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高考滿分作文8篇
推薦文章
轉眼間,又一年高考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一起看一看近三年高考作文,學習更多的寫作技巧,積累寫作經(jīng)驗。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慕旮呖紳M分作文8篇,以供大家參考!
近三年高考滿分作文(一)
這,才是成熟的模樣
我的習慣是“吹?!?。在班里,我是有名的“吹牛大王”,我常常說一些離奇的話,做一些離譜的事,因而,人們都認為我一事無成,空話連篇,所以是“不成熟的楷?!?。
而我在吹牛中,卻得到了無窮的樂趣。它使我產(chǎn)生了一種動力,一種在無能為力時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記得上小學時,有一次考外語,我向他們吹道:“我能得到100分。在考試中有一題不會,我冥思苦想,本打算放棄,忽然覺得仿佛有人站在我的面前,指著我的鼻子罵道:“又吹牛,真不要臉!”這樣,我就又有了做下去的決心。發(fā)卷前,當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時,老師評論道:“考前,有個同學說他能得到100,這回他如愿以償了。”這就算老師對我吹牛的一種表揚吧。
就這樣,我發(fā)現(xiàn)了吹牛中的樂趣,并且打算堅持下去。
當然,吹牛也并不一定都成功。記得有一次我和同學們做單杠上翻動作,有一個同學一氣做了五個,當時,我只能做一個,但我毫不示弱,夸下??谡f能做那個。結果做到三個時,我就搖搖欲墜了,便裝著手打滑掉了下來。說真的,當你吹牛而又沒做到時,你是最難解釋清楚和最無地自容的。這時,你就會產(chǎn)生一股令人無法想像的狂怒和超人的力量。我下決心要趕超他。從那以后我天天在單杠上吊著,等到那個同學再次約我做時,我把他嚇跑了。
我同別人吹牛不同。
我從來不吹已經(jīng)得到的值得自豪的東西。我不像某些人那樣得到一點成績就到處宣揚,惟恐旁人不知;還有一個不同點在于我吹牛后,就力爭能夠做到。這就仿佛先立個目標使人看到差距,就不會因為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我可以為打賭的幾道題而不吃飯,也可以為立下的名次而拼命,即使失敗了,也不至于一無所得。也許有時會不切實際,會遭旁人的白眼和蔑視,但只有我知道,我在同等情況下要比他們做得更多。因為我得到了勇往直前的動力。
這,才是我成熟的模樣吧,太簡單太冒險、太固執(zhí),然而卻極富樂趣,也有人認為是極成熟的模樣。
近三年高考滿分作文(二)
處可為之世,做有為之人
我們身處一個偉大的時代,這個時代在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偉大斗爭中孕育發(fā)展而出。我們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應該為這個時代做出自己的貢獻。但是,身處可為之世就一定能成為有為之人嗎?在可為與有為之間,我們還需要怎樣的努力?
從可為到有為,我們需要理想和信念。
理想是我們前進的目標,為我們指明方向;信念堅定我們的內心,幫助我們始終保持航向,不因沿途的紛擾而迷路。李大釗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之后的革命運動中,他是黨的重要領導者。他開創(chuàng)的偉大事業(yè)和留下的思想遺產(chǎn)永遠不可磨滅,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jīng)在中國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
李大釗同志光輝的一生,正是因為其具有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在苦難與死亡來臨時,才能毫不畏懼,坦然面對??梢姡硐胄拍钪趥ト说闹匾?。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復興偉大的中華民族為己任,奮勇精進,處可為之世,做有為之人。
從可為到有為,我們需要奉獻精神。
要建設偉大的祖國,復興中華民族,我們青年人應該學習老一輩革命家,踏實苦干,奉獻自我,把個人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時代楷模南仁東,在23年時間里,從壯年走到暮年,把一個樸素的想法變成了國之重器,成就了中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項目?!?/p>
雖然南老師沒有能等到它產(chǎn)出科學成果的那一天、沒有能等到他應得的榮譽、獎勵,但我想他離去的時候心里一定非常清楚,他畢生的事業(yè)已經(jīng)成功了。”如果南仁東沒有獻身祖國科學的奉獻精神,沒有為祖國科學研究奉獻一切的偉大情操,我們怎么會擁有洞徹宇宙的天眼?擁有奉獻精神,才能處可為之世,做有為之人。
