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圖的詩10篇_司空圖代表作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xiāng)(今山西永濟(jì))。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yīng)試,擢進(jìn)士上第,天復(fù)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司空圖的詩,來欣賞一下吧。
楊柳枝·桃源仙子不須夸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圖
桃源仙子不須夸,聞道惟裁一片花。何似浣紗溪畔住,綠陰相間兩三家。
白菊三首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圖
人間萬恨已難平,栽得垂楊更系情。
猶喜閏前霜未下,菊邊依舊舞身輕。
莫惜西風(fēng)又起來,猶能婀娜傍池臺。
不辭暫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卻回。
為報繁霜且莫催,窮秋須到自低垂。
橫拖長袖招人別,只待春風(fēng)卻舞來。
酒泉子·買得杏花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圖
買得杏花,十載歸來方始坼。假山西畔藥闌東,滿枝紅。
旋開旋落旋成空,白發(fā)多情人更惜。黃昏把酒祝東風(fēng),且從容。
華下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圖
故國春歸未有涯,小欄高檻別人家。
五更惆悵回孤枕,猶自殘燈照落花。
詩品二十四則·含蓄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圖
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
語不涉難,已不堪憂。
是有真宰,與之沈浮。
如淥滿酒,花時返秋。
悠悠空塵,忽忽海漚。
淺深聚散,萬取一收。
詩品二十四則·典雅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圖
玉壺買春,賞雨茆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鳥相逐。
眠琴綠陰,上有飛瀑。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書之歲華,其曰可讀。
故鄉(xiāng)杏花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圖
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
詩品二十四則·纖秾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圖
采采流水,蓬蓬遠(yuǎn)春。
窈窕深谷,時見美人。
碧桃滿樹,風(fēng)日水濱。
柳陰路曲,流鶯比鄰。
乘之愈往,識之愈真。
如將不盡,與古為新。
閑步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圖
幾處白煙斷,一川紅樹時。壞橋侵轍水,殘照背村碑。
力疾馬上走筆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圖
釀黍長添不盡杯,只憂花盡客空回。
垂楊且為晴遮日,留遇重陽即放開。
仕宦
司空圖做過唐朝的知制誥,中書舍人。出生于一個中等官吏之家,其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官至郎中。史稱司空圖少有文才,但不見稱于鄉(xiāng)里,后來以文章為絳州刺史王凝所賞識。王凝回朝任禮部侍郎,知貢舉,司空圖于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 869年)應(yīng)試,擢進(jìn)士上第,時年三十三歲,受到王凝贊許,名聲益振。不久,王凝因事被貶為商州刺史,司空圖感于知遇之恩,主動表請隨行。唐僖宗乾符四年( 877年),王凝出任宣歙觀察使,召請他為幕府。第二年,朝廷授司空圖殿中侍御史,他因不忍離開王凝,拖延逾期,被左遷為光祿寺主薄,分司東都洛陽。當(dāng)時盧攜罷相,正居于洛陽,對他的才華和為人很愛重,常相往來共游。有一次,盧攜經(jīng)過司空圖的宅第,在壁上題了一首詩稱贊他說:“姓氏司空貴,官班御史卑。老夫如且在,不用念屯奇?!焙髞恚R攜回朝復(fù)相,召司空圖為禮部員外郎,尋遷郎中。
唐僖宗廣明元年( 880年),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司空圖的弟弟有個奴仆叫段章,參加了黃巢起義,曾熱情地向他宣傳起義軍的各種好處,勸他往迎起義軍,他不肯,便回到故鄉(xiāng)河中。后來他聽說僖宗在鳳翔,便入拜見,被封為知制誥、中書舍人。廣明二年,僖宗逃到成都,他追隨未及,又回到河中。從這時起直到他去世的二十多年時間,司空圖基本上是過著一種消極的隱居生活,他的大部分詩歌和詩論也是在這一時期寫成的。
隱退
司空圖出身于官僚地主階級家庭,又處在黃巢起義和唐王朝行將覆滅的時代,在歷史的大動蕩中,他沒有勇氣面對現(xiàn)實(shí),就采取避世隱退的人生態(tài)度。回鄉(xiāng)以后,他既不同百姓往來,也不與官府聯(lián)絡(luò),而是“將取一壺閑日月,長歌深入武陵溪”(《丁未歲歸王官谷》),“儂家自有麒麟閣,第一功名只賞詩?!?《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當(dāng)時王重榮兄弟鎮(zhèn)守漢中,很仰慕他的名聲,常多饋贈,他都拒絕不納,后騙他作碑文,并贈絹數(shù)千匹,司空圖就把絹堆放在虞鄉(xiāng)市上,任眾人取用。后來他定居在中條山王官谷的先人別墅,在這“泉石林亭,頗稱幽棲之趣”的“世外桃源”里,每日與高僧、名士吟詠為樂。唐昭宗即位,曾先后數(shù)次召他入朝,拜舍人、諫議大夫、戶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職,他都以老病,堅辭不受。為此,他在王官谷莊園特地修了一個亭子,取名叫“休休亭”,并寫了一篇《休休亭記》以明其志:“休,美也。既休而美具。謂其才,一宜休也;揣其分,二宜休也;耄而聵,三宜休也。而又少而惰,長而率,老而迂,是三者皆非濟(jì)時之用,則又宜休也?!边€自號“知非子”、“耐辱居士”,又作了一首《耐辱居士歌》,反復(fù)詠嘆“休休休,莫莫莫”,表示自己“寧處不出”的心志。
其家有藏書7400卷,其中有不少是道家、佛家經(jīng)文。根據(jù)其詩歌稱:“儂家自有麒麟閣,第一功名只賞詩”。其“麒麟閣”當(dāng)為其藏書之所。[1]
殉唐
天復(fù)四年( 904年),朱全忠扶持朝政,遷都洛陽,召司空圖為禮部尚書,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開平二年(908年),哀帝被弒,他絕食,嘔血而卒,終年七十二歲。
司空圖的詩10篇_司空圖代表作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