fā)現(xiàn),被我的鄉(xiāng)愁寫的密密麻麻的紙又被我鄉(xiāng)愁的淚珠子給濕透了。罷了,再寫就是。
寫完以后,我望見了老鄉(xiāng)騎著一匹馬掂著行李,我便知道他是要回家鄉(xiāng)去,然后安心的將家書交給他讓他帶回家鄉(xiāng)。就在他要走的時候,我留住了他:“請將家書還我一下。”因為我總覺得,有什么遺漏的。檢查好以后,才放心地將家書還給他。之后目送于他,直至他騎馬的背影消失在我的視線。
世界之大。家鄉(xiāng),我們何時才能再續(xù)前緣?
秋思高三作文800字4
游子少了一只歸鄉(xiāng)的船,看過的月亮自此成了弦。——題記
客居他鄉(xiāng),深夜,久久未能入眠?;秀敝?,朦朧的夢中傳來一陣嗚嗚然的洞簫聲。
那聲音透過輕風,拂過江面。漁船在江面,寒山寺的鐘聲伴著寒鴉,窗前案上未完成的詩篇,來與他入了這夢。
夏日的暮色,像那灑滿了金黃。是他喜愛的暖色調(diào),像極了他泛了黃的書箋,卻生生壓在箱底未能寄向遠方。
踏上這石階,隱隱約約聞見古舊的唱腔,詞中所到的風月,是婉轉(zhuǎn)了他半生的。這里的一石一木,或靜或動,一磚一瓦,或裂或碎,在他心中都成了畫的。
動蕭的聲音時低時沉,像是小花貓忽的從屋內(nèi)跌到房檐般的靜悄悄,又像是爬柳樹時摔到地上時的悶沉。又似這曲曲折折的長亭,怎么也走不到盡頭。
他走過長廊,轉(zhuǎn)角處的風吹皺了衣裳。又繞過紫陽垂柳,傘也帶上幽香。那落下的雨淋濕了他眼眶。
冷冷清清,一抹月色暗淡了石墻。
滴滴答答的雨珠,從檐上滑落,落入了院內(nèi)的池中,可那圈圈泛起的回自,終是喚不回他。
他沐在月色中,每塊石頭的裂痕,他都記得。只是不知它閱盡了多少年的風霜。
弄堂,空蕩幽暗
洞簫聲逐漸消失,陣陣。只聽見風聲,怎么留也留不住。夕陽下的舊巷,月色中的弄堂。也都失去顏色,如信箋上之談墨。經(jīng)不得細思,但又是一紙蒼白,一夜空夢。
江上的搗衣聲,怔怔只聽聲風風聲。他起床披衣,案前又一次一句斟酌著。
天空露出魚肚白了。洛陽城里的秋風起了,他的思緒隨鴻雁帶向遠方,順帶著,染紅了山的紅葉。
洛陽城里的秋風來了,你看葉都落了,可我許久未歸,家人安否?未解心愁,乃作詩曰:”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秋思高三作文800字5
我慢慢走在夕陽下,太陽的余輝把我孤獨的影子拉得斜長。如今已是深秋,我孤身一人,騎著一匹嶙峋瘦馬,
馬兒伴隨著我漂泊它鄉(xiāng)已經(jīng)多日,它也漸漸瘦了下來,再沒有往日的健壯與活力,一陣西風吹來,拂動我的衣袖,把我的思緒拉到眼前。
映入我眼簾的是一片凄涼,一如我的心境。一棵老樹,一根枯藤。老樹看起來疲勞乏力,如同正在慢慢衰竭的老人,似乎已經(jīng)走到生命的盡頭,隨時會倒下。幾根枯藤無力地纏繞著大樹,發(fā)出哀傷的呻吟,那扭曲著的打在樹干上的結(jié)仿佛也打在我的心中,枯藤無力地纏繞在老樹的枯干上,一種莫名的傷感縈繞于我心頭。
“哇!哇!呱!呱!”一陣沙啞的鳴叫掠過耳畔,在冷冽的秋風中遠去。那是一只烏鴉,它一定也老了,老眼昏花。它是不是與老樹經(jīng)歷過同樣的滄桑?它是不是對這晚景有著無限的感傷與惆悵?它能找到夜間的歸宿么?
四周并無市俗的喧鬧,一座小橋橫跨在溪水的兩岸,流水從遠古流來,好像傾訴著無盡的悲傷。它的歌聲令人心碎,如同一個游子的低吟。走過小橋,抬起頭,忽見前面隱約有個小村莊,我不禁加快了腳步。炊煙飄渺,如同老母的思緒漫無著落。一片安靜祥與的景象,這情景卷起了我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情,在外漂泊數(shù)載,未回過家鄉(xiāng),怎能不思念?一切都靜了。
嬉耍了一天的孩童此刻該回家了吧?在溫馨的屋中,早已擺好了飯菜正等著他們。而我,這斷腸人,卻仍黯然失神地獨自漂泊在天涯。
秋思高三作文8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