從可為到有為,我們需要創(chuàng)新實踐。
前人為我們踩出了小路,我們要開拓進取,把小路拓寬為陽光大路;我們更要創(chuàng)新實踐,走出前人沒有走過的新路。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成功發(fā)射升空;2020年11月24日,中國發(fā)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預定區(qū)域安全著陸。我們之所以能一次次從無到有,從落后到趕超,正是因為不斷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只有不斷的創(chuàng)新實踐,才能讓我們處可為之世,做有為之人。
近三年高考滿分作文(三)
“塞翁失馬,焉知非?!边@則流傳千百年的民間故事,告訴我們要全面、辯證地看待問題。而故事發(fā)展進程中展示的塞翁、鄰居們對得與失的不同看法,可以啟迪我們:得與失,不僅僅是一個終點、一個起點,更是一個過程。
鄰居們對塞翁的吊、賀、吊,體現(xiàn)了鄰居們把得與失看成是結果,是終點;與鄰居們反應相對應的是塞翁依次提到的福、禍、福,體現(xiàn)了塞翁把得與失看成是起點的可能性更大些;而故事進展的一波三折,更是詮釋了應該把得與失看成是一個過程的道理。
得與失,是一對矛盾,我們的人生就是貫穿了得與失。
得與失,有小大之分,有近遠之別。人生不會一帆風順,社會不會一成不變,會經(jīng)常遇到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場景,在得與失的矛盾碰撞中,就要看我們如何對待得與失了。如果我們把得與失看成終點,盡管可以好好總結過去,但會讓我們失去對未來的憧憬。如果我們把得與失看成起點,盡管可以重新?lián)P帆起航,但會讓我們忽略對歷史的總結。而如果我們把得與失看成過程,則既可以讓我們反思過往,也可以珍惜當下,更可以憧憬未來。
“得與失”是一個相互交織,相互轉化的過程。
新中國第一座自己設計、自制設備、自行施工的大型水電站——新安江水電站的建成,使當?shù)匮蜎]了49個鄉(xiāng)鎮(zhèn)、1377個自然村,移民累計29.15萬人,這讓原先富庶的當?shù)爻闪撕贾莸貐^(qū)最貧窮的地方,這對當?shù)匕傩諄碚f,當時收獲更多的是“失”。但不可否認的是,新安江水電站的建成是中國水利電力事業(yè)史上的一座豐碑、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杰作,這對當時乃至現(xiàn)在的中國來說,收獲更多的依然是“得”。
我們要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得與失這個過程。
如今,因新安江水電站的存在而形成的擁有“天下第一秀水”美譽的千島湖,更是堅決擯棄了發(fā)展工業(yè)促經(jīng)濟發(fā)展這一短時可以有“得”的做法,而義無反顧地走上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暫時有“失”的生態(tài)發(fā)展道路。盡管千島湖地區(qū)的發(fā)展目前依然處在杭州地區(qū)的末尾,但千島湖的一湖秀水,使千島湖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的佼佼者。隨著與千島湖發(fā)展配套的千黃高速、杭黃高鐵的開通,隨著千島湖成為杭州等大城市的飲用水基地,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走生態(tài)發(fā)展道路的千島湖的明天會越來越好。
新冠疫情爆發(fā)初期武漢封城的壯舉,“失”的是武漢一城,“得”的是我們全國,乃至整個世界;生活證明,我們青年學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xù)奮斗的過程,就是一個“得與失”辯證發(fā)展的過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看天上云卷云舒?!弊鳛樾聲r代青年的我們,需要的是把得與失看成過程,在社會發(fā)展建設的道路上扎實地走好每一步。
近三年高考滿分作文(四)
事物的價值有普遍的一面,也有個性的一面。大米對所有人都有維持生命的價值,大糞則不同,它是我們工作場合中盡量要避免談論的事物,農民和蒼蠅可能都愛它,但愛的原因,即大糞對于他們的價值又各不相同。
談論至此,我們發(fā)現(xiàn),“時間”這個元素并沒有參與其中。既然如此,為何坊間一直流傳著類似于題目中的言論——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事物的價值才能被人們認識。還有很多類似的成語俗語,例如蓋棺定論,時間會證明一切等等。
其原因在于,判斷價值的那一刻,是誰在言說,以什么樣的視角和立場在言說。如果他言語中的價值推翻了前人的價值判斷,這時,他免不了跟一句:你看,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事物的價值被我發(fā)現(xiàn)了!
