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的詩詞10篇_朱彝尊詩歌
朱彝尊是清代詞壇領(lǐng)袖,其詞在清詞中影響巨大。他和陳維崧并稱“朱陳”,執(zhí)掌詞壇牛耳,開創(chuàng)清詞新格局。他認(rèn)為明詞因?qū)W(xué)《花間集》、《草堂詩余》,有氣格卑弱、語言浮薄之弊,乃標(biāo)舉“清空”、“醇雅”(其說源于張炎)以矯之。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朱彝尊的詩詞,來欣賞一下吧。
鴛鴦湖棹歌·之六十二
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
青粉墻低望里遙,紅泥亭子柳千條。
郎船但逐東流水,西麗橋來北麗橋。
鴛鴦湖棹歌·之六十三
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
伍胥山頭花滿林,石佛寺下水深深。
妾似胥山長在眼,郎如石佛本無心。
鴛鴦湖棹歌·之六十九
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
巫子峰晴返景開,傳聞秦女葬山隈。
閑聽野老沙中語,曾有毛民海上來。
鴛鴦湖棹歌·之七十三
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
招寶塘傾水淺深,會骸山古家銷沉。
都緣世上錢神貴,地下劉伶改姓金。
鴛鴦湖棹歌·之七十八
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
走馬崗長夕照中,塘連沙渚路西東。
不知吳會誰分地,生遍茱萸一色紅。
鴛鴦湖棹歌·之二十
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
徐園青李核何纖,未比僧廬味更甜。
聽說西施曾一搯,至今顆顆爪痕添。
鴛鴦湖棹歌·之二十三
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
金魚院外即通津,轉(zhuǎn)粟千艘壓水濱。
年少女墻隨意望,縫衣恰對柁樓人。
鴛鴦湖棹歌·之二十五
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
學(xué)繡女兒行水潯,遙看三塔小如針。
并頭菡萏雙飛翼,記取挑絲色淺深。
鴛鴦湖棹歌·之二十六
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
梅花小閣兩重階,屈戍屏風(fēng)六扇排。
不及張銅爐在地,三冬長暖牡丹鞋。
鴛鴦湖棹歌·之三十一
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
長水風(fēng)荷葉葉香,斜塘慣宿野鴛鴦。
郎舟愛向斜塘去,妾意終憐長水長。
朱彝尊與王士禛同時馳名詩壇,當(dāng)時有“南朱北王”之稱,趙執(zhí)信也尊奉他們?yōu)閮纱蠹?見《談龍錄》)。
朱彝尊論詩,早期宗唐黜宋,對于陸游批評尤為尖銳,謂其詩“句法稠疊”,“令人生憎”(《書劍南集后》),晚年則由唐入宋。但總體上說,他的詩有學(xué)者氣,重才藻,求典雅,缺乏初盛唐詩歌激蕩奔放的氣概。如《送袁駿還吳門》:
袁郎失意歸去來,彈鋏長歌空復(fù)哀。天寒好向汝南臥,酒盡誰逢河朔杯。遠(yuǎn)岸楓林孤棹入,平江秋水夕陽開。要離墓上經(jīng)過地,知爾相思日幾回。
詩中引用了馮諼彈鋏、袁安臥雪、劉松與袁紹子弟酣飲以避暑和皋伯通葬梁鴻于要離墓旁等典故,表現(xiàn)了對友人的理解和情誼,從中可以看出朱彝尊詩的一般特點(diǎn)。
在他的一些抒發(fā)個人不平之憤的詩作中,語言則較為明快,如《寂寞行》等;另有部分短小的寫景詩和歌謠體的詩,像《永嘉雜詩二十首》、《鴛鴦湖棹歌一百首》,也寫得較為輕靈。下錄《永嘉雜詩二十首》中的《孤嶼》:
孤嶼題詩處,中川激亂流。相看風(fēng)色暮,未可纜輕舟。
清人對朱彝尊的詩評價很高,這和清人重學(xué)問的風(fēng)氣有關(guān)。實際就詩的形象性和情味的感人而言,他并不能與王士禛相比。
朱彝尊的詩詞10篇_朱彝尊詩歌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