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公務員行測常識題庫,2022公務員行測常識題1000題
推薦文章
2021省考行測歷史常識題庫:明朝的對外關系
【導語】明朝在對外關系上,一直都是保留宗主國的姿態(tài),但卻很少行駛宗主國的權力。這一點,從明朝開國之初就有這種狀態(tài)。其中。最典型的是鄭和下西洋和萬邦來朝,以及戚繼光抗倭。常識類題目作為行測考試中的??停谠嚲砩显O置基本是放在試卷的第一部分,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進行考點記憶,特別給大家進行了整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21省考行測歷史常識題庫:明朝的對外關系,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鄭和下西洋
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lián)系,明成祖朱棣派鄭和出使西洋,從1405-1433年,鄭和先后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增強了明朝同亞非各國的友好交往和經濟文化的交流。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比歐洲航海家的遠洋航行早半個多世紀,鄭和是我國和世界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
2、萬邦來朝
從明朝開始,中國就已經成為了“天朝上國”,這種姿態(tài)被清朝遺傳了一個十成十。而作為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國除了在乎自己的威嚴之外,更在乎的是藩國的尊重姿態(tài)。
明朝周圍各國都有著朝貢的體系,而且根據親屬關系不同有著不同的朝貢時間。對于這些藩國,朝貢是他們發(fā)財?shù)牡缆?,這也是明朝朝貢體系的特色——藩國朝貢物品往往會得到數(shù)倍數(shù)十倍的回賜。
故而,明朝也限制各國的朝貢,親近的藩屬國甚至可以一年一次,一年兩次,但關系疏遠、地域較遠的藩屬國卻被定位兩年一次、三年一次,甚至還有五年一次的。這是一種宣誓主權的做法,但明朝這種態(tài)度不僅沒有辦法從藩屬國獲利,更會導致自身的持續(xù)失血。
3、戚繼光抗倭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qū)。沿海居民稱他們?yōu)椤百量堋?。明朝將領戚繼光受命到浙東抗倭,訓練出作戰(zhàn)勇敢,紀律良好的“戚家軍”。1561年戚繼光在浙東臺州九戰(zhàn)九捷,全殲該地倭寇,后進入福建、廣東,與俞大猷合作抗倭,至1565年,東南沿海倭寇肅清。
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qū),被稱為倭寇。明朝派年輕將領戚繼光到浙江抗倭,對倭寇進行了有力打擊。
戚繼光抗倭經過如下:
(1)組建戚家軍:戚繼光從農民和礦工中選拔3000人,進行嚴格訓練,這支軍隊作戰(zhàn)勇敢,紀律良好,被稱為“戚家軍”。
(2)1561年,戚繼光率領軍隊在浙江臺州一連打了九次勝仗,全殲倭寇。
(3)在蕩平了浙江倭寇后,戚家軍進入福建、廣東,和另一抗倭將領俞大猷的軍隊聯(lián)合抗倭。俞大猷率水軍,戚繼光率陸軍,互相配合,合力進攻,至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
4、明末農民戰(zhàn)爭
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
敗,統(tǒng)治危機不斷加深;宦官專權,他們打擊正直朝臣和士人,橫掠百姓,貪污受賄,無惡不作;土地兼并十分嚴重,大批農民失去土地,流離失所。明朝末年,天災不斷,而明朝政府又向農民加派三餉,廣大農民十室九空。
概述:1627年,饑民王二在陜北首先起義,揭開了明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王二起義后,陜北各地農民紛紛響應。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先后舉起義旗。其中,“闖王”高迎祥的義軍是較強的一支。高犧牲后,李自成繼任闖王。他率大軍進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糧”口號,受到廣大農民的擁護,很快攻克洛陽。不久,攻克西安。1644年正月,他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三月,李自成大軍攻占北京,明崇禎皇帝自縊于萬歲山。明朝滅亡。
意義:明末農民起義軍以極大的革命勇氣和頑強的戰(zhàn)斗,推翻了腐敗的明王朝,給封建統(tǒng)治以沉重的打擊。農民軍提出的“均田免糧”口號,反映了農民群眾反對財產貧富不均和要求獲得土地的強烈愿望,標志著我國農民階級的反封建的斗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當然了,這是應試要求,至于真正的歷史如何,還是需要大家能夠多看一些資料,不要被起義兩個字局限了視野。并非是所有的起義都需要推崇,也不是所有的起義都是正義。
以上就是2021省考行測歷史常識題庫:明朝的對外關系相關內容,在行測考試中,想要拿到常識題的分數(shù),不僅要在日常之中多積累,更需要多背書,多學習,歷史更是不能忽視的要點,這些知識經常在常識題之中出現(xiàn),所以積累常識,從現(xiàn)在做起,加油!