至此,我們看出,認識事物價值的本源是人。由于人的不同立場,不同利益,不同文化背景,我們對于事物價值的判斷也是言人人殊,沒有統(tǒng)一的尺度標準。時間沉淀和認識事物之間最多有相關性,沒有什么必然的因果關系或正比例關系。時間對于我們認識事物的影響是復雜的。
在我們的理想中,隨著時間的沉淀,我們對事物的認識越來越深刻,我們發(fā)掘出的資料越來越多,我們聽到越來越多的聲音,我們越來越趨近理性客觀——然而這一切都是我們的想象而已。就拿人盡皆知的“王安石變法”來說,從造成“北宋滅亡的原因”,到“積極大膽先鋒的改革”,再到“辯證認識其價值”,這一路的變化并非朝向“王安石變法”的真正價值,反倒是顯示出不同時代,不同利益的群體對這一史實的加工利用。
時間是“可怕”的,它像風沙一樣“打磨”著事物,隨著它的“打磨”,越來越多的真相被“侵蝕”,越來越多的“言說”覆蓋其上,我們很難說時間的沉淀就一定能讓我們認識事物的價值。
如果說時間能幫助我們認識事物價值的話,那也不是來自“沉淀”,而是“攪動”。事物不是“渾水”,靠著地心引力能自動澄清。為了讓我們達到理想中的理性和清明,我們必須利用“時間”,不斷地傾聽不同的聲音,不斷地反思自己的立場,不斷地承認并打破自己的局限性,在有限的時間內不斷突破升級自己的認知視野,這樣才能讓時間對我們認識事物起到真正積極的作用。
現(xiàn)代會計學創(chuàng)始人麥西金有云:時間給空想者痛苦,給創(chuàng)造者幸福。同樣,時間只會給主動探究者以事物的價值。
近三年高考滿分作文(五)
起、承、轉、合,提、頓、勾、壓。這大抵是一個優(yōu)美的楷書“人”字,工整!美觀!強于我一手“半狂草”太多太多。我雖是一“草夫”,但也知美丑。對他人字跡,不太過在意,如草書、行書般隨意;但又非不在意,如起筆、落筆時審慎,有起落,有連斷,有頓提。肆意,卻又筆筆落在紙面;隨性,卻又守在框內,是寫字,也是做人。
因為長大了,孩子也有了個性,于是字,便不僅限于描紅,有了田字格,然后又有了小楷本,再來,又有了筆記本,末了,還有白紙本……由是,字跡也變得不同了,但最初的寫字方法沒忘,一直銘記在心中,不管檸月之時還是桑榆之年,字,都是一筆一劃寫下的。
逆鋒起,藏而不露。人的開始與“人”的開始都會有“逆風時”,無論因為有利,慎重,甚至只因恐懼,畫個圈,把自己小心地裹起來總歸是沒錯的。梁漱溟曾以斗雞來講述人生修養(yǎng)中的不同階段,最高境界便是呆若木雞、不動生色,身懷絕技,卻秘不示人。當然,對他人應坦誠,但留下該留的,鋒芒,要收;貪念,要藏,并非要你悶聲做惡,而是要用心底的至善去感化至惡,做一個對得起落筆時付出艱辛的自己。如此,“人”的起筆便算落到紙上了。
中鋒起,不偏不倚?!叭恕弊帜且晦嗟钠鸸P,用的是中鋒,落的是中點,走的是兩邊中線。如果那一撇是人的脊梁與左半身,那么捺的起筆處,便是人的重心(數(shù)學中三角形中線交點)。好家伙,又是一個“中”。那么,這被我譽為集萬“中”于一身的起筆,算什么?有人會說這是“中庸之道”,有人會說分明是“中通外直”,也有人會說明擺著是“中華精神在心中”,以及種種紛雜的觀點。但于我而言,這些爭論是無意義的,有意義的是那點本身。他們說得都對,又都不對,那一點本就是一個悟點。你悟到什么,你就收獲什么,真可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點,本身只是點,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余下的這一“點”,便留給世人造化。但有一個前提,它是那個點,最重要的,心中的點。
等迂回,緩緩出頭。停下來,轉個彎,看清前路,一步步走到它的盡頭,來個完美的轉變與收尾。停滯、迂回,不是長眠與止步,而是休息,而是為了走出優(yōu)美弧線的準備:竹,歷經(jīng)四載沉淀方勃發(fā)百尺;蟬,蟄伏千日方緩緩出頭,華麗轉身;黃河,蜿蜒百里,迂回緩流,方“奔流到海不復回”……緩慢出頭,不是恐懼與畏葸,而是穩(wěn)重,而是為了落穩(wěn)那最后的一“捺”,如庖丁解牛般的凝神靜氣,“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等迂回,緩緩出頭,優(yōu)雅轉身,緩步走上高臺,這才是我們應有的人生。
看!多優(yōu)美而正直的一個“人”。但,它終成不了一個人,哪怕再美,也只是描紅。我多希望這是你在研磨寒泓后,手提狼毫,沾著馞馝的濃墨,在鸞箋上親手寫下的一個工整、堂皇而又瀟灑、隨心的無拘束的“人”。
