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的詩10篇戚繼光的古詩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17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zhèn))[1],明朝抗倭名將,杰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戚繼光的詩,來欣賞一下吧。
挹秀館
朝代:明朝|作者:戚繼光
孤松宛似蒼虬伏,岳色參差別館傍。喜見金湯開漢上,還將畚鍤卜灤陽。
群峰北擁王庭遠,一水東涵帝澤長。潦倒卻忘身似寄,十年相對滯冰霜。
病中偶成·其一
朝代:明朝|作者:戚繼光
燕越烽煙二十春,一朝病集未閑身。忽來窗外黃梅雨,又送新愁到耳頻。
奉和司馬劉公、中丞楊公過溫泉有作·其二
朝代:明朝|作者:戚繼光
幾度臨池愧病身,綸巾猶自滯風塵。三秋經略秦封壯,千載澄清漢澤新。
祗樹晴光分障塞,中天爽氣動星辰。左賢已屬穹廬部,愿理滄溟舊釣緡。
庚辰除夕·其一
朝代:明朝|作者:戚繼光
南北征途莫問年,但教意氣每翩翩。人情到老方知味,世態(tài)無端尚有天。
蕉夢甫殘仍澤國,粱炊未熟已桑田。邊書不至昏鐘起,獨抱丹忱付篆煙。
黠虜獻俘得封,堅志貢市·其一
朝代:明朝|作者:戚繼光
狂胡初款塞,飛詔出云中。自古綏戎策,應難此日同。
擬黃臺瓜作
朝代:明朝|作者:戚繼光
四瓜猶畏摘,兩瓜更何如!一摘瓜分半,再摘蔓且除。
家家有南畝,毋使婦人鋤。
登盤山絕頂
朝代:明朝|作者:戚繼光
霜角一聲草木哀,云頭對起石門開。
朔風邊酒不成醉,落葉歸鴉無數來。
但使雕龍銷殺氣,未妨白發(fā)老邊才。
勒名峰上吾誰與,故李將軍舞劍臺。
薊門雨霽
朝代:明朝|作者:戚繼光
陽光隱現塞天昏,一半山容帶雨痕。新水亂侵黃草岸,殘煙淡襯綠楊村。
胡收野馬休南牧,漢有雄師在北門?;I國莫矜無戰(zhàn)伐,聞看游騎獵秋屯。
奉和中丞楊公送胡帥南還募兵韻
朝代:明朝|作者:戚繼光
六郡儲胥頻入計,邊臣何以報垂衣?詔征間左開秦塞,春入江東樹漢旗。
故里冰霜丹橘美,高堂云日紫泥輝。姓名久已寒群虜,獨立遲君薊北扉。
元夕開府楊公自范陽過訪,賦事以謝·其三·登陰山
朝代:明朝|作者:戚繼光
凌虛小隊散春風,長嘯遙看大漠空。隱約蓬萊滄海畔,氤氳宮殿紫云中。
睛沙鳴鏑初回騎,石磴移尊已度鐘。萬灶暮煙低漢戍,歸來豪氣挾長虹。
戚繼光幼年時風流倜儻,很有個性。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他喜歡讀書,通曉儒經、史籍。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繼光繼承祖上的職位,任登州衛(wèi)指揮僉事。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繼光負責管理登州衛(wèi)所的屯田事務,當時山東沿海一帶遭受到倭寇的燒殺搶掠,戚繼光有心殺賊,寫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詩句。[5]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繼光受張居正的推薦,進署都指揮僉事一職,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營二十五個衛(wèi)所,防御山東沿海的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繼光被調往浙江都司僉事,并擔任參將一職,防守寧波、紹興、臺州三郡。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17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zhèn))[1],明朝抗倭名將,杰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曾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著有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兵書,還有《止止堂集》及各種奏疏傳世。同時他改造了城防設施,發(fā)明了各種火攻武器,極大地提升了明軍戰(zhàn)斗力。
戚繼光的詩10篇戚繼光的古詩相關文章:
★ 戚繼光的詩有哪些
★ 勵志古詩詞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