2021公務員省考行測人文常識模擬練習
【導語】對于考生來說,行測的每一分都顯得尤為關鍵。行測常識考題會涉及我們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生態(tài)方方面面,這導致同學們在做題時,由于知識儲備不足,更多的是憑感覺去猜選項,所以做好知識儲備是很必要的。常識部分在行測試卷中占比較大,但大多數(shù)考生得分率太低,為了提升考生這方面的競爭力,大家要靠平時的積累與做大量的題目來鞏固,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進行備考復習,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021公務員省考行測人文常識模擬練習,一起來練習一下吧。
1、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
A.4月22日 B.12月1日
C.3月12日 D.5月11日
正確答案【A】
2、1992年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大會通過的一個重要文件是:
A.《海洋公約》 B.《世界自然保護大綱》
C.《人類環(huán)境宣言》 D.《21世紀議程》
正確答案【D】
3、DNA是( )英文名稱的縮寫,是生物體內的一種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它包含有遺傳信息,擔負著生命的遺傳功能。
A.磷酸 B.脫氧核糖核酸
C.氨基酸 D.核苷酸
正確答案【B】
4、在康熙皇帝的大力支持下,自1690年到1721年編成的( )是一部介紹西方數(shù)學知識的百科全書。
A.《崇禎歷書》 B.《數(shù)理精蘊》
C.《數(shù)學要義》 D.《曉庵新法》
正確答案【B】
5、陸地自然垂直劃分的標志是:
A.熱量 B.植被與土壤
C.巖石 D.河流
正確答案【B】
6、在太陽系中:
A.九大行星中,木星的體積最大,水星的體積最小
B.九大行星中,除金星與冥王星外,都有衛(wèi)星
C.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
C.彗星沒有固定的運動時期
正確答案【C】
7、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長海底隧道為
A.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 B.日本的青函隧道
C.瓊州海峽隧 D法蘭克福隧道
正確答案【B】
8、食鹽放在空氣中會:
A.風化 B.潮解
C.結晶 D.溶解
正確答案【B】
9、下列金屬中,屬于液體的是A.汞 B.銀 C.鎂 D.鎘
正確答案【A】
10、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氨氣 B.漂 C.冰醋酸 D.空氣
正確答案【C】
11、人體內含有的染色體數(shù)為:
A.24對 B.23對 C.42對 D.12對
正確答案【B】
12、“阿波羅號”宇宙飛船是( )飛達月球的。
A.1969年 B.1967年 C.1971年 D.1965年
正確答案【A】
13、計算機的數(shù)據是指:
數(shù)字符號 B.聲音、圖像符號C.文字符號D.信息的一種量化表示
正確答案【D】
14、最早使用風能的國家是:
古埃及 B.古中國 C.古印度 D.古希臘
正確答案A
太陽系中,中心天體太陽的質量約占太陽系總質量的:A.91% B.93.7% C.98.6% D.99%
正確答案【C】
16、發(fā)現(xiàn)行星運動定律的天文學家是:
哥白尼 B.伽利略 C.開普勒 D.張衡
正確答案【C】
17、第一艘汽船的發(fā)明者是美國人:
杰克遜 B.富爾頓 C.愛迪生 D.萊特兄弟正確答案【B】
18、發(fā)現(xiàn)磁鐵在線圈中運動能產生電流的科學家是:
邁克爾?法拉第B.愛迪生C.貝爾 D.西門子
正確答案【A】
19、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首先制成發(fā)電機的是:
邁克爾?法拉第 B.愛迪生C.貝爾 D.西門子
正確答案【D】
20、1879年,美國發(fā)明家( )制成了耐用的電燈泡。
富爾頓 B.愛迪生C.杰克遜 D.卡特兄弟
正確答案【B】
21、19世紀90年代,德國人( )發(fā)明了柴油機。A.卡爾、本茨B.魯?shù)婪?、狄塞爾C.齊柏林 D.西門子
正確答案【B】
22、目前世界范圍內的環(huán)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能源的利用引起的,這種能源主要是:
A.電能 B.核能
C.化石資源 D.太陽能
正確答案【C】
23、隨著上世紀30年代DNA雙螺旋模型的提出,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學科誕生了,這一學科是:
A.生物化學 B.基因科學
C.分子生物學 D.分子遺傳學
正確答案【C】
24、運用試管香蕉技術來推廣優(yōu)良香蕉品種,這種技術屬于:
A.基因工程 B.細胞工程
C.酶工程 D.發(fā)酵工程
正確答案【B】
25、電能是用途最廣泛的能源之一,它屬于:
二次能源 B.一次能源
C.不可再生能源 D.可再生能源
正確答案【A】
以上就是2021公務員省考行測人文常識模擬練習,當然公考中常見成語還有很多,需要大家自己下去不斷積累,你才能成為一本中華小詞典,才能在邏輯填空這部分取得更好的成績,行測邏輯填空就是諸多考生難以提分的一個版塊,而常識的學習,需要平時不斷的積累,才能在考場上游刃有余,祝大家成功!