因為,人生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生而自由。
近三年高考滿分作文(六)
我們的生活就如同一個在被不斷填充的閣樓里,如果我們只顧一味地將所有東西都塞進去,終有一日會被塞滿。這時,我們必須有所放棄,放棄那些無用的,不切實際的東西。同樣,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行為無法達到理想時,你或許就要考慮舍棄現(xiàn)狀,投入新的事業(yè),就像魯迅那樣,棄醫(yī)從文。
魯迅出生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父親因庸醫(yī)誤診而去世。這堅定了他日后學醫(yī)的決心。然而他發(fā)現(xiàn),中國人需要醫(yī)治的不僅僅是肉體,更是心靈。于是,他放棄醫(yī)學研究,轉行開始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成了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通過犀利的文字喚醒無數(shù)中國人那早已“沉睡”的心靈,重新獲得偉大的新生命,成功地挽救了在懸崖邊緣的中國人。
再比如班超,他最初只是一個文官,不會武也不懂兵法。在認清自己的目標之后,投筆從戎,出擊匈奴,評定西域,幫助西漢恢復了荒廢已久的絲綢之路。
魯迅和班超的成功,都源于他們看清自己的目標后,能夠適時調整自己實現(xiàn)目標的方法,拋棄錯誤、無謂的行動。如果魯迅只是一味堅持最初無畏的執(zhí)念,中國也許會多一位名醫(yī),但卻會失去許多震撼人心的文學作品以及魯迅先生那獨有的不屈不撓的文學精神。如果班超沒有投筆從戎,可能一輩子只能默默地抄寫文書,中國也就少了一位叱咤風云的歷史人物。有時候,人們往往會過于舍不得自己所失去的東西,其實,不必如此,因為失去的必將換來等量的匯報以填充你生命中的閣樓。
人生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在路途中,我們可能會堅持一些一開始認為是有價值的行為,以為它們會帶你到達心中的理想。慢慢的,前進的腳步會越來越沉,前進的方向也會偏差,這時,拋棄無謂的執(zhí)念,糾正錯誤的行為尤為重要,這就是清空。只有這樣才能到達正確的終點,才能感受到人生被充滿的成就感。
想要充滿,必須先清空,這是我們是否有資格“得到”的條件。當我們能坦然面對“失去”時,“得到”也在向你奔來。舍得,舍得,就是先要有舍,才能有得到。
近三年高考滿分作文(七)
莫讓浮云遮望眼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數(shù)百年前,文人們就通過朗朗上口的詩歌告誡后人,對待事物要站在正確的角度,切不可讓其他因素干擾了你對真相的審視。
宋人的墻為雨淋壞,兒子與鄰翁對他做出了相同的提醒:"修好墻,以防盜。"盜賊果真光顧后,宋人稱贊起兒子的先知先覺,卻懷疑鄰翁的手腳是否干凈。同樣的提醒,為何招來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恐怕宋人正是被感情上的親疏蒙蔽了雙眼吧! 自古以來,人們就頗為重視感情因素對事件成功與否的影響。"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誠然,感情上的親密對事業(yè)的成功也許會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在認知事物本質上,感情上的親疏有時也會給人帶來錯覺以及誤導。國外科學家曾做過試驗,讓試驗者在一組照片中選出長像最符合審美標準的一張,結果受測者選出的容貌多與自己親友相近。排除個人審美觀念不談,生活的耳儒目染對人的影響可見一斑。
視覺的評判尚且如此,事物本質的洞察更何以堪?自古以來多少人在感情因素上受到了蒙蔽。西晉王室廣封王,欲使天下盡歸司馬氏之手,殊不知諸公之中良萎不齊,終于導致八王之亂、五胡亂中原的下場。三國中孔明因對馬謾偏愛有加,忘卻先主對馬謾"華而不實"的評價,委以重任,終使《出師表》空有 "真名世",也不免"長使英雄淚滿襟"。
如今,不也有領導干部任人唯親、從而禍起蕭墻的事例嗎?可見,認知事物,為人處世,若戴上感情的有色眼鏡,危害大矣!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若要不被感情上好惡的云霧蒙蔽,身在高處,眼觀四方不失為好的方法。岳家軍威震四海,正是由于岳飛超越親情,以軍規(guī)處罰岳云,軍風大肅,才有了"撼泰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美談??酌魇潞髶]淚斬馬謾,以肅軍紀,才沒有因感情親疏而再誤軍國大事。
一個公正的決斷往往是建立在理性觀察和思索基礎上的。而擺脫感情上的干擾則是做出正確理性評價的先決因素。
也許真正完全超越情感的決定難以做出,然而,三思而后行,從多個角度思考是可以盡量避免感情上的誤導。現(xiàn)今我國法規(guī)制度中"回避"和"協(xié)商"原則不正是對理性處事的指導和提倡嗎?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各個方面的理性觀察,將幫助我們邁過感情的誤區(qū),真正認識到事物的復雜與多變性。而在一覽無余的最高層,擺脫情感輯絆的我們,或許可以長吟:"莫讓浮云遮望眼!"
近三年高考滿分作文(八)
一步與一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蔽覀冞~出的每一步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重大影響。
在正確的道路上跨出一步,你的人生會因此而不同。史鐵生在二十幾歲即遭遇下肢癱瘓,他想到了自殺,可是,經(jīng)過激烈地思想斗爭,最終,他從死亡邊緣掙扎出來。如果他不從死亡的邊緣跨出一步,他的一生可能要因此改寫。司馬遷遭受宮刑,這真是奇恥大辱,他也想到了死,可是,他又想到:“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弊罱K,他從屈辱中跨出了一步,寫了鴻篇巨制《史記》,成就了他輝煌的一生。
高考滿分作文議論文及點評:一步與一生高考滿分作文議論文及點評:一步與一生在錯誤的道路上邁出一步,你只能品嘗苦果。成克杰身為人民公仆不想著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卻貪圖享受,生活腐化。如果他不在腐化的生活道路上邁出一步,他怎么會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馬家爵作為一個貧窮人家走出的大學生,不思學業(yè)有成,從而孝敬父母,報效國家,卻因為一點點小恩怨伺機報復。如果他不在報復的路上邁出一步,他怎么會有伏法抵罪的結局?
古語云:“一步錯,步步錯。”“一失足成千古恨。”這些用血淚寫成的話里包含著多少深刻的教訓啊!不過,“一步錯”真的就“步步錯”嗎?“一失足”真的就“千古恨”了嗎?“浪子回頭金不換”又給我們重新振作的勇氣,只要及時總結經(jīng)驗教訓,同樣,可以成就精彩人生。廉頗身為趙國重臣、一代名將,卻為名利與藺相如相爭,不能不說他在錯誤的道路上邁出了一步,可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彼皶r發(fā)現(xiàn)并改正了自己的錯誤,從而成就了“將相和”的美談。越王勾踐失去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也淪為奴隸,在這樣的打擊面前,再英勇的人也要低下頭了吧?可是,勾踐卻能“臥薪嘗膽”,積蓄國力,最終一洗國恥。
反之,一帆風順的人如果不慎重自己的腳下,也可能功虧一簣,毀了自己的一生。_能坐上上海市委書記的位子,他的仕途不可說不順暢,可是,身為國家高級領導干部不能為人民謀福利,反而以權謀私,最后前功盡棄,落得晚景凄涼。同樣下場的還有原北京副市長王寶森,他可能想到為革命工作一輩子了,再不享受可能沒機會了,所以在后期的生活上極端腐化,最終因晚節(jié)不保而畏罪自殺。
由此看來,我們不可不慎重我們腳下的每一步啊!因為,你邁出的每一步對你的一生都可能有重大的影響,讓我們都一路走好吧!一路走好,不僅可以讓自己的一生幸福,也可以給自己身邊的家人帶去幸福,還可以造福社會,我們何樂而不為呢?當然,如果你在錯誤的道路上不小心跨出了一步,你也不必驚慌,只要你知錯能改,你同樣可以贏得一生幸福!
近三年高考滿分作文8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