2021公務員行測常識知識訓練:科技人文
【導語】行測常識考察范圍很廣,對考生們平時的積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常識類題目作為行測考試中的???,在試卷上設置基本是放在試卷的第一部分,行測常識判斷考查題量大、范圍廣,是失分率較高的一種題型。在復習的過程中,一方面我們要把應知應會的內容掌握住,另一方面對于一些易錯點要有總結歸納。易錯點來自于考生自己的知識點盲區(qū),還有來自于相關知識在日常認知里的錯誤,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進行考點記憶,特別給大家進行了整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21公務員行測常識知識訓練:科技人文,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下列作品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有關的是:
A.《辛德勒名單》 B.《靜靜的頓河》
C.《智取威虎山》 D.《戰(zhàn)爭與和平》
【答案】A
解析:《辛德勒名單》是以二戰(zhàn)為題材的影片,再現(xiàn)了德國企業(yè)家奧斯卡·辛德勒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傾家蕩產保護了1200余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鹅o靜的頓河》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到1922年蘇聯(lián)國內戰(zhàn)爭為背景;《智取威虎山》以國內解放戰(zhàn)爭為背景;《戰(zhàn)爭與和平》是以俄羅斯抵抗拿破侖侵略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故本題答案選A。
2、下列歷史人物與其擅長領域對應錯誤的是:
A.軍事:白起、李靖 B.經濟:桑弘羊、酈道元
C.天文:張衡、郭守敬 D.藝術:吳道子、顧愷之
【答案】B
解析:酈道元是北朝北魏地理學家,其著作《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他可稱為我國游記文學的開創(chuàng)者,對后世游記散文的發(fā)展影響頗大。故本題答案選B。
3、下列歷史人物與其著名言論對應錯誤的是:
A.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B.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C.梁啟超——國家之主人為誰?即一國之民是也
D.曾國藩——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答案】D
解析:D項名言出自《宋史?王安石列傳》,北宋神宗時期,王安石力主變法,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論斷,即“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意思是:自然界的災異不必畏懼;前人制定的法規(guī)制度若不適應當前的需要甚至阻礙社會進步,就要修改甚至廢除,不能盲目繼承效法;對流言蜚語無需顧慮。故本題答案選D。
4、“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與下列哪一觀點屬于同一學派?
A.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B.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其用戰(zhàn)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
【答案】C
解析:題干“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下》,意思是:以天下百姓的快樂為快樂,以天下百姓的愁苦為擔憂,然而這樣的人還不能稱王的,從來沒有過。孟子是儒家學派代表人物。
A項“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出自《韓非子?有度》,意思是:懲罰罪過不避讓大臣,賞賜善行不遺忘百姓。指懲罰和獎賞應一視同仁,不應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區(qū)別對待。韓非子是老子學派的代表人物。
B項“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其觀點認為“天道”的特點在于減少有余而補給不足,而“人道”則反之。屬于老子的哲學觀點。
C項“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D項“其用戰(zhàn)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出自《孫子兵法》作戰(zhàn)篇。意思是:用這樣大規(guī)模的軍隊作戰(zhàn),就要求速勝;曠日持久就會使軍隊疲憊,銳氣受挫。攻打城池,會使得兵力耗竭;軍隊長期在外作戰(zhàn),會使國家財力不繼。講的是用兵作戰(zhàn)的方法,與題干觀點不同。
故本題答案選C。
5、下列哪種情形可能發(fā)生?
A.辛亥革命發(fā)生時,希臘人在體育場觀看世界杯足球賽
B.五四運動發(fā)生時,中國大學生利用半導體收音機收聽廣播
C.冷戰(zhàn)時期,蘇聯(lián)某地電影院放映彩色電影
D.期間,美國人在家里用計算機訪問互聯(lián)網
【答案】C
解析: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06年誕生的,由英國人制作,內容是他的兩個孩子在草地上玩。而美蘇冷戰(zhàn)時期為1947年到1991年,
所以C項描述的情形可能發(fā)生。故本題答案選C。
6、通過上述試題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國考常識考察范圍是很廣的,那么怎么有效準備常識部分內容呢,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準備:
(1)注意平時積累,平時積累很重要。
(2)研究歷年試題,試題都有自己的考察規(guī)律和特點,通過試題,明確重難點。
(3)選取有針對性的教材,可以選取常識判斷專項進行系統(tǒng)復習。
(4)有針對性的做一些練習題,通過做題鞏固知識,查缺補漏。
以上就是2021公務員行測常識知識訓練:科技人文,希望大家在進行常識記憶的時候,能夠進行對比整理,而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大家在備考中除了系統(tǒng)學習之外更多要注意平時工作生活學習中的積累,常識的學習,需要平時不斷的積累,才能在考場上游刃有余,祝大家